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240章

    他的所有财产,全部都被收缴。

    然而他的家室,却在两个月前前往了鹰酱,并且迅速获得了鹰酱国籍。

    且,那个中高层领导四十三岁的妻子,二十一岁的女儿,以及十一岁的儿子,在之后的两年里,分别因为慢性病,车祸,校园暴力事件死亡。

    而且,张澜还往前翻了翻,那个中高层领导,他的家族里根本没有心脏病史。

    对此,张澜有了一个大胆的推测。

    那个坠崖死的前巨峰集团的员工,就是写匿名信的人。

    他之前就是在网络技术部门,因为发现了什么东西,被巨峰集团辞退,这个人不服,继续查下去,查出了巨峰集团和境外资本合作危害华夏的证据。

    因为怕报复,所以写了匿名信。

    但他小看了巨峰集团的实力,巨峰集团查到了是他写的匿名信,于是派人杀人灭口。

    坠崖,是最能屏蔽目击者,消除证据的方式。

    做完这些之后,巨峰集团又抓了一个本来就不干净的领导,这个人或许就是他们一直选好的顶包师,之前可能就是对他的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就等他关键时候背锅。

    巨峰集团与那个领导达成交易,让他抗下所有,咬出调查组的官员。

    并且为了掩盖本来的目的,没有把调查组整个端掉,而且还咬了其他的官员。

    就这样,因为有人认罪,证据链清晰,动机无非就是利益,这个领导和一批官员落马。

    之后,为了消除证据,巨峰集团找人干掉了那个中高层领导。

    他的家人,在巨峰集团兑现当时给那个领导的承诺之后,到了鹰酱,迅速的入了鹰酱国籍。

    这样的速度,肯定是有人帮忙了。

    资产被收走,那个领导还在牢里,能帮她们的,肯定只有巨峰集团。

    但入了鹰酱国籍之后两年,三人全部死亡。

    说是故意也行,意外也罢。

    但就从那时候起,除了红旗集团的掌权人苏锋,所有跟当时那件事有关的人,全部死亡。

    至于落马的官员,他们要是查到了什么,那么针对巨峰集团的调查早就开始了。

    所以,他们肯定什么也不知道。

    这样的话,就算他们出来,再也不能从政且没有任何证据的他们,也不可能对巨峰集团造成任何威胁。

    如果这样想的话,一切就都通了。

    虽然这样想有点不把人当好人,但张澜习惯这样想。

    因为巨峰集团真的不正常,干净的不正常。

    就像是人一样,不管看起来多么完美的人,总归有点小毛病,要么喜欢抽烟喝酒,要么脾气暴躁,要么就是纯粹的闷葫芦。

    如果一个人性格开朗,张弛有度,容貌顶尖,举止得体,有才有财,那八成是骗子。

    总之。

    不管巨峰集团是不是真的很干净,张澜查到这儿,推测到这儿,他就会合理的怀疑巨峰集团所做的一切。

    他得提醒金秘书,一定要注意巨峰集团。

    而金秘书那边儿,还在继续之前李勋的事业,和华夏的各个公司谈合作。

    李勋当时已经形成了一份名单,金秘书就按照名单,和那些公司谈合作。

    如果李勋标注没问题的,那就直接用资金不足,合作力度不够等理由拒绝,有问题的公司,那就先拖着,达成初步的合作意向再说。

    之后的细节,再慢慢敲定。

    因为在这些公司里的大头,是苏锋的巨峰集团。

    只是现在,巨峰集团还没有动静。

    巨峰集团,是唯一联合了不少小型公司,合作竞标的集团。

    其他集团中,也有和巨峰集团体量差不多的,甚至超过巨峰集团的,其中也有身份存疑的,但他们全部是想自己和红旗集团合作。

    所以,巨峰集团现在可以说是红旗集团预合作对象中,单家实力靠前,整体实力第一的集团。

    并且,巨峰集团是唯一一个,能提供上下游全套产业链的企业。

    金秘书按照李旭的远程指挥,在等待巨峰集团的行动。

    ……

    第三百四十一章

    暗流涌动!

