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435章

    刘宠摇头一叹,道:“走吧!”

    “射翻了审配,再回来只怕会有危险。”

    “先去见曹公,看他如何处置。”

    两人商议完了,带上陈国之兵,火速前行。

    陈国之兵离乡多时,回去速度,自不必说。

    因是奉袁绍之命,沿途守将,也不敢阻拦,通通放行。

    ……

    泰山郡,曹操驻军处。

    因敲袁绍竹杠的想法落空,又经不住周野孙策的催促,曹操已准备提兵往北。

    就在这时,帐外传来消息:“陈王刘宠只带少数随从来见!”

    曹操大惊,道:“他不是运粮让审配截住了么?”

    “陈王箭射审配,由此得脱,运粮至兖州境内。因兵马过多,夏侯惇让其屯兵城外。”

    “陈王为表达诚心,故亲自来见主公。”

    曹操闻言大喜,披上袍子快步出营。

    “快,带我去见陈王!”

    “通知荀攸、程昱等人,设宴迎接!”

    营外,刘宠只带随身八人,负手而立。

    曹操带着典韦快步而来,见了刘宠,喜色更浓,赶紧行礼:“曹操见过大王!”

    刘宠受宠若惊,慌忙还礼,道:“兖州天下英雄,汉室栋梁,如此大礼,折煞我也!”

    “大王乃帝室王胄,今远道来见,是操之幸也。”曹操道。

    刘宠闻言一叹,道:“若天下人皆如曹公,汉室如何会乱?天下纷争,我辈无能,上不能守祖宗之土,下不能安国中之民。”

    “今刘宠归来,是求曹公,让我再入陈国,使君民相见!”

    言罢,刘宠抱拳作揖。

    曹操连忙将他扶住,正色道:“陈国本是大王之土,因大王不在,操才遣曹洪守之。今大王归来,自当奉还。”

    “只是,今天下群雄林立,诸强环绕,恐陈国以一郡国之地,亦难避灾难啊!”

    刘宠明白曹操的意思,直接表了心意:“先前误从袁绍,今知其非定天下之人。今日来投,若曹公不弃,愿为曹公献力江山。”

    曹操听得神采飞扬。

    汉末诸王,多是草包,刘宠绝对是当中首屈一指的人物。

    能文能武,名声极好,他的投靠,无疑增强了曹操的声望。

    此外,还有极重要一点——曹操有了不同的阵营立场。

    但阵营立场,一定要有根基的。

    像袁绍,他带着汉帝到渤海,以此为名。

    (历史上,袁绍是挂名车骑将军,继承何进和袁氏的政治遗产,具备一定的政治合法性。但在面对曹操的挟天子时,他的大旗就不管用了,曹操也彻底从他旗下独立了出去。)

    周野不必说,被大部分人视为正统。

    这是两大阵营,所有的争斗,几乎都在这两面大旗之下。

    两面大旗之外,也有部分人。

    首先是黄巾余孽和其他贼寇,难成气候。

    也有气候比较大的——袁术。

    袁术同志很吊,直接抱着玉玺称帝,死的也很惨,曹同志肯定不会学他。

    抛开这一切,刘宠带了一万陈兵精锐回来,还送来了钱粮。

    他自已,也是独挡一面的人物。

    曹操待他极好,奉为上宾。

    荀攸等人本是土族文人,对刘宠自然客气。

    乐进等武将,知道刘宠本事非凡,也很是敬佩。

    随即,曹操一封信送去北面:“放陈相领兵入关,使其还乡!”

    曹仁有些担心,来见曹操:“主公,陈王新至,心思难测,不如将他人马拆分开来,以免作乱。”

    上万人的部队,还是追随陈王先去渤海,如今又回来的部队,可想而知,当中军土之忠诚。

    这么一批人,要是抱团在内部作乱,麻烦会很大。

    “放心,他此来必不负我!”曹操摆手,道:“通知元让,袁绍送来的钱粮全部送给陈相骆俊,再调一批自已的钱粮给他们。”

    “就说诸位初归陈国,百废待兴,这是我的一片心意!”

    曹仁不再多言。

    刘宠听到消息,大为感动,连夜来见曹操:“愿为曹公之先驱,先破青州,再归陈国!”

    随即,他又传令于陈国部队。

    全军上下,对曹操是感恩戴德,都愿意为其做先锋一战。

    骆俊没有回陈国,而是带领部队,直接往泰山郡北部而去。

    这里,将会是曹操对青州动兵的前线战场。

    青州共有六个郡国,县城六十五个,地盘不算大,但经济和人口都相当发达。

    最东面,先是东莱、北海两个大郡,位于徐州琅琊国的正北方。

    东莱完全靠海,要去其他地方,必须经过北海。

    只要打下北海,就相当于控制了东莱。

    周野对曹操所说“我和孙策只要琅琊和北海”,那就是一句委婉的屁话。

    北海东莱,将会是孙策的战场。

    齐国、乐安国、济南国、平原郡,将会是曹操的战场。

    面对陈国部队的好意,曹操没理由不高兴。

    他立即以陈王为先锋,又以曹仁、庞德为将,率领大军在后,直接向济南国的东平陵推进!

