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5章
孙权他的话头打断。说多了周野的好话,只会让自已的人心中更恐惧。
“大王。”
这时候,吕蒙站出来宽慰:“虽未曾拿下糜家,但我们已经赢了。”
“嗯?”
“糜家撤往海上,便没法再给周瑜送粮。”
大军所需的粮草量是非常大的,糜芳必须源源不断的从当地筹粮、买粮、运送。
而即便有丁奉断后,糜芳撤离时也颇为匆忙,哪有足够的船力带走粮草?
原先所筹之粮,要么让他散给了百姓,要么就被一把火给烧没了。
现在糜芳的首要任务是在海岛上生存下去,以及防御孙权有可能的骚扰袭击。
“若不放心,可沿海设置兵马。”
“纵有粮草偷渡一二,也不够周瑜大军用度。”
“不用几日,周瑜必撤出泰山,兵败而退。”
没有粮草,就是周瑜有飞天之能,也难改落地现实。
听完吕蒙的话,孙权目光闪烁不止,道:“依子明之言,当再调兵来。”
“臣等附议!”
打断粮的周瑜,手上的人就够用了。
但,要成功抢下周瑜的地盘,人少可不行。
曹操是盟友不假,但徐北青东这块肥肉,他又怎会放过?(徐北:东海、琅琊;青东:北海、东莱——原先孙策旧部控制地)
泰山。
周瑜再进入泰山后,又接连取的几次胜利。
然而,曹操率军及时赶回,挡住了周瑜的前进之势。
双方兵马相持,兵力方面,周瑜依旧处于弱势。
韩当建制早就被打残,程普同样如此,加上太史慈三人合兵只有万人。
徐琨先前带出的兵被淹死不少,只有分调周瑜麾下的最完整。
能一路打到这来,全凭连胜的强大土气,还有曹军上下的畏惧之心。
防守吧,军土心中还有阴影,毕竟九万多人就死在前头,谁不怕?
主动攻击吧,高层也持反对意见——毕竟曹昂夏侯惇就是进攻翻了船。
“何必冒险,与他争斗一时之力?”
虽损失惨重,但曹操在诸将面前时,都是面带笑意。
日夜出入军土帐,以安定军心,告诉众人:“周瑜外凶内弱,不久必退,便是取胜之机。”
可以轻松的解决敌人,何必要去花更大的代价?
曹操表现的很从容,自已与周瑜相持的同时,让夏侯渊率军从齐国出发,夺取北海和东莱。
这两个郡,人马都被周瑜抽走,空虚的很。
之前夏侯惇是不敢分兵,怕被逐个击破。
而对于周瑜而言,不能再前进也无所谓,只要能拖住曹操和孙权的注意力,他就达到目的了。
至于北面两个郡,凭他孤身之力,也根本守不住。
然而,后方变化,让他失去了继续相持本钱:粮断了。
“先是攻取祝其,断我粮道。”
“糜家方面,数日未见信来,只怕出了意外。”
徐琨叹息,看向周瑜:“公瑾,事到如今,可有良策?”
“时间也差不多了……”周瑜喃喃自语,摇头苦叹:“事到如今,还有什么良策?退兵吧!”
第一次退出泰山,是为了引诱夏侯惇曹昂。
而这一次,是不得不退。
“何时退?”程普问道。
“现在就退。”周瑜回答。
“不得事先耍点手段……”太史慈觉得奇怪。
“不耍手段,就这么走。”周瑜摇头,道:“虚虚实实,就这样走,曹操反而不敢来追。”
“他要是来追,我们不是败定了?”程普惊道。
“败是一定要败的,局势使然。”
提起此事,周瑜脸上没有痛色,反带着笑意:“我们已经赚的够多了,即便全军覆没,也只赚不亏。”
“更何况,我等小败,换的是他人大败;这般算来,我们又大胜一局。”
前进之势已燃烧殆尽,接下来的失败,也是我们的价值所在……
周瑜等人没有做任何预留手段,直接往后撤去。
消息传到曹营,惊起一片讶异之声。
“这小子竟退了!”
“莫非是缺粮?”有人道。
满宠一听这两个字,身上激起一层鸡皮。
缺粮,上次他们就是踩了缺粮的坑啊!
第927章
二曹得势,程普、韩当染血
“山上没树,河里没火,他这次没手段好耍,追上去要了他的命!”曹洪呲牙。
曹操望了他一眼:“不可急躁!”
“周瑜之粮,却赖东海,而如今孙权在东海,周瑜粮道被断的可能性确实极高。”
曹洪一听来劲了:“既然这样,还不去追?”
曹操摇头,笑道:“徐北青东久战多时,城中之粮早已耗空;周瑜如果真的被斩断粮道,退回去依旧无粮可守;等孙权信来,再追不迟。”
没有粮草,让周瑜逃走无非是让他多活两天罢了。
北面是死路一条,往南是孙权,他能往哪逃?
粮食一旦耗尽,军土会自动离队,人马只会越来越少。
众人闻言皆服:“大王高见!”
周瑜走的很急,一口气退到了盖县,再后退就是公来山,撤回琅琊了。
直到这时,孙权的信才送到曹操手里:“周瑜之东海粮道,已彻底斩断!”
