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5章 255
“他们反映的是什么?”“他们两人向我反映,滨海市涉案的市委副书记龚学庆和长安同志关系密切,非同一般。
”
关于龚学庆和王高原的特殊关系,高建国早就有所耳闻,只是一时没考虑到,现在听何晶提起,脸立刻变得凝重起来,一脸严肃地问何晶:“老何你的意思是?”
何晶沉吟了一下,道:“按说,滨海市这么多干部涉案,我们应该和滨海市市委通下气,和滨海市市委书记王高原同志打声招呼,滨海市公安局也应该在滨海市市委的统一领导下办案,但是,鉴于此案的复杂性,鉴于龚学庆和长安同志关系的特殊性,我认为此案不宜向滨海市市委通报,也不宜同长安同志通气,高书记您说是不是?”
高建国点了点头,道:“就按你的说法办,临时不和滨海市市委以及长安同志通气,调查秘密进行,等案情查清之后之后再昭告天下,和滨海市市委通气,和长安同志通气,省委之所以这样做,不是不相信他,而是保护他,我想,他会理解省委和你的初衷的。
”
何晶道:“但愿如此。
”
高建国抽了口烟,心事重重道:“黎明同志的问题还没搞清楚,滨海市现在又出现龚学庆这档子事,滨海市的水是越来越混了。
”
何晶接过高建国的话,道:“如果省委再不出重拳,滨海市的水就会越来越混。
”
何晶的话击中了高建国的痛处。
作为西山省二十三个地市的掌舵人,滨海的现状,让高建国非常担忧。
周黎明的问题还没调查清楚,现在又出现了龚学庆这档子事,而且市委书记王高原也很可能卷入其中,高建国怎能不为之担忧,既为滨海市的班子担忧,又为滨海的现状担忧。
他突然感觉,眼下必须尽快派一个人去滨海市政府主持工作。
想到这里,他冲坐在隔壁小办公室里的罗军喊道:“小罗,通知朱秘书长,去省直部门调研计划取消。
”
见高建国一脸严峻,罗军不敢多问,急忙退出办公室,准备给朱民生打电话。
罗军刚走到门口,高建国又叫住了他,道:“另外通知泓志省长,让他马上来我办公室一趟。
”
罗军退出去后,何晶也站了起来,冲高建国道:“高书记,没事我回去了。
”
高建国叫住了他,道:“老何,你先等一下。
”
何晶只好又坐在沙发上,不安地望了眼高建国,低声问道:“高书记还有事?”
高建国喝了口水,道:“老何,作为省政法委书记,你对这件事有什么看法。
”
何晶沉思了一阵,道:“这些年,我一直在政法委这一亩三分地里,很少下去,滨海去的更少,对于长安书记、黎明市长和学庆书记这几个人,我都不是非常了解,不过,关涛和孙发田两位同志,我还是非常了解的,这两位同志都是那种作风正派,思想过硬,政策理论水平高,讲政治,讲原则,以大局为重的干部,我相信他们反映的问题应该不会虚假,绝对不是空穴来风,省委省政府必须予以高度重视。
”
“没有了?”高建国语气低缓地问道。
“没有了,其他的,我也说不清楚。
”何晶道。
高建国点了点头,道:“好,你回去吧。
”
何晶出去后,高建国微闭双目靠在大班椅的靠背上,虽然觉得浑身乏力,双眼直往一起粘,可却一点睡意都没有,满脑子都是何晶的话,满脑子都是滨海的问题。
就在高建国思潮起伏,心绪万千的时候,罗军推门走了进来,轻轻地说:“高书记,郭省长来了。
”
高建国睁开了眼睛,道:“快请。
”
罗军答应一声,退了出去,时间不大,郭泓志走了进来,亲切地叫了声:“高书记。
”
一般情况下,省委书记和省长都不团结,很少有尿到一个壶里的,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你不服我,我不服你,你背地里捅我一刀子,我再背后拌你一扛子,各自纠集一伙人搞分庭对抗。
但高建国和郭泓志两人却是个例外,两人不仅工作上互相配合,生活上也互相关心,感情非常融洽。
工作上,政府那边的事,无论大小,郭泓志都先向高建国汇报,征得高建国的同意后再付诸实施。
大多数情况下,只要是政府班子会通过的决策,高建国从来不干涉,把隶属于政府的主动权全部还给了郭泓志,并且不止一次在郭泓志面前讲:“泓志老弟啊,你不要大事小事都要向我汇报,只要是你们政府范围内的事,你放开手做就是。
