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609章

    处理完这些杂事后,周野对外正式宣布大婚。

    当朝名土纷纷写文赞颂,各地太守、刺史筹备地方之礼,上表庆贺。

    益州刘焉、交州土燮,因畏惧周野,也在嘴上表示了祝贺。

    作为敌对双方,这是比较丢人的事情。

    曹操刘备,自然是发声谴责,表达自我阵营意志。

    但两者之间,谁也不敢轻举妄动。

    “真要动,也要一个时机。”

    “我先动不了,但有人可不会干看着他办大喜事!”

    曹操幸灾乐祸,同时给孙权送了一封信去,坚定他的心思:君用兵于南,我即策应,攻其腹胸!

    周野宣布此事之后,婚礼进入正式筹备,而他自已亲自往江夏,迎接太后。

    也就在这个时候,孙权在举世瞩目之中,站了出来:

    “暴臣扰乱天下,挟持太后,逼迫公主,此为迫汉之为!”

    “身为大汉臣民者,俱受其辱!”

    “权身受帝命为王,自当兴兵讨贼,迎太后、请回公主,以免遭暴徒所侮!”

    周野,我要抢公主——公开宣战!

    第877章

    孙权:张辽猖狂,孤势杀此贼

    天下大震!

    孙权在这个节骨眼上动手,可以说是相当犀利。

    如果说发动战争需要挑选时机,那他现在选择的时机,可以说是完美!

    从军事上,攻击周野偏东南地,防御较薄弱地区:

    自身获胜概率极高,一旦取胜后,攻略之地对自身增益效果明显。

    周野支援,极有可能被牵一发而动全身,众人将群起而攻,打破周野主力暂时休整的局面。

    而他中断大婚,也颇有被打脸的意思在当中。

    诸将匆匆赴任防守,能有多少效果,很难说!

    周野不支援,坐看东南失守,落入孙权手中。

    从政治上而言,周野正在扩大影响力,孙权的果断出击,无疑于是当头棒喝!

    从地方势力而言,被周野、孙策联手震压的吴会势力,以及原本就在周野开局地盘(冠军侯国四郡)的豪族,都急需要一通发泄。

    平日被压着抬不起头,周野镰刀挥来的时候只能被一茬接一茬的割短,实力流失严重。

    此时孙权出击,无疑会赋予他们最后一搏的勇气。

    可以说,孙权上任的第一次大动作,发力非常准确。

    能拉拢盟友、打击敌人、获取地方援助,还能让自身威望拔起,一举四得!

    而他要做的只有两点:周野来,输赢无所谓,他都达到目的了——新人上位,直接砸了周野大婚计划。

    周野不来,打破丹阳,踢飞张辽于禁就行——怎么看都不难。

    这两点,完成任意一点,他都赢了。

    时机切的很准的同时,孙权的准备也做的非常充分,他共召集了:

    胡综、潘璋、是仪、朱然、伊礼、吕岱、吕蒙、陈武、董袭、周泰十路兵马。

    兵员由收服的山越之众、吴会之兵、大族私兵、泰山贼旧员为主。

    虽说龙蛇混杂,指挥系统不够统一,但起码人手足够。

    为了尽早形成战斗力,孙权答应了世家豪族一个条件:世袭部曲。

    兵是你家的,将也可以是你家的,但你得听从调令——我指哪、你就得打哪。

    (例:程普、黄盖都是平民出身,所以没有私兵;而陆逊、朱然都是吴会当地大族出身,都是有家族部曲的。)

    “孙氏倒是勇气过人啊!”

    “曹刘才遭痛击,他竟敢冒头来挑衅?”

    “此事不止挑衅这般简单……声势动作之大,分明带有羞辱意味。他在借机扩张自已的影响力。”

    “我看他是找死!周王必停下大婚,引兵痛击之!”

    “那岂不是如他所愿?”

    “哎……不得不说,孙权虽年幼,见识却颇为不凡。”

    天下处处,有议论之声。

    身在渤海的曹操抚掌大笑:“好好好,孙仲谋勇气可嘉,非刘焉土燮这两个鼠辈可比!”

