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488章

    “一旦撤去,刘备趁势追赶,我军望风而走,吕布不顾,必将落入刘备之手。”

    “坚守于此,刘备短时难破,吕布恰需有人替他守住西面,事情尚有转机。”

    鞠义选择了一条正确的道路,凭借在军中的威望,站住了脚跟、扼住了败势。

    一路以破竹之势杀来的刘备,在严阵以待的城池下,停下了步伐。

    “鞠义确实名不虚传!”刘备感叹,随后派人劝降。

    面对敌人,鞠义没有表现出深仇大恨,他反倒是设宴款待了孙乾。

    款待归款待,但他并没有选择投降,客客气气得又把孙乾送了出去。

    “奸诈又精明!”刘备再次点头。

    关羽道:“我等人多势众,驱胜兵以逐败兵,可围而破之。”

    “打破鞠义,并非无法做到,只是劳神费力,会错失一些机会啊。”刘备叹道。

    “机会?”关羽皱眉。

    刘备没有过多解释,只是笑道:“鞠义如此良将,当为我所用。”

    “那牵招还未曾投降呢!”阎行性格颇直,直接说道。

    牵招被擒,只是求死,没有投降的意思。

    “我已有对策。”刘备笑道。

    那就先把牵招收了吧!

    他没有再去跟牵招浪费口舌,而是去见了袁大公子。

    袁大公子虽然做了俘虏,但刘备是个厚道人,好吃好喝的伺候着。

    见了刘备过来,袁尚心头虽惧,却将眼一横:“刘玄德,要杀要剐,悉听尊便,我袁尚要是皱一下……”

    “袁公子,我打算放你回去。”刘备笑道。

    “当真!?”袁尚唰的一下把脑袋转了回来,随后又哼了一声:“休要戏弄于我,你我两家几番开战,你哪能放过我?”

    “交战是为天下事,天下之事,又何来私仇一说呢?”刘备笑着摇头,道:“只要袁公子答应我一件事,我即刻派人把你送回冀州。”

    “什么事?”

    “投降。”

    “不可能!”袁尚冷笑,道:“我袁家五世三公,我父奉帝在东,岂有降你之理?”

    (到他这,已是五世三公,袁绍也是三公。)

    “公子不必急着拒绝。”刘备摇头,道:“我是要你下令,使你麾下之人投降。”

    袁尚沉默的低下了头。

    见状,徐庶在一旁添油加醋:“公子,兵马陷落于此,如不愿降,唯有死路一途!”

    那么多俘虏,如果没有价值,养着干嘛?

    别说刘备没钱,隔壁有钱的也不见他白养俘虏啊。

    “只要公子开口,将土们便可免于一死,这是仁义之行。”

    “天若见之,尤有善报!”刘备又补充道。

    反正这批人马没法跟你回去,与其让他们死在这,干嘛不给他们一条活路呢?

    那些不愿投降的人活了下来,你也能捡回一条命,顺带还捞了一笔名声。

    如果真的如刘备所言,还有善报……呸呸呸,想哪去了!

    袁尚再抬头,目视两人:“好,我答应你了,但希望你能信守诺言!”

    刘备以手指天:“我刘备对天发誓,绝不违与公子之诺。”

    “希望你的誓言,不要像曹操那么不值钱!”袁尚哼了一声。

    随后,袁尚被请出,以主帅身份向全军下令:向刘备投降!

    “再劳公子写一封书信给牵子经。”刘备又道。

    这一次,袁尚犹豫了:“能否让牵子经陪我一同回去?”

    那我还要你干嘛……刘备果断摇头。

    袁尚没法,含泪写下一封文书,交付刘备:“玄德公,子经与我有恩,望你善待之。”

    “请公子放心。”刘备点头。

    拿了袁尚命令和手书,刘备这才再来见牵招。

    “玄德,你又来了。”

    牵招身在监牢内,长发覆面,笑道:“不必再说了,你我有朋友之义,我与袁家父子却有君臣之情,义不可负,情不可背,牵招只求一死。”

    “我这有书信一封,你看看吧。”刘备将东西递了过去。

    牵招兴趣寡然,摇了摇头,翻开之后,确实脸色一僵。

    “子经,舍生从死,是背父母生养之恩;

    今公子让你投降,你若不从,便是逆主不忠;

    你我兄弟,若死于我手,则与兄弟同陷不义啊!”

