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4

    新年的第一天,搬家公司特别不好找。

    幸好我有个朋友人脉广,替我找到了,只不过要多给三倍的薪水。

    师傅指着被放在旁边的几个箱子,问,“这个也要抬上车吗?”

    我看了看,里面是这些年裴言送我的东西,和我们大学时期的旧物。

    “帮我扔了吧。”

    我又回到了大学毕业住的小屋子。

    这里采光不好,地段潮湿。

    却是大学毕业后,我和裴言在这座城市里唯一的憩息地。

    甚至帆帆在这里过了自己的满月酒。

    我记得夏天这里经常停电。

    我点起蜡烛,光脚踩在地板上,当裴言的模特。

    我不理解艺术家们为了追求梦想不顾柴米油盐,但我喜欢裴言说起画画时那双充满星光,熠熠生辉的眸子。

    后来裴言当上了美术学院的教授,画也终于被人赏识时,我们搬离了这里,住进了大房子。

    临走前我还有些不舍。

    他轻描淡写,“这个小房子有什么可留恋的。”

    我觉得这里有我们很多的回忆,因此攒了很久的钱,偷偷将这里买了下来。

    现在想想,一个人爱与不爱的区别真的很大。

    爱我的时候,就连我曾经带过的一个旧橡皮圈,也可以小心珍藏。

    不爱的时候,再多的美好回忆都只是过去。

    只是我太固执了。

    我坚定的相信我和裴言是会走到生命尽头的一家人。

    哪怕平淡,哪怕厌倦,哪怕再多的矛盾,只要我们能去解决,都不能阻碍我们。

    因此离婚的事拖了这么久,我想过一万种理由劝说裴言,却在我精心准备的这个年里最终放弃。

    我花了很多时间清理房子。

    擦干净发霉的窗户,拖掉厚重的灰尘。

    还翻出来很多东西。

    帆帆抓周用过的海报。

    裴言泛黄的画作草稿。

    一家人曾经用过的碗筷,Q版画像的日历台,干掉的花束,缝的歪歪扭扭的百家被……

    我通通都丢了。

    房间变得明亮宽阔。

    我伸了个懒腰。

    太累了,累得我没精神想其他什么。

    第二天我足足睡了一天。

    窝在被窝里,暖暖的,偶尔一缕饭菜香从窗户外偷溜进来。

    这天裴言的电话也多了,但我都没接。

    看着这个号码,我迟疑的想,不管怎样,去办结婚证的时候还要联系,况且他是我孩子的父亲,也不能完全断联,还是不要拉黑吧。

    微信的最后一条消息来自裴言。

    他的语音语气严肃,“周沫,不管你在哪耍什么脾气,都请立刻回家。”

    他的语气很急。

    我有些奇怪,离婚是他提的,我不回家不也正常吗。

    难道离婚了还要同居在一起?

    第三天,我穿着拖鞋下楼吃麻辣烫。

    手机上多了朋友们的问候,有拐弯抹角问我在哪儿的。

    有直截了当的说,“你家裴教授找你找疯了,赶紧回个消息。”

    也有劝告的,“想想孩子,你家裴教授再找一个容易,帆帆怎么办。”

    也有不太友好的声音。

    “周小姐,我以为一个成熟的母亲,是不会用离家出走这个手段引起丈夫和孩子的注意的。”

    我看到宋昭发的这句话,下一步一个干脆利落,删掉这个号。

    我都快忘了,我为什么加她了。

    仔细回忆后,我才想起。

    那年,裴言说要资助一个很有天赋的女学生。

    我也同意,还邀请这个女学生来家里吃过饭,这才加上微信。

    没想到时隔几年,会变成这种身份。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