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490章

    现在曹操要等的,就是刘备表明自已的态度——公开和周野对抗!

    一旦刘备跳了出来,曹操就会毫不犹豫的敞开怀抱走向他,这个计划又会迅速达成。

    而接下来曹操要做的,就是为这个计划做准备工作!

    表面上,他继续向平原、清河方向增兵。

    负责镇守平原的张松调度得当,数次击退、乃至击败曹操大军,深得袁绍信任。

    这让处于飘摇中的袁绍松了一口气,他想方设法的给张松增兵。

    最终,把他扶上了都督东军的位置,成为抵抗曹操的总负责人。

    面上的军事行动完成之后,曹操在暗中的手也一刻不曾停过。

    吴会广陵一带,动乱此起彼伏。

    孙策在防守曹操,周瑜在讨伐赵凡,清剿青州残余势力。

    后方混乱,关键时刻,张昭让年轻的孙权设宴款待各地方实力派人物。

    酒席之上,恩威并施,竟压住了众人,甚得人心。

    “吾弟素贤。”身在剧县的孙策闻言,欣慰的松了一口气。

    渤海。

    吕布撤兵,牵招被擒,鞠义就地驻下——这些消息,袁绍都已知道了。

    军事上的进攻,彻底宣告失败。

    袁绍接下来要面对的,是三面危机。

    第一面在东南,曹操孙策所在,但因有张松在,扼住了曹操的进势,反让袁绍最放心。

    第二面在北面,单靠辽东乌丸拖住荀谌卢植和北国不现实,但北面是他和吕布的共同防线,这个压力不是他一人承担的。

    第三面则在西面,先有吕布,后有并州,但冠军侯的兵马都涉入了这里。

    虽然西面最厚,但冠军侯最猛,袁绍也最怕他。

    所以,西面也是他最担心之处。

    “让鞠义火速撤回!”袁绍沉声怒喝。

    “鞠将军说刘备紧盯,多面兵马环绕,一旦弃城后撤,难以抵挡,必将溃败。”

    信使回报,表达了鞠义的意思——不回!

    袁绍眉头猛地皱了起来。

    南面抵抗曹操,北面防守卢植,青州更是基本上没了,袁绍已经拿不出人手来了!

    将鞠义撤回,可以增强本部的防御。

    “主公。”郭图出列,道:“鞠义在太原一带,还是与冠军侯刘备为敌,依旧是屏障啊。”

    这屏障虽然有点远,挡到吕布那边去了,但终究还有作用不是?

    反正你撤不回来,这样想心里还能好受点呢……郭图心中如是道。

    拿不出办法的袁绍正要点头,有人又开口了。

    “鞠义抵抗周刘,自是最好;倘若依附吕布,也无不可,如今我们与吕布一荣俱荣;但若他倒向周刘任何一方,则万事休矣!”

    说话的人名为崔琰,清河东武人,是大儒郑玄弟子。

    有脑子、有学识,还长得帅,颇得袁绍器重。

    袁绍自已长得好看,对形象好的人态度一直可以,便问道:“季珪有何良策?”

    崔琰左右看了看,意思是请退左右。

    “但说无妨。”袁绍语气冷淡了一些。

    崔琰无奈,只能道:“鞠义此人性躁狂傲,久困敌中,难免变心,不如移交其众于吕布。”

    与其信任鞠义,不如信任吕布,毕竟跟吕布是一条绳上的蚂蚱。

    崔琰提议袁绍下令,让吕布派人去接应鞠义,趁机夺取鞠义兵权,最为稳妥。

    人落在吕布手上,是抵抗冠军侯的;但要是跟着鞠义投了刘备或者周野,那不是瞎了?

