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8章
“听说曹操大方,我们也缺姑娘,下次希望能把他老婆淘来!”“你们!”
曹纯气的几乎咬碎钢牙,眼睁睁看着周瑜扬长而去……
东海,郯城!
“周瑜窃粮离去,我等未能阻止,愿领罚。”
曹纯带着箭伤,跪倒在曹操跟前。
曹操手一紧:“北海之粮,也被他盗空了么?”
“屯田之粮,十去八九;豪族之粮,也损失近半。”曹纯道。
众人一听,脸色都变得难看无比。
供应军中,还有调配粮草官用,主要粮草来源就两个:屯田、买。
现在,两个粮草大郡的屯田粮损失如此严重,这点剩下的粮草,几乎还轮不到送出本地就要被吃光……
购买,主要是从市和本地豪族。
市粮不必多说,现在已经翻了六倍,到达三百钱的天价了。
豪族损失一半,在粮草危机下,是不会卖粮给曹操的。
百姓的粮?
他们,能养活自已就不错了,即便这两地百姓较为富裕,多出的粮草也接近于没有。
这次的损失,对于还在承受天价粮伤害的曹操而言,无异于雪上加霜……
曹操脸色沉着,问道:“还发生了什么,一并说来。”
“周瑜离去时,说了一些不好听的话。”曹纯说完就低下了头。
“说吧,不怪你。”
曹纯如实禀报。
曹操额头上青筋滚动。
他憋了很久很久,终是憋不住,骂了出来:“不要脸!”
“这兄弟两都不要脸!”
比我还不要脸……
群臣也被气的几乎发狂。
曹操向前,将曹纯扶起:“此事不怪你,好好养伤。”
“传令,沿海诸地着手构建海防。”
“收何茂、董弼等人尸体,厚葬。”
有人说田豫畏而不战,当诛——为此次事件顶锅。
曹操直接下令,把这人给拖了出去。
“田豫明断善裁,迫于局势而已,有功无过。”
曹操非但没有责怪,反而提拔其为青州刺史,总摄海防一事。
损失这么大,曹操却没有让任何人顶锅。
除了体现他过人的御下之道外,便是为了冷处理,好着手应对越来越严重的粮草危机。
缺粮的地方无粮,可以输送粮草的地方又被盗粮。
这不仅影响到了曹操的重城计划,还影响到了他治下的稳定。
曹操已经拿不出更好的办法了。
“统筹一下各地粮草,尽量均摊下去,能抗则抗吧。”曹操一直坐着深呼吸,只有这样才能稳住脾气。
张飞那群人已经陆续撤走,除了驻防军之外,其他人全部回了南阳。
很显然,周野退兵时留下他们,就是为了今天。
一套接一套,挖坑曹某跳;
抄了还要抄,脸还要不要?
这事,越想越气人。
“最难得,还是兖州啊。”董昭叹道。
没了外面调入的粮草,兖州太难扛了……
曹操沉默了很久,道:“这个世道,百姓也不是第一次经历灾荒了。”
“扛一扛,能过去的。”
扛,看似是最后最蠢的办法,其实也是最保底最有效的方法。
人只要饿不死,有点东西吃,就会撑着不乱跑。
对于古人来说,移动是高风险的事。
路上可能被狼吃了,也可能半道饿死,还有可能半道被更饿的人吃了……
没有地图、人烟稀少、容易迷路、患病率高、可能撞上瘟疫、抵达目的地后水土不服等等等,遍地的debuff。
撞上一个,大概率重新投胎。
往往越是穷人,越不会乱动,他们没有实力去冒这个风险。
古人重土恋乡,不仅仅是感情问题,更多的是现实。
当然,如果彻底没活路了,那就只能做流民,背井离乡。
只要人不跑,撑在原地,扛过去,曹操总能拿出办法。
到了那时候,一切都转好了。
扛——是最无能为力,又是最为重要的一关。
如曹操等人所料,在北海东莱两个粮草大郡损失粮草后,整个青州的人都守紧了家里的粮草。
他们不只防备周瑜,还防备曹操。
现在,粮食就是命,越缺越吝啬。
军中有府库之粮托底,但兖州民间的粮食开始逐渐耗空。
缺粮的灾民,每日以万计数在上升。
曹操很难受。
而始作俑者们,却在郁州山岛上庆功。
南阳方面,众人也在笑。
“这下看曹操如何使坏。”
“一抬粮价,二偷粮草,接下来他只能硬捱了。”贾诩笑道。
“不。”周野摇了摇头,道:“他硬捱也捱不住了,兖州的壳是曹操的,但人很快是我的了。”
“嗯?”众人都为周野这话而意外。
“古有灾荒,亦有流民,但……若还有一线生机,留下来的人依旧占多数。”秦宓道。
周野眯起了眼睛:“这一线生机,他都没有。”
情况会这么严重?……众人疑惑更深。
周野笑了笑,取出一个锦盒,放在众人面前:“你们可知这当中是何物?”
