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319章

    “那要不我还你?”周野笑道。

    “一家人不说两家话,姐夫的本事我和子义都服气。”孙策摇头,道:“再说了,子义跟在我身边,亦是为大汉出力。”

    周野目光闪烁,笑道:“若伯符真不怀疑,那我可就将子义安插在你身边做个探子了。”

    孙策闻言大笑,道:“策虽比不得姐夫名震天下,却也是光明磊落之人,姐夫如果舍得将子义借于我,必当亲信来用!”

    “好!”

    周野点头,直接道:“子义子敬,你们日后就跟在伯符身边。”

    “喏!”两人同时抱拳。

    孙策面带笑容,搭配他那张英俊的脸,显得无比阳光。

    眸子里带着几分率真,看不出其他枭雄人物似得奸诈。

    大人物也不是千篇一律的。

    可以奸诈如曹操;

    可以真假难辨如刘备;

    也可以直来直往但依旧本事不凡如孙策。

    历史上孙策早年丧父,却十八岁名震江东,打下了江东基业,是吴国实际上的开创者。

    要说他头脑简单,任由他人宰割那是不可能的。

    之所以如此率真的接受,且能不能真的毫无怀疑的用二人,还要看日后之事。

    几人各牵着马,带着军队回头。

    周野安排几人,快马送信往东海:传信糜家,让他们派人去东海捞出太史慈的母亲。

    糜家是东海巨富,暗中偷偷带个人出来,问题应该不大。

    孙策与周野交谈,无意之中提到于吉:“此人可恶,我当杀之!”

    周野步伐一顿,道:“以妖言惑众者,必有不可告人之秘,除之有益。只是此人背后力量牵扯甚广,要将其拔除,还需多做留意。”

    “吴会之地,民风彪悍,大族宗贼之势极强,你到了那头,更要小心谨慎。”

    “于吉能够横行吴会,和吴会之地诸势力联络势必密切,拔除于吉时,最需注意的便是内部。”

    孙策笑着点头,道:“管他有多大人脉,在我等面前,又算得了什么?一剑下去,自当结果!大族再强,也强不过我手中之枪、麾下之兵!”

    周野眉头一皱。

    孙策的性格确实是这样,可他的死却透露着蹊跷。

    孙策武力非凡,却死在三个刺客手中。

    根据史料记载,当时孙策狩猎,自已的扈从却被远远抛在后头,而恰好就碰上了三个刺客。

    第一,扈从真的因为马慢跟不上孙策?第二,这三个刺客为何知道在哪截住孙策?

    再一点,孙策射死一人后,自已面部也中了一箭,到了这时扈从方才赶了上来,且将剩余的刺客杀尽。

    问题又来了!

    在这种情况下,孙策的扈从显然是有能力抓活口的,哪用得着全部杀尽?

    后世很多人猜想,孙策和周瑜都是死于孙权暗手,可这个说法漏洞同样太大了。

    孙策不是傻子,那时候孙权年纪极小,他有动作,孙策岂能不知?

    如果孙策能闻到一些气息,又怎会将位置传给孙权,而不是自已的儿子?

    要知道,那时候的孙权根本没有夺权的能力,如周瑜等人,都是孙策的老臣。

    一切真相都被掩盖,这里面到底发生了什么,无人知晓。

    但在历史上,留下了一个非常清楚的名字——郭嘉!

    郭嘉曾精准预言孙策会死于小人物之手,显然是他获得了某种可靠资料,才能做出这么精准的判断。

    现在一切都发生了变化,郭嘉不可能再参与此事。

    “因为我的出现,一切都发生了改变,一切都有了可能。”

    “藏在暗处,反而有可能挖出真相!”

    周野目光锐利,手按孙策肩头:“外敌刀剑可除,更可怕的是内敌啊!”

    有些话,他不可能说的太清楚,否则有挑拨离间之嫌。

    孙策整军,故意腾出空间,让周野给鲁肃和太史慈交代一些话。

    “孙策短时间内不会生出异心。”

    “你们在他手下,亦是替我效劳,不需多疑。”

    “是!”两人点头。

    “但有一点,你们千万记着!”