    “鞠义乃大将,岂能轻易罢之?”袁绍皱眉。

    “主公将他召回,再委以重任,既不负臣,又能稳住局势,二者兼得。”崔琰又道。

    袁绍眉头舒展开来,笑意浮现:“甚妙!季珪有如此良谋,今日方知,倒是我的罪过了。”

    “主公过奖!”崔琰连忙拱手。

    关键时刻,提振土气很重要,袁绍立马给了崔琰赏赐,还让他搬入宫中,随时问对。

    众人对视一眼,目中皆有羡慕之色。

    退去之后,郭图一脸笑意的找上崔琰。

    既然是个人才,又得主公赏识,那可以拉拢一番。

    但崔琰是个传统的读书人,为人正直,看郭图一直不爽。

    “崔季珪腹有良谋,若是早出,只怕大势要好上许多啊!”郭图捧了他一句。

    崔琰淡淡一笑,道:“崔琰庸人之才,谈不上良谋,只是相形见好罢了。”

    郭图脸一僵……是说跟我对比,很好?你在讽刺我?

    随即,崔琰又看了他一眼:“若公则兄少出良谋,主公大势会更好。”

    郭图脸色彻底黑了下去……你就是在讽刺我!

    “崔琰,你这是何意!?”

    “为儒为学,羞与你为伍!”崔琰拂袖而去。

    郭图又羞又怒,回去当晚,就写了一封信给鞠义:“崔琰言君必反,君切不可回渤海,否则性命不保!”

    完事,他又准备了一封信,是给袁绍的。

    “崔琰此计,终将逼反鞠义,主公慎之!”

    第722章

    这里有位先生,他想和您谈一谈

    并州。

    曹操在蓄势,刘备也不例外。

    他在坚定的执行着自已的目标:鞠义和乌丸。

    不断拉拢鞠义,并且派人暗示鞠义:将在外,君必生疑,将军何不明投?

    对待乌丸,刘备也有自已的态度,他要求乌丸无条件投降,再次接受大汉教化,撤去王位,投入他的麾下。

    这样一来,乌丸人成了刘备的属下,再次回到大汉附属的地位。

    之前割裂并凉独立的想法彻底破灭,但可以避免冠军侯的屠刀落下。

    姑且不说乌丸答应与否,刘备还是先和贾诩等人交流了意见。

    毕竟,乌丸被打成这样,是他们的功劳。

    他先让糜竺带了信来,又让马腾营中的简雍为使,来相谈此事。

    “信中说,并州久受战火,人口劳损,欲得乌丸归化,再复旧制。”糜竺道。

    “旧制,可不是主公要的。”坐在一边的贾诩笑呵呵说着。

    诸葛亮和庞统同时看向他:“乌丸是一大族,挫败之后,使其归化,是唯一之策。”

    “在我原先看来,也是如此。”贾诩点头。

    大汉对付匈奴,是让他们分裂,再收到手下;对付乌丸,也是差不多的套路。

    效果有,优势也明显:省事,见效快。

    起码往后一段时间,可以保证相对的和平。

    “但主公似乎对他们没有耐心。”

    “主公是何想法?”两人当即问道。

    贾诩用手指沾了水,在桌上写了两个字——灭种!

    两双年轻的眼睛爆缩!

    心头惊涛骇浪拔起,机敏的大脑,在那一刻都被震的失去了思考的能力。

    “简宪和来访!”门外兵土高声道。

    贾诩迅速一拂袖,将水迹擦去,笑道:“请!”

    见礼之后,简雍直抒来意,表达了刘备的意图和想法。

    并且表示,这群人已经在并州,直接归化入并州,是最好的结果。

    事后,刘备一定会使他们服于王化,给朝廷一个安定的并州。

    诸葛亮和庞统,对周野的计划了解的并不全。

    所以,这件事交给贾诩来谈。

    “玄德之言,并无不可,但在此之前,我主和蹋顿还有一项交易,尚需完成。”贾诩道。

    “是何交易?”简雍问道。

    “俘虏交易。”

    贾诩将俘虏换钱、换人的事,都告知简雍。

    闻言,简雍大惊失色:“这如何可能?这又如何使得?”

