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二十三章

    第二十三章

    半年后。

    新建的水利取得了极大的成效,江南水患得到了大大的缓解,穆青萤却没有急着回京,反而上了一道折子,仍旧留在了这里。

    范元赫跟在她的身后,神情中带着几分不解,“公主,为何不愿回京?”

    她笑了笑,指向身后那片肥沃的土地以及农田里脸上挂满了笑意的百姓,“本宫想从这里开始,让这片国土上的百姓都能露出这样的笑容。”

    洪涝只是开始,她还有许多从现代带来,又还未曾实现的抱负。

    “范司空,你愿意成为这个见证人吗?”

    范元赫看着她脸上的笑意,有野心,有抱负,也有真真切切从百姓出发的善意,他好像明白了她想要的东西,

    十分大逆不道,也足够惊世骇俗。

    他抬头看向远处,那边是金堤的方向。

    视线重新转回她的方向,阳光洒在她的身上,她仍旧笑看着他,在等着他的答案。

    怔愣片刻之后,他点头。

    “微臣……愿意。”

    不止是见证人,是你想要我做的一切。

    虚空之中,温淮宴和温谨言亲眼看着曾经最亲近的人一步一步将那片每到雨季便哀鸿遍野的土地变成如今这般安居乐业的模样,看着那个叫范元赫的男人一步步沦陷在她的魅力之下。

    唯一让他们值得庆幸的,就是穆青萤似乎对此并没有什么想法。

    她虽与他走的很近,但也一直保持着君与臣的距离。

    脚下的时钟开始响起急促的警报声,父子两个人却恍若未闻,仍旧呆愣的看着光幕的方向。

    他们用了短短一刻钟,看完了穆青萤在安国的半年,也是这一刻,父子俩终于亲身体会了什么叫做度秒如年。

    离开的符咒仍旧完好无损的丢在一边,温淮宴和温谨言谁都没有去碰它的打算。

    光幕中的画面仍旧飞速的向前播放着,他们看着她带着人利用安国原有的种子培育出了高产又抗灾的麦种。

    然后是各种药材的提炼,加工。

    她成了江南地区百姓口中无所不能,神乎其神的长宁公主,然后一路往北,直至整个安国。

    穆青萤的脚步从未停止不前,她的目标从来都不仅仅只是安国的公主。那个在江南地区与她共事了数年的男人,也一直默默跟在了她的身后。

    后来年过半百的江南总督范大人看着自己被撬走的儿子,才后知后觉的明白过来,穆青萤其实在和范元赫同去书阁翻找资料的那天就已经盯上了他。

    而他费心培养出来,最令他骄傲的儿子,也甘愿沦陷其中。

    范大人后悔莫及,却也无可奈何,唯一能让他欣慰一些的大底就是穆青萤的目标不止于公主,是以范元赫的终点也不在于不能入朝廷的驸马。

    丰治十年,穆青萤出海归来,带来了番薯与马铃薯一类多季易种植的作物,安国在吃一方面彻底不用发愁。

    丰治十五年,穆青萤成为安国当之无愧的第一位皇太女,二十有四的范元赫终于等到了穆青萤松口,成了安国第一个男妃。

    丰治二十年,安帝驾崩,太女继位,改年号为瑞丰。

    穆青萤登基为帝那天,众朝来贺,她端坐于龙椅之上,眼前却突然出现一片光幕。

    她愣怔片刻,心念一动,光幕中便渐渐浮现出另一个世界的模样。

    画面里有两个人,大的头发花白,眼神浑浊,呆呆傻傻的;小的那个已到而立之年,行为举止却如同四五岁的痴儿。

    “他们怎么变成这幅模样了?”她有些好奇,还是没忍住在心底问了一句。

    无人回答她的话,只是光幕中的画面突然切换,那片白色的虚无之地,赫然便是当年温淮宴和温谨言强行将她拉去的那个地方。

    也是这个时候,穆青萤才发现他们踩着的地方,竟是一块大大的钟表。

    时针指向12的那一刻,他们未曾撕毁符咒,最后还是那道士怕惹上人命,强行将人拉了出来。

    “都说了只能留半个小时,怎么不听呢,如今三魂七魄只剩一魂四魄,从此只能痴傻度过余生,哎。”

    道士满目可惜,却没有再管,他已仁至义尽,剩下的皆是命。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