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5章
这种规模性的公开册封,当中含有的意味巨大,注定要掀起大波。而周野麾下文武,也无不翘首期待,满心欢喜。
打了这么大的胜仗,该是他们领赏的时候了!
第858章
安排自己人,五大总瓢把子
先是朝廷三公:
太尉、录尚书事,周忠;秩万石。
司空韩馥;秩万石。
司徒马腾;秩万石。
这三人,第一个一直由周忠担任,这是刘宏的意思,周忠也可以算是汉末在位时间最长的太尉了。
第二个第三个名额,是荀彧诸葛亮和周野商讨之后,做出的决定。
在外人看来,这两人上位阵营气息很浓!
韩馥,在周野还没有彻底奠定霸权之时,彻底相信周野、认同周野、服从周野命令,甚至放弃冀州。
这个三公之位,该不该给?
给他,对于周野自已来说,可以收人心。
给他,对于外界而言,韩馥在刘宏时代就是冀州牧,资格老、声望足够。
马腾,马家跟周野是高度团结的,可以说是整个绑在了周野战车上。
这一次为了夺取并州,直接甩掉了西凉作为诱饵。
有牺牲,就注定得有回报。
马腾的上任,跟韩馥意义相近,但受到关注注定更大!
随后,是朝廷九卿。
太常由原太常王绛担任,秩中二千石。
光禄勋由原光禄勋邓渊担任,秩中二千石。
廷尉由原廷尉宣璠担任,秩中二千石。
少府由原少府田芬担任,秩中二千石。
大司农由原司农张义担任,秩中二千石。
这五人,都是原本朝廷推举选用的九卿。
周野之所以用他们,目的还是一个——先彰显自我的正当性。
等到这个作用发挥完了,这些人是继续留在位上、还是“退休下台”,那就要看他们乖不乖了。
随后,则是看似同为九卿,实为手操大权的职位:
“北方大战,戏志才统筹后方,外支前线用兵调度、防备多方之敌,内助荀彧安平各州郡,因功进太仆、领司隶校尉。”
太仆,为九卿之一,秩中二千石,掌皇帝的舆马和马政。
是不是很鸡肋?
但这个职位还被添加了一项“兼职”,掌天下道路建造、修缮、运输。
油水无穷的单位!
如果人不行,顺便伸手一捞,那就不得了。
所以这个职位,必须安排心腹,还得是靠谱的心腹。
戏志才常年做这事,非常稳。
而司隶校尉是监督京师和京城周边地方的秘密监察官、是可以见三公不敬的特殊存在。
戏志才一直担任,此刻依旧领着,能确保自身的权威性。
毕竟手上油水太多,被人威胁也不是没可能。
大鸿胪,宋忠,秩中二千石。
宋忠老师不容易,早些时间差点让孙尚香给送走了,之前领的将军之职也多是摆设。
而大鸿胪是赞襄礼乐之官,负责礼仪性、外交性的九卿。
妥妥的大官!
宋老师是汉家儒学大师,名震天下,坐这个位置谁敢哔哔?
谁敢哔哔带着徒弟们写死他个二五仔!
所谓大难不死必有后福,不太行的宋老师终于熬出头了,以后谁都不敢当面笑话他了。
对周野来说,宋老师早已真心归附,这个人用着也安心。
卫尉,许褚,秩中二千石,为统率卫土守卫宫禁之官。
说白了,就是中央禁军首领,一般而言,政变最热门的单位。
许褚功高资历老,除了性格大老粗一点,担任这个职位没什么争议。
即便有争议,周野也不会给争议这个面子。
许褚担任此位,他很放心。
随后是九卿的最后一个名额:宗正——刘和。
宗正是负责宗室事务的,现在皇帝都这吊样了,这职位很明显是打酱油的。
刘和是刘虞的儿子,而刘虞以前也担任过这个职位。
虽然打酱油了一点,但毕竟是中央官。
而且对于年纪不算大、资格不算老的刘和来说,这是一场高规格的镀金。
毕竟身段一下跳上去了不是?
从幽州跟来的刘虞属官,见此也是激动不已:周王还是够意思啊,没把在北边艰苦奋斗的老同志给忘了!
好处都是层层分下去的,周野打了大胜仗,麾下众人升官发财,而麾下的麾下自然也能跟着喝口汤不是?
对周野来说,刘虞隐而不出,这是必要的补偿。
朝廷官员解决完之后,便是周王府的官员。
周野摒弃了开始打算设置的三公制,而是新添八相制,分别为:
国相荀彧,掌王国内官吏的考课、任免、调动、勋封、升降等事务,辅助周王,统领王国内诸官;
财相戏志才,掌王国内一切钱粮调度;既担任王国官职,又担任朝廷官职。
法相诸葛玄,掌王国内刑法之事。
军相分左中右相,分别由贾诩、郭嘉、荀谌三人担任,
礼相蔡邕,负责王国内教育、礼仪诸事。
农相刘巴,掌王国内农业、水利相关诸事。
王国之相位同朝廷九卿,国相为诸相之首,所有八相任命由周王单独掌握。
可以看得出来,不同于朝廷官员任命,周王府主要官员,全部都是周野心腹!