    周野神色突然严肃起来,冲着二人一招手:“过来。”

    两人立即走向前,周野也压低了声音。

    “紧盯孙氏内部,若发现有人有杀策之心,不需阻拦……”

    “你们且冷眼旁观,公瑾是我弟,又和孙策兄弟之交,必要时刻,他可以为援。”

    “此外,子义也需看好公瑾安危!”

    周野除了交代这话之外,还递给了太史慈一封信,对他道:“子义,你虽新投于我,但我知你乃忠义之人,必不会失我之望!”

    太史慈捏紧了手中的信,重重点头。

    这是一种信任,而太史慈是最信义之人。

    鲁肃抬眉,道:“两军交战,生死难料;主公所言公瑾之安危,可是在于内部?”

    “只是怀疑,若公瑾患病,即刻让他回庐江老家。”周野又道。

    鲁肃点头,二人各自退去。

    太史慈走入自已的营帐中,将那张信打开,上头密密麻麻写着许多。

    孙策之死的背后,各种推测太多了,周野也拿不出定论,只能尽量面面俱到,告知他将来江东局势。

    “若来日江东易主,你便跟在他身边,作他心腹!”

    太史慈记下所有紧要内容,将信烧毁。

    ——

    作者有话说:

    谢谢相信我的书友的关心。阴影目前只有五毫米大小,没法准确判断,还需要观察再复查。但是人有时候就是喘不过气,这两天开车来回几百里有点疲了,状态不是很好,容我缓缓捋一下思路。有就发,没有就明天发,勿怪

    第472章

    孙策震江东,荀攸抄后路

    不久,刘备也带着兵马赶来:“张延纵军乱抢,张宁自沛国北上,传言她斩了张延,重统葛坡军,引众人来投。”

    刘备说完,脸上满是羡慕之色:“冠军侯好福气。”

    周野大笑,道:“这也托玄德的福!”

    “张延”屠沛王一族,是肯定要“死”的。

    但葛坡贼吞了许多好处,可不能就这么散了。

    而能收下葛坡贼的,自然只有张宁了。

    张宁出面,既坐实了张角后人的身份,又可以在冠军侯面前保全他们。

    至于罪行,已经全部让“张延”给顶了下来。

    而张延和袁绍翻脸的缘由,“传言”也是张延畏惧汉帝命令袁绍杀自已,所以要先下手为强。

    周野和刘备往西归去,夺下彭城的孙策也与其告辞:“我这便发兵攻吴会之地,姐夫若有闲暇时,可随时过来。”

    “我会让丹阳豫章一带接应你。”

    “好!”

    孙策回南的时候,周瑜已经打破丹徒,直取曲阿。

    而吴郡的严白虎带着人气势汹汹的要借道丹阳,结果于禁奉荀彧之命,非常大方的将门一让,严白虎当场就懵了。

    于禁敢让,他不敢走啊!

    领军进入冠军侯国腹地,这件事还没人做过……

    虽然似乎当这个一哥颇为光荣,但严白虎注定没那个胆子,只能耽误在这,给袁绍的大战鼓吹声势。

    等到周瑜发兵的时候,严白虎立即撤退,于禁又咬了上来,这让严白虎进退两难。

    趁着这番功夫,周瑜程普直接跨过长江,大军就摆在了吴郡大地上。

    吴郡之内豪族前所未有的团结,开始在曲阿一带抵抗周瑜,等待严白虎回援!

    吴郡之地,强的不是严白虎,而是这些世家豪族。

    所谓吴郡四姓,真正的走向繁荣是在东吴,而他们的根基早在东汉就打下了。

    在东吴被灭后,他们依旧活跃,在江南政坛和局势上叱咤风云。

    所谓流水的政权(东吴政权),铁打的八姓(吴郡会稽各四大姓)。

    这些家族,无论是政治影响力还是经济能力,以及在宗族间的武力号召,都不可小觑。

    而严白虎之所以能当上吴郡老大,是因为这群人确实需要一个卖命的,所以帮他收集人马。

    严白虎凉透了之后,吴郡大族不退反进,在孙权掌权时彻底兴起。

    豪族在曲阿疯狂聚集的时候,周瑜佯装绕过曲阿,直扑毗陵一带。

    豪族按捺不住,出兵来袭,中了周瑜提前布置的埋伏,北部大城曲阿再度被攻破。

    “将军走西夺阳羡、乌程,我走东取无锡、进逼吴郡。”

