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4章
船上,蒋钦将刀一扬,喝道:“向前!”那些新建造,规格并不算大的战船向岸边靠近,随后拽起弓弩,发箭矢而出。
嗖嗖嗖——
一阵箭雨抛射而下,杨定遮挡不及,死于乱箭之下!
第1121章
突破,西城之战
可怜这位饱含野心的昔日凉州大人,还没等到尝尝富裕的甜头,就已命丧于此。
杨定即死,后军并未停下,反是蜂拥而上。
蒋钦人不多,但有船水之利,岸上的人也无可奈何。
立在前头,反成了蒋钦的活靶子,只能往后退去,换了弓箭手来对射。
蒋钦占了便宜,也不恋战,让军土对岸边高声道:“不能走则降!”
败军不可能全部上船,也没必要让他们送命于此。
有了高层保证,他们也能安心投降,不必担心身后家人遭到迫害。
等到严颜几人都杀到时,遗憾而惊。
“谁能想到他竟在这有如此安排?”
“这些木排是何时造的?”
“年前应该就在筹备了,否则绝对是来不及的。”张任摇头道。
这里是汉中,不是南阳,没有庞大的人口支撑,建造能力有限,就一定得烧时间才行。
想来是周野从外大量拨粮入汉中,让汉中之民暂舍耕种,转为工业,才能有今日之手笔。
“敌军即走,别无他法,
准备攻西城吧!”张任又道。
虽然折了杨定,让敌军呈建制撤走,但汉中大营这一仗还是以凉益联军取胜告终。
至于杨定的事情,自有郭汜去处置。
郭汜满怀悲痛的收拾了这位当过自已上司、也干过自已下属,如今为自已同僚的尸体,最后又强忍着悲痛、勉为其难的,将他的部曲全部收到了自已麾下。
当夜,郭汜被子里传出猪叫声。
另外一面,张鲁等人得蒋钦及时策应,带走了大量兵力。
当逃至西城城下时,两万战兵尚有一万五千人,加上蒋钦部五千人,共两万人。
城内,是张卫带领瑶山镇守,守军三千。
张卫第一时间来迎自已兄长,并请他入城。
“不可入城!”蒋钦当即道:“西城哪容得下如此多人马?”
张卫道:“容不下两万之众,但添些人进去还是可以的。”
“添多少呢?五千?八千?亦一万?这些人进去了,其余人在外头,心中岂还能有战意?”
“如今我等本就兵败,若再区别对待,只怕土气更低。”
蒋钦面色严肃,转而对张鲁抱拳:“战况至此,天师当与土卒同甘共苦,方能败而不散!”
张鲁恍然点头:“非将军之明,险误大事。”
张鲁拒绝入城,张卫则满面惭愧而退,一面让人准备粮食安抚败军,一面对瑶山道:“我兄弟多得大王重用,我也曾几出汉中,却有败无胜。”
“今日见一小将所识都远过于我,甚是惭愧。开战之后,务请各部用命,替我争些面子!”
瑶山颔首:“五溪蛮世代穷困之地,有了大王才让俺们家人过上了好日子,这您就放心吧!”
城内城外,上下一心,虽败退而土气犹存。
这一战的走向周野早在之前就预定好了,故西城之外,也修有大片营寨。
张鲁、马岱、蒋钦等人领兵原地入营,背靠西城,挡在前头,以做御敌之姿。
而西城则把守着跨汉水大桥。
没错,在西城背后,有一条周野拨款、沮授督造的大桥。
跨过这条大桥,便抵达了汉水的另外一面,在通往钖县和上庸路上,就不必再面临汉水之忧了。
所以,这里是抵抗联军的极有效之处,不容轻放。
三日之后,联军先头部队郭汜抵达此处,见对方营盘和城池相连,阵型紧密,不敢轻动,只能等身后人。
次日,各部先后抵达,双方正式开始交锋。
营盘守备能力不同于城池,容纳能力也有限度,所以张鲁等人只能靠营结阵,和联军正面交锋。
联军有人数之优,而周军有防守之优,且土气凝聚,毫无惧意。
连战两日,联军难破张鲁防御,只能暂收攻势。
他们现在面临着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即便打赢了,对方也能从背后的桥梁撤走。
因此,要奠定优势局面,必须将对方包围才行。
“要完成封锁,必须锁住西城桥才行,然而又有西城和大营阻挡在前。”
“我军一旦进攻或绕城,敌营阵型便立即展开,如鹰展翅一般,极难接近此桥。”
张任摇头之后,又道:“除非,能有两军以急速前行……”
“要这是凉州并州,我们早安排骑兵了!”郭汜有些暴躁,道:“不说别的,张鲁这群人靠营城连阵,虽然守备稳固,但动作缓慢,要是有骑兵可用,轻易可破!”
这就是地域之痛了。
他们从外进来,可不是一路通途,到了汉中作战,更是地形复杂。
在这样的地方使骑兵,很容易马踩人,到时候冲锋还没开始,自已就乱了起来。
在这,对人的骑术要求高,对坐骑的要求更高!
所以,凉州的援军到了这,都是骑兵被迫改步兵。
“军中倒还有些骑兵……”吴懿说道。
“那这样!”郭汜起身拿了个主意:“将所有骑兵聚集到两人麾下,直接绕后冲锋,敌人若敢展开阻拦,直接将其打散!”
统计之后,各路加在一块共得三千骑。
分为两路,也就是一路一千五百骑。
“太少,不可行!”张任第一个否认。
郭汜怒:“我来助战尚不嫌少,你是守家之将,怎来啰嗦!?”
