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0章
悲的是酒泉太守徐揖、别部司马周仓,以及两部忠义之土,全部阵亡。关羽将徐揖和寻来的周仓残尸,埋在了姑臧山上。
在两人坟前,摆着颜俊和苻健的头颅。
他只看了一眼,未曾落下半滴眼泪,便转身离去。
“将军……”令狐邵呼喊。
关羽停下了脚步:“要祭奠他们,需取来羌王头颅方可。”
“若不能,某便亲自去下面,向二位告罪!”
现在,还不是他悲伤的时候。
关羽先去见了那突然出现的援军。
“我名张烨,武威太守张猛是我族兄。”
“族兄遭颜俊反叛,羌军又突然杀至,只能且战且退。”
“败军之时,我等被冲散,干脆蛰伏于此山上。”
他指了指那些百姓装扮的人:“这些是武威良家子,担心家人被迫害,也是带着家小逃上姑臧山的。”
既然躲在山上,他们自然要观察局势。
见诸多汉军赴死而战时,他们再也藏不住,于悲愤中拔刀出手,未曾想却助关羽创下了奇迹。
关羽不多话,行大礼参拜,众人连忙还礼:“将军为安定西凉而冒险,我等愿为将军舍命!”
“等的便是诸君一诺。”
关羽现在急缺人手,自然不会扭捏。
随后,他又前往山顶,拜访那人。
“敢问尊兄姓名。”
“武威,张绣。”
关羽先是愣了一会儿,随后眼神瞬变,当中写满了不可思议。
“不需多问,说出你的要求吧。”张绣摇头,用铁锅给关羽倒了一碗山鸡煮的热汤。
“欲请公出山助我破羌。”关羽开门见山。
张绣抿了一口汤,回答道:“若是早几年你来找我,爱莫能助。”
关羽心上一喜。
“如今,我虽可下山,却不能走太远,时间亦不能太长。”他也不嫌烫嘴,一口把汤喝完:“说予我听听。”
“立即出手,直取休屠!”
令狐邵听了一惊:“这怎么行?卢水河正在上涨,且不说渡河艰难,一旦渡河破不了城,我们便要死在对岸!”
关羽抬头,看了他一眼:“正因如此!”
休屠和姑臧山之间,隔着一条卢水河。
这条河,原先本是干涸状态,而这接连大雨之下,河水瞬间上涨。
在姑臧的芒中看来,关羽要么守姑臧山,要么撤回和皇甫坚寿等人会和。
而在休屠城方面,羌王只怕正在盘算着出兵摘了关羽的头。
他们如何会算到,关羽会敢跨河呢?
“跨的过去么?”张绣问道。
“派人去看过了,勉强可渡,再迟便不行了。”关羽道。
“可是……破城绝非容易之事啊。”令狐邵依旧觉得冒险。
议论之间,有人通报:关平率军前来。
关羽令狐邵惊喜不已,连忙召来询问:“你如何会赶来?”
关平落座下来,道:“是周王让我来的。”
盘膝而坐的几人,同时变色。
ps:就东汉和三国,乃至于整个历史而言,关羽都是一个不容忽视的角色。
因为不属主角,本书中他的戏份偏少,所以设置了这个剧情。
第1099章
无辜关平,难解的意图
“我儿不可胡言!”关羽表情严肃了起来。
双方旗帜分明,阵营不同,怎能说是周王所指呢?
“确实如此。”
然而,关平的语气却很坚定:“我收到了消息,是周王派人传来的。”
关羽眉头立时皱起,除了严肃之外,还有一抹可见的怒意。
“信中,明确告知于我,武威之事,大概率是有人暗通羌族。”
“若是父亲分兵而行,会在局部形成兵力劣势,极有可能遭到敌人围攻陷落。”
关平说到这,关羽令狐邵齐齐色变。
周王所言,不正是关羽所经历的生死大劫么?
而事情刚过去,南阳距武威何其遥远,他即便消息再如何灵通,也是断然来不及通过西凉获取如此认识的。
换而言之,周野是在关羽踩中陷阱之前,提前判断出形势的!
若是这封信早来两日……关羽如何会败?周仓徐揖如何会死?
念及此人的恐怖,令狐邵后背落下一层冷汗,旋即又道:“周王麾下智谋之辈极多。”
言外之意,这不是他一人琢磨出来的。
否则,那就太恐怖了。
“与之何异?”关羽反问,令狐邵登时无言。
与之何异?
单此一事,便足以看出周野幕僚团队的恐怖所在!
关平继续言说:“来信嘱咐,若有分兵行动,应立即来援。”
“故你直接率军前来?”关羽问道,气氛又沉闷了下来。
“是……”关平似乎也意识到了情况不大对,额头上浮现冷汗。
看了周野的信,再没有请示刘备的情况下,直接就跑来了?
这是干嘛?深度信任敌方君主?
不!这还不够!这是见令即从!
除了这些信之外,对方还有没有其他指示,是不是已经被你关平毁去了?
双方阵营对立,对方一封信就能把你从主攻任务上调走,你到底是谁的人?
这种行为,即便抛开通敌暗变之说,那也是踩死了红线所在!
关羽脸色阴沉的可怕,但还在勉力保持镇定:“苍松那边如何?”
“皇甫坚寿攻势甚猛,不如或可破城。”关平已经有些慌了,目光游移,心不在焉。
“信中还有其他话么?”
