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2章
所以,他直接撇下了垫江、邓贤,直接率领所部跨入潜水河,来击刘备!邓贤见周瑜突然全队离去,担心对方耍诈,根本不敢来追。
等他反应过来的时候,战斗已经打响。
毫无意外。
刘备根本还没有做好开战的准备,船只军土跟周瑜都有差距。
再次冒险出击,第二次将背后卖给敌人的周瑜打了刘备一个措手不及。
刘备部死伤极其惨重,在接触的第一时间前军秩序便已崩溃。
许多凉州军突遭水面袭击,落水者不尽其数。
前船掉头,后船向前,互相倾轧,乱成一团。
船只撞破者、翻覆者极多。
刘备也在前军!
甘宁乘船横冲直撞于乱军中,一路来寻刘备。
“大王速登小船!”
牵招大叫,带着刘备跳上一艘小船。
见甘宁横刀立在船头,张弓搭箭便冲他射去。
风高浪急,甘宁一时疏忽,等箭矢到身前时才反应过来,急忙侧身。
噗!
箭矢射入背部左侧。
甘宁大怒,立即别断箭矢,亲自使舵,带伤追来。
见甘宁追之甚急,牵招回头持双刀迎战甘宁。
“大王先走!”
甘宁虽然负伤,却半点不怯,怒杀向前。
酣斗之时,刘备趁机上岸躲避,一脸狼狈的往北走去。
天色将暗,周瑜已然得胜,果断鸣金收兵,牵招也抽身逃去。
甘宁愤然回营,道:“已见着刘备,却未能将他拿下,都督为何鸣金?”
“刘备伤亡惨重,这批军能乘船再战者怕只有两万余人,胜果已足够。”
“邓贤先前不敢追,是畏惧加怀疑,如今反应过来,应在我们背后了。”
周瑜再次证实自已是对的。
在他回头之后,邓贤试探性的出击了。
可面对携胜势而归的周瑜,邓贤不敢交锋,又迅速退了回去。
垫江以北三百里地。
岸边,牵招带人找到了失散的刘备。
刘备脸上还挂着水草,坐在那怔怔发呆。
“大王!”
牵招喊了一声,刘备没反应。
莫非是傻了……牵招心一抖,伸手去碰了碰刘备,颤声再喊:“大……大王。”
刘备缓过神来,拨开遮住脸的水草,用力揉了揉发皱的脸,竟哈了一声。
“果然不能小看,险些折在这小子手上!”
他站起身,不再提败事。
“我军在宕渠休整。”牵招连忙跟上。
“去宕渠,等后部赶到,再一同前往。”
刘备抽了抽冻得通红的鼻子,忽然笑骂一声:“确实了得,真是个好小子!”
等刘备赶到宕渠时,督中军的成公英也到了,一脸惭愧:“是我大意。”
“局势确实乐观,输阵只是他下手太快,怎能怪你?”刘备含笑摇头。
虽然吃了一个大亏,但他手上人马依旧比周瑜多,更不要提还有邓贤与垫江城。
接下来,刘备水陆并进。
心怀愧疚的邓贤也时刻紧盯周瑜,防止他故技重施。
周瑜本分下来,没有再把后背让给邓贤,而是一面让黄盖压制垫江,一面严阵以待。
刘备的兵马也不断聚集。
按照原本的计划,他可以直接从垫江去广汉,在广汉登陆后瞬间扑入成都。
而现在,这条关键水道,让周瑜给堵上了!
刘备全军上下都恨得牙痒痒。
要继续前进,要吃下成都这颗丰硕的果子,他们唯有击败周瑜。
或者走西汉水重新北上,在葭萌登陆,穿过剑门山,前往成都。
这是这样绕路太远,暂时并不再考虑之中。
深夜,甲板上,周瑜看着西面的天空,一声叹息:“希望兄长能快一些。”
而对面的刘备则有些急不可耐了。
眼看着就要进去了,却让周瑜这小子一伸手给抓住了,这让他如何不急?
刚来还没站稳让周瑜打了一波狠的,土气和减员不说,船只的损失让刘备一时很难在水上反攻周瑜。
只能依岸结营,靠邓贤和剩余水军进行挑衅引诱,试图借岸边兵力吃下周瑜。
可周瑜这小子变心了。
他刚来的时候风风火火,先揍了邓贤一拳狠的,又给刘备突然来了一拳。
打完这两拳之后,他……不动了!
把水军拉到垫江通往广汉的梓潼河水道上,就是堵着不让刘备走。
周瑜的意图很明显:你现在水军减员了,在水里啃不动我就别想走,至于岸边我是绝对不会去的,怎么地吧?
一群凉州人,恨得在河边咬牙,却一时也拿不出办法来。
消息传到了成都。
刘璋反而是松了一口气。
虽然刘备被周瑜挡住了,但周瑜何尝又不是被刘备挡住了呢?
不管怎样,东面是暂时安全了。
现在,只要邛都方面能防住周野,然后刘备在这个时间解决掉周瑜,局面瞬间就打开了。
就算邛都失守,成都还是能守的。
哎,早知道应该把邓贤这张牌丢到刘璝那去就好……刘璋颇有些后悔。
不过也不要紧,他已经召集庞羲、庞乐、李异、娄发四将守备成都四方,统合各族兵马。
邛都真要垮了,成都也能守到刘备赶来!
庞羲看着刘璋的神色,宽慰道:“昭王截住了周瑜,局面已有好转之相。刘将军非轻易可破,即便周氏侥幸破了邛都,也不可能毫无伤亡。”
“他率疲惫之蛮兵,奔袭如此之遥,到了成都还能有多少战力?”
