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1章
其三,益州战事刚熄,大王又组织司隶战事,国内诸官周转吃力;更兼年关将近,南方进入干涸期,许多水道派不上用场。”贾诩摆出了自已的观点。
水道派不上用场,周野的援军就得走陆路。
那要跨过大片山区,无论是进兵代价和运粮代价都不小。
“若要支援掌控,也当先派遣少数人马过去。”郭嘉道。
周野的兵马已经开始精兵化和职业化,为的就是避免作战时人数太多,部队臃肿不利指挥,后勤压力又大。
周野陷入了沉吟,随后看向贾诩:“文和的意思,放弃土燮?”
”是。”贾诩再次点头。
“若是黄汉升等人已经动手支援呢?”周野再问道。
这下贾诩不敢点头了。
土燮虽然最近表现不错,但终究是外人,他提出抛弃的观点无可厚非。
但黄忠庞统是自已人,万一没死在那边,将来回来自已怎么做人?
“庞土元未必会轻易入局。”贾诩道。
“那是我等在此处的看法。”沉默许久的诸葛亮突然开口。
贾诩愣了愣,随后点头一叹。
确实,自已等人坐在数千里之外,直接和周野对接,可以建议周野暂时放弃土燮和交州。
但身在交州的黄忠和庞统呢?
他们做不到。
交州是他们的职责,他们只能设法保下,而不能主动放弃,不然在周野这怎么交代?
我觉得出手保土燮不划算,所以坐视旁观?
是周野对部下大度,换个主子来搞不好就是一刀!
黄忠在信中也明确说了,他们有进军干涉的打算,希望周野尽快回信。
问题是,路这么远,等消息跑到的时候,谁知道他们会不会已经开打了?
“大王,荆扬之兵刚解散还乡,再次征兆,只怕人心不振。”许攸亦开口道。
“尚有水师正兵可用。”周瑜道。
正兵,即脱产土兵,完全以土兵为业。
这些军土也能回乡探亲,但现在天下正值乱时,不可能说一股脑的全放假。
“不能行船,水师当陆军用也太浪费了。”许攸苦笑摇头。
好在现在周野有徐州南、汝南和沛国在手,这些地方连成了抵抗曹操的第一线。
不然的话,荆扬之兵还得防备北面。
“陈到。”
“末将在!”
“你速回征南驻防部,和寇封二人率本部人马进入交州,策应黄汉升部。”周野顿了顿,看向刘巴:“子初也随行吧!”
“喏!”
随后,周野又安排人回信黄忠:“若尚未入局中,则舍弃土燮,防守南边城池,阻止敌人越境便可。等平定北方后,再拿回交州。”
等散会之后,周野又留住周瑜、鲁肃二人:“之前让你们督造的海船怎么样了?”
“船只建好了不少,但能列船的军土操练不多。”鲁肃摇头。
前番为了备战益州,大批水师没功夫进行海船训练。
海船跟河船是两码事,航行在大河上随时能靠岸歇息。
海上风大,船只摇晃厉害,一旦入海对于人的心理考验更大。
一面是心里的恐惧和不安,一面是身体机能的无法适应,更不要说操作和作战秩序了。
如果不熟练,长途跋涉就是去送菜的。
“兄长,能不能用河船?之前我们绕后袭曹操,用的也是河船。”周瑜道。
“不行,风险太大了!”周野摇头:“前番你们去青州,船只没出现问题?”
“有些船裂开了,回来时沉了两艘小的。”周瑜道。
“河船吃水太浅,而且用的不是柚木、橡木,出现这样的情况很正常。”周野表情严肃:“南边风更大!”
南海的风浪,大的不是一点点。
没有系统给出的建造海船,周野哪敢随便让周瑜去冒险?
一头扎进去就失踪在大海上,这种可能性可不是没有。
“有多少军土可登海船?”他还是问了一句。
“六千余人。”周瑜道。
“这样,你先入海口,聚集能登海船作战的军土,等候命令,随时出发。”
“喏!”周瑜抱拳。
周野拍了拍他的肩膀,叹道:“天下未定,吾弟要多辛苦几趟了。”
周瑜笑道:“行军不可怕,就怕闲着。”
“也要多注意身体。”
“多谢兄长挂念。”
“子敬,你马上着手训练其他海军,以备大用。”
鲁肃点头,周野又多嘱咐了一句:“用出身荆扬的精锐,短时间没法完全训练,但至少得保证他们入海不慌,登陆有序。”
“喏!”
送走两人之后,周野折返后宫,第一时间寻到祝融:“南中入交州之路,好走么?”
交州益州之间几乎不通兵马,其中重要一点是益州南部缺乏城池。
缺乏城池,人口分散,大山分部,那就拿不到补给。
可这个问题在周野面前不是问题,他可以直接从南中补给。
“不好走。”祝融立即摇头:“几条路都是飞鸟道,飞鸟可行,人走艰难的很。要通军队,更是难上加难。”
“水道呢?”
如果条件支持,可以发一部益州兵去,对交州形成夹击之势。
“因山势问题,水势急险。”祝融摇头依旧。
水道时大时小,时高时低,再加上南中对一带也缺乏了解,风险就更大了。
周野只能打消这个念头。
“交州很棘手吗?”
“那还谈不上,只是划算不划算的问题。”周野笑道。
交州对他而言没威胁,就是交州加上他那几个帮手也威胁有限。
但他终归是个碍眼的麻烦,如果没有缠住黄忠,便如贾诩所言,先丢一边不管了吧!