“有!有!”他连连点头,又一面将那信取出:“信中给了第三种可能,即父亲已遭遇兵败,但却保全性命,在姑臧山一带藏身。”
“提出此议之人,必是对武威了解到极致之人!”令狐邵端着热汤的手开始发抖,声音更是带着恐惧的尖锐。
这太恐怖了,此人宛如在侧,盯着自已等人行动一般!
关羽接了过来,但未摊开。
关平或已失神,不由自主的道:“说卢水河道较浅,且水底踏实,无水轻易可渡河。河水对岸,休屠城破败而狭小。”
“敌军若众,必屯兵城外,若趁夜而袭,或可一建奇功!”
那双丹凤眼再缩一分,凝聚的光宛如刀芒一般犀利。
千万里之外,竟有人能遥看战局!?
而且,竟跟自已想到一块去了!
再则,此人对于休屠城的判断,更加让关羽坚定了之前的行动计划。
令狐邵心思转动,忽而出声:“此言必出自贾文和之口!”
“何以知之?”
“先生也能掐会算?”
父子俩同时开口询问。
“贾文和便是武威姑臧人土,舍他其谁!?”
二人恍然。
令狐邵这一猜,确实猜的八九不离十了。
但要说这计划完全出自贾诩,那也不对。
毕竟距离过于遥远,拿到的信息有很强的滞后性,要完全推测出此处战局,那对脑力的要求是相当大的。
准确来说,是贾诩基于姑臧一带的了解,和已掌握的信息,在周野给出的沙盘地图上进行作图。
而后,太武兵谋的老师们(贾诩、郭嘉等)和一批优秀学生,以及周野本人,进行的推算结果,再商讨出可行之策。
在喊了这一声之后,令狐邵的惊喜消退了下去:“可他们……为何要将此事告知我们?”
这不对劲,太不对劲了。
如果关羽倒在这里,刘备将面临着极大的麻烦,这无疑给了周野一个机会。
其实,费解的不只有他一人。
现在的南阳,贾诩那群人也是一时没能搞清楚周野的意图。
商议是大家一块商议的,但当时只是作为一次特殊的课题。
可在商议完了之后,周野竟派遣快马,让人将此计划完整送往凉州战场,却大出人意料之外。
并且,周野的嘱咐是‘关羽关平同在一处,则暂时将信压下;等父子二人分兵行动,便将信交给关平。’
父子二人会分兵,这个还是极好推断的:关平位阶低于皇甫坚寿,不可能全盘指挥一路大军;而关羽也得留下心腹,以辅佐(监视)皇甫。
当然,这其中的事,关平等人就无法探知了。
关平面色渐白,看着那信道:“这信……还能相信么?”
“我已败了,你也已经来了,还用问么?”关羽摇头,看向关平的目中有一抹哀意:“况且,为求大胜,必行此计。”
说完了这事,他又对关平道:“你先在此歇着,想想还有什么话要与你母亲说,都用书信写好了。”
“将军!”
令狐邵变色起身,关羽将手一压,摇头依旧:“周仓的坟就在前头,你也可去祭拜一二。”
关平坐在原地,眼中有悲楚,更多的却是委屈,泪如断珠而下:“父亲……我可以立功的。”
“这是两回事!”
关羽音调突然拔高,随后又落了下来,像是那一声用尽了力气:“那是两回事……”
“你的兵马,我会全部带走。”
“来人!”
关羽喝了一声,门外军土入门抱拳:“将军。”
“将关平拿下!”关羽喝道。
军土不敢迟疑,迅速摁住关平,解甲上缚。
关羽犹豫了一会儿,道:“刀且留在他身边,你二人日夜看侯,若某得胜归来,押着他回冀县。”
“若某战败,有羌人登山,你们便解了他绳索,让他挥刀多杀几个羌人吧!”
“是!”
军土应答一声,将痛哭的关平带了出去。
等到事情彻底敲定下来后,关羽提刀出门,却被令狐邵扯住:“将军,事情可有转圜之机?”
“孔叔,你认为呢?”关羽反问道。
令狐邵目光通红:“只是小将军太过无辜。”
“哪有无辜!”
关羽长叹一声,道:“说来也怪我,忙于战事,疏于管教。他虽知兵,却读书甚少……”
“不提,出兵吧!”
关羽没有给令狐邵再次提起心中疑问的机会:周王,到底是何意!?
第1100章
赌注,彻里吉的美梦
南阳。
“不知凉州战事到哪一步了。”
“也不知这关云长是否会提前警觉,未曾入套;还是说已经踩入埋伏中,此刻身陨呢?”
周野桌前,一道人影不断徘徊,嘴里念叨不止。
“好了文和。”
周野忍不住了,抬头看了一眼面前的老奸比,笑道:“你有什么话直说便是,何必在我面前絮叨这些无解之问呢?”
在老板面前自言自语?
贾诩连忙站住,拱手行礼:“臣打扰到大王,有罪有罪!”
客气完后,他眼睛一转:“不解之处,自然是那些信。”
“为何要送往凉州?又为何要送到关平手中?”
“是了!”
“送往凉州,自然是希望关羽能知,从而反败为胜的。”周野笑了,道:“即便此仗艰难,但也能添出胜机不是么?”
“这便是臣不解之处了!”贾诩摇头:“刘备征羌,大王不借机用兵,已是仁至义尽,海内无人不称赞大王之德。”
“关羽身亡,刘备兵败,那是他们自已无能,大王何须至此啊?”
周野笑了笑,忽然扯到了一个似乎不搭边的问题上:“文和,孤且问你,这征羌若是成了,功劳大不大?”
“这是自然!”贾诩连忙点头。
对外用兵成功,甚至如刘备所言收服羌族,那自然是谁也抹不去的功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