    刘备趁热打铁。

    牵招耳朵动了动,视信良久,双目通红,长叹道:“可真有你的!”

    “投降可以,我有一求。”

    “但说无妨!”刘备大喜。

    “我想送公子入冀州,一则护他平安,二则一了君臣之情,望玄德成全。”牵招道。

    “不可!”徐庶立即看向刘备。

    这跟放走他们俩有什么区别?

    两人同时离去,刘备岂不是白忙活一场?

    袁尚他们可以不在乎,但牵招可是大将,在袁绍手下主要负责和乌丸人打交道。

    乌丸人也相当敬佩他的为人,接下来刘备的行动,还需要他的大力相助。

    刘备抬起一只手,阻止了徐庶,目视牵招:“我答应你!”

    “谢玄德!”牵招作揖。

    牵招投降,刘备践行诺言,放袁尚离去,并让牵招沿途护送。

    “要是不回来,那就亏大了。”阎行嘀咕了一句。

    “不会的。”关羽摇头。

    牵招一路护送,至太原一带,袁尚想去寻鞠义。

    “不可。”

    牵招阻止,道:“鞠义身在玄德与吕布之间,进退不得,已有二心,公子绝不能投他。”

    “即便鞠义还有心对抗玄德,倘若再败被擒,公子该当如何?”

    袁尚默然无语,许久方道:“那我走何处?”

    “直接去常山国寻吕布,他和冠军侯已无谈和之机,不会再害公子。”牵招道。

    “好。”

    到了上艾一带,牵招下马:“公子,已至常山国内,您自去吧。”

    “子经!”袁尚眼眶通红,哽咽道:“你不随我一同回去吗?”

    “既已投降,又如何再背?玄德信我,才让我来送公子,以全忠名;倘若随公子去,忠义俱失!”

    牵招下马作揖,洒泪道:“山高水长,至此君臣两忘,公子保重!”

    “子经!”袁尚大哭,道:“观今日之局,父亲大势已去,你我今日一别,此生再难相见。”

    牵招低头落泪,不做回答。

    袁尚见他心思坚定,不再相劝,下马还礼,道别而去。

    路上,他哭声不止,对左右护卫道:“并州之败,独惜牵子经!”

    牵招归营时,刘备正拿着两封信为难。

    第一封,已送来多日,是周野代表朝廷给他的一封公开文书。

    并州大胜在即,表彰刘备镇守之功,拜他为司徒、假节、赐爵涿侯。

    刘备是涿郡涿县人,涿县是涿郡治所所在,也是最大的一个县。

    涿侯的含金量,可见一般。

    而周野这封信中的诚意,也是能看得出来的。

    一旦接了这封任命书,那就要放弃手下的人马,去朝廷任职。

    刘备主动任职,那手下的班底自然是交给朝廷(周野)。

    这件事,他能答应吗?

    如果不答应,那他接下来的方向又该怎么走?

    并州之战即将收尾,如果周野北伐成功,袁绍倒台就在眼前。

    袁绍一倒之后,天下就剩下周野那一面旗帜了。

    自已又要以什么名义,在并州立足?

    毫无疑问,如果袁绍倒了,自已还不遵朝命,霸着并州不归一统,那就反贼、叛逆!

    刘备维护自已的地盘、利益,乃至有更大的理想,没错。

    周野手握大权,志在一统,同样没错。

    很多事,对和错两个字,显得太过天真、苍白。

    一向性格坚韧的刘备,眉宇间也满是苦恼。

    ps:为什么会写牵招这个剧情呢?因为在历史上,牵招是一直跟随袁绍的,袁绍死后继续追随袁尚。袁尚被围邺城时,牵招临危受命去筹粮,但是还没等到牵招回来,袁尚就败走中山国。

    牵招无奈,找上并州刺史高干,让他迎袁尚入并,设法为袁尚解决困局。高干非但不同意,反而加害牵招,牵招被迫逃离,因道路阻拦,无法去见袁尚,只能去投奔曹操。

    自此两人再未见面,直到袁尚被杀,头颅从辽东送回,牵招才见到了阔别多年的旧主,可惜只有一颗人头,悲痛大哭。

    第720章

    三方角力,三人合谋

    “主公!”

