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章 推荐情人
龚学庆停下来,喝了一口水。其实,他根本不渴,他只是想来点悬念,把气势造得更浓些。
会场上鸦雀无声,大家都把目光投到了他的身上。
“大家一定说我是在作秀,想知道我为什么不直接把他们报给纪检部门立案查处?在此,我想说的是,我们不能把这些人一棒子打死,要本着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原则拯救他们,毕竟这些同志本质上都是好同志,再说他们都是初犯,因此,对于这些同志,我已经对他们委婉地进行了批评,告诫他们,党的干部,绝对不是跑出来的,是靠工作能力和工作成绩干出来的,他们也都虚心地接受了我的批评,表示绝不会再犯类似的错误。
”
龚学庆的一席话刀枪不入,铁骨铮铮,俨然一副义正辞严的气派。
就连一向对他嗤之以鼻的霍金生也不由得赞许地点点头,再次插嘴道:“学庆同志说得很好。
我们不能给那些跑官的人提供纪律上的门路。
而且,从现在起,要形成一种制度,凡是跑官的,两年之内不许提拔。
无论他能力有多大,关系有多深,希望在座的各位都能做好表率,我们纪委也一定要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深入抓干部的廉政建设问题,力争从源头上堵住跑官要官这股歪风。
”
听了龚学庆的表白和霍金生的表态后,周黎明也不尽颔首点头,开口道:“我也很赞学庆同志和光远同志的看法。
如何反腐倡廉?如何纯洁我们的干部队伍?如何制止这股跑官要官的歪风?关键还在于我们这些手握人事权和财权的当权者。
以前,一些不愿意在基层干的同志,就喜欢通过跑官打通关节,然后让他如愿以偿。
先例多了,跑官就成了一股风,似乎官就是跑出来的,这股歪风邪气不刹住,我们的反腐倡廉工作就会成为一纸空文,我们的干部队伍就不能真正的纯洁下去,因此,今后在干部任免问题上,组织部门要专门针对跑官现象制定一个文件,对于那些热衷于跑官,并通过跑官拉拢腐蚀干部的,要进行严肃查处,彻底剜去跑官要官这块毒瘤,净化我们全体党员干部的心灵。
”
市委书记、代市长、市委副书记和市纪委书记这四个人都是重量级的人物,他们的意见取得了一致,就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这也就意味着,刚才赵长青提出的几个副局长人选全部否定,方案被否决,不予考虑。
龚学庆暗暗得意,拿眼瞥了坐在对面的赵长青一眼。
赵长青的脸涨成了青紫色,他在心里恨死了龚学庆。
这也难怪,那些跑官者都知道他这一关的重要性,都知道他是跑官的第一站,只有跑了他这个第一站,才有可能跑其他各站,逐个疏通。
鉴于如此,那些对人事局副局长心存想法的人都去过赵长青的家。
当然,那些人找赵长青的时候,也都不是空手去的,都是拎着贵重东西或者带着钞票去的,至于那些人给了赵长青哪些好处,就只有赵长青和行贿者两个人知道了,其他人无从得知。
礼尚往来,既然接受那些人的好处,就要为那些人排忧解难,就要给他们想要的东西,对于赵长青来说,无非是给那些承诺,答应那些人,把那些人列为副局长的候选人。
这也是那些人能够提到议事日程上来的重要原因。
赵长青虽然恨死了龚学庆,但是他还不能有所表示,他还必须打肿脸充胖子,把残局给收拾好,因此,他踌躇了一下,站了起来,开始为自己推卸责任道:“真没想到这些人私下里会做出这种事,幸好龚书记及时戳穿了他们的伎俩,既然这样,那我们就重新确定一下人选,各位,请重新提出人选吧。
”
于是,大家再次打开了话匣子,重新提出了自己心目中的人选。
这次范围宽了,从人事局的中层领导扩大到各县区及市直各部门。
常委们提出了一个又一个人选,不过,又一一都被否决。
原因很简单,那些人上去了,他扶持马骁菁的计划就会落空。
但是,市人事局局长老谭病入膏肓,已经不能再上班了,副局长焦伟顶替上去主持全盘工作,新的副局长必须马上到位。
也就是说,人事局副局长的人选也必须尽快定下来,绝对不能再无限期地拖下去,鉴于如此,王高原最后拍板定案,平级调动,从市直各大局科委确定一名副处级干部,平调到人事局做副局长,和焦伟搭班子,完成新老人员的接替。
王高原的方案刚刚确定,一直在选择最佳发言时机的龚学庆就开口了。
龚学庆说:“经王书记这么一提醒,我倒感觉有一个人最适合调到人事局和老焦搭班子做副局长。
”龚学庆说到这里的时候再次停了下来,把脸转向市委书记王高原,观察王高原的表情变化。
王高原把目光再次投向龚学庆,问道:“谁?”