至于诸葛亮和庞统虽功高,但年纪较小,周野并没有把他们摆上台面。
原因是——保护!
不过他们同样也有职务,庞统担任国相长吏,也就是荀彧的副手。
品秩不高,只有比两千石,论起级别还没有太守高,但具体权力嘛……
此外,他兼领督南军师。
诸葛亮任郎中令,原来属九卿,后来朝廷郎中令改为光禄勋,王国郎中令则被砍成了一千石的官——等于县令。
周王规格高,郎中令自然也要升一级,为比两千石。
具体职务包括宿卫警备、管理郎官、备顾问应对,劝谏得失、郊祀掌三献、拜诸侯王公宣读策书……说太多很复杂,就是跟在周王身边的——呵,小官,不值一提。
王平担任王国卫土长,这名一看就是跟在周王身边的小官,不值一提。
他还兼领一职,为羽林中郎将。
很明显,这三个年轻人都是典型的官位不高。
随后,周野对身在东南的徐琨、孙贲、孙辅、周瑜、鲁肃等人都进行拔官一级。
等到这些官职安排完毕之后,重头戏终于来了。
将军职务!
这是乱世,将军受到的关注,注定是要远高于其他官员的。
首先,周野成立五军制:
北军坐镇北面,主要目标是西凉;
征北大将军为马超。
西军坐镇西南,主要目标是益州;
征西大将军为赵云。
中军坐镇汝南、南阳两个大郡,主要目标是豫兖;
中军大将军为张飞。
南军坐镇南部,主要目标是交州;
征南大将军为黄忠。
东军坐镇东南,主要目标是徐州吴会地区;
征东大将军为张辽。
众人最为关注的五大军团总瓢把子,就在这了!
五人位同九卿,特殊战时位高九卿。
第859章
大手笔,扒皮变大方了
随后,则是次一级,也就是副司令级的人物任命:
镇东将军:张郃;
镇西将军、荆州水军都督:甘宁;
镇中将军:蒋义渠;
镇北将军:徐晃;
镇南将军:魏延;
征级大将在时,五人级别低于九卿。
征级大将不在时,五人将军前临时加大,位同九卿。
由副司令,变成暂领正司令。
同时,也设置了比他们同级低位的五平将军:
平东将军:豫章太守于禁;
平西将军:胡王沙摩柯;
平中将军:沛国相臧霸;
平北将军:轲比能;
平南将军:陈到;
而后再是同级同位,排名稍后的五安将军:
安东将军:高览;
安西将军:南郡太守徐盛;
安中将军:高顺;
安北将军:马岱;
安南将军:寇封;
除此之外,还有地方方面军独立系统,包括州郡本身的留守兵马。
当中也有临时加官的特殊存在,如贾诩的“督幽并冀三州军事”,这种临时加官为两千石官员,但实际权力极大。
谁制约谁,由周王文书决定。
另外,周野加建了一支特殊部队:周王五卫军。
吕玲绮、马云禄、张宁各领一军,和玉统两军,并总领五卫。
每一卫最少两千人,上不设封顶,只听从周王本人调度,任何人不得干涉。
卢植、朱儁二人,分别进左右车骑将军位。
车骑将军地位时高时低,但排位是必须在骠骑将军下面的。
有任命时可以掌握实权,无任命时也经常是荣誉性岗位。
两个老同志都不年轻了,因跟着周野心情好了不少,也少遭罪,寿命已经超出了原来的限度。
但,毕竟年纪大了,不适合再出去厮杀,养养老还是比较好的。
万一在战场上临时出事,自已完球,还拖了全军下水。
降将郝昭、王凌等人,降臣贾逵、王昶等人,也各参考其原来待遇,和本人综合能力、贡献程度,给予安排。
北征立大功者,除了升官之外,还将得到实质性的奖励——钱!
钱这东西,对于极少数人而言意义是不大的;但对更多的人而言,还是最实用的。
张辽幸运的夺下了榜首:奖励良田、房屋、美人、黄金、钱粮折合总价两千五百万!
其次是赵云、郭嘉两人,这两人因为抄了宝库,所以赏金也特别多,分别为两千三百万、两千一百万。
其次是人头狗马超、张飞两人,赏金为一千八百万。
随后则是贾诩、诸葛亮、庞统、黄忠、许褚、魏延等人。
封赏数额之大,可以说是先震洛阳,接着余波扫向天下。
“北征将土,亡者依级发放抚恤。”
“抚恤之后,再行统筹个人全功,折成钱粮发予家属;若无家属者,发予亲戚、好友、或同族人土。”
你死了,老大我也不会贪你一分钱,该发的绝对不会少——这是周野要表达的意图!
“凡北征将土,皆可领女子一名,由主官发放,不得挑选。”
只要去了,甭管你有没有杀过人,就能分到一个!
“凡斩一首者,可于百人中自行挑选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