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5章
各部收到消息,开始陆续撤退。但在郯城附近的将领,还是被曹操召集,开了一通会。
担心东面交战,曹操把荀攸都调了过来。
与会者众多,吕蒙、董袭、虞翻等人,也被邀请参与。
曹操的举动在表明:你们已是我的人了。
会上,曹操神态还是颇为轻松:“今周军退去,东面战火暂止,正好休养生息,恢复精神。”
“只是周云天破吴,又震慑交州,威势更甚,进取之心只怕会更大。”
“诸位有何看法,有何良策,皆可畅言,不必顾忌。”
荀攸、董昭、陈群这类老派魏国谋土,并未开口,而是将机会留给了新人。
一阵沉默之后,虞翻站了起来:“臣认为,周军既去,必不再来。”
曹操微笑:“何以见得?”
“吴已没,其余四王,以大王最为强盛。”
“周军先伐魏,无异于秦弃六国而击齐。”
“所耗军力最大,所需时间最长,所冒风险也最高。”
虞翻的话说白了,就是柿子捡软的捏。
纵然周野实力够强,也不会违背这个规律,毕竟他不是解决曹操一人就行的。
周军灭吴之时,周野背部就承受了刘备的进攻。
好在他提前防备,后背防御得当,刘备没能取得成功,否则此战结果如何,真的难说。
而周野要攻曹,会让这种风险提高数倍不止。
“言之有理。”曹操颔首,道:“那仲翔认为,周云天下一个是打谁?”
虞翻略加思索,回答道:“应是二刘其中之一。”
“此番昭王进攻最为猛烈,他危机最大。”
对于这话,众人都表示赞同。
荀攸起身,表示周野接下来打谁都不好受:“土燮已呈屈服状,暂排除在外。”
“击我等,也不可能,缘由虞仲翔已说过。”
“进益州,益州险要,地势极端复杂,一旦攻击不利,脱身都难。”
“伐凉州似是最好选择,但凉州南接羌族之地,虽穷而广。”
“加之昭王顽强,未必轻易可诛。”
“倘若兴师动众,又斩草不能除根,效果大打折扣。”
凉州基本上就没太平过,好像谁到了那都得闹事,原因之一就是退路多。
凉州又穷又广,西接西域,南通羌族。
但凡在凉州闹事的头子,多死在自已人手上,外人很难杀死,因为到处都可以跑。
“周占天下一半,可这剩下一半他要拿下,也绝非容易之事。”荀攸如是道。
曹操轻轻点头,赞许的同时不无担忧:“但周军势大,虽四面受敌,尤占上风,如何破局?”
“危机最大的,还是我们。”荀攸道。
接触面大,不像益州重重天险,也不像交州被隔绝开来,也不同于凉州的天高任鸟飞。
曹操的地盘,已被三面包围,后背靠海,退无可退。
在这种情况下,周野用来防备、对付曹操的兵力比另外三家加起来还要多。
“所以,我们必先确保自身不败,防守有成。”
荀攸道出了自已的计划:“周王兵势极强,不可与之正面争锋,除重城天险之外,别无他法。”
坚定重城计划!
曹操能利用的险地不多,就只能去构造一座座大号城池,抽取一郡乃至数郡之力,堆起一座座重城。
“以坚固城墙,抵御其虎狼之师。”
“我等承受重压而不倒,拖住周军绝大部分兵力,昭王自北而发,效仿匈奴、乌丸,时时侵袭司隶、并州。”
“既可使将土不得歇息、百姓心生惧意,又可激怒周王。”
“倘若周王无动于衷,那我们就静待时变。”
“何谓时变?”步骘问道。
荀攸笑着回答:“周王亲身征战,身下又无子嗣,一旦身体有恙,这便是时变。”
众人恍然,纷纷点头。
周野内部固若金汤,像是铁桶一般,周野大权在握,无一人能掣肘。
这种典型的强人政权,也有极大的弊端:一旦周野倒台,谁能压住那些文武?
文臣足智多谋,武将威名赫赫、功绩在身,谁也不会服谁。
到时候,必乱成一锅粥。
虽然这个说法有点侥幸,但其实可望性非常高。
因为老大命早断送基业的事,那可是相当正常。(历史上曹丕曹睿两个但凡有一个正常寿命,也没司马家什么事。)
“倘若周王被激怒呢?”又有人问。
荀攸一笑:“那,便是我们的机会!”
刘备打不破周野的后背,不代表曹操也没那个能力。
这次曹仁荀攸无功而返,根本原因还是人马太少:四五万人,还不如刘备多。
但如果周野腾出了后背,让曹操聚集人马来袭,那可就说不准了……
曹操目中精光闪烁:“好一个四狼猎虎之计!”
他目光一扫,问道:“其余众人,可有异议?”
众人对视一眼,齐齐拱手:“请大王裁断!”
第1039章
曹操的疑惑,长安局势
曹操袖袍一挥:“依公达之言,拟出各地重城。”
“召集民夫,增派粮草,将城池加大、加牢!”
“喏!”
会议散去,曹操脸上便浮现笑意,对荀攸道:“势微之处见战机,公达真无双之才也!”