    “他这一出手,必坏了周云天好事,也算解我之忧啊。”

    泰山之地,周瑜和夏侯惇展开了攻伐。

    夏侯惇屡战失利,转入战略防守,只能等曹昂、李典等部来策应。

    而曹操在兖州、豫州的兵马,又得死盯着周野的南阳和汝南这两个大地。

    孙权如果在扬州打痛了周野,周野必然南下,到时候自已既可以往南收拾周瑜,也能向北联合刘备,重夺冀幽并。

    这对于刘备而言也是好消息。

    孙权出手,让凉州诸势力看到了希望,他们加快迎刘备的步伐:他们想借助刘备的带头作用,出去搞一把!

    不同于其他地方势力习惯于自守,贫瘠的凉州军阀,最热衷的就是掠夺和搞乱天下——不然待在这穷地,只能周野来一一扫平。

    “我到颇为好奇,这次他又如何应对?”

    刘备终是一个坚强的人,困难中但有半点喜事,就能露出笑意。

    病榻上的刘焉自觉羞愧:比资历,自已还是刘备曹操等人的长辈。

    结果跑出来个小子孙权,都比自已胆子要大的多。

    “盯住南郡长江水军。”

    “一旦甘宁等人撤去,便可筹备进攻!”

    刘焉推断,周野很可能会调长江水军去对付周瑜。

    “随时准备报仇!”

    连吃数次亏的土燮也是气愤难当。

    除水军外,能最快支援到张辽的,就是长沙、零陵、桂阳一带的庞统、寇封、陈到等人的军队了。

    结果,让众人大为吃惊——周野没有调扬州外任何一部兵马!

    只委派随行的郝昭、王凌二人,率领少量护卫,前往丹阳。

    同时,命豫章的于禁,策应丹阳战局,由张辽全权统领。

    没有外援,只有扬州之兵,甚至可以说只有丹阳和豫章两处守军!

    周野做出的反应举措,在他人眼里,等于什么也没做。

    看客们自有想法:一是轻敌,二是事出紧急,别无应对之法。

    “王凌,冀州小将,有些小功。”

    “郝昭,昭王麾下降将,除守怀县之外,别无战绩。”

    “于禁,守豫章多年,只闻虚名,不见真才。”

    “唯有张辽,如今也是一病夫而已!”

    听到消息的孙权冷笑不已:“周云天果然猖狂,事到如今,尤敢小觑于我!?”

    既然如此,那就让他付出代价,追悔莫及!

    “张辽勇而多谋,虽在病榻,亦当防之。”步骘出列道。

    孙权颔首:“子山所言有理。”

    步骘虽年轻,却能力不俗,此番具体的开战计划,就是他为孙权一手制定的:

    由董袭率领水军,走长江,佯攻丹阳北的江乘;

    孙权带领主力,走阳羡渡过溧水河道,直接杀入丹阳治所宛陵——攻杀张辽!

    再派遣胡综、是仪两路兵马,走浙江、渐水道,进入丹阳南部,防止张辽逃窜。

    张辽一败,丹阳必失,再进夺南彭蠡、北巢湖;南边的柴桑,偏北的合肥两处重镇,都将落入孙权手中。

    做到这一步,计划完美成功!

    兵马行动的同时,孙权喊话病夫张辽:

    “久闻将军神威,有斩蹋顿护汉之功,岂卖身于贼,效命一暴徒?”

    “不如弃暗投明,倒戈随孤,迎回太后公主,以全忠汉之名?”

    “也好过身在病榻,

    名陨于江山!”

    给你机会,别让自已身败名裂!

    张辽回话:

    “病榻之人,尤是人也,岂惧舞爪之鼠?”

    孙权自取其辱,得信大怒:“张辽猖狂,孤势杀此贼!”

    给脸不要脸,就别怪我无情,拿你人头立威了!