    徐庶看出了刘备的犹豫,将第二封信递了上去——曹操的。

    这是一封非常详细的战略地图,地图上画出了四个进军路线:分别是诸葛亮、庞统、贾诩、郭嘉四军!

    地图示意,放四军同入冀州,和袁绍吕布做最后混战。

    等到双方彼此消耗,袁绍吕布彻底走投无路,将会无条件接受曹操刘备提出的建议。

    而后,刘备曹操两面入军,迅速接受袁绍吕布势力的投诚。

    在此之后,曹操从东面下手、刘备从西面下手,将周野的四路大军,全部堵死在冀州!

    彼时,四路大军已成损耗,而曹刘吞下了袁吕的力量,再将大门一关……

    “北方可分!”

    地图末尾,是这四个字!

    “北方可分!”

    刘备手和心同时一震。

    幽州军力有限,还在跟辽东乌丸纠缠,曹刘一旦全面得手,凭借荀谌卢植根本支撑不住。

    这四个字,将不只是写在地图上的空话,是真的大有可为。

    北方之富裕,非南方可比。

    一旦这个计划成功,空前扩张的曹刘,将有和周野相持的本钱。

    “好一个曹孟德!”徐庶惊叹,目视刘备:“主公,如此良机,绝不可失啊!”

    刘备毕竟不是袁术,虽然有野心、敢打敢做,但智商在线。

    他首先指出了一个问题:“孙氏岂会坐视?”

    你曹操想从东面下手,那得问孙策答应不答应!

    你跑过来抢夺胜利果实,同时斩除周野北四军,孙策肯定不会坐视,到时候一枪冲着腚眼子下去,搞不好倒下的就是你曹孟德了。

    “曹操有使者在。”

    “谁?”

    “汉室宗亲,阜陵王刘延之后,刘晔!”

    同为汉室宗亲,曹操派他过来,显然是要跟刘备套近乎的。

    “快请他进来。”刘备刚说完,又一挥手:“我亲自去!”

    须臾,两人会面。

    “玄德见我,必已看过曹公之图。”刘晔轻笑,道:“孙氏之事,不必担心。”

    刘备沉默不语。

    刘晔自说道:“孙策虽勇,却性暴轻躁,不足为虑;曹公既敢定策,自有应对之计。”

    孙策要打,也是先打我们,你刘备就把心放在肚子里吧!

    刘备终于开口,道:“我受三方围攻,得冠军侯遣四军解围,岂能恩将仇报?”

    刘晔摇头,替刘备分析:“冠军侯名为助玄德,实为取并州;倘若他败三方而不动并州,那便是真的在帮玄德。

    如今他挫败三方,便要将玄德调走,行明升暗降之举,如何是为了你?为的只是并州这块土地啊!

    冠军侯许之以三公、赐之以高爵,不过是以金利诱罢干戈!

    玄德有土、有兵、有将,冠军侯待你为座上宾;倘若舍兵将而入朝,你这英雄人物,又与一儒生何异?

    区区一涿县为封,岂能比得上裂土称王,据西北而道孤?”

    “谢兄之言,容我考虑。”刘备点点头。

    “玄德莫要自误啊!”刘晔只能暂且作罢。

    刘备告辞,嘱咐徐庶好生招待他。

    刘晔则急忙写了一封信,差快马告知曹操此事:“刘备早有心思,只不过有所顾忌!”

    曹操选定的对象没错,有野心的人是不甘心将打下的地盘拱手让人的。

    他曹操是这样,刘备必然也是这样!

    “主公为何不答应他?”徐庶问道。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