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729章

    “不是花钱,我们是送钱来的。”

    诸葛玄笑了,道:“左慈勘探的一处豫章金矿,我已查出,确实为真。”

    “金矿!”两人一震。

    “荆南两处金矿,亦为真。”刘巴笑道。

    两人激动了。

    “矿山处隔绝之地,山道艰险,需先修路开道,再建造屋舍,增造车辆,调遣民夫。”诸葛玄二人露出了真实目的。

    捡钱,谁都会。

    但捡这钱之前,还得做基础工作。

    修路建房,哪个不得要钱?

    二人将地图和文书放下,转身就走。

    留下周忠荀彧面面相觑,无奈苦叹。

    “干活吧。”

    东海,郯城。

    没错,曹操还在这。

    不是他不想走,是他不敢走。

    周野是撒手回家了,但还在淮陵一带留下了大批骑兵和猛将。

    这让他哪敢走?

    好在,这群人并没有发难的意思,而是悠哉的待在淮陵。

    “不可放松警惕。”

    “随时防备张飞等人来袭!”

    曹操让将土们不要放松轻敌。

    怕的,就是张飞他们突然来一下子,打自已一个措手不及。

    一面防备张飞等人,一面探听周野那边的消息,加构城防的事也不能落下。

    荀攸、陈群等已被派出,去忙碌此事了。

    曹操身在东海,每日只能凭借海量书信来掌控全局。

    贴心的曹仁知道曹操要建重城,让人画了平舆城的图纸给他送来。

    “里外三城墙环绕,内外双修河道,既防平攻,又防水攻。”

    “城墙高耸,质地坚固,堪称金汤之城。”

    咱们,就照着这个造吧!

    曹操翻来覆去的看那图纸,大惊大喜:“真是坚城,难怪公达二人无功而返!”

    他把满宠叫来,将图纸交给他看,询问他的意见。

    “城是好城。”

    满宠点头,随后又道:“但咱们不能造?”

    “为何?”

    满宠苦笑,道:“造不起。”

    曹操胡须一抖,眼一瞪:“重城之策是重中之重,没有重城就防不住周云天!”

    “到了那时,所有基业都成了他的!”

    “其他的地方都能省,唯独此处不能省。”

    满宠叹了一口气,道:“这么大的规模,只怕会让粮草更紧张,到时候只怕出击无力啊。”

    曹操眉头一紧:“钱和黄金,库中倒有不少,只要他那边会卖粮,问题就不会很大。”

    粮草市场,这也是曹操一直关注,和最为担心的问题。

    为了方便民间互市贸易,在颍川的长社、许县,河内的怀县、开封,

    冀州方向有魏郡的黎阳、馆陶。

    这些地方,处于两方势力交界点,又长时间未曾交战,有大片集市在此。

    集市上,不论阵营,各方势力的豪族百姓,都会来此购买南阳制造的一些东西。

    有上层人土所需的香水、酒水,也有所有人都离不开的食物。

    这一日,集市上的粮食突然变多,而且价格比往日直接降了两成。

    家里有点余财的百姓不管那么多,直接开始哄抢。

    乱世,粮食才是硬通货!

    曹操派来的豪族有些疑惑,但也是毫不犹豫的出手,拿下了最大的份额。

    上午的粮食被抢购一空,下午立马又有粮食送来。

    在原先的基础上,又低了一成!

    哗!

    第1045章

    五倍产量?越演越烈的粮价

    偌大的市上,一片哗然之声。

    众人惊喜之中,充满了不解。

    “怎么粮食价格突然降了这么多?”

    “能放出这么多粮食,且直接把价格压了下去,只有天下商楼的人能做到!”

    人们照常出手,将推出的粮食给盘了个干干净净。

    出手的人很疑惑,连夜写信送给魏国高层。

    “有这样的好事!?”曹仁等大喜过望。

    周野有良种,亩产量极高,这早已不是秘密了。

    他们也通过成粮弄到了一些良种,但因地域问题和一些其他因素,效果虽好,但跟周野比还是差远了。

    莫非,周野那边又有什么新的良种推出?

    “有粮就买,我们现在就缺这东西!”

    “他们便宜拿的,敢卖我们高价吗?”

    民间互市之地,军队是不准涉入的,尤其像长社和许县这两个比较紧张的地方。

    魏国的百姓和生意人买了回去,曹操再从他们手上买,这周野管不着。

    周野要赚钱,曹操要粮草,大家在各取所需的时候,还让百姓受惠其中。

    这种好事谁都愿做,也就催生了这种潜规则。

    但,要是魏国直接派军队去采购,那是肯定不行的。

    姑且不说卖不卖的问题,你要是强抢怎么办?

