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刘太妃也觉得事情好像有了转机,这个崔安如,不过是沽名钓誉,抢占了别人的功劳而已。这样看来,这个医仙弟子根本就不是进京来给陆景琛看病的,而是专程拜访温家。
崔安如骗了太后娘娘,让她带着崔家的遗孀和小世子离开,又忽悠的陆景琛以为自己能活下来。
这件事一旦被坐实……
她这完全是自己作死。
“萧侯爷,我猜这个崔安如是想趁着医仙弟子入京,请求他帮忙医治我家翊王,只可惜并没有协调好,已经提前请功了。这种行为,若是被太后娘娘知道了,怕是不会善罢甘休。”
她提示了一句之后,也选择了离开。
陆景霖还没有醒,她留在这里也没有什么用。
温继礼和刘太妃离开之后,萧让眼里闪着寒光。
“这个崔安如,为了博取太后娘娘的欢心,还真是什么都敢说。”
林志远也说道:“没错,还真是不要脸,抢夺别人的功劳为己用……我就说这些年医仙都在照顾温家,从来没有听说医仙跟崔家有什么关系,怎么就突然传出来她邀请了医仙弟子的事……既然她想抢夺这个功劳,我倒是想看看,最后医仙弟子不听她的使唤,她要怎么收场……”
林川补充了一句:“没错,就该让她身败名裂……”
他说话,萧让并没有接。
昨晚那一巴掌,还有那羞辱的话,萧让还记在心里。
“岳父,岳母,我先去看看知音……”
萧让一句话,把林川晾在那里。
林志远没有办法阻拦,只能让他先行离开。
只有父子两人的时候,林志远才提醒了一句:“川儿,你昨晚太过冲动了……”
林川一愣:“父亲,是说我打萧让那一巴掌么?他不是活该?就这样保护我妹妹的?”
林志远说道:“你想让他对二公子怎么样?况且你当着杨氏的面前打了他,还连带着骂了整个萧家,你想做什么?你就没有想过,萧让能够坚定地娶你妹妹,已经是诚意十足,你一介白身,却公然打了一个侯爷的脸,纵然你是他的舅兄,又能如何?”
林川一愣,这些问题他显然没有想到。
“父亲,我昨日也是冲动了,看到妹妹那个样子,我怎么忍得住……”
他的解释,林志远相信。
“川儿,你想过没有,将来你妹妹还是要在萧家生活,如今他是个侯爷,按理说身份已经足够尊贵,我的官职低微,你妹妹在出身上已经跟侯府不匹配,若不是有你外祖家拉着,恐怕没有人会搭理我们林家,你若是再这样高傲的对待自己的妹夫,你想过将来你妹妹怎么办么?”
林川听得紧张,这件事他确实欠缺考虑了。
“父亲,是儿子的错……那怎么办,我去给他道歉?”
林志远想了想,说道:“找机会吧,另外他那个妹妹不是一直对你情有独钟么,如今她是安南侯的亲妹妹,若是嫁给你,对你也有帮助。等这次事情过去了,我们林家找个机会上门提亲。”
林川犹豫了一下:“真的要娶萧雪灵?”
“怎么,你不愿意,还在惦记你表妹?”
林志远知道,林川一直都挺喜欢温继礼的嫡女温如雪。
林川没有回答,只是沉默。
“你表妹是丞相嫡女,太师嫡孙,将来必然是要当皇妃或者王妃的,怎么是你能肖想的?”
林志远语重心长地劝了一句,若是可以,他早就求了岳父了。
林川却嘟囔了一句:“妹妹还不是高嫁了……”
“你妹妹在边关自己拼出来的功劳,而且跟萧让也是情投意合,你呢?你看看自己有什么值得炫耀的东西,你表妹高看过你一眼么?”
林川压抑的难受,不服气的说了一句:“外祖父最心疼我娘,我娘去说,一定能成……”
林志远没有想到儿子会如此执迷不悟。
“你舅母那个人,你又不是不知道,她出身名门,这些年即便是你舅舅再怎么偏袒你娘,也没有办法劝她动孟家的利益来贴补我们林家,你娘在你舅母跟前,又能占到什么便宜?你外祖母再怎么偏疼你娘,语言上已经刻薄了你舅母,只要孟家在,温家就要敬重她。你看看她那一双儿女,在你妹妹出嫁的时候,出面了么?”
林川忍不住说道:“那也是娘没有争取……我不相信娘逼着祖父的话,他会压不住自己的儿媳。舅舅也是,自己的女儿,他堂堂一个丞相,还做不得主么?”
林志远都想给他一下了,最后无奈地用手杵了杵他的头。
“你呀,自己好好想想吧。”
说完,他也不再管了,直接转身也去看女儿了。
当林知音听说医仙弟子并不认识崔安如的时候,原本怨恨的心情,更是带上了满腔的算计。
尤其她已经知道,昨晚陆景霖原本是要去对付崔安如,不知道怎么被人反过来算计,扔在了他们的房间。
“这个贱人,不想让我过好日子,那她也别想消停。我倒是要看看,她拿什么跟我斗。”
她摸了摸自己还没有来得及鼓起来,就已经失去生命的肚子,眼里的怨恨越发浓烈。
“父亲,母亲,我一定要亲眼看到崔安如跪在我面前求饶,我要用崔琅的命给我的孩子偿命!”
