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273章

    “简单点说。”

    “一般情况下,李勋就是李勋,是华夏的骄傲,科学界的新星!”

    “涉及到国家对军火之王的态度,那么李勋就是军火之王!”

    “而他的身份,给他个顾问吧我觉得,没有什么实际权力,但有重要的事儿,我们也有理由叫他。”

    陈诚说着,范老接上话。

    “可以,李勋现在就是航空航天局的客座教授,国家科学院的科学顾问。”

    ……

    第四百一十章

    发展核防御设施

    “多一个顾问,也没什么不好的。”

    范老说着,那边的罗文濬也点点头嗯了一声。

    二号首长接上。

    “那我们基本确定了。”

    “只要李勋不提权力要求,我们也不主动给他,聘请他为特邀军事顾问,涉及到军火之王相关事情的时候叫上他,征询他的意见。”

    “这样的话,我们另一个怎么应对军火之王的问题也解决了。”

    “到时候,叫李勋来商量就行。”

    “这个提议,我会向组织汇报,零号肯定会同意的。”

    二号首长话音落下,四个人前后开口。

    “同意!”

    ……

    就这样。

    五人的小会开完。

    当天下午,李勋就收到了国家相关部门人员专门送过来的聘书。

    因为李勋在鹰酱航天局以及保护国家常温超导技术中的突出贡献,聘请李勋作为特邀观察员。

    李勋将以国家航空航天局客座教授,国家科学院科学顾问,国家特级重点企业红旗集团董事长,国家特邀观察员的身份,选择出席国家邀请他的参加的重要会议。

    而当天晚上,李勋和张澜,就坐在了一个大型会议室内。

    张澜能坐在这里,就是因为他华夏最强暗子的身份。

    不过,围绕大会议桌的座位是两排的,张澜在李勋身后。

    可以说,他们俩的身份,已经算是最低的一档了。

    在座的各位,行政级别最低的就是副部级,要么就是国家各个专业部门绝密部门的领导人。

    这场会议的主要议题,就是讨论有关军火之王的问题。

    军火之王强势露肌肉,让世界各国震惊不已,世界各国目前主要的方向,已经不再是国与国之间的争锋,而是怎么样稳住军火之王,消除一切可能让军火之王暴起的隐患。

    同时,开始加紧研究核防护措施,避难设施,以及大气层之外的核拦截,核污染清除措施。

    二号首长上来主持会议,说了大概情况之后,先让会议常任的几个委员表态,然后就是让李勋这个新加入的成员表态。

    李勋也没有多说什么,只是跟着前面几位大佬的说法。

    说应该借助国内现在独有的常温超导技术,全物质编制技术,微观铭刻技术,大力发展核防御设施,以应对将来可能爆发的灭世之战。

    然后,李勋还提出。

    如果可以的话,可以借助新兴技术大力发展空间武器。

    争取能把核弹引导,或者销毁在大气层之外。

    毕竟现在这个世界上,除了军火之王的威胁,还有其他国家的威胁呢。

    双重核威胁,让世界陷入了极度恐怖的和平。

    而极度的发展,以及另一种层面的竞争,也就从现在开始。

    会议的最后,当然是平稳结束。

    李勋,或者说广大参会人员提出的统一意见,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认可,关于李勋提出的发展空间武器的提议,国家也会进一步的考虑。

    回到别墅,李勋和张澜随便聊了聊。

    也就是分析国际局势什么的,他们猜测,全球将进入一个非常平稳的和平时期。

    因为谁也不敢在这个时候,故意惹怒军火之王。

    尤其是鹰酱,军火之王直接对鹰酱宣战,还在鹰酱搞了那样的事儿,鹰酱不可能赌上整个国家继续和军火之王抗争。

    而鹰酱一旦安静下来,那世界差不多就太平了。

    当然,和平只是相对的。

    在鹰酱欧罗巴毛熊二毛等地逐渐和平下来之后,那么该爆发争端的就是那些之前一直被各方大国钳制的小型国家了。

    某些小型国家,会迎来前所未有的变化。

    或许是政权更迭,或许是全面的内战。

    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些小型国家在这段时间,获得前所未有的自主权。

    并且,还有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

    那就是,华夏将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

    多方技术进步,加上军火之王对华夏的偏爱,让谁也不敢对华夏怎么样。

    “……我让你办的事儿,怎么样了?”

    最后,李勋问了张澜一句。

    张澜点点头。

    “没问题了。”

    “他们正在采取行动,已经进行了几次任务,没有压力,也没人发现他们,都是我之前的老战友,只跟我们家联系的。”

    “完成任务之后,他们不适应国内的生活,才去了东南亚。”

    李勋嗯了一声。

    “那就行,注意纪律就好。”

    “那片地区,我们必须控制在手里。”

    “就明说,只是抢钱抢黄金,销毁毒品,至于军火之王的武器,不管谁问都说不知道怎么来的就行了。”

    说到这儿,张澜笑了笑。

    “他们本来也不知道怎么来的。”

    “反正我跟他们说到那个地方,他们去了之后,就发现那堆着武器,还用中文写着,‘没问题,随便用’。”

    就这样,两人又随便说了两句,张澜就回去睡觉了。

    在离开之前,张澜再一次注意到了李勋桌子上的文件,《核物理学》。

    张澜离开,李勋也站起来,伸了伸懒腰准备离开。

    现在一切的事情,都在掌握之中!