    “知会冠军侯与孙策,就说可以动手了!”

    “是!”

    第652章

    青州交战,辞别徐州

    渤海。

    “审配大胆!”

    “陈王奉我命前往送粮,他怎敢劫粮,他怎么敢!?”

    “简直目中无我,狂妄至极!”

    袁绍先是坐实了审配截钱粮的消息,勃然大怒。

    郭图目光闪烁,道:“审配势大,主公不可轻取啊。”

    “哼!”

    袁绍怒极,道:“他就是依仗于此,才敢蹬鼻子上脸!有机会,立即将他给下了!”

    “审配能力不俗,又性格刚直,敢作敢为……”郭图摇了摇头。

    意思是,很难。

    不几日,又有消息传来。

    陈王箭射审配,审配重伤落马,昏迷送医。

    “好!”

    “刘宠未失我望,审配也该领个教训!”

    袁绍不怒反喜。

    他早想出手敲打审配,甚至是把他给撸下来了。

    但忌惮审配背后的能量,不太好下手。

    而刘宠也是有身份的人,让他们闹出一些矛盾,岂不是更利于自已掌控他们?

    “趁着这个机会,给他安排个闲职,调他回渤海!”

    “审配重伤,正在就医。”有人道。

    “安排车马,重伤也能赶路!”

    袁绍态度坚定,道:“不能让他坏了我联曹大计。”

    命令一下,审配无奈,拖着伤躯往渤海来。

    人还在路上,渤海又收到了消息。

    “报!”

    “陈王谋反,所部悉归曹操。曹操收下钱粮后,即以陈王为前驱,进讨东平陵!”

    “你说甚!?”

    袁绍猛地起身,目呲欲裂,浑身发抖:“你再说一遍!”

    “陈王谋反,曹操伐我!”

    “啊!”

    袁绍大叫:“曹阿瞒……不为人子!”

    骂完,一口血吐出,人往后倒去。

    “主公!”

    众人慌忙去扶。

    袁绍晕倒了。

    吕布和乌丸那打的不可开交,派出去的人马都要参战了。

    而曹操,又在这边发难了。

    渤海众人,开始感到了危机。

    郭图急的团团转,一时也拿不出个主意。

    直到,他得到消息:“审配再次抗命,拖着伤躯南归,前去东平陵抵抗曹操。”

    青州有兵有粮,但要是三军无主,那就完蛋了。

    如果审配守住了,一切无碍。

    “来信说,审配沿途吐血多次,但坚决换快马而回。”

    “算他识相!”

    郭图冷笑一声。

    不多时,刘氏派人传话,告诉郭图袁绍醒了,让他速去相见。

    郭图不敢耽误,连忙去见袁绍。

    病榻上,袁绍满脸愁容,虚弱的握住了郭图的手:“公则,青州战事起否?审正南可曾讥讽于我?”

    “主公勿忧。”郭图连忙安慰,道:“钱粮之失,错不在主公,而是曹操无德。”

    “我已修书审配,向他晓之以大义,让他再去守青州了。”

    “审配不再居功,愿以身死守青州,出不了事的。”

    “好!好!好!”

    袁绍连连点头,眼有热泪:“公则之才,尤胜萧何!”

    “不敢。”

    郭图摇头,又拿出了自已的计划:

    青州防御,布置两道防线,一道联络线。

    第一道防线在北海东莱,抵抗来自于琅琊方面的来军;

    第二道防线在济南国齐国,抵抗来自于泰山郡的曹军主力。

    联络线是平原,这里连通渤海和青州,重要非常。

    “谁可当大任?”袁绍问道。

    “某愿亲往。”郭图道。

    “不可!朝夕问对,都离不开公则。”

    “那就差子乔去。”郭图推荐张松。

    “甚好,甚好!”袁绍点头,道:“前番黄河之败,是许攸投降弃城,若非有子乔坐镇,清河难保。”

    “有他去,我很放心!”

    ……

    东海郡。

    周野和孙策也接到了消息,都大笑起来。

    “曹孟德这老鳖头,总算是动了!”

    “他可是奸到了极致,动手打人之前,还榨了袁绍一笔。”

    周野摇头。

    缺德啊,缺德带冒烟。

    这青天白日的好世道,怎么会有这种缺德鬼?

    “这种人,就该抓了来好好上课改造,让他争取做个人,品德太败坏了!”周野道。

    “就是,应该向爸爸你学习!”

    旁边,曹清河点头。

    唰——

    周野看向她,有些不自然道:“你是……认真的?”

    这妞,不会变着法讽刺我吧?

    曹清河一脸认真,歪了歪脑袋:“当然是认真的!”

    “我父亲坏坏的,常盯着别人家的婆娘,这就叫面由心生。”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