    吴郡是治所所在,自冠军侯夺下豫章后,吴郡会稽人人自危,纷纷加高城墙。

    吴郡坚固难克,大族纷聚于此,打算借此抵抗。

    周瑜的想法是先横扫吴郡全境,将人压死在这一座城中。

    程普皱眉,道:“只怕会稽王朗来援。”

    “将军放心。”周瑜摇头而笑,道:“王朗早已胆寒,坐视战机失去,此刻还在加紧构造他所谓的天城,又怎敢伸手来救吴郡?”

    在看到周野亲自下场,孙策势要雪仇之后,王朗就回到会稽就做了缩头乌龟,做的唯一一件事就是造城!

    甚至发话要建一座可守五十年的天城!

    严白虎听到风声后,留下顾雍带五千人防御于禁,自已带着大军回头。

    是去抵抗周瑜?

    不是,他怕死,第一时间是去投靠王朗!

    而王朗担心严白虎已经投降冠军侯,想要来诈自已开城,直接闭门不出。

    严白虎没办法,这才硬着头皮带兵往吴郡。

    “二位照原计而行,我自领兵去破严白虎!”

    在孙策跨长江后,也不攻城,带着自已八千精锐,由北往南,直扑严白虎。

    “全军挂孝!”

    “令传百姓,孙郎复仇,只杀严白虎!”

    “敢与同行者死罪,开门纳粮者赐旗免死!”

    一行八千人,个个着素,渡江后日夜行进,也不和周瑜程普两路兵马会和。

    吴郡之内,宗贼大族先后聚拢两万余人,中途截杀孙策。

    孙策五日走了三百里,中途连走带战,前后五战,每战必胜。

    且战且走,诛敌万余人,名震江东。

    但凡听闻孙郎所过,山贼避道,百姓献粮,无人敢挡。

    只几日功夫,孙策赶到乌程与由拳之间,不惧两城之敌,于中间列阵,派人传信于严白虎。

    “孙策在此,等你决战!”

    北归的严白虎拿到信整个人都发抖,任由身边众人如何劝也不敢跟孙策决战。

    让人献上黄金美女,只为请降:“昔日与君为敌,皆袁绍之命。”

    “今孙郎归来,白虎已领略神威,甘愿投降。”

    “孙郎本吴郡人,白虎愿将吴郡奉还,只求一山养老便可!”

    严白虎为什么敢动孙策后方?

    那时有袁绍撑腰,有王朗联合行动。

    现在袁绍被干的狼狈逃回,南面土地几乎完全沦丧,王朗又做了缩头乌龟。

    所以他彻底怂了,懊悔万分,信中满是忏悔之意。

    孙策收到来信,当即撕碎:“杀父之仇不共戴天,拿命来偿!你既不敢来战,那我便来找你!”

    提起兵马,便往严白虎扑来。

    严白虎彻底无奈,硬着头皮道:“谁敢为先锋挡孙策?”

    “某愿往一试孙郎之勇!”

    会稽余姚人董袭出列。

    严白虎大喜,道:“若你可败孙策,我将吴郡送你!”

    严白虎给兵五千,命其为先锋,去迎战孙策,自统大兵在后。

    两军阵前,董袭挺刀而出,高声道:“孙郎何在,可敢阵前一分高下!”

    “胆子不小,如你所愿!”孙策冷笑,正欲出马,太史慈却抢先一步杀出,舞枪直取董袭。

    二将交马,战至七八回合,董袭抵挡不住,拨马逃走。

    太史慈开弓一箭,射他坐下马。

    董袭翻倒在地,第二根箭紧随而至,射在他脑袋侧边。

    董袭惊出一身冷汗,问道:“阁下何不杀我。”

    “你有些本事,为何效命严白虎这无用之人?!”太史慈喝道。

    “降则免死!”孙策提缰绳而出。

    董袭起身行礼:“早听英雄之名,特来领教一二,董袭心服口服,愿降!”

    他当即回身,高声道:“某已降孙郎,愿从者免死!”

    哄!

    部下众人,降的降,逃的逃。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