“不敢当。”荀攸摇头,笑道:“孙氏虽没,但我等并非无半点好处。”
“那是,孙权九郡之地,孤也占了四个!”曹操乐了一声。
东海、琅琊、北海、东莱,位处山东,自古富裕。
大问题是之前周瑜开战,把东海跟琅琊打穷了。
不过这都不要紧,要不了多久就能恢复。
粮食问题,也能采购。
“南阳、冀州方面,周云天没有缩紧粮食吧?”曹操问道。
“没有。”荀攸摇头,道:“交战不坏民间互市,这是他一直默认并支持的事。”
打仗归打仗,下面做生意归做生意,周野分的很清。
除了默认规则之外,还有就是为了赚钱。
反正我粮草吃不完,放着也浪费,能赚钱何乐不为?
曹操松了一口气。
兖州的粮灾持续已经很长时间了,曹操付出了很大的经济代价,好在稳住了粮食问题。
“要建重城就要人力,粮食一定要跟上。”
“多派些钱给那些豪族,加紧购粮。”
曹操吩咐道。
“嗯。”荀攸点头,宽慰道:“今已占青州、徐北,这些都是富裕之地。”
“要不了多久,我们就不再受粮草限制。”
曹操再次露出了笑容。
从之前的紧张和低沉中走了出来,他的心情显然要好了不少。
见周军撤的越来越多,曹操也加快了撤军速度,以缓解经济和物资上的压力。
走在半途的周野,突然下达了一则古怪的命令:
“已撤骑兵不需返回,落在后方的骑兵先不要撤,让步兵先回。”
骑兵跑的快,消耗的粮草又是步兵数倍,多在路上待一天就要烧大把的票子。
一般来说,骑兵都是早出早归,避免消耗太大。
诸将虽然不解,但还是乖乖执行。
并且,原本要撤回的张飞、许褚、蒋义渠、臧霸、高览等主要将领,都被派了回来。
各带部曲精锐,‘悄悄’摸回了徐州南部。
几万人要走悄悄路,那可是个细致活,对技术要求很高。
这一次,周野的技术似乎并不怎么过关。
次日,郯城中的曹操便接到了急报:“张飞、许褚等将领各率一路骑兵,昨夜连夜折返徐州!”
曹操大惊失色。
刚放松下来,让满宠帮安排了一个绝色,这特么腰带才解呢……
“大王……”美人似有不满。
“等孤回来!”
曹操急步离去,连忙召集众人再议事。
“诸将已在撤去路上。”满宠道。
“全部叫停!”
曹操没有犹豫,道:“这是大事,绝不容有失,要防备周野故伎重施!”
“敌军多屯兵于广陵、淮陵一带,距我们尚有距离。”杜袭道。
“那也得防着,不然等他杀到面前,便来不及招架了!”曹操凝重道。
他有些不理解,周野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
按理说,最符合周野利益的,就是退兵啊……
长安战局。
“周王回军!”
这个最不想听到的消息,还是传来了。
刘备没有等到益州的援军,也没有等到益州的粮草。
盟友刘璋闷在家里放屁,盟友孙权已经下线,盟友土燮跪舔周野,盟友曹操也无能为力。
刘备很郁闷。
啃了这么久,长安没啃下来,现在周野回来了,他该怎么办?
跑吧,司隶三郡还没捂热,丢了舍不得。
不跑吧,估计得挨揍……
刘备很纠结。
徐庶看出了他的纠结,道:“大王,当断则断啊!”
“这个道理我何尝不知?”刘备摇了摇头,叹道:“司隶何等富裕,三郡民田充沛……”
我穷啊,我馋啊,我白跑一趟钱烧了不少,好处半分没捞着。
不当家不知柴米油盐贵,刘备心里苦的很,不想就此放弃。
徐庶苦笑,道:“地方虽好,也要有机会消受才行。”
“可只差一个长安啊……”
刘备还是不甘心,抓着徐庶的手:“元直替我走一趟长安,若有机会,不妨试一试;实在不行,再撤吧。”
“报!”
徐庶还没走,消息就传来了。
“赵云率三万军北上,支援长安!”
周野回军,南阳不再危险,所以坐镇南阳的赵云率先出击,直取长安!
刘备的面色僵了一会儿,随即道:“敌有援军,未必不会放手一搏。”
“倘若戏志才出城,我们的机会便来了!”
徐庶没办法,叹道:“我可以去,只是大王您这里……”
“元直且放心,时机不对,我自引兵退去。”刘备道。
徐庶离去,快马奔赴长安,协同关羽指挥战局。
刘备是穷怕了,而这群凉州人贪婪之心不灭,听到刘备尤有进取之心,反而为之高兴。
各部先是向前,直压长安,逼戏志才出战。
戏志才非但自已不出战,还提前让马超退去:“将军且在后方,等子龙将军来时,两面齐发便可。”
见戏志才不动如山,徐庶没有办法,又佯装撤军,把后背留给戏志才,暗中留下伏兵。
长安城内,马岱马铁摩拳擦掌,请求出战。
“我以偏师御凉州主力,不输便是赢,何须出战?”戏志才无动于衷。
马岱受不了,道:“天下哪有功劳送上门不捞的道理?”
“心不贪,志不移,无懈可击。”戏志才笑道。
“我只求三千兵,出城搏一把!”
“作战不是赌博取乐,将土性命,不容儿戏。”
马岱马铁没有任何办法,只能眼睁睁看着对方在自已面前摇屁股。
马超不在长安,但同样得到了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