    国家为什么给他个观察员的职位,为什么自己第一次会议就是讨论和军火之王相关的问题,为什么自己现在的地位,除了在红旗集团之外,他没有任何实权。

    他能调动的人,在华夏也只有蓝韵张澜金秘书而已。

    就算是红旗集团的员工,那也基本属于国家编织,守卫部队,除了范老的就是军队。

    至于他身边的卫队,则是范老赞助的。

    这也是为什么,李勋早早就开始聚集自己的力量的原因。

    还有,他这次乍一看非常冒险,让军火之王直接成为世界公敌的行动,其实也是另有深意。

    至于什么意思,还需要经过时间的检验。

    李勋收拾着,蓝韵敲门走进来。

    “李勋,来,喝点银耳羹吧。”

    “金秘书做的,她说看张澜这段时间好像上火了,给他败败火,我要了一碗过来。”

    李勋凑上去,一手揽住蓝韵,一手端起那碗“银耳羹”。

    李勋原本微笑的脸,刚到嘴边的话,瞬间全都咽了下去。

    ……

    第四百一十一章

    偷渡西南边境

    “这是银耳羹?”

    李勋问了一句,蓝韵点点头。

    “张澜喝了没有?”

    李勋又问了一句,蓝韵继续点点头。

    “喝了,一口就喝下去了,说味道不错,让金秘书下次做的时候叫他,他也想学学。”

    听着蓝韵的话,李勋无奈摇头。

    生活啊。

    你把张澜这个老实巴交的钢铁直男都逼得会说话了。

    低情商:你做的不好喝。

    高情商:下次做的时候叫我,我想学学。(我想看看你怎么做的,能做成这个鬼样子,我要指点你!)

    李勋这么说,也不是空穴来风。

    主要是这碗银耳羹,实在是看不出银耳羹的样子。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见过,在洗衣服的时候,把半卷劣质可以轻松被水泡烂的卫生纸塞进衣服一起洗,而且放的水的还多。

    等到加上洗衣液转一会之后,趁洗衣机还没有自动放水就关闭。

    然后你就会看见衣服沉底,一洗衣机碎屑,像是只有蛋白没有蛋黄的鸡蛋汤被冷藏放了很久的那种粘稠。

    衣服就卷在里面,黑的白的红的只能看到大致颜色。

    现在李勋手里这碗银耳羹,大概就是这样。

    而且,还有一股淡淡的,洗衣机的电线短路,烧焦电线胶皮的糊味。

    李勋拿起勺子,喂给蓝韵一口。

    在蓝韵捂着嘴到处找垃圾桶吐的时候,李勋一边给她拿过垃圾桶,一边说道。

    “下次记得点外卖,实在不行雇个厨子,为了生命安全,这钱得花。”

    “你也别做了,你都看不出来这里有问题,你做出来的估计我也不敢吃。”

    李勋说着笑了起来,蓝韵也笑着拍打李勋。

    李勋冲出门去,看到金秘书抄着锅铲,她的对面是拿着锅盖格挡的张澜。

    两人相视一笑,各自逃命。

    ……

    华夏。

    西南边境,湄公河流域。

    李勋曾经分析过,这一片地区,是华夏国土边防,防止偷渡的重点。

    华夏的西部,西北部边境,多是高山峡谷荒漠,除了口岸城市之外,有着大片大片的误无人区,从那边偷渡,偷渡者大可能半路死在路上。

    而且,那边是华夏西部能源基地,地广人稀,偷渡者从那边过来,基本就是找死。

    北部,内蒙高原和外蒙。

    和西部的情况差不多,地广人稀的地方,偷渡者可能死在半路。

    而且,那片地区还有朱日和训练场,以及在周围驻训的军队,因为当年和毛联的冲突,加上现今毛熊国,这里一直是国土防御的重点。

    东北地区,也是如此,都是国土防御重点。

    没有重点防御的地方,也就是大兴安岭地区。

    不过,如果偷渡者能扛得住冬天零下三十四度的低温,或者是扛住大兴安岭地区春夏季沼泽和外出觅食的野兽成功穿越大兴安岭地区,那国家肯定欢迎这样的偷渡者。

    这样的人,必须抓过来好好研究一下。

    东边,不考虑。

    那是黄海东海太平洋,除非游过来,不然混在货船上,被查到就是遣返。

    想混过去,更是难上加难,不要小瞧华夏的海关缉私队。

    东南方向,云贵高原地区,桂省十万大山,本地人深入都可能迷路,更不要说外国的偷渡者了。

    所以,就只剩下西南方向。

    西南方向是有高山大河,也有热带雨林的森林谷地,地势复杂,气候潮湿,观察困难,缉私难度大增,加上湄公河流域又比较乱,所以是防御的重点。

    此时,这边的天刚刚黑下来。

    库玛,这个明显是南美人面孔,戴着纯黑头巾,右手一把柴刀,左手一把手枪的人,正引着一群戴着草帽,背着竹筐的东南亚人在密林里穿行。

    库玛前面,是一个当地的向导。

    他们没有打灯,纯靠一个人搭一个人,靠着经验抹黑往前走。

    “慢点,不要着急。”

    “不要发出声音。”

    库玛并不流利的东南亚语说道。

    他身后的人也没有回话,只是默默的走着。

    就在这时,一个好像是上山砍柴的人,在他们经过之后,拿起对讲机用着当地的语言轻声说道。

    “勐竹村方向,下山的羊道,八个人,除了那个戴头巾的,其他都是我们的人。”

    他迅速说完,起身看了一眼之后,悄悄的跟了上去。

    前面的一行八人,谁也没有发现他的踪迹。

    与此同时。

    在不远处的某个小村庄里,像是村长的人听到对讲机里的话之后,用村里唯一一部手机,给一个特定的号码打去了电话。

    “勐竹方向,八个人,除了一个戴头巾的,其他都是我们当地的村民。”

    说完,村长放下手机,摇动铃铛着急村里的壮年男人。

    也就在同时,在县城里,某城市边缘小别墅里的男人,接到了他们大哥下来的命令。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