所有目光都锁定过来,摇头。
“生机。”
“让兖州人支撑下去的天赐生机。”
周野笑着,将盒子打开。
戏志才、荀谌、贾诩、郭嘉无不目光一缩:“桑葚!”
桑葚,是天赐生机?何解?
他们脑中充满了疑问,但也回想起很多年前周野就一直在做的一件事……
“到底何事?”
陆逊再聪明,也想不透此事,更不知以往发生之事。
王平在侧,告诉他:“在很早之前,大王就开始收购兖州桑树。”
“只要兖州人带着桑树桑种过来,都是高价收购。”
陆逊眉头紧锁:“为什么?”
“你问我?”王平瞪大了眼睛,一脸荒唐不可思议。
第1058章
桑树中的奇迹,天命所归?
“自我下令收购桑树开始,兖州之地,多弃其他果树而栽种桑树。”
“后因价高,幼苗我也照收不误,兖州境内的桑树有减无增,对也不对?”
周野问道,众人纷纷点头。
桑树价格高,但论起价值来说,比起粮食还是有所不如的。
不如粮食,但比起其他果树,还是更让兖州人热衷。
因此,兖州人保留粮食,废弃其他果树,纷纷选种桑树。
又因桑树能迅速从南阳换到钱财,往往刚栽下去不久,又让挖出来卖了。
毕竟,对于绝大多数的百姓而言,他们度日艰难,隔三差五就有困难,哪能等到桑树长成?
刚种下去的幼苗的卖了,又去山上挖野生的,亦或者去大户家偷些来。
在很长一段时间,桑树甚至具备了一定的‘钱币’属性。
因气候原因,兖州之地,本遍地都是桑树。
又因周野采购原因,导致现在的兖州,几乎看不到桑树。
“可这与生机何关?”陆逊还是不理解。
“你尝一个。”周野笑道。
陆逊疑惑,听话的捻起一颗放在嘴里。
酸酸甜甜,汁水丰富。
这种果品个头很大,且富含淀粉和各种营养物质。
当然,陆逊不明白这么多,其他人也各拿了一颗来尝,试图解开玄机。
王平抓了一把,先塞了一个小个,接着一口全包了进去,吃的满嘴汁水,两眼依旧呆滞。
“这……”
“这能吃么?”周野问道。
众人苦笑:“自然能吃?”
“能当饭吃么?”周野又问道。
陆逊当即摇头:“果怎能当饭吃?”
“果怎么不能当饭吃!?”
王平眼中终于有了灵光,第一个反驳他:“我们从益州走出来的时候,如果有人路上断了粮,人饿的就剩一口气了,若是能采到一堆野果,那气马上就顺了下来。”
“人饿的快死时,身上开始发肿,果子一下去,肿可见的消了,能挺好长一段时间!”
荀谌几人也是听的一愣一愣的。
陆逊惊讶:“你怎知道?”
“我饿过,也见过!”王平抬了抬下巴,终于在这群聪明人面前自信起来了。
周野看了土族出身的众人一眼,笑道:“你们还是没挨过饿,所以被局限了。”
“人到了要死的时候,泥都得往嘴里塞,何况果子呢?”
“主公的意思,灾民可以用桑椹充饥?”贾诩问道。
毕竟是聪明人,众人很快找回了方向。
但似乎……有些简单?
按照周野和王平的说法,任何果子都能让人充饥,为何偏偏选中桑椹呢?
“其一,兖州桑树众多。”
“其二,你们可知兖州近几年的灾荒,因何而起?”
“旱灾!”诸葛亮道。
周野捏起一颗桑葚:“那你们是否清楚,桑树的生长习性?”
见众人还在沉着眉头思考,周野也就不卖关子了,笑道:“桑树耐寒,耐干旱瘠薄,适应几乎所有类型土壤。”
“说白了,粮食干的长不出来,其他果子也难有收成。”
“但它,可以。”
众人恍然,有明悟之色:“所以,失去桑树之后,他们连最后的支撑也难了。”
“可问题是,单凭桑葚,能让他们扛过去吗?”
扛不去,结果还是一样的啊。
桑树结果在四六月,下半年怎么半……率先想到这的诸葛亮,突然猛地一抬头。
周野笑着丢出最后一个问题:“现在是几月?”
“快十月了……”刚说完的郭嘉,愣住了。
是啊,快十月了,怎么还会有新鲜的桑葚吃?
“诸位要么忙着打仗,要么忙着政事,哪知这农桑之事?”周野摇了摇头,道:“唤任峻,让他备好车马带路,去最近的桑田看看。”
“喏。”
南阳城外,桑田被保护的很好,临近之地已有军土把守,外人不得轻易靠近。
一块千亩桑田上,九月过半的季节,桑树上依旧结着丰硕的果实。
面对一群疑惑的聪明人,任峻道出了答案:“自兖州大旱那年起,桑树便一年双结果,直至今年。”
“竟有这等事!”
众人彻底被震住。
兖州大面积原生,又抗旱增长,一年双结果……这怎不是天赐之生机!?
可惜,这生机,已被周野提前抽空,握在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