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9章
周野马上换了一副神色,捏起对方润润的下巴:“他哪有你好玩?”“呐……”
南阳方面,说到做到,所有答应给刘备的粮草,都已在准备之中。
因为粮草过多,将分批送回。
而刘备的诺言,也必须在此期间进行兑现:送俘虏,送来西凉叛徒。
送俘虏自然可以做到,但要把这些叛徒送出来,对刘备来说还是压力非常大的。
双方消息来往之间,西凉之地也是惊诧连片而起。
随后,他们开始暗暗筹备,准备抵抗刘备缴纳叛徒一事。
甚有人言,刘备要自已处理判断,那是他的本事;但要将叛徒交给周野,他们绝不答应!
“逢迎昭王入凉,本就是借他之勇来抵抗周氏。”
“若他屈服于周氏,出卖凉州人,我等要他作甚?”
黄昂冷笑不止。
“事情没那么简单,不是他想办便能办成的。”
李参亦摇头,道:“莫要忘了,昭王和周氏之间还是死对头呢?他们之间便没有矛盾么?”
“等俘虏全交过去,羌使那边文书走完,那此战结果便坐实了。”
“可你们看看,此番钱粮俘虏都谈好了,关云长封赏一事,可有结果?”
他摊了摊手:“很明显嘛~周氏也不想放过这个离间的机会。打了胜仗,昭王和关云长却都吃了如此大亏,我们又怎能再跟着吃亏?”
众人纷纷点头。
关羽没得到半点好处,这是他们极乐意看到的。
他们现在最担心的,是刘备碍于他们的压力,给不了关羽好处;周野突然发了疯,许关羽以高位。
那还不是让关羽这头猛虎借势而起么?
这件事,关注的人不只有他们,还有简雍那一批元老功臣。
众人沉闷一片,气氛闷闷。
“想来也是了,我等势弱,大王便难彻底掌握凉州。”
“周王又如何会放过如此良机,反去封赏云长公呢?”
孙乾苦笑。
关羽则闷在府中,只是怀念战死的周仓等人,绝口不提此事。
但明眼人都知道……自古为将为相者,哪个能不求功名呢?
忽一日,冀县来了一位熟人:董和。
这位同志在来往之中,挨打的伤也复原了,一见到刘备便道:“请昭王宴群臣!”
刘备如他所愿。
群臣再次入宴,简雍一见此人便摩拳擦掌,准备再次动手。
上次打人,无非是罚了半年俸禄而已。
坐席上,董和请进来一根节杖,又取出了一张文书。
见此,简雍已站起了身子,向他逼近。
又是这两样东西!
“奉太后、朝廷、周王之命,持节而来,特以封赏征羌之功臣。”
董和一开口,作势的简雍就愣住了,坐席中的众人纷纷抬头。
“河东关云长,战中变机,明从王令,败中取胜,大破羌军,斩羌王、羌王子,扬我汉威,实有古名将之风。”
“拜为——凉州牧!”
轰!
整个宴席,瞬间轰然炸开。
那一干凉州众人,个个面色煞白。
而简雍等人,却激动的满面通红,难以言语。
听到董和说封赏时,他们已觉得非常意外了。
可万万没想到,周野出手如此大方,开口就是凉州牧!
他就不怕,把关羽拔的太高,让刘备借此势,一整凉州局势么?
“赐爵,解良侯!”
县侯,还是家乡之县!
堂中众人,已无人能安坐。
然而,周野的封赏不止这些。
“关平加振威将军号。”
整个凉州,有正规将军号的人,一只手都数的过来!
“皇甫坚寿加扬威将军号,赐爵阳城乡侯。”
“令狐邵加建功将军号,赐爵号亭侯。”
“徐揖追赠安西将军号,赐爵都乡侯,其子徐理袭爵。”
“周仓追赠安西中郎将,赐爵都亭侯,其子周妙袭爵。”
“其余阵亡于征羌之战中诸将土……”
董和念完之后,下面已经炸开了锅。
周野太太太大方了!
除了这些名号之外,他还送来了不少上等锦缎。
这种东西也是硬通货啊!
在贫瘠的凉州,是富人们才用得起的奢侈品。
衣食住行,哪个能缺?
所有人都被震住,议论声此起彼伏,所受封赏的人,却没有一个敢应的。
毕竟,这是周野赏的。
他们领了,那是周野之臣,还是刘备之臣?
董和目视关羽,又看向皇甫坚寿、令狐邵等人,道:“诸位不受赏,是认为此战非我王所主么?”
刘备忽抚掌大笑:“周王海量,有春秋君子之风,诸位还不拜谢?”
皇甫坚寿第一个站了出来,满脸喜色,在节杖前行大礼。
关羽亦起身,高声道:“关某,谢过周王大恩!”
阵前指点,阵后封赏,帮他在凉州人的阴谋下站直了身子。
这,确是大恩!
“侯爷无需多礼。”
董和非常识相的换了称呼,并笑眯眯的送上了侯的象征:金印紫绶!
第1113章
周王真乃高见,叛党罪不容赦
关羽之后,所受封赏的各部也接次起身。
自已的臣下接受他人的封赏,刘备都不介意,其他人能说什么?
席间,只有凉州众人,面色皆惊皆惧,看向关羽的眼中带着不甘。
这家伙现在名正言顺的乘风而起,自已等人还能如何压制他?