    华夏这边儿,暗潮汹涌。

    而世界市场,却是一片欣欣向荣。

    只不过,这些都是虚假的。

    拉维当初的计划,已经开始实行。

    国内大批低端产品,都以很不错的价格被境外相关的企业收购。

    此举,推动了国内制造业一个短时间内的复苏。

    各种上下游企业,纷纷有了动力,开始进行生产。

    这是市场,华夏方面之前听过李勋的建议,暂时没管。

    实际上,这些也比较难管,市场这东西,涉及到的东西太多,影响因素也太多,在大计划中贸然去管,容易出问题。

    所以,华夏放任市场发展这一点,并没有引起境外相关资本的怀疑。

    他们也都知道,不到关键时刻,华夏操控市场的大手,是不会轻易出手的。

    于是。

    华夏这个“世界工厂”开始慢慢的全面复苏,并且准备逐步走到火力全开的程度上。

    阿三国那边儿,安东尔主导接收华夏的相关产品,倒手卖到中亚,中北非,南美等地。

    而东南亚地区的制造业,因为外国大资本购买华夏产品,也受到挫折,金三角地区的贸易再度发展起来。

    安东尔趁着这个机会,引入了拉维扶持的一方势力,和拉尔帮分庭抗礼,开辟了南美-阿三-金三角的路线。

    拉维也开始准备,要进入华夏市场。

    与此同时,丹尼尔和摩根,也开始行动,加紧带领世界上非光明会组织的更大广大的商人,抢购华夏产品,卖到第三世界国家。

    并且加紧了和鹰酱高层的联系,准备下一步的断路计划。

    一切的一切,都在按照他们的计划进行。

    华夏内部,因为不少人看到了商机,开始出现传统低端制造业扩大规模,以及新人入场的情况,对部分原材料的需求量大大增加,相关产品的进口数额也相应增加。

    以此,也带动了华夏国内对相关原材料的生产。

    因为传统能源矿产行业,受到国家调控以及常温超导技术的冲击,再加上世界市场上丹尼尔他们联合多方财团,对华夏进行宽松的出口政策。

    以及华夏对能源矿产资源的保护,传统制造业出现虚假繁荣的假象,传统能源矿产行业逐步收缩固定等原因,大批人涌入到传统制造业。

    华夏这个“世界工厂”,瞬间爆发出了无与伦比的潜力。

    而且,因为丹尼尔,摩根,安东尔,三井世文等代表华夏周边大经济体的人,准备筹措资金彻底买断红旗集团的常温超导技术。

    他们手里的资本,势必要分出一部分做准备。

    而目前为止,最好分出的部分就是房地产和传统能源行业,因为这些行业总体的供需比较稳定,就算他们暂时退出,也会有其他人跟上,不会出现整个国家内部这种行业慢慢被排挤消失的情况。

    但也是因为这样,华夏在某段时间内,成为这片地区进口大宗能源矿产等产品的最大的买家。

    华夏相关部门也是有恃无恐,按照李勋的推论,把这些大宗能源矿产产品的价格压到了一个很不错的位置。

    对此,出口这些资源的南美西亚阿拉伯国家,也只能同意。

    大宗的能源矿产产品虽然没有保质期,但储存和运转所产生的费用,都是不小的。

    他们又不可能不开采,因为他们的国家得靠这个活着。

    一直做小宗生意,赚的少,甚至赚的还不如频繁多次转运,大宗产品储存所带来的消耗多。

    所以,他们只能以相对低廉的价格,卖给华夏。

    少赚那么一点点,总比吃亏来的舒服。

    而对于传统制造业在华夏有全面铺开的迹象,根据李勋的推断,国家也进行了相应的应对。

    应对的方式,其实也很简单。

    就在李勋去阿三国参加论坛之前,李勋就和国家相关部门的人员讨论过,他们在会上通过了该领域的一项新法案。

    那就是为了加快华夏国内的经济体制改革,产业结构转型调整,传统制造业要获得营业资质,需要多走几步程序。

    当时国内这个行业的人基本固定,他们不需要;这项规定也没有大张旗鼓的公布出来,只是作为补充条款加入,所以国外的相关组织也没在意。

    但是现在,它的作用就来了。

    华夏国内新兴的制造业,他们办厂开公司,都还在走审批。

    渠道联系好,货源找到,等到审批下来,才能建厂开始生产。

    这基本是约定俗成的流程。

    不然的话,全部找好没资质,那就是白找。

    而先做审批,再去联系渠道,找货源,这也不是民间资本的风格。

    因为民间资本无法保证渠道是否合适,渠道能保证自己做到多大规模,货源是否稳定。

    这些,都决定了他们要投资多少,建设多少。

    所以,顺序可以调整,但不能大乱。

    先有架子,再找路子,办下章子,赚得票子!

