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5章
太史慈昔日在北海挡过孙策,更是和孙策激战,难分高下。是冠军侯亲自出手,才将其降服。
潘璋知道他的威名,慌乱的接了几招:“同为一家之将,子义将军怎为难于我?”
“一家之将,你怎敢对张先生动手!?”太史慈怒目而视。
“末将领命而来,只是想请先生回去议事。”
“领谁人之命?”太史慈又追问道。
潘璋知言多必失,又忌惮太史慈,不敢动手。
太史慈还不清楚具体事宜,也不想生事,只能先护着张纮退去。
“将军,让他们走么?”随从问道。
“算了。”潘璋摇头。
张纮手中信已经被截下,而且当时孙策还没开始救援,他根本没有铁证。
张纮再次脱险,感慨万千:“幸有子义来,不然今日休矣。”
“他怎敢对你出手?”
“此事涉及极深。”张纮摇头,道:“倒是子义,你怎往南来了?”
“公瑾得子敬来信,说伯符将冒险,差我单骑来援。”
一个人,跑得快。
而且这一个人,作用又大。
太史慈早年做的就是游侠,还是天下数一数二的游侠,到哪都能拉起一票老友。
(稍作解释——太史慈文武双全,孝义并重。无论在东吴还是当时的民间声望都很高,他在山越都有很强的号召力。其实在很长时间,可以把他看成一个小型诸侯,太史慈活着的时候,在东吴诸将中地位是非常高的。)
一手神弓一手神枪,天下何处去不得?
这样的人,在关键时刻能起到举足轻重的效果。
听了太史慈的话,张纮眼睛一红,终是憋不住,哭道:“晚了,晚了!”
太史慈心头一震,急忙扶住张纮:“先生何意?”
“伯符已经没了。”
“什么!”
第774章
新官上任三把火,众人的选择
“张纮被太史慈救走。”
潘璋回见孙权。
恰好,张昭也到了。
“太史子义。”
闻言,孙权叹了一口气:“可惜,如此悍将,不能全心为我所用。”
太史慈、鲁肃都是周野的人,类似总部委派、加盟分部的高层人员。
孙策完全忠心于周野,和他们一条心,交情又好。
对付外人,太史慈等人当然卖力。
但如今……
孙权摊开手中信,那是从张纮身上截下来的。
“我若不归,位由权袭;
若权亦不归,位由翊袭。
先生参文,公瑾参武,尊奉朝廷,勿联曹操。
敢有联曹者,即刻下位,移交冠军侯处理!”
前两句,自然没问题。
后两句,却不是孙权能忍的。
留下的遗书,都是表达着代管之意。
而且孙策很聪明,提前着重了一点:绝不允许联曹,联曹者下位!
这话杀伤力非常之大——如果敢跟曹操联合,那就不能继承我的政治遗产!
这一句话,就能挑起忠诚旧部,和继任者的对立。
“他猜到了一些,但做不得准,所以留了这一手防备。”张昭一阵后怕:“万幸,此书在我们手中。”
孙权直接把后两句给划掉了。
“我现在担心的,便是甘宁那群人……”
根据朱桓身边的人交代,孙策走之前还跟甘宁独处了。
甘宁如果手上有什么,只怕比这东西,更有杀伤力!
沉塘的孙策都找不到,活着的甘宁更没法搜了。
对于大族的尿性,没有人比孙权更清楚了。
甘宁敢这么堂而皇之的来到破釜塘上,暗中起码有一堆人在帮他。
“伊礼那边,如何解决?”张昭提起此事。
孙权沉吟片刻,道:“大哥死于昌豨之手,伊礼斩昌豨有功,我当为之解围。”
杀人的锅,先让泰山贼中实力最强、已经凉了的昌豨背上。
孙观、吴敦又死在了孙策手上,剩下的实力一般。
先让他们彼此消耗,自已再出手扑灭。
一能平息动乱,借此立威;
二能收拢部分泰山势力,均衡豪族;
三能通过救伊礼、击昌豨旧部,获得孙策旧部好感。
问题解决,一举三得。
决定之后,孙权对外公布消息,宣布挂孝继位,接过孙策手中大权。
除了丧事之外,他还向北面下达了撤军命令:周瑜、鲁肃、徐琨、孙贲、孙辅等部,全部撤回!
这是在干嘛?
向曹操示好。
鲁肃在北海剧县的兵马,周瑜等人往北海行军,那就是要往曹操屁股上打钉子的。
等曹操夺好处的时候,把钉子敲进他腚眼子里。
一旦兵马撤回,曹操便彻底没有了后顾之忧,只管趴在袁绍身上使劲啃就行了。
这是军事上的动向,也是委婉表达未来的政治动向:联曹抗周!