“团市委的马骁菁,要说平级调动,马骁菁最合适。
”
王高原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
见王高原点头,龚学庆继续说道:“干部选拔条例要求干部知识化、年轻化和科学化,马骁菁大学文化,三十多岁,正是年富力强有活力的时候,完全符合干部选拔条例。
而且据我所知,马骁菁同志自从调到团市委后,一直兢兢业业,团结同志,不声不响,把自己的工作搞得井井有条。
而且,配合团市委书记汪雨晨把团市委工作向前推进了一大步,可以说马骁菁同志是位顾大局、识大体、懂团结、讲政治的优秀共青团干部,放到哪都是称职的,合格地。
再说了,人事工作需要一个工作细致、责任心强的干部。
所以,我认为马骁菁同志非常胜任人事局副局长这个职务。
当然,这只是我个人意见,至于最后怎样,还是组织说了算,还要看大家的意见。
”
王高原道:“我也感觉马骁菁这位同志不错,大家都议议看。
”
于是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的开始议论起来。
应该说,马骁菁自从调到滨海后就非常注意塑造自己的形象,密切联系和每位常委的关系,所以,大多数常委们都对她的印象不错,鉴于如此,常委中几乎没有一个提反对意见的。
但是,赵长青心有不甘,自己的人选全部是被龚学庆否定的,自然龚学庆提到的人选他也不中意,心有不甘道:“马骁菁是很优秀,但是太年轻,我怕她挑不起如此重的担子。
”
王高原一口拉过去了,说:“我们还没给人家锻炼的机会,怎能就妄下结论说人家不管呢?既然学庆同志已经提出来,大家还是议议看吧。
”
赵长青被王高原呛的灰头灰脸,不敢再多说,但是,作为组织部长,他又不能保持缄默,因此,他颇为尴尬地为自己找台阶道:“既然龚书记和王书记都看好马骁菁同志,那就议议看吧。
”
王高原已经拿定主意了,就是马骁菁。
因为在他对马骁菁的印象也不坏,再说,马骁菁又是分管组织工作的市委副书记龚学庆提出的人选,龚学庆的意见足可以代表了组织部门的意见。
因此,王高原扫了会场一眼,一锤定音道:“我看就这么定了,把马骁菁同志调到人事局,接替焦伟同志,任人事局副局长,现在发扬民主,开始表决。
同意马骁菁任人事局副局长的请举手。
”
王高原的话就等于做了决断,任何人反对都已经是枉然,所以,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陆陆续续把手全部举了起来。
事已至此,赵长青虽然心有不甘,但他就是有天大的本事也是无力回天,因此,他犹豫了一下,缓缓地把手举过了头顶,就像被逼迫上绞刑架那样缓慢。
话又说回来,即使赵长青不同意,投反对票,也是无碍大局,无济于事,而且传扬出去,还要落个得罪人的下场,所以,他想来想去,还是投了赞同票。
除了赵长青不看好马骁菁,周黎明和霍金生也是不看好马骁菁的,但王高原已经表态了,他们也不便多言,所以,他们也顺大溜举起了手。
再说,周黎明又分管过团市委,团市委的人员得到提拔重用,对他来说也算是脸上有光。
就这样,马骁菁的事情定了,平级调动,从团市委调到人事局任副局长。
马骁菁的事情定下来之后,龚学庆悬在嗓子眼的心终于重新放回到肚子里。
一散会,龚学庆就回到办公室。
回到办公室后,龚学庆就把电话掏了出来,开始给马骁菁打电话。
电话响了两声,传来了马骁菁那悦耳动听宛若百灵鸟一样的声音:“我的书记哥这时候怎有时间给我打电话。
”
龚学庆压低了声音道:“骁菁,你去人事局的事定下来了,在常委会上,全票通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