    华夏内部市场的一切,也都是按照李勋和国家共同的计划在进行。

    单靠李勋是不行的,因为李勋没有那么大的能力。

    单靠国家也是不行的,因为李勋在这件事中,是唯一的,最大的鱼饵!

    能做出这样的准备,也不是李勋料事如神。

    而是李勋和国家相关部门的人一起,考虑到了事情有可能发生的种种的转变,都做出了相应的预案。

    不论是能源,教育,制造业,军工业,农业,新能源产业,甚至包括舆论战,信息战等等方面,只要是西方资本进攻,国家和李勋都有预案。

    只不过这一切预案的基础,都是国家先一步解除对红旗集团的控制。

    然后李勋金蝉脱壳,也在明面上脱离对红旗集团的掌控。

    让红旗集团成为一个空空的口袋,但时候谁钻进来,能钻进多少,就看李勋和国家的一系列操作能忽悠到多少了。

    等到最后,把口袋一收。

    里面有多少东西,就由不得把东西投入里面的人了。

    而且,本来关闭的口袋打开再关上,于情于理,这个口袋都不可能再打开了。

    ……

    第三百四十二章

    困难比例,二比一!

    又过了五六天。

    有人,钻进口袋了。

    这天,巨峰集团的苏锋,第二次登门。

    只不过,这次迎接他的,是现在正在执掌红旗集团的金秘书。

    “金董,你好你好!”

    “想不到啊,这次来,红旗集团是这样了。”

    “幸好上次我没和李勋合作,不然肯定被他坑了,金董年轻有为,还这么漂亮,那绝对是红旗集团,乃至我们华夏的门面啊!”

    “相信红旗集团在金董的带领下,肯定能大踏步前进啊,哈哈哈……”

    “来来来,小小礼物,不成敬意!”

    和上次差不多,苏锋先是一通彩虹屁,然后给金秘书带来了礼物。

    这次的礼物,是一条铂金蓝宝石项链。

    金秘书也不客气,直接收下。

    这是正常的商业合作馈赠,不接受人家礼物,就有了一点拒人千里之外的感觉。

    同时,金秘书也得到了李勋的预警,她也清楚这个巨峰集团不简单,所以收下他们的东西,丝毫没有心理负担。

    拿过礼物,金秘书邀请苏锋坐下。

    “苏总太客气了!”

    “我也只是做自己分内的事儿,只不过以前功劳都被李勋这货抢走了,现在,只是拿回了本来属于我的东西而已。”

    “闲话少说,我们直接开始谈吧。”

    “贵公司的实力,我也都清楚,毕竟之前也都是我帮助李勋了解的。”

    “当然,李勋当时提出的条件,是他自己想的,他只是想拿钱跑路,所以提出了那样的要求。”

    “但我不是那样,我是正经谈合作的。”

    金秘书说着,苏锋点点头。

    “金董果然快人快语!”

    “看来,李勋也都是跟你学的,那就说说你的条件吧。”

    听到这话,金秘书直接拿出一份文件。

    “巨峰集团要合作,我们肯定是欢迎。”

    “毕竟在目前所有除了国字号的合作伙伴中,巨峰集团单体实力靠前,而能够联合的力量是属于独一档的存在。”

    “您也知道,没人喜欢在一个项目里,去应对数不清的合作伙伴。”

    “有一个固定的,有实力的伙伴是非常省心省事的。”

    “所以,我的条件是这样的。”

    “因为红旗集团主体和常温超导技术,以及背靠国家的缘故,巨峰集团的注资,会以进入前融资规模二比一的比例,折算成股权。”

    “且,巨峰集团的股权不能超过我所占有的股权。”

    “巨峰集团所获股权,将从除了国家主体之外,红旗集团其他国字号的部门里出。”

    “也就是说,如果巨峰集团倾尽全力,将会成为红旗集团的第三大股东,与我的股权相当,略低于国家主体。”

    “其他的股权,在蓝韵和张澜,以及少数几个国字号队伍手里,不过他俩都是李勋的人,后面等李勋醒来,罪名坐实被审判,蓝韵和张澜他们的股权会被我收回来,因为之前就是从李勋的股权里分出去的。”

    “到那时候,我的股权会略高于你,不过你巨峰集团不论是和我还是和国家主体联合,都能形成绝对控股。”

    “全资入股的话,董事会,也会分给你们十分之三的席位。”

    “监事会,会给你们四分之一的席位。”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