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632章

    夏侯惇想了想,认为有理,下令造饭歇息一夜,明日再攻。

    “地面有许多积水。”有人不断来报。

    “近来多雨,想必是沂水满了,积些水又如何?”

    夏侯惇眼一瞪:“这点苦都吃不得,还打甚仗!?”

    这个时候即便反应过来,也已经晚了。

    第908章

    李典:阁下人头尚在

    此前,公来山前。

    夏侯充欲一雪前耻!

    人马赶来之前,太史慈和韩当已经得知了主战场的消息。

    “我去迎战以挡敌军,义公守住河口。”

    “等将下流口彻底截住,水势更涨、敌军更多之时,再将决口打开!”

    到了这一步,韩当已经知道了所有的计划了。

    当下凝重点头,道:“子义多带人马,我留些人够用便可。”

    “不行。”太史慈摇头,道:“截河事关成败,更为紧要!”

    太史慈只带两千人,在离开截水口十里地后,便撞上了赶来的夏侯充。

    为了报仇,夏侯充将弟弟和自已的人马合于一处,共有八九千人。

    人马充足,气势更足。

    但初次接手重兵的夏侯充,使起来还是有些笨重。

    “东北二十里之外,便是邳乡所在!”

    “前方出现一支敌军,直取我们而来!”

    事发紧急,夏侯充急调动部队开始迎战。

    刚脱离山地,地面并不宽阔,军队还没完全摆开的时候,太史慈已经出现在他跟前!

    前队受惊,不知道是采取防御还是进攻,短时间内和指挥失去了联络。

    “将军,敌人甚多!”随军司马面带惊色,告知太史慈。

    “多又如何?人越多,败越乱!”

    太史慈大喝一声,挺枪骤马杀在前头,径取夏侯充前部。

    “杀!”

    夏侯充虽然人多,但接触面并不大,人多的优势还没能发挥出来。

    又因为指挥滞缓,前部反应不及,太史慈便已发动攻击,前队在略微抵挡之后,开始往后退去。

    “不准后撤!”

    这时候的夏侯充才反应过来,领着亲兵打马向前,怒吼不止:“向前,向前!”

    其军退势稍止,逐渐形成反击趋势。

    “一鼓作气,随我直取敌将!”

    太史慈连声大喝,亲自带头冲锋,单枪匹马突入敌阵之中。

    所部紧随其后,冒死冲锋,再次将夏侯充的前方部队撕开一个口子。

    反应过来的夏侯充连忙带着精锐来救场,正面迎战太史慈。

    “太史慈休要猖狂!”

    狭路相逢,避无可避,夏侯充怒吼抬兵,遥指太史慈:“放箭,给我射死他!”

    “军中一时寻你不得,竟主动上门找死,那便怪不得我了!”

    太史慈冷笑,将矛一招,连挑数人,直奔夏侯充来。

    “放箭!”

    “放箭!”

    在夏侯充的大吼声中,亲兵连续射箭向太史慈。

    太史慈挥动长矛,箭矢纷纷落地,可怜他身边之人,敌我难分,许多中箭而亡。

    “起!”

    太史慈催马而进,手出一枪,箭如雨点、散似飞花,擦身而去,破阵而至!

    噗!

    一枪正中夏侯充身边副将,穿胸而过。

    诸亲兵惊骇交加,刀剑并起,往太史慈身上连番招呼。

    “将军被围了!”

    太史慈的人见太史慈被困重围之中,发了一声喊齐往前拥来。

    噗噗噗!

    军土尚在前进,太史慈周身却连绽血花。

    长矛点破面门、杀透胸膛、擦过脖颈,割的血色一片。

    夏侯充亲兵重重而进,又如波澜叠叠落下,尸体滚了一地。

    太史慈披血而出,手中长矛发出呼啸之声,刺向夏侯充。

    “少将军当心!”

    身边诸军连忙大喊。

    夏侯充压下心头之惊,硬着头皮举起兵器迎战。

    斗到四五回合,夏侯充心中惧意更浓。

    战至七八回合,已力怯招乱,心中混乱:再打下去,必死无疑!

    “诸军接应!”

    他大叫一声,虚晃一招,即往后退去。

    军土如浪而至,替他挡在前头。

    “小子休走!”

    太史慈如何甘心放他离去,右手持枪砸开逼来曹军,左手解下马上弓,带上箭矢一根,紧扣弓弦;战靴蹬住弓身,将脚一抬!

    觑准了夏侯充,一箭射去!

    呼!

    听到脑后风声凌厉,夏侯充心中更慌,大叫一声“不好”,同时回头提兵——

    噗!

    为时已晚!

    箭矢从脖颈射入,从后脖探出。

    头颅吃力的低了低,口中血出如虹,夏侯充仰面倒去。

    “让你父亲来还差不多。”

    “送头上门,就别怪我太史慈无情了!”

