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江州王
周村长立刻敲锣,通知大家做好准备,第二天一早离开。云珊瑚本来还想着若是村民们不愿意走,她就花钱雇周村长带他们离开。
这山里她真是一天都不想多呆。
巴不得早点下山,回归属于她的正常生活。
现在村民们愿意离开,倒是给她省了不少事。
村民们得了信儿后,各自做起了准备,云茯苓也不例外。
忙活的间隙,她下意识往萧璟翊的位置瞟了一眼,发现人不见了踪影。
云茯苓也没放在心上。
这人经常消失不见,但不知道什么时候又会回来。
神神秘秘的,颇有些神出鬼没。
临山村的村民们准备着踏上逃荒路,与此同时,江州王府的书房里,气氛格外凝重。
江州王一袭华袍端坐上首,一双凤眼中凝聚着怒火。
他本就体型肥胖,畏冷怕热,哪怕室内放了冰盆,但炎热的天气仍使得他的心情烦躁难安。
更何况在他的封地内,接连出了两桩大事,一桩比一桩更让他糟心。
一群废物,当初修堤坝时,本王就提醒他们上点心。
现在可好,江陵堰修了还不到一年,一场大雨就决堤了!
闹的江宁、南溪、平漳三府到处都是灾民!
江州王怒火冲天,却丝毫不去想朝廷拨下来修筑堤坝的银子被他私下截留了大半,剩下的又被官员们层层盘剥,最后能用在修筑堤坝上的银子根本就所剩无几。
这堤坝修的自然就像是纸糊的一样,一冲就破。
江州王自然不会觉得自己有错,只觉得都是下面的人办事不利。
他视线转向一旁的中年儒雅文士,声音里多了几分敬重,文先生,陛下若是问责下来,本王可如何是好
文先生面色淡然,声音不疾不徐:王爷莫慌,这场暴雨百年难遇,雨势实在太大,堤坝承受不住,导致江陵堰决堤实属正常。
属下已替王爷拟好了折子,请王爷过目。
江州王接过文先生呈上来的折子,看过后脸色瞬间由阴转晴。
将事情全都推到暴雨太大上去,确实是个不错的思路。
他略一沉吟,又道:若是这一招糊弄不过去
文先生轻摇折扇:找个替死鬼推出去,将贪污修堤银子的罪名安在他身上就是了!
王爷是太后亲子,身后还有蒋氏一族,没人敢胡乱攀咬王爷,自会把嘴闭牢,认下罪名。
王爷只管上折请求朝廷赈灾即可。
江州王的眉眼瞬间舒展开。
这位文先生果真足智多谋,不愧是他最为倚重信赖的谋士。
若是朝廷真的拨款赈灾,到时候他又能从中捞一笔。
不是他太贪财,而是他想谋大事,处处都要花银子。
文先生喝了一口茶,再次开口道:王爷,眼下要紧的是另外一桩事。
翊王回京,却在江州遇袭,下落不明,事情传到陛下耳中,陛下会怎么想
江州王脸色一变,陛下不会怀疑是我下的手吧
文先生:一众皇子中,陛下最是宠爱这位翊王殿下,事情发生在江州,陛下盛怒之下,难免迁怒到王爷身上。
更何况江州是王爷的封地,王爷总归难辞其咎。
江州王恨恨咬牙:莫非有人想要算计本王
自家人知道自家事,翊王遇袭这事,真的和他没关系。
若是叫他查出来这事是谁做的,他绝对饶不了那人。
文先生沉吟道:下手之人不外乎是那几位。
如今储位未定,几位成年的皇子都蠢蠢欲动,盯着东宫之位。
翊王最得陛下宠爱,这几年在北境又立下赫赫战功,已然有战神之名。
此次陛下召翊王回京,不少人都在心里猜测陛下是不是要立翊王为太子了。
其他几位皇子自然就坐不住了。
只是不知道那人在江州动手,是想祸水东引,还是另有目的
文先生心思转了几转,忽然听江州王道:文先生,你说本王帮翊王一把,让他们狗咬狗如何
文先生笑道:王爷此计甚好!
若翊王得王爷相救平安无事,王爷不仅能洗脱嫌疑,还能趁机让翊王欠王爷一份恩情。
放他们兄弟相斗,若是斗个两败俱伤,王爷正好坐收渔翁得利,于日后大大有益!
江州王得意地挑挑眉。
他是太后亲子,陛下不过是宫女所生,由太后抚养长大罢了。
那个皇位本该是他的。
只是他晚生了十年,就要屈居人下。
他不服!
属于他的东西,他是一定要夺回来的!
江州王目光一凛,似想到什么,叮嘱道:凤落山那里,要加紧一些,莫要耽误了本王的大事。
文先生点头:王爷放心,前些日子那边上报人手不够,正好最近有很多灾民,属下会从中挑选一些人,送到凤落山那边。
江州王眼中露出满意之色,看向文先生的目光越发欣赏。
得文先生相助,是本王之幸!
蒙王爷赏识,属下必为王爷呕心沥血,百死不悔!
江州王府中的二人商定完大事,一道道命令从王府中发出,王府的人一批批开始行动起来。
月落日升。
一大清早,凤落山顶的村民们就背上了行李,启程离开。
云茯苓依然背着那个带盖的大竹筐,只不过腰间多了个装水的竹筒。
吴老大几人也是一样的配置,背着竹篓,腰挂竹筒。
这都是昨日张三木按照云茯苓的要求,临时赶做出来的。
只不过吴老大几个的背篓里,装着的都是他们这几日采到的野果和蘑菇,还有云茯苓挖的那些草药。
云茯苓牵着云京墨,正要出发,谁知云京墨突然喊了声王叔叔。
云茯苓一转头,便见萧璟翊不知从哪儿冒了出来。
她一个不注意,云京墨就挣开了她的手,朝萧璟翊跑了过去。
云茯苓忍不住抬手扶额。
她也不明白,这小屁孩怎么就和萧璟翊那么亲热,明明是才认识没几天的陌生人。
难道是被萧璟翊的野味给收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