    “怎么说?”贾诩笑看着他。

    “蹋顿已败,必不敢轻信,如何可能会答应交易之事?”

    “倘若真的答应,归还八万俘虏,岂不是给蹋顿反败为胜之机?”

    “冠军侯之诺,从不食言。”贾诩摇头,道:“无论如何,此交易必成。”

    “如今蹋顿等人,只有兵力五万余人,我再还他八万,他便有了十三万。”

    “玄德既然要收服乌丸人马,自然是越多越好,不是吗?”

    看着一脸笑容的贾诩,简雍腿都哆嗦……

    只有五万军被逼到绝境的蹋顿,那就是一条饿狼,刘备趁机给他套个项圈,就能拉出来咬人了。

    但要再重新掌握十三万大军的蹋顿,那就是一头狼王,给他套项圈搞不好是会被咬死的!

    “主公之意,谁也无法更改。”

    贾诩表示抱歉,对简雍道:“宪和若有疑问,可去问主公。”

    简雍心一提……难道冠军侯来了?

    “冠军侯如今在哪?”

    “应在南阳主事。”庞统道。

    诸葛亮眼睛闪了闪:“也有可能在江夏,亦或者去了东南督局。”

    贾诩哈哈了一声:“游山玩水,也不是没可能啊!”

    一群狗东西,满嘴的话没一句能听得……简雍内心骂了一句,起身告辞离去。

    快马奔回,去见刘备。

    “什么!他还要推行此计?”刘备亦大惊,满脸愁容。

    “主公勿惊!”徐庶面色镇定,道:“乌丸不会轻易答应贾文和,贾文和以此条件逼迫,正好助我们成功。”

    “假使乌丸真的夺回人马,他也不会与我们作对,而是报复贾文和!”

    跟刘备拼命,把好不容易恢复的人马拼的差不多了,然后又等着被周野锤死?

    刘备明悟过来,颔首道:“如元直之言,乌丸这颗棋子,还有落入我手中的可能?”

    “贾文和失手之时,便是我等夺子之刻!”

    如果这笔交易真的滑稽的完成了,蹋顿拉上人马跟贾诩等人拼命,那乐子就大了。

    自已等人恰好跟在后面,一波推过去……

    上郡。

    蹋顿等人很难受。

    难楼手上还有三万余人,贪至手上兵不满两万。

    鲁昔还有一泡奶,蹋顿就剩下一张嘴了——光杆单于。

    没有嫡系部队的单于,在这里是注定吃不开的。

    “需往北走,去往朔方、大漠一带,再集兵马,以破僵局。”

    “不错,如此一来,前可退汉军,后可保全自已。”

    “此前单于与北国女王相谈一事,也未见定论,她似乎又有来援之意了……”

    难楼贪至你我各人一句。

    说完之后,看向蹋顿:“单于为乌丸之首,此行非您莫属。”

    蹋顿压住心头的火,道:“手中无兵,单骑而往,恐难成事。”

    甫盘站了出来,拱手道:“某愿领军五千,左右护卫。”

    难楼略作犹豫,点头答应:“可!”

    蹋顿甫盘,当即点起五千人马,出了上郡治所肤施,一路往北而去。

    上郡往北,便是龟兹,而在和肤施之间,有一段长城。

    两人领兵出了长城不久,却突然接到消息:“前方有一军赶来!”

    蹋顿且惊且喜:“可是乌丸人?”

    “不是乌丸人,是原先鲜卑、如今的北国人!”探马道。

    “速探明来意!”

    “喏!”

    不久,探马再归。

    “来将自称周卓,奉女王和玉之命,助我等来破汉军!”

    蹋顿听了大喜,道:“让他就地驻营,即刻遣使沟通。”

    “喏!”

    来人满口答应,但却只管前进,推向蹋顿。

    蹋顿颇为怀疑,但毕竟是友军,一点怀疑就动手打,他也拿不出这种魄力。

    毕竟手上就五千人,还是借过来的,他已经不是当初那个阔绰的单于了。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