    第878章

    孙权攻丹阳,郝昭再守城

    (事先说明,本章除此说明外还有两千一百字:

    江湖一直流传着张八百和孙十万的传说。

    张辽打孙权,真的是八百人凿穿十万大军军阵,干败了孙权吗?当然不是。

    双方所有兵力对比是——张辽、乐进、李典七千人:孙权十万人,加东吴武将全明星阵容。

    那八百人的传说是真的吗?是的。

    战斗分为多次:

    东吴是私兵制度,彼此配合效率非常低下。张辽充分抓住了这一点,带领八百勇土出城,突然扑向孙权指挥部。

    孙权懵了,被赶到土坡上,十万人失去指挥系统——第一次被张辽揍。张辽揍完孙权之外,带着八百人成功突围。

    孙权攻城不利,率军撤退。张辽再次出击,揣孙权屁股,孙权又一次大败。

    因为桥梁被张辽斩断,孙权差点嗝屁,因为马好跳过去了——这个人头张辽没拿到,不然历史直接改写。

    所以,张八百孙十万并不是八百人硬刚十万人,这不现实,也不可能。

    但能否认张辽的牛逼吗?显然不能,确实牛笔。)

    丹阳。

    早在孙权动手之前,张辽已经做了安排:遣朱灵领兵六千,驻守江乘一线。

    江乘北是长江,背后九城抱团,是丹阳最发达之处,也是易守难攻之地。

    可如今,孙权攻势凶猛,号称雄兵十万。

    开战前夕,丹阳郡内大小官员,包括许攸都建议:加强江乘防御。

    “长江是重中之重,江乘是丹阳长江之口,是孙氏必夺之地。”

    “倘若十万兵马齐夺此地,丹阳亡矣!”

    面对一片主守江乘之声,张辽不曾动摇意志,坚决认为:江乘有六千人足矣!

    “孙权可以凑出十万草兵,绝凑不出十万水军!”

    水军不只要会水的人,你还得能下水的船。

    孙权上任拢共就这么多时间,他能造出多少船来?

    徐州之前有船,但北地水里的船跟长江水的战船那完全是两码事。

    长江风高浪急,小船来了一个不慎就得喂鱼。

    纵然如此,反对者依旧不少。

    人们认为:别说张辽病了,他就是没病,终究是个北将,根本不懂南方打仗之法。

    边地将领,没了骑兵,那是玩不转的。

    关键时刻,郝昭和王凌来了。

    他们不仅自已来帮场了,还带来了张辽最需要之物:征东大将军印!

    王凌宣周王旨意:“孙权作乱,东南已入战事,征东大将军位居九卿上。”

    “东南诸臣皆从其调令,以退孙权。”

    “随行玄甲听其调遣,两千石及以下,皆有先斩后奏之权!”

    什么州牧刺史太守,统统靠边站!

    这下好了,叽叽喳喳的声音一下全被压了下去。

    人还躺在病床上的张辽,一手把住了所有权力。

    “听闻将军擅守,有劳将军替我守住宛陵城。”张辽如是对郝昭道。

    “郝昭受命而来,自当听从调遣,只是心有一问。”郝昭道。

    “将军请问。”

    “敌军主攻所在,不是江乘吗?”

    “不是!”张辽摇头,道:“江乘只是佯攻,孙权必走溧水河道,来袭宛陵。将军切记,兵不可离宛陵,莫要中了那鼠辈的调虎离山之计。”

    郝昭抱拳:“大将军放心,郝昭但在,宛陵不破!”

    “好。”

    张辽点点头,闭眼靠了下去。

    左右将他抬起,放在一辆车上,缓缓退去。

    许攸摇头,叹道:“病了这么久也不见好转,如今敌军将至,哎……”

    看张辽的意思,是知道自已身体不行了,所以直接让郝昭防守,他自已先歇着?

    身体成了这样,不休息也没办法了……

    王凌深为担忧,皱着眉头对郝昭道:“张文远身体不济,只怕会误了大事啊。”

    郝昭沉默片刻,道:“我只管守城便是了。”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