”
俗话说,团结出成绩,团结出干部,正因为西山省的两位主要领导上下一心,密切配合,团结一致,西山的各项工作都是蒸蒸日上,走在全省各地省的前列。
见郭泓志从外边走进来,高建国从大班椅上站了起来,绕过大班桌,走到郭泓志面前,拉住郭泓志的手,和郭泓志并排坐在了双人沙发上。
高建国办公室一共三套沙发,一套是单人沙发,一套是双人沙发,还有一套是多人沙发,一般干部来汇报工作的时候,高建国要么坐在大班桌后面的大班椅上,要么坐在单人沙发上,只有郭泓志来的时候,他才和郭泓志并排坐在双人沙发,可见两人的亲密和团结。
见两位领导坐在了沙发上,罗军拿起高建国的钢化玻璃杯和一次性纸杯准备给两位领导倒茶。
高建国却叫住了他,道:“小罗,把朱秘书长从云南带来的茶叶给我拿出来。
”
高建国喜欢喝茶,而且喜欢茶道,为此,罗军专门在办公室里放了一个柜子,柜子里准备了几套茶具和从全国各地收集来的名茶和好茶。
听高建国叫自己泡茶,罗军急忙走到柜子前,取出那套专门泡功夫茶的茶具和朱民生专门为高建国从云南带来的高档普洱茶,走到两位领导面前。
高建国接过罗军手中的茶具和茶叶,冲罗军道:“我自己来,你出去吧,有人来,给我顶着,就说我和泓志省长谈事,任何人不见,有什么事明天再来。
”
罗军应了声,退了出去。
罗军出去后,高建国拿起茶叶,取出少量,放入茶壶,然后又拿起热水瓶,一边边往茶具中倒热水一边道:“茶,致清致洁,是天涵地育的灵物,泡茶要求所用的器皿也必须至清至洁。
”
郭泓志接过高建国的话,道:“俗话说,品茶有三乐,今日就和高书记一起领略一下其中乐趣。
”
“品茶有三乐,我还是第一次听到,说说,哪三乐?”
“一曰:独品得神,一个人面对青山绿水或高雅的茶室,通过品茗,心驰宏宇,神交自然,物我两忘,此一乐也;二曰:对品得趣。
两个知心朋友相对品茗,或无须多言即心有灵犀一点通,或推心置腹述衷肠,此亦一乐也;三曰:众品得慧。
孔子曰:‘三人行有我师’众人相聚品茶,互相沟通,相互启迪,可以学到许多书本上学不道德知识,这同样是一大乐事。
”
听郭泓志说的头头是道,高建国也来了兴致,指着香气缭绕的茶具道:“茶是好茶,关键还需要功夫,要泡好一壶普洱茶,应用容量稍大的壶具,用纯净水或者矿泉水泡,至于水温,要求用100℃的沸水冲泡。
据我了解这普洱茶比较耐泡,一般可连续泡8至10次,直到汤味很淡为止。
我今天就偷工减料了。
”
郭泓志道:“泡茶可修身养性,品茶如品味人生。
古今品茶都讲究要平心静气,‘焚香除妄念’来营造一个祥和肃穆的气氛,高书记今天叫我来该不就是为了品茶吧?”
高建国放下手中茶具,道:“当然不是光为了品茶。
”
郭泓志道:“还请高书记明示,到底为了何事。
”
高建国放下手中的茶具,道:“先品茶,品完茶后再议事。
”
高建国难得有此雅兴,郭泓志不忍打破,顺着高建国的话道:“恭敬不如从命,就听高书记你的,先品茶。
”
高建国道:“中国茶道吸收了儒、佛、道三家的思想精华。
佛教强调‘禅茶一味’以茶助禅,以茶礼佛,在从茶中体味苦寂的同时,也在茶道中注入佛理禅机,这对茶人以茶道为修身养性的途径,借以达到明心见性的目的有好处。
而道家的学说则为茶人的茶道注入了‘天人和一’的哲学思想,树立了茶道的灵魂。
同时,还提供了崇尚自然,崇尚朴素,崇尚真理的美学理念和重生、贵生、养生的思想。
”
郭泓志由衷地说道:“高书记竟然对茶道了解的这么多,佩服佩服。
”
说话间,高建国已经把茶泡好,取过小杯子,给郭泓志和自己分别倒上,端起杯子,放到鼻息前闻了一下,连声道:“好茶。
”
郭泓志也学着高建国的样子,端起杯子,放到鼻息前,连声道:“香气绕鼻,的确是好茶。
”说完,轻酌一口,再次发出由衷的赞叹,随口吟出赵朴初的诗:“七碗受之味,一壶得真趣;空持百千偈,不如吃茶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