    太史慈见状大笑,撇了弓抡枪乱刺。

    “快救少将军!”

    “撤!速撤!”

    曹军大败,匆匆而走。

    太史慈条件有限,也懒得抓俘虏,该杀的杀,该赶的赶。

    “快,把他们的粮食都捡走!”

    见了辎重之后,太史慈忍不住哈哈大笑。

    人在江湖飘,要填饱肚子,还得看真本事啊!

    “动作快一些。”

    “粮食搬到高处去!”

    太史慈琢磨着曹昂一定会换将再添重兵来,必须换个打法才行。

    他决定借助邳乡高地一带防守,拖延时间的同时,吸引曹军主力向自已这个方向靠拢。

    “来的越多越好……”太史慈缓缓退去。

    “什么!”

    大营之中,曹昂得知夏侯充死讯,惊的快步走出营外。

    夏侯充躺在担架上,满身是血,尸体冰凉。

    “因我大意,使吾弟丧身啊!”曹昂大哭起来。

    “世子节哀!”董昭叹气,道:“少将军已亡,当迅速封锁消息,以免影响前线大将军战心啊。”

    夏侯惇本就性格急躁,如果一听儿子死了,那谁还劝的住他?

    曹昂洒泪颔首,下令封锁消息的同时,同时问道:“谁愿领兵去诛太史慈,替吾弟报仇?”

    “我去吧!”

    李典再次应声而出。

    “好。”曹昂点头,道:“将军领三部之兵先进,若不能破敌,待我亲自来!”

    “世子放心。”李典抱拳,道:“太史慈虽是勇将,但人手有限,地盘亦小;我只需调兵围之,不久必破。”

    这么大的优势还跟对方打遭遇突袭战,那不是傻么……李典心道。

    董昭暗暗摇头:要是夏侯充不争,早让李典去,也不至于落得如此下场。

    李典将兵马分成三路,一路五队,彼此接应。

    自已坐镇中军在后,徐徐推到邳乡。

    当他抵达之时,太史慈已退了回去,派兵驻在一处高坡之上。

    居高临下,俯瞰李典,大笑道:“你来迟了!”

    李典满不在乎,道:“阁下人头尚在,何言来迟?”

    第909章

    绝望时刻,洪水滔天

    闻言,太史慈笑声更响。

    “太史慈人头虽在,只怕阁下没命来取啊!”

    “能取不能取,稍后便知。”李典道。

    当!

    长矛点地,太史慈傲视对手:“怎地,你要与我斗上一番么?”

    “我兵十倍于你,何须与你斗?”李典笑中带着些不屑。

    随即,他将手一挥:“擂鼓,冲山!”

    战斗再次拉开序幕。

    李典利用自已兵马众多的优势,不计代价,不断发起进攻。

    而太史慈也充分利用地势之优,一次又一次将对方给压了下去。

    “太史慈,你自诩武艺了得,若敢下山,我可与你一战。”李典在下方激战。

    太史慈哈哈大笑,道:“你若登的上来,方有资格与我一战!”

    你不会舍弃兵多之优来跟我一战,我凭什么放弃地利下去以少打多的送死?

    李典先是从单面进攻,再多面围攻,最后换到多面车轮进攻。

    一直打到凌晨,一刻未曾停歇。

    他很清楚,太史慈人马有限,没法轮换。

    再这样打下去,对方的人数即便不被耗死,那也得累死!

    天明时分,堤坝似得防御体上躺满了李典军的尸体。

    还有人重伤未死,被压在尸体下发出微弱的呼救声。

    山上,太史慈的人也进入了疲惫状态。

    更要紧的是人手不足了。

    他们守的毕竟不是城墙,敌人几次冲了上来,都是硬怼杀下去的,自身也难免伤亡。

    凑不满一千的人手,已经很难守住此地了。

    “太史慈。”

    李典笑道:“再不退,你是想死么?”

    “同样的话,还给你!”太史慈高声道。

    “你的嘴比你的枪更硬。”

    李典摇头,目光中浮现杀意:

    “今日,我将折断它们!”

    他亲自拔起了枪,支起了一面盾牌,大喝道:“传令下去,不分队列,所有人悉数冲山。”

    “日中之时,山下只有死人!”

    “喏!”

    敌人的防御已经出现了漏洞。

    这时候采用人海战术强推过去,效果会非常明显!

    “太史慈,我倒要看看你如何践行你的狂言!”

    就在这时,太史慈的侧后方飘起了阵阵青烟。

    这是他和韩当沟通的讯号。

    “将军。”看着乌压压冲上来的人群,随军司马面色发白:“怎么办?”

    太史慈面色严肃,提起了枪。

    这是要死战了……司马心中闪过一抹悲凉。

    “跑!”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