第890章
他摇头笑道。可以想象,那四人现在是何等的气急败坏。
“速拟国书,传于魏王,让他即刻发兵,以做策应!”
“喏!”
恰好,陆逊的信又到了。
这一次,语气全然改变。
“念公为长,故意让下三城,今可退去。”
“如若不然,后果自负之!”
第1273章
书生用兵,陆逊的奇怪操作
览信毕,刘备冷笑连连。
之前敲了三国一把,现在刘备的内心已有些膨胀,再加之求战心切,在陆逊的连番示弱之下,他已经打算直接扑上去了。
好在,徐庶令狐邵等人在侧,时刻叮嘱:“严防有诈。”
“书生用兵,多用奸计。”徐庶道。
“纸上谈兵,万军受其累。”
刘备虽然这么说,但在众人的叮嘱下还是保持了冷静,派人严探消息,抓到一些走得慢或者离队逃窜之人。
从他们口中,刘备得知于禁、张辽等部撤退都是极其不愿的。
将帅并未达成一致,张辽于禁等人完全是让陆逊逼着撤退的。
被迫临时撤离,跟有组织、有计划的撤退那完全是两码事,对方就是再能演,也多多少少可以看出破绽。
但刘备这一路走来,从高览到张郃,再到于禁张辽,都未见任何破绽。
四人没一个愿意的,一个比一个撤的急。
走到这,刘备不再有任何顾虑,即刻分兵而出,围剿逃窜的张辽、于禁两部。
张辽于禁没了手上的大城,本打算是找附近小县城安身防守的,例如:茂陵、平陵之地。
操蛋的是陆逊提前做了准备,根本不让他们待在这些城池。
陆逊虽然操蛋依旧,但这次比以前表现要贴心,他给两军指明了方向,并留下了信。
张辽满怀怒气,将信拆开。
“将军息怒!”
开头四个字,让张辽直接气乐了。
好小子,你也知道我走到这一步会怒?
扶风完整的棋局,已是让你下崩盘了!
耐着性子,他往下看去。
“刘玄德者,豪杰也;凉州之众,虎狼也。”
“刘擅收聚人心,使凉州之众、异族之骑、西域之辈皆戮力一心,所来为生存所迫,有搏命之势,纵坚城在前,亦难当十万之众敢死。”
“故先让城,滋其骄心,长其财货,使失其锐气;既保我军,亦保百姓,此仁道之兵也。”
“尝往汉中观刘玄德用兵,指挥万人,犹如臂使,堪称世之名将。”
“兼部有关羽、牵招、严颜等辈,率众蜂拥,各将独率一部急进,便是焦灼之战。”
“然部众过多,局面过大,延伸过长时,则自相掣肘,勉强为军,难称精锐。”
“蝗虫散时孱弱,聚时如疯,此刻凉州之众,正是饥饿之蝗,先以大城投喂,再使将军等分兵使其散落,则可逐个击破。”
“各部分散,我军有政和人通之利,彼军有难筹全局之弊,岂不可胜乎?”
一番话,说的头头是道,看得张辽是又惊又疑。
惊的是这番见地确实可以,至少理论基础非常扎实,不愧是大王专门送去培养的。
疑的是这家伙是书里读出来的,往日打仗多只是跟队,根本没有独立指挥过这么大的战役,他能行吗?
自古以来,纸上谈兵的那是数不胜数,背水之战的笑话都不知道玩了多少回。
此朝真正的儒家名将,也就卢植了。
别提诸葛亮,你既可以说他似儒实法,也可以说他啥家都会,需要哪家捻着哪家的就来用。
(诸葛亮治军治民,都更像法家;而陆逊则是妥妥的儒家,无论是治民还是用兵,无处不表现出他非常传统的儒生思维,待人态度更是宽厚仁爱。唯一的黑点,就是襄阳撤退时劫掠了石阳。——此外,如果硬要提正史,陆逊才是三国时期用各种计谋用的最多的,什么火攻啊、埋伏啊、诱敌啊,每次打仗,他都能玩出花来,这是他跟其他统帅非常明显的区别。)
“是不是纸上谈兵,也只能拭目以待了!”
总而言之,张辽是不大信的。
他这样的边关土出身,平日里跟读书人就不大对付,尤其还是个年轻的读书人,直接空降到自已头顶。
不过对方背后是大王的威望,他不认也得认。
事到如今,他更只能听陆逊的话,率军向北而行。
于禁,同样如此。
现在的刘备有两个打算。
第一个是自已坐镇槐里,先把张辽四将消灭,将这块地盘完全吃下先。
还有一个则是派人待在这,收拾他们,自已率军继续向前。
毕竟,张辽等人失了坚城,是较为被动的。
第一个选择从小局势上看最稳,但过于稳了——毕竟刘备打的是突袭,真要慢慢拖,拖到周野回来就更麻烦了。
再加上前面有曹操在接应,迅速打穿司隶,才是真正符合大局的作法。
而在这时候,陆逊做出了行动:率领王平、丁奉、泠苞、韩当、王凌、蒋钦六部主动走出了长安城!
这太秀了,秀的刘备头皮发麻。
愕然之后,便是失笑。
之前连送多城,这下走出来跟自已决战?这家伙哪来的勇气啊!
“前线失利,或许是压力太大,被迫出战。”黄权给出了一个说法。
“极有可能!”