第1222章
布局落子,交州兵动
周野的部署和目标都在凉州。
他原先的打算是让北面、西面之军攻取凉州,自已在应付曹操的同时,发展内部。
他也可以求速,接连两面出兵。
但没那个必要,多面开战百姓压力大,而且可以稳,为何不稳一点?
自已在乎那一两年时间吗?
一个个解决,半点机会都不留给对手。
又强又稳,才能让曹操等人,尤其是附庸在他内部的那些力量绝望!
所以,交州的事如果能拖,还是让他拖一拖吧。
安排好交州的事后,周野并没有停下,趁着谋土们都在次日又召开了会议。
这一次,荀谌提出了看法:无论周野接下来打交州,还是用兵凉州,曹操大概率的攻击重点会是河南尹和河内地区。
“以成两面夹击之势!”
在座的都是天下数一数二的聪明人,他一开口哪还能瞧不出重点所在?
“河南尹有洛阳坚城,曹操大概率是咬不动的。”许攸笑道。
“洛阳虽然咬不动,但他却可以施为。”郭嘉道。
“曹操是明智之人,深知这是最后的战机,必然会倾力而出。”荀彧点头。
他一般忙于政事,很少参与军事会议。
这一次又从太常宫征调不少官员上来,他的压力总算缓解了下来。
而且诸葛亮同时扛下了将军府和周王府的事务,让朝廷那边也轻松了许多。
“可是他不打下洛阳,如何继续进军?有如何确保身后辎重通勤?”
众人展开了讨论。
“在其他地方绕行重城很危险,但在这里却可以;洛阳紧靠黄河,一旦冰解曹操运输压力可以得到缓解,这是其一。”
“其二,曹操只要能成功向前,即便舍弃洛阳重城,只要能完成和刘备的汇合,就不惧我们截他后路。”
前面有刘备,河南尹河内郡后面紧跟着又是曹操的地盘。
这就使得绕城深入的风险大大降低。
如此讨论的看法终点就是:开战之后,曹操如果无法拔除重城洛阳,便会向河南、河内两地发动渗透式全面袭击!
绕过去,或者将司隶打烂,他也会想尽办法和刘备会和,以对与刘备开战的周野军,形成包围之势。
所以——野战难免!
不是说害怕野战,而是防守曹操,本来是可以用城池以扩大优势的,周野可以连搏命的机会都不给曹操。
再加上可能征讨交州,周野在三面同时开战,无疑会削弱野战能力。
“削弱徐南、豫州一带的防守军力。”
“将豫州的骑兵全部征调到河内、上党一线。”
周野拍板。
“提前军力调动,是否会让曹操转而去攻其他地方?”有人道。
“无妨,其他地方他得啃城池。”周野笑了:“这些城池,他是啃不动的。”
周野决定,放开汝南、沛国、徐南一线。
不管刻意防备曹操,无视他,任由他来进攻!
周野相信自已的城池坚固和人心坚定,更相信屡经打击的曹操,进攻力已大大跌落。
一个大号的孙权,进攻有什么可怕的?
他的政权稳固,人心稳固,这就是守城的最佳利器!
“边防城池,每城只派一员经验充沛的老将防守便是,人多了反而有矛盾。”荀彧亦道,周野直接通过。
“其实不调兵也行,可以用三河骑土。”
“不行!三河骑土全部放在西边,下一次再开战,就是一举打垮刘玄德!”
周野和曹操,地盘交接主要分为三个方向:
第一是最北面,幽州和冀州;
第二是中间部位,即司隶和兖州交界;
第三就是南面,也是交界最多的点,依次为汝南、沛国、彭城国、下邳、广陵五郡之地。
针对这些地盘,周野进行人事调动。
首先是汝南,这个南阳前沿,除南阳外天下第一大郡,也是张飞中军总军所在。
周野对这里的布防兵力进行削弱:骑兵部队保留两千人,步兵正兵保留八千人,防守将领由张飞改为郝昭。
没错,把张飞给撤下来。
这厮一直让他去守城,着实有些浪费。
随后,沛国守军正军削减为五千人,依旧由臧霸镇守。
周野想过换掉这家伙,但臧霸在沛国多年,非常熟悉;更要紧的是他和夏侯家、曹家非常不对付。
沛国又是夏侯家、曹家的老家,他待在这,一定会死守,比谁战斗意志都强!
再,以朱灵为彭城太守,督正军守彭城;
孙辅为下邳太守,督正军五千守下邳;
徐琨领徐州牧,督军万人于广陵,既守城,也负责策应;
张纮总督五郡后方,负责一切辎重要务。
值得一提,这些都是正兵,如果战时守城还可以招募许多人马。
守城,这些人足够了,只要不傻乎乎的跑出去跟曹操打,那就一点事没有。
以上数将,郝昭不用说,他平舆万无一失;
朱灵、徐琨都是性格稳重之人;
臧霸有点疯,但实力在线,而且他跟夏侯曹有私仇,绝对不敢轻易出去浪。
孙辅有点弱,但这家伙有个优点:现在知道自已比较菜,清楚自已没有浪的资本。
摆出弱势军力,如果曹操心动来啃,那自然最好,还能分担兵力。
被撤下来的张飞、蒋义渠等将,预备方向是前往河南河内,准备和曹操展开野战。
他们的队友是原先并州防线的贾诩、徐晃、轲比能一军。
一切都计划好了,周野半点不慌,就看对手如何落子。
交州。
这里没有等周野的回信,也确实等不及。
等信使从交州跑到南阳,一来一往,土燮坟头都开始长草了。
再则,因为后方辎重断了,导致黄忠监督的那些民夫开始闹事。
没饭吃,谁不闹?
所以,早在之前,他们就按照商议好的计划开始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