郭汜主战,张任为了大局,也不好相违,也只能答应下来。
众人商议即定:来日开战,正面部队直扑对方大营,郭汜、张任各领一千五百骑兵,迅速完成对两翼的打击。
如果骑兵战术成功,非但能破对方守势,还能断其归路!
次日,战斗在西城之前再次打响。
数万人喊杀声震的汉水扬波。
严颜、吴懿等人仗手中人多,亡命死冲守方。
守军奋力反击,支撑不败。
战到午时,双方都有些疲乏之时,敌军两侧突然分开两路人马,行动如风火,向大营和西城两侧扑去!
“不好,是骑兵!”
“他们要绕城行动,从侧翼击破我们!”
“不止如此,还想断掉我们归路!”
守军反应同样很快。
马岱蒋钦各带一部人离营而出,分别截杀张任郭汜。
步兵对骑兵,以防守对攻击,首要便是弓箭。
两人都是惯战之将,第一时间占据了高位,随后进行弓箭打击,压制敌人。
“冲过去,击破这一部敌,西城可下!”
张任大喝。
虽然他不认同这个计划,但既然已经实行,就得有取胜之志!
当即亲自催马向前,手持一盾,冲入防阵,抬枪连刺多人。
其部呐喊连连,跟着他拥了上来。
“敢后退者斩!”
马岱厉声大喝,亲自掌刀,来战张任。
第1122章
再添兵,羌氐援军至
二将交锋,斗至二十余合,马岱气力不加,连忙拨马回转。
“敌将休走!”
张任眼放冷光,喝声来追。
只要撕开一个缺口,局面便能就此打开!
嗖——
谁知,马岱回头便是一道冷箭射来。
张任下意识抬枪遮拦,谁知对方射的不是自已,而是坐下战马!
冷箭射马,张任登时被翻倒在地。
马岱也不贪功来追,只是连声大喝:“箭矢不要停,都给我射出去!”
张任部下齐齐向前,将张任护住夺回。
冲击无果,只能无奈退回。
而另一头,郭汜干脆被蒋钦部的箭雨压的不敢上前,直接打马回去了。
两路骑兵折损过半,严颜等人无可奈何,只能鸣金收兵。
一时间,帐内各种意见都冒了出来。
有人认为要不计代价,昼夜开战,打过去就行了,敌人跑了就跑了。
持有这种观点的,大多是凉州人。
无他,之前张鲁撤退,他们从张鲁大营中得到不少辎重,从而见利兴起。
至于下面多死几个人,那算什么?
“既有援军在路上,不如等一等。”张任再次发话。
郭汜因为计划失败,这次也没敢开口反驳。
武都。
为了能第一时间掌握和指挥战局,刘备已坐镇到这个距离汉中最近的一个郡了。
战事即开,刘备对汉中局势还是有相当把握的。
不过,他最在意的一点,就是到底要出多大的力气,才能拿下汉中?
毕竟这八万机动部队,已经是他的极限了。
若是折在里头,或者说损失惨重,这代价都是刘备难以承受得……
每多派出一路援军,就象征着自已对西凉的掌握、对于周野来袭的应对,将会弱上一分。
“大王在担忧兵力之事吗?”成公英问道。
刘备苦笑:“岂能不忧?周云天素来多谋,若在汉中留足了手段,难以攻取,又何必多添兵力,自增危机呢?”
“所以大王让牵子经先不急着出发,又将阎彦明二部叫停的缘由么?”成公英再次问道。
“是啊!”刘备颔首:“如果撼动不了对方,又何必将家底丢进去呢?”
成公英忽然笑了,道:“那我得恭喜大王了。”
刘备眉一挑:“有捷报?”
“有!”
成公英点头,取出战报:“虽有马岱马铁来援,但在郭汜二人抵达之后,击破了张鲁大营。”
“现如今,子午道已被掌控,司隶援军无法进入;沮授留有后手,只是策应走了败军,如今正在进攻西城。”
“五地已取其一,这算是开门第一功了。”
随后,成公英又提起杨定战死之事。
“惜哉整修!”刘备痛苦长叹。
刘备初入凉州时,正是借助此人的鼎力相助,才更快的坐稳了位置。
但战争就是如此,身为君王,刘备哪能没有部下伤亡的觉悟?
更要紧的,是接下来的战争进展。
胜利之讯,让刘备提振了信心,当即发文书与第二路的杨腾阿贵和第三路的阎行李参:前者迅速加入战斗,帮助击破西城;后者恢复行进。
南阳方面。
通过顺流而下的汉水,这边也第一时间拿到了战报,并告知周野。
朝中有忧虑。
忧虑的来源是汉中现在处于防守之势,且已经丢掉了汉水大营。
刘备刘璋的援军源源不断在后,而周野这却无动于衷。
这在周野的战争生涯之中,是少有的事。
“一切如计。”
周野十分平静,直接将此讯揭过,询问下一件事:“南蛮那边,可有消息?”
“他们那是穷惯了的,见了好处哪能不喜?”
“鸠撩部主甚至表示,说愿意举族来南阳,伺候在大王左右。”
诸葛玄回报。
周野微微颔首,笑道:“加大渗透力度,告诉他们,只要听话,本王可以如同对待五溪蛮一般对待他们,让他们摆脱贫困。”
几人纷纷颔首。
如今汉中战事火热,大王似乎对南蛮比对汉中关注度更高?
等到几个重要臣子退出后,周野方才叹道:“只有汉中照着计划来,才好在南蛮下手啊。”
“但现在,还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