除这帮人之外,宴山可以说是宾客尽欢。
而心怀叵测者,早早辞宴而归,彼此议论:“关羽势不可遏,我等之人不可再失!”
意思很明显,那些被指为勾结羌族的‘叛党’,一定要保下!
“不错。”黄昂点头,深以为然:“明日我们便去见大王,此事绝对退让不得!”
另一边,酒席过后的董和也再次和刘备相会。
他似醉装醉,笑道:“云长公今日受我王之官位与侯爵,现今是我王之臣还是大王之臣?”
面对这个异常敏感的问题,刘备只是微微一笑:“云长是汉家之臣。”
“汉家之内,也有派系在。”董和追着不放。
刘备莞尔:“那便由他自行决断了。”
董和哈哈大笑:“若如此……将来昭王兵败,可莫要拉着云长公一同赴死啊!”
“若是宪和在这,今日你又少不得一顿打。”刘备亦反唇相讥。
说完膈应话,两人也开始接入正题。
“羌军俘虏,何时可送去?”董和问道。
“粮草至,则俘虏出。”刘备顿了顿,道:“粮草俘虏众多,可分批交易而成。”
董和点头,表示没有意见。
“只是……”刘备眉头一皱:“所谓叛党之事,只怕没有那般简单。”
“我王许诺之事,自会办到!”
次日,刘备这边也发表公文,以认可此事,并开始进行俘虏和粮草交换一事。
曹操得讯大惊,来信询问。
他得到消息的第一时间吓了一大跳。
作为盟友,他固然希望刘备能征羌成功,稳定后方的同时增强实力。
但你跟敌人搞得这么火热是几个意思?
刘备也没有隐瞒,将其中大小细节,悉数告知曹操,并表示自已的难言之隐。
“岂因一小儿,让周云天坐收如此大功!?”
曹操大为不解,看完后锄头都丢了,在某人的祖宗头上徘徊不止。
“周云天窃人心如此,荆州之地多是奉其成帝之声,还让他声名再涨?”
“刘玄德一世精明,怎此次如此糊涂!?”
他一点好心情全没了,干脆开了个会,在会上还痛骂二人。
骂刘备不知轻重,周野没脸没皮:什么都扒,连别人的功劳都不放过!
“自古至今,谁见如此无耻之人?”
就这么些功劳,至于么?
借着分功恶心刘备,同时给刘备后方埋雷……无耻!
董昭进言:“刘备以仁义立足,仁义便是其根基所在,自不可毁。”
“今事已成,抱怨无用。”
“公仁有对策?”曹操问道。
“对策谈不上,但可锦上添花,使关羽那边实至名归。”董昭微微一笑:以刘协名义,下诏书一封,承认关羽征羌之功,并拜他为凉州牧。
曹操一愣,随后恍然:“善!”
朝廷正伪有争议,但两个都认可关羽了,那他这个凉州牧就没争议了啊。
而且,在这个节骨眼上,关羽不可能会推辞,他只能硬着头皮接受两块大印。
无论是出于稳定凉州,还是替刘备声明政治立场,他都不会拒绝曹操的美意。
对于跟在周野后头‘抄袭’,曹操也全然没有反省自已为何如此无耻的问题……
羌族战俘和粮草陆续到位之后,却还有一个问题悬而未决:
那就是黄昂等凉州本土派,不断向刘备施加压力,拒不交出西凉叛党。
“大王伐周,我等亦伐周,怎能将凉州人交于他处置?!”李参高声道。
刘备无奈摇头:“既如此,孤不干涉此事,卿等与使者共决之。”
看着座中董和,黄昂拍案而起,慷慨激昂:“若要如此为,我等不惜一战!”
董和默默点头,一言不发,就此退下。
看到对方服软了,黄昂冷笑不止,转而面对刘备:“大王,他们既然放弃,那便就此作罢吧!”
刘备微微点头:“孤不干涉。”
半月之后,王民夫督的那批粮草送到,又三千战俘送往周野地盘时。
长安传来了消息:周野进行军事调动,将闲置的张辽,调到了扶风地区。
扶风在长安左边,汉阳郡右边,出了汉阳就能跟他干一架了。
张辽除了自已过来,还带来了八百雁门骑,一万战兵陆续在路上;同时,他还托董和带了一封信送往凉州方向。
黄昂李参等人,深夜受到刘备召见,欣然前往。
座中,众人再次见到了那张讨厌的面孔:董和。
黄昂目视对方:“又来作甚?”
董和微微一笑,起身从怀里取出一封信:“前番我来,将军说不惜一战。我便将此言带回,恰传入闲置的张文远耳中。”
“其人不忿,向我王请战,愿提万兵,与阁下等人在扶风之地一决高下生死。”
说着,将手中文书送了过去:“此乃战书,请将军接下。”
黄昂茫茫然伸手接了过来,打开一看,脑子瞬间清醒,仓皇塞给身边的李参。
“可是斩蹋顿,破吴王的张文远?”李参问了一句。
“自然。”董和点头。
“给我作甚!?话又不是我说的!”
李参想塞回给对方,黄昂连忙闪开。
他又想给其他人,其余众人迅速后退。
李参急了,看向刘备。
刘备摇了摇头:“孤不干涉此事。”
擦……李参无可奈何,一把抓住黄昂的衣服,死活塞进他怀里:“黄兄会说话,你与他论!”
黄昂面色不自然,强提心气:“公仁先生,你们这是威逼开战之意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