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章
“但我说实话(我说的是假话)。”“这里的人还真不错(狱长很差)。”
“他们挺照顾,也挺尊重我的,也挺尊重科研人员,我的条件,他们都会尽量满足(他们是一群狂妄的煞笔,不是我的身份,我得被欺负死)。”
“你在这儿再待一段时间吧,也正好休息休息,狱长他们都会帮你的(你赶紧想办法破跑,他们要害你!)”
说着,丁源站起来,伸出手。
李勋也站起来,和丁源握手。
丁源非常认真的看着李勋,说道。
“那再见吧,你说的生物电场,我试试研究一下,有不懂的我再向你请教。(我一直在这儿,有需要叫我。)”
李勋嗯了一声,目送丁源离开。
没错,李勋选择相信丁源。
他可以肯定,丁源是一个受过挫折的科研人员,所以之前才会是那种混不吝的样子。
但他对科研的认真,对技术的热爱,对自己的崇拜,这种感觉是装不出来的。
虽然丁源能提供的信息很少,但至少,他能让自己在这里的生活好很多。
……
第二百四十五章
背后大佬,开始行动!
另一边。
虎桥监狱为了方便丁源,而临时转移的监控室里。
刘猛戴着耳机,监听丁源和李勋的对话。
能坐上狱长的位置,刘猛绝对不可能是傻瓜,从丁源和李勋的话里,他能感觉到不对劲,好像就是在含沙射影一些东西。
但是,在没有确凿的证据之前,仅凭几句话,并不能确定丁源就和李勋有勾结。
因为在明面上,那就是正常的对话。
不过,由此刘猛可以肯定,丁源对李勋的态度,已经有了极大的改变。
这,可能对组织不利!
“好了,没什么问题,看着他们就好了,有什么情况及时汇报,那个李勋绝对不能离开监房的范围!”
监听完毕,刘猛交代了几句,转身回到办公室。
他决定把这件事,和组织那边说一下。
相对于组织,那个张澜背后的人,还有研究中心这边儿,刘猛认为组织和那个张澜背后的人基本是同级,毕竟能直接让上面下命令往他这塞人。
研究中心那边儿嘛,就是有事儿才会过来。
更关键的是,组织那边儿可是给了钱的。
他可能惹不起张澜背后的人,但一个研究中心,他全程还是按照章程办事的,虽然在一个系统,但完全是不搭接的两套体系。
就汇报一下消息而已,这他还能不敢?
于是,回到办公室,刘猛直接给组织那边打去了电话。
……
华夏西部。
中年人正等着科学院那边的消息。
他安排了不少人,分布在各个相关机构。
但是,科学研究这种事,向来都是严肃紧张的,尤其还是在监狱的这种大背景下,更何况,李勋还是被他们扣的私通外国,骗取科研经费的罪名。
所以,整个核验的过程会很长。
就算是李勋的技术很牛,能引起极大的重视,那至少也要三五天。
但中年人能做的,只有等。
监狱系统和监狱系统附属的研究中心不一样,研究中心是能直接通到可国家科学院的,保密级别很高。
就算是中年人,也没办法把人安插进去。
安排人探听消息,也只是探听而已,说白了就是一句话的事儿,就是他们今天干了什么,要干什么,谁去了这些。
中年人还需要通过这些讯息,来分析判断李勋技术的重要性。
而且,安排进去的人,也都不是什么重要的岗位,他们能得到的信息也很有限,所以中年人才会安排很多人。
精度做不到,那就用人海战术来覆盖。
此时。
秘书刚跟他说完刘猛汇报的事情,中年人夹着烟的手顿了一下。
“你是说,刘猛发现那个丁源对李勋的态度有了很大的转变,他昨晚上还研究了一晚上,而且他们说话的时候,开始还谈了一些不属于技术上的事儿?”
中年人问道,秘书点点头。
中年人想了一下,向着秘书伸出手。
“丁源的资料给我。”
秘书迅速从文件袋里掏出丁源的资料,递给中年人。
中年人看着丁源的资料,脸上露出了笑容。
他知道了丁源算是被美色拉下水的,但这个人对华夏还算忠诚,而且是那种典型的被边缘化的科学疯子人设。
而他研究的方向,也正好和李勋提供的微观铭刻技术吻合。
也就是说,李勋真的是研究出了什么东西,这才让丁源如此激动。
这种科学疯子中年人再了解不过,他的老对头,年轻时候就是一个科学疯子,这种人能做出什么事儿,中年人最清楚。
“看来,这个丁源是要保李勋了。”
中年人当即下了定论。
随即又问到,“研究中心那边儿,有没有什么消息?”
秘书点点头,“今天早上的时候,我们安排的清洁工发现研究中心二分部的人昨晚好像都没下班,丁源就是二分部的人。”
说着,中年人站起来。
“找个理由,随便找个其他监狱把事情搞大点,让我出现在监狱不那么突兀的那种,可以舍弃一些东西。”
“我要去几个监狱巡视,虎桥监狱,排在后天!”