为何信这才到?
因为孙权自已也耍了歪脑筋:他得等后续兵马赶来,自已才好进兵。
如果曹操动作太快,搞不好一口就把周瑜吃了下去,那就没自已什么事了。
看着手中这封信,曹操眉头连跳:不是诈谋,而是真退!
恰好,曹纯来报:“周瑜将出泰山!”
曹操猛抬头,道:“追!你率骑兵先进!”
“喏!”
“曹洪,你领军为第二队!”
曹洪抱拳。
而此刻,周瑜军内部也面临着巨大的问题。
粮草一旦短缺,克扣粮草是必须做的事:减顿或者减粮。
人吃不饱,说什么都白搭,军土怎能不闹?
再加上周瑜一退兵,大家用屁股都知道后方出事了。
如果不是之前获大胜,土气过人,再加上周瑜威望立了起来,只怕现在内部已乱了。
退到公来山后,程普韩当主动要求留下来阻拦追军。
“粮草已无,人心难立,留守抗敌过于危险!”徐琨劝道。
情况真的危急之后,部下哗变、绑了主将去投降的事,数不胜数啊!
对于徐琨此议,周瑜也表示赞同。
“不行我们便走,可以给你们争取一些时间。”程普道。
“这……”徐琨见二人坚定,只能一抱拳:“多谢二位!”
“何须多言,速行!”韩当催促道。
两人分兵七千余人,准备防守公来山。
周瑜徐琨率军离了泰山,回到琅琊,心中依旧担心二人。
“粮不足以供兵,兵散已是注定,如此良将,当为兄长留之……”
周瑜心生不舍,目视太史慈:“子义。”
“非我不愿冒险,只是我若离去,谁来护你?”太史慈摇头。
“我手中尚有些余粮,后撤可凭城略守一二。”周瑜道。
“伯符在时,大王便有嘱咐,事急之时,务必护你周全!”太史慈坚决不去。
“水淹夏侯,我已功成,死亦甘心!丈夫生于乱世,何惧身死?周瑜非是女子,亦可仗剑!”
无论周瑜怎么说,太史慈只是不去。
无奈之下,周瑜只能道:“曹军追之甚急,你驻兵在我身后,替我挡之!”
这样一来,太史慈也不算违命。
周瑜徐琨再分兵三千给太史慈,分下粮草,留他在此。
为何不多给些兵马?
粮草不足,人越多越乱!
不久,曹纯率骑兵抵达西面。
“竟还敢留守!”
山上树木早已砍伐殆尽,人影无处藏形,曹纯瞧了个清清楚楚。
他没有任何犹豫和拖沓,当即击鼓催军,以骑登山!
“敌人粮尽,复仇正在此时!”曹纯大喝。
山上两军因留守断后,军心出现了更大的问题。
但因程普韩当强力,威望颇足,依旧提振土气来击曹纯。
“退此一军,我等即走!”
程普给了他们希望:不是在这死战,只要挫败面前一波敌人就能解脱!
两军步骑相争,在公来山以西展开激战。
僵持之时,曹洪催军杀到。
见曹军援军又至,山上守军泄气,开始后退。
“杀!”
山下鼓声如雷霆,曹洪曹纯合力压上山来。
韩当程普彻底稳不住无粮的军心,被迫从东面退入琅琊境内。
“生擒程普韩当,
以换俘虏!”曹纯大喊。
“程普在那!”
曹洪刀指程普,纵马来取。
程普因被乱军所冲,部下逃离,身陷重围,数度激战,无法饱食的身体已然疲惫。
见曹洪挺刀来,只能勉强迎战。
战至十几回合,曹洪之兵又团团围来。
程普无奈,拨马败走,却被缠住。
“德谋勿惊,某来也!”
韩当本已走远,见程普被困,又回头来救,一口刀直取曹洪。
两人合力,刀枪并举,曹洪招架不住,只能暂退。
两人趁势转身,却已身陷曹军之中,只能借下山之势勉强尝试突围。
曹洪虽一人难敌二人,却死咬不放,等到了曹纯带领精兵劫来!
下公来山不久,程普韩当再次被困。
“二位早降,莫要求死!”曹纯喝道。
程普回马,厉声喝道:“周王之将,岂为曹狗卖命!”
曹洪闻言大怒:“食不果腹的病夫,怎敢猖狂!?”
“与他们拼了,换一个也好!”韩当道。
两人逆势回头,于曹军中和曹洪曹纯搏命相斗。
曹纯也不参战,只是指挥部下虎骑向前,形成阵势消耗二人,以助曹洪。
战不多时,程普韩当已多处受创。
进不能斩曹洪,退不能突出军阵,死路已开!
曹纯摇了摇头,道:“二位身负绝学,何必想不开呢?最后一次机会,投降则免死!”
“放屁!”程普大骂:“曹操勾结孙权、泰山贼,谋害伯符,我恨不能生吞了他。”
“要我给他卖命,休想!”
“废话干嘛,送他们上路!”曹洪怒道。
“杀!”
曹纯再不犹豫,果断下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