“成都人心齐备,粮兵皆足,又是长时久战,凭南中之财,如何支持?”
这些都是大实话,刘璋深以为然。
邛都城外。
八部之兵齐聚于此。
消息格外灵通的周野,已得知刘璋迎刘备入益州之事。
“刘备这是要抢摘我们的果子啊!”郭嘉眼中闪过一抹异色。
“他一路畅行,我们怎跑得过他?”祝融惊道。
“虽然一路畅行,但他毕竟路远,况且公瑾未必会轻易放他过去。”
周野镇定如初,指着地图上的邛都城道:“十日之内,攻克此城,就是刘备三条腿一起跑,也不可能走在我前边!”
“哪来的三条腿?”祝融面露疑惑。
当晚,周野完成了攻城准备:跟其他人围三留一不同,周野是兵马四分,将城池四面围定。
这是什么意思?
这是不留退路,逼城中人死战?!
守军将领包括刘璝在内,都有些莫名其妙。
周野身经百战,不可能犯这种错误吧?
“我看他是太过嚣张,认为可以一口吞下我们!”部将向存冷笑:“我又不是没和这群蛮子打过交道,真动起手来不足为虑,攻城更非他们所长。”
缺乏纪律,就害怕减员,因为一自已人死了就会犯怂,然后轰然而散。
然而很快他们的想法就改变了。
在开始攻城时,周野便下达了一则命令:此战之后,所有参战之人,皆入汉家军籍!
有汉人军籍,那就有了第二项:立功有罪,皆依汉律!
也就是杀一个吃穿不愁,杀三五个原地变贵族!
“先登城者,不计出身,贫民也好,奴隶也罢,皆封列侯,爵在部族之主上!”
命令一下,八部众欢声震城。
是夜,四面八部之军齐进,开始攻城。
第1195章
攻城亦攻心,刘璝的抉择
南面主攻的带来听从郭嘉指挥,直接挖开了邛池,引水灌向城池。
随着水势上涨,军土乘浮木而至,进攻邛都城。
连攻两日,双方各有损失。
每死一人,周野都让登名造册,安排钱粮抚恤。
真金白银之下,让这群蛮人也知道了什么叫作公平和机会。
第三日攀城之时,依旧气势如虹。
有人登上城楼,并砍杀一人,紧接着让对方给逼退下来。
周野亲自找上此人,赐予紫绶金印,赐姓周,命该部族主向其行礼。
蛮兵土气不降反升,攻城时一个个发了疯似的往城楼上爬。
相反,城内人的心思却早已变了。
在那群俘虏放回来的时候,城内就隐隐有分裂趋势。
穷人出身的军土心中暗暗期盼,豪族背景的部队则对这些人提防不止。
为了防止平民军土生变,豪族将领将他们推到了最前面,负责承受蛮兵的弓弩和砲车。
这就导致一方愈发不满,而另一方愈发防备。
至于最开始被放回的三千人,干脆让刘璝给暂时控制了起来,防止他们生事。
蜀郡属国方向,扶禁带着一支援军赶来,看到这气势不敢靠近,领兵后退。
周野亲自带着骑兵追击,将扶禁生擒。
扶禁为了活命,在城楼下向守军喊话,告诉他们:江关已破,江州危在旦夕,成都已在周瑜刀锋之下!
这消息一出来,城内立马掀起一片惶恐。
他们的家都在那,如果后方失了,再打下去还有什么意义?
当天晚上,周野命人向城内射箭,告诉城中守军:
今夜洗净兵器,明日再战,凡兵器带血者灭全族;
兵不沾血者,无论出身如何,不究过往之罪,皆可恕之,官职如旧!
这要是抱着必死之心的守军,看到这封信一定会嘲笑周野。
问题是有几个人,几支军队能真的敢死?还是以全家为代价。
再加上这几日交锋下来,他们已清除的知道一点:城破,只是时间问题!
周野的攻势太猛,对方内部高度团结统一,完全没有出现刘璝最开始所言的分裂趋势。
而那些蛮兵更是一改常态,换了个统帅就像是重新投了个胎。
后方大本营又面临着周瑜威胁,即便没有周瑜,来援之兵也不敢靠近,否则扶禁就是下场。
几场下来,益州人也深知周野的厉害,根本不敢与他野战。
在敌人强势,后援无望,内部军心混乱的情况下,恐慌开始弥漫。
原本割裂的豪族和平民兵土,第一次出现共识:投降!
信上已说的清清楚楚,只要明日开始兵不血刃,就可以豁免一切罪行!
在认定自已等人必败的心理暗示下,活下去,才是底层军土最优先考虑的事情。
刘璝也是一时心乱如麻。
他同样收到了周野射进来的招降书。
并且,周野明白的告诉他:这将会是最后一次劝降。
刘璝看着此信苦笑:“围死城池,正是为了攻心啊。”
以自身之威势和成都之窘困,让城中人看不到丝毫希望。
“将军!”
门口响起脚步声,向存走了进来,盯着刘璝手中信,冷色道:“将军也思降事?”
刘璝一叹,也没瞒着,而是将手中信交给了他:“信中所言,不无道理。”
向存看过之后,道:“益州可以给刘玄德,却不能给周云天!刘玄德外来,要立足务必依仗我等。”
“而周云天素来霸道,手握重兵,又钱粮充沛,断不会将我们放在眼里!”
像刘璋,那是天生的怂,对于他们的实力会产生忌惮从而依赖;
刘备不怂,但很穷,他需要大族的扶持才能发展起来。
周野这种人,既狠又富,对益州本土便会毫无顾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