中年人说完,秘书点点头嗯了一声。
此刻,中年人知道自己必须见李勋一面了。
他相信如果李勋不傻的话,肯定不会把一切和盘托出。
也就是说,李勋绝对藏下了关键的东西,他只要过去,用自己的权力把李勋藏着的关键东西扒出来,那这个牛逼的技术,就是他自己的了。
这种聪明人,只要他不归顺自己,那必须干掉。
当然,也不排除李勋傻到真的全交了。
那样的话,中年人还是会拉拢他,让他当一个科研机器也不错,如果拉拢不到,那还是杀了。
这件事,只有他自己才能完成。
李勋研究的东西看起来价值不低,还有那个丁源在,只有他自己去,才能压住丁源、研究中心,以及他们背靠科学院的那个主任。
只要老范那个家伙不出现,中年人谁也不怕。
这件事,也就这么定了下来。
秘书也开始行动。
中年人的本职工作,是在华夏西部,虽然明面上没有太多实权,但他暗中控制着不少人。
而且,他的家都在这边儿,没有特殊情况,突兀的去华夏内地,可能会引人怀疑。
所以,需要找一个说得过去的理由,让内地的事件和中年人扯上联系。
这种事儿,秘书非常擅长。
他最熟悉的操作,就是用一些安排好的意外,把中年人以合情合理的理由,带到他想去的地方。
当然,这个过程中,可能会死掉一些人。
不过,这些对他们来说都只是小事。
……
研究中心。
此时张大珩这边儿,还在紧张的核验过程中。
他们这些人,和丁源一样都是一晚上没睡。
所以,毫无意外的,他们也碰到了和丁源一样的问题。
他们曾经也算是这方面的专家,但在李勋的微观铭刻技术中提到的难题,他们还是无法攻克。
于是,在疯狂计算讨论了半天之后,张大珩还是给丁源打去了电话。
“丁源,那个李勋提供的东西,就这么多了吗?”
……
第二百四十六章
研究中心主任——钱渊
“微观铭刻技术中电场是怎么控制的,他是不是少写了一部分,我们也研究了整整一个晚上,但还是没有思路。”
“这个电场不行,这项技术就不完整啊!”
那边的丁源赶紧回复。
“部长,李勋确实已经写完了。”
“微观铭刻电场技术,李勋有了一定的想法,但缺乏支持,而且我觉得,可能只有李勋才能把这项研究继续推进!”
丁源如实汇报,但他把李勋的名字咬的很重。
意思很明显,就是强调李勋的重要性。
听到这儿,张大珩也反应过来。
对啊!
他之前只顾着想技术的问题了,但现在,李勋还在监狱里。
虽然张大珩也不清楚李勋到底犯了什么罪,但掌握了这样的技术,绝对可以戴罪立功,争取减刑。
现在最重要的问题,还是得先把李勋从监狱里弄出来,回到科研岗位上来。
不然在监狱,就算是再牛逼的科学家,也发挥不出全部实力。
“我明白了,我马上上报!”
张大珩激动的说道,赶紧说道。
“要快!”
“最快的速度!”
“一定要快!”
紧接着,丁源又补了两三句。
作为科研中心分部部长,他们是有责任和义务,把高精尖的技术进行逐级汇报审批的。
只不过,这中间的程序会比较复杂。
一向稳重,或者说有点漫不经心的丁源,罕见的说了三次快。
张大珩很清楚的记得,上次丁源这么着急,还是在当初间谍女学生事件中,丁源求自己救他。
“丁源肯定遇上什么麻烦了!”
张大珩心里想着,但也没打回去追问。
监狱那地方他也知道,本来就是藏污纳垢的地方。
于是,张大珩当即越级,跳过研究中心审核部,秘书部,监狱监管部门直接给研究中心的主任钱渊打去了电话。
此时。
钱渊正在参加有关光刻机的国际论坛,讨论光刻机发展的方向以及近年来碰到的研究难点。
华夏在这方面不算突出,来这里只算是学习。
其他研究的比较好的国家,也是这样定期给华夏透露一点点,明面上是技术交流。
但他们说的东西有可能是坑,也有可能有用,华夏这边儿只能听着,仔细鉴别。
但因为华夏的国际地位,钱渊还是坐在第一排。
电话铃声骤然响起,让他很紧张。
这次他的行程是公布出去的,如果说没什么大事,一般人会给他发消息,或者打给他的助手,让助手判断转达,而不是在这种情况下打电话。
但拿起手机一看,发现是张大珩的,钱渊直接挂断了电话。
然后愤怒的编辑消息。
“我在开会,有什么事儿,一个小时后再说!”
钱渊和张大珩是校友,准确的说,当年张大珩进大学的时候,钱渊是他的导员。
不过钱渊对张大珩没有多少好感,因为在钱渊看来,张大珩这个人非常的顽固,虽然有能力,但一直局限在自己的小世界里。
张大珩这一辈子,说实话没有多少研究成果。
因为他一心扑在国家已经不再支持的微观铭刻技术上,劝他转移研究方向他也不转。
当年间谍女学生事件之后,研究室也被取缔,他宁愿在研究中心挂着继续研究他的微观铭刻技术,也不愿意换个赛道做出更大的贡献。
更是因为钱渊是他的导员,关系近点,就不断要各种设备资金,用来帮助他的微观铭刻技术研究。
钱渊帮了他几次,但研究中心的经费是有限的,还有其他方面,不可能都给张大珩霍霍了。
但张大珩还在坚持不懈的要,所以钱渊对他没有太多好感。
回过去消息之后,钱渊打算继续开会。
不过紧接着,他的手机又响起来,这是张大珩发来的文件。
文件标题也很简单。
“微观铭刻技术!”
钱渊瞟了一眼,准备关上手机。
类似的文件,张大珩发过很多了,都是一些理论性,基础性,并且不完全的研究。
这个张大珩,有点小进展,哪怕只是一个方程式的进展他就要汇报,从而以此向钱渊要经费要设备。
对此,钱渊都懒得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