刘备点头,命黄权严颜坐镇槐里,派杨腾、韦康、韦诞、雷铜四将率军围剿张辽于禁两部。
自已亲率大军向前,准备和陆逊正面决战。
陆逊部出了长安,一路向渭桥位置开来。
都到这一步了,他依旧不忘了给刘备送信。
但这一次的措辞比上一次更嚣张了。
他表示刘备指挥大军绝不是自已对手,当早早撤回,不要让一世英名败在自已区区书生手中,以免落人笑话。
刘备大怒,战书都懒得回,火速进军压了过去。
王平等诸将也是完全摸不清楚陆逊的套路。
虽然他们不怕正面作战,但现在开打明显自已这边不占优势啊。
要正面野战,为何不将张辽四部撤回来?又为何要把太史慈支走呢?
失去精锐之后,原本应固守长安坚城,又何必跑出来自扬自短?
他们不理解,而叫嚣着要渡河胖揍刘备的陆逊突然又变卦了。
他把渭桥拆了!
这下六部四万五千人,同时盯着渭水发呆。
你不是要决战吗?
这人都没过去,你把桥拆了是几个意思?
“等刘备来修。”陆逊如此说道。
他再再再给刘备写了一封:渭水浪高,拍坏了桥梁,我就不过去打你了,你自已来领揍吧。
第1274章
战在扶风,危险即机运
刘备已习惯这个神经病了。
他带着部队一路杀到了渭水北面。
随后,他开始搭起了桥梁。
而在这个时候,陆逊开始修起了甬道。
这下不止是刘备,连自已人都觉得陆逊是个神经病了。
你要进攻,修甬道干嘛?这玩意不是用来防守的吗?
你要防守?你出城干嘛?退回去守长安不好吗?
在外修的简单防事,跟长安城的坚墙能比吗?
“这是何意?”
刘备在对岸,依稀能看清陆逊这边的动作。
用手一指,询问徐庶。
徐庶看了半天,也只能报之以苦笑:“未和此人交过手,更看不出他弄什么名堂。”
“故弄玄虚。”
刘备一拂袖,道:“就依着我们的法子打,先修桥,再压过去,倒要看看,这蠢小子长何模样!”
一路走过来,好处没少拿,凉州军内的气氛也宽松了起来。
甚有人说,周野玩多了女人,渐渐染上了龙阳之好……所以,会把陆逊一个书生送到前线来。
是通了后门关系的!
刘备紧急搭桥,陆逊加紧构建防事。
在刘备搭桥期间,陆逊也没少派人去搞破坏。
多是站在这边射箭,用以干扰对方。
这种小困难,注定是拦不住战心坚决的刘玄德得。
终于,桥搭好了,刘备完成了渡河,进攻陆逊。
陆逊的甬道和营寨也已修建完毕,坚守不出。
刘备再一次被气笑。
这家伙还真是跑到城外来守备的?
你甬道内可以藏多少物资?又能坚守几日?
陆逊的甬道修的很长,沿河岸摆开。
刘备便和他一样将兵马摆开,依靠人数完成正面相持的压制。
“破此防御后,便可追逐敌军,一鼓而下长安!”
刘备摩拳擦掌,信心十足。
到时候正面击溃陆逊,而张辽等人被压制在扶风,最终被慢慢蚕食殆尽。
那在司隶这块地,周野就再也没有抵抗自已的力量了!
彼时,他便可一路推进,和曹操夹攻贾诩!
一旦成功……刘备越想越兴奋,王平等人是越想越糊涂。
看到刘备军完成渡河,陆逊才松嘴告诉众人真相:“战不在此。”
“战不在此,那在何处?”王凌惊问道。
两军主力主帅都在这,怎能说战不在此呢?
“在扶风。”
“在扶风?!”
惊声不断。
“扶风不是已经败了吗?”
“让城未让人,兵马尤在,何以谈败?”陆逊含笑摇头,道:“如今刘备主力在此,后方分军如爪牙,绝不是四将对手。”
而跨过河的刘备又难以及时回头救援,队伍庞大,战斗区域拉的太广,要玩起来难度非常高。
简单来说,就是顾头难顾脚。
一切如陆逊所言。
扶风境内,呈现如下局面:
最先撤的高览进入了扶风西北的杜阳城,后撤的张郃被皇甫坚寿、傅干咬住了尾巴,难以摆脱;
而张辽、于禁则被杨腾四人纠缠在外。
两将先往西走,西边没地方藏,又只能向北而行,几乎都要跑到泾河边上了。
沿途虽然没有城池,但他们却并没有如刘备军所想混的没饭吃:百姓愿意给他们粮食。
这一点可太难得了!
一般来说,在这个时代百姓看到军队都是躲着走的,家里的粮食会全部藏起来。
在抢粮这方面,当兵的往往比土匪还狠。
而如果张辽等人开始抢粮了,他们抢了这个村的,下个村的便会藏粮逃窜。
到了最后,就会反过来帮助刘备,张辽这群人就彻底没戏唱了。
这就是陆逊说的政通人和了,百姓对周野的归属感太高,并且认定在周野麾下能过的富足,干嘛要跟着你刘备一块混?
以至于,他们愿意和张辽于禁等人分享自已的口粮。
这是第一个变化点:张辽于禁不会被饿死,可以继续拉着对方跑,甚至比对方粮食需求更灵活。
走到哪,讨到哪。
他们也不让百姓吃亏,沿途大开欠条借粮。
在张辽于禁遛狗的时候,张郃高览率先迎来了反击时刻。
皇甫坚寿确实有一套,他利用岐山以北的一条河流截住了张郃,并让傅干部提前占据了岐山地势。
张郃被挤入两军之间,没法继续游走了,只能原地防守。
而且,这里人口不多,不足以提供他麾下八千人队的粮食。
皇甫坚寿见时机成熟,开始围攻。
他不简单,但张郃更不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