    所以,往往是魏国人买了之后,曹操再从他们手上收购。

    当然,曹操也有自已的豪族买手。

    集市内已经疯狂,这些买手也只能拿到部分粮草。

    许多抢到粮食的人,兴奋的彻夜难眠,开始推测粮食掉价的缘由。

    难道是南阳定价出现重大失误?

    还是说南阳内部出现内奸,故意如此?

    亦或者,有更深层次的缘由……

    众人想不通。

    但都有个共同的认识:这种好事是偶然性的,肯定无法持续。

    否则,南阳得亏多少钱啊?

    次日,天下商楼推出了更多的粮食。

    价格和昨日一般,比往日低三成,只需三十五钱一石!

    “还有!”

    “还有愣着干啥,抢啊!”

    又是一日哄抢。

    这一次,他们没能抢完。

    商楼用实力告诉了他们,什么叫作:粮多任性!

    粮价没有如众人所预料的那样临时下跌,而是一直持续了数日时间。

    消息传到东海,曹操也是难以置信。

    “还有这样的好事!?”

    他一直担心周野提高粮价,以此来限制自已。

    现在粮价非但没涨,反而下跌,这是何意?周野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曹操一时想不透,便询问手下众人。

    “既然价格便宜,买下来总是不吃亏的。”董昭开口:“以略高于集市成交价的价格,在内大批收购粮草,豪族和百姓见有利可图,必大举进粮。”

    曹操看着他,点头:“我意亦如此!”

    他当即向各处郡守和主官下达命令:买!

    然而,豪族商户囤于内部,可用于出售的粮草,在之前就让曹操的人买走了。

    而他们在集市上买的粮食,还没有来得及运回。

    毕竟粮食是大宗货,军队运送都需时日,何况商队?

    再加之……粮食的诡异下跌,还是让许多豪族不安。

    三十五文的价格持续多日后,粮价像是崩不住了,再次下跌至三十文!

    百姓们还想买,但实力已经不允许,只有后方问询赶来,才走到集市的人纷纷出手,挤到粮铺买粮。

    单凭这些人,自然无法撼动商楼的如海粮草。

    而那些豪族,则开始犹豫了,他们不敢出手了!

    “价格再这么跌下去,我们岂不是亏大了?”

    “短时下跌,三十文买粮自然大赚,只是看这势头……莫非粮价一跌不复返?”

    “四十钱时买了二十万石粮草,本以为赚了不少,用今日的价看……我们还亏了两百多万!”

    “岂止二百万,押运之费你不算的么?”

    “说的也是,粮草不要急着运走!”

    “没有兑换出来的粮票,也先别急着换了。”

    天下商楼的信用很值钱,周野的信用更值钱。

    二者合一之后,他们推出的各种票据,都是硬通货。

    在购买大宗商品时,不可能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豪族往往是给钱之后,拿到商楼的粮票马票,凭此票随时可从商楼仓库提走本属于他们的东西。

    可现在情况不对了,他们不敢轻易提货了,免得增大损失……

    曹操的人在后方又急又头大。

    一方面,他们希望加紧让豪族们立即将粮食收回,另一方面,他们也为这件事头大。

    粮食真的要贬值了吗?

    如果真如此的话,拉回来确实血亏啊……

    豪族们不敢买了,百姓们买不起了,各大集市的粮食越堆越多。

    三十文的价格似乎都要支撑不住了。

    就在这时,从荆州方面传来一则惊天消息:

    “周王研发新粮,产量在原有基础上再增五倍!”

    “仓库粮漫而出,谷物塞堵田道。”

    “民无屯粮处,于道中晒粮,纵马而过,落蹄溅起,皆是谷粟!”

    放在路上晒粮?那也太奢侈了吧!?

    人家路过顺一把怎么办?

    鞋底上粘走的,都够几天早饭了吧?

    这一则消息,彻底让满是人影的集市炸开了锅。

    “原来如此!”

    “我说怎么粮价突然血降!”

    “商楼不是压价,而是提前收到消息,所以脱手倾粮啊!”

    韩家等大豪族都被惊住了。

    “五倍产量?那岂不是说价格要跌到十文?”

    “或许不止!粮食不够吃才值钱,倘若多的吃不完,他连十文都值不了!”有门客摇头。

    众人想怀疑此事真假……但周野已发明过一次良种,再来一次,倒也正常。

    再则,如果不是产量暴涨,这么多粮食怎么解释?

    这么低的价格又怎么解释?

    周野再富,有这么多粮草储备?

    他就不怕这粮食低价抛了出去,收不回来吗?

    综合种种考虑,众人不得不信。

    且,粮价再一次做出了反应,开始雪崩。

    “二十五钱!”

    “二十三钱!”

    “听说冀州已经卖到了二十钱!”

    “十九钱!十九钱!颍川下午挂出的价格是十九钱!”

    价格越来越低,粮食却再也卖不出去了。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