周野和曹操之间,就差掀开最后一块遮羞布了。
袁绍死去,新的阵营即将产生。
原本的孙策,坚定的站周野,不惜扭曲众人意志,跟着周野一块走。
现在孙策死了,孙权委婉的表示:“兄长不幸丧于贼手,权年幼继位,惶恐不已,需诸将辅佐。”
我能力不行,暂时不能搞外部的事,只想照顾好家里。
冠军侯你也别误会,我就是不打曹操,也没有跟你作对的意思。
对外公布的消息,远不如调兵之令传达的快。
徐琨孙贲,本来就是往琅琊方向开来,接到消息后却同样被震住了。
“伯符!”徐琨面色瞬间便白了。
他是孙坚的外甥,是孙策孙权的大表哥,很早就跟着孙坚出生入死了。
于孙家而言,是妥妥的三朝元老,嫡系实力派人物。
如果历史不发生改变,他的女儿徐妃将先嫁给陆尚,而后又被表叔孙权看上,纳入后宫。
“伯符不在,仲谋继位,合情合理,可他怎能在这时候让公瑾撤兵……莫非!”孙贲则惊于孙权的选择。
曹操已经往北面去了,现在周瑜跑过去正好给他一刀。
孙权让周瑜撤兵,那就是破坏周野的联兵之策,错失战机。
这一道撤兵命令,将会影响到整个大局的走向。
“仲谋是要叛出冠军侯了。”徐琨叹了一口气,道:“伯符新亡,就改旗换帜,这……”
“我们怎么做?按兵不动?”
“按兵不动,只怕会被他怀疑。”
新主继位,大将握重兵不听调令,会有什么后果,傻子都知道。
“拖!先拖一会儿,看看冠军侯如何处置。”孙贲道。
“只能如此。”
这一次,或许是周孙两家分离。
剧县。
周瑜不敢耽误,将兵马分批,骑兵先行,火速往这边开来。
这一日,他正在和鲁肃议事。
“审配已无反扑之力,等曹操主力过了黄河,我们便趁机出袭。”
“一队取兖州腹地,直夺曹操心脏;一队随平原而去,袭曹操出击之军。”
“此战顺利,或可直接逼迫曹操投降,大业早日成功!”
这是周瑜的计划。
鲁肃点头,道:“此计要施行,需不少人手。”
无论是曹操的兖州大本营,还是他的屁股,都有强敌护着。
没有人马,是行不通的。
“倾徐州吴会之力,也在所不惜!”周瑜面色坚定。
计划成功,倒霉的就是曹操。
计划失败,内部矛盾或将彻底爆发,接下来内部的麻烦就足够他们头痛的了。
鲁肃沉吟许久:“一切都要伯符顺利。”
周瑜一滞。
“太史慈携张纮归来!”
这时,门人来报。
周瑜鲁肃同时起身。
人还未入门,张纮哭声先至:“伯符丧矣!”
砰!
周瑜身体一震,落坐下去。
整个人像是逐渐成了雕塑,目中失去了神采,脸上人色退去。
鲁肃眼眶红了,嘴唇发抖:“伯……伯符。”
不久,门被关上,当中护卫被全部逐出。
张纮将自已所知,全数倒给二人。
听完之后,周瑜目中光芒变化不止:悲伤、愤怒、仇恨……无奈!
“举兵杀去,为伯符报仇,如何!?”太史慈义气为重,忍不下这口气。
“既无铁证,如何能报仇?真要对立起来,响应的人怕是极少,暂不可为!”鲁肃当即摇头。
他认为事情还不明晰,更重要的是地方势力不支持他们,而紧靠着的又是曹操。
如果这时候掀起反旗,彻底跟孙权对着干,只会成为众矢之的,被率先压下去。
反而适得其反。
“那该怎么做?”太史慈不甘。
“等冠军侯决断,由他发声下令,既可争取部分势力协助,又能在大义上站稳。”张纮虽然悲伤,但脑子还是好用的。
大家依旧给孙氏卖力,但坚持的是孙策那个孙氏,而不是孙权这个。
既然不能马上把孙权否了,那就借着这重关系,把事给办成了!
事怎么办,又是个问题。
让周野开口,随后去南边打孙权?
还是和孙权暂时和平,趁机往北?
具体决策,只能交给周野了。
现在周瑜等人能做的,只有——拖!
“怕只怕,他现在就要我们撤兵。”
担忧,很快来了。
孙权下令:周瑜鲁肃等人,即刻撤兵,回来奔丧!
借口很完美。
你连死去的孙策都不放在眼里,那在这边还想继承谁的力量?
大族你不站,孙策你不敬,你还想混?
这个主意是张昭给出的:“周瑜鲁肃等人若有二心,必不归来,即以此为借口,夺其兵权!”
第775章
拖延之计,甘宁来信
难题不止丢给了周瑜一人,还同时丢给了徐琨等人。
张昭擅于政治斗争,但鲁肃也不是吃素的,聪明的给他驳了回去:未曾见尸,何以谈死?
你说孙策死了,尸体有吗?你连尸体都没找到,奔什么丧?
这是表面意思,里头还有一层:你大哥死没死都没确定,你怎么就迫不及待的继位了?我这还没说你呢,你还让我跟着你一块帮孙策‘死’?
鲁肃借此做文章,而周瑜非但不退兵,反而将兵马拉出剧县城外操练。。
孙策新亡,众人悲愤,都想好好发泄一通——剧县前的曹操势力,是最好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