此时的崔安如,刚刚回到镇国公府,接到了一封信。
“师妹,我已经按你所言,给温家递了拜帖,并且承认没有见过你,明日师兄就要到达京都,师傅已经吩咐过,要我全力配合你。若是计划有变,你知道怎么找我。”
第86章
不是亲生
崔安如把信烧毁,嘴上还带着微笑。
“郡主,安南侯府已经对外公布,昨晚有人行刺,幸而追踪刺客的翊王府二公子及时出现,如今二公子受了重伤昏迷,暂时没有办法离开安南侯府,林知音的孩子没了……”
丹白不慌不忙地汇报了一下外面的消息。
“她好歹也是医女,这孩子说掉就掉了……”
丹青一副怎么死的不是林知音的愤慨。
丹朱叹了口气:“可惜了孩子了,托生在这种人的肚子里,即便是出生了,将来也注定要成为万人唾弃的对象……”
“刘太妃那边呢?有动静了么?”崔安如问道。
“没有,看样子并没有人出去给太后娘娘送信。”丹白很是肯定的说道。
崔安如点了点头:“看来她这次又想借刀杀人了,他们知道大师兄并没有见过我之后,一定会误认为我们之间素不相识……温继礼回去了吧?”
“是,温家人上门之后,他直接跟着回去了,应该就是为了处理胡公子的拜帖。”
“京都的水,越来越混了,不知道咱们那位高高在上的皇帝陛下,一直以来粉饰的太平,还能维持多久。毕竟不是每个大臣都愿意为了他牺牲所有之后,自己的女儿却要被人欺凌。”
崔安如的话,没有人敢接。
“大庆那位三皇子到哪里了?”
“按照脚程,应该已经到达附近州县了,估计胡公子进城之后再过一两日,也就到达京都了。”
丹朱在一边算了算才开口。
崔安如没有再说话,这个时候若是还有人不怕死,直接上门找她的麻烦,她还是不担心。
那两伙直接死在城防军营的人,都没有让她亲自动手,即便是有人怀疑,又能怎么样?
京都这两日还真是热闹,满朝文武刚刚送走了太后,本来想着安心迎接大庆使团前来议和就行了,没想到还能迎来这样一个小插曲。
既然有刺客,行刺的还是安南侯府,朝廷自然不能坐视不理。
宫里赏了东西下来,安抚林知音,也给陆景霖疗伤。
刚刚回到温家不久的温继礼又被皇上召见。
“一定是为了真相……”温继礼叹了口气。
温太师知道儿子自有分寸,不过欺君之罪,并不是什么小事。
“不回答,就是最好的回答。”温太师忍不住提醒了一句。
“父亲,我知道。”
孟氏一直听着,并没有开口,朝廷的事,这对父子一直都能处理得游刃有余,并不需要自己操心。
只要不牵扯到孟家,不影响自己的一双儿女,她倒是不介意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之前她该提醒的已经提醒了,只要到了林家的事,牵扯到了温氏和她的儿女,温太师和温继礼都没有什么主见,她也懒得一直当这个恶人了。
温继礼出发进宫之后,贺老夫人有些担心地说道:“知音此时一定很难受吧?一个孩子就这么没了,这个崔安如,真是太恶心了,既然知道二公子是奔着她去的,也都有所防备了,为什么要伤害我的知音?”
温太师也咬了咬牙:“之前我还觉得知音对不住她,想着她之前的冒犯,我们并不用放在心上,如今看来是不行了。看她这个架势,跟知音是不能并存了……”
贺老夫人忍不住说道:“她也配,也不看看自己是什么东西,都已经这个地步了,还抢我们温家的功劳,医仙弟子根本不认识她,这次也是奉了师命前来拜访我们温家,这个不要脸的小蹄子,如今还敢伤害知音,我们温家还要忍着她?”
孟氏低下头,装作没有听到,也不想发言。
结果温太师并不想让她轻易装聋作哑,非要问了一句:“儿媳,你觉得这件事我们该怎么处理?”
孟氏知道自己躲不过去,就直接说道:“父亲,这些事都是我们的猜测,而且刘太妃那位二公子并不无辜,他是个什么样的人,相信父亲和老夫人都知道。刘太妃自己都没有对安国郡主做什么,说明她知道更多内情,我们没有必要给别人当刀子。”
贺老夫人不太高兴地看着她,语气很是怀疑地说道:“你是想让我们忍气吞声?知音的孩子没了,就算是一次教训?始作俑者崔安如,就没有任何罪名,不用承担任何责任?”
孟氏直接说道:“如今有证据证明这件事是安国郡主做的?若是有,刚刚为何不让老爷进宫之后实话实说?”
这个话,直接就把温太师和贺老夫人难住了。
孟氏点到为止,没有说什么更加让他们下不来台的话。
“父亲,老夫人,若是没有什么事,我就先告退了……”
贺老夫人眼看着孟氏离开,眼泪就落下来了。
发觉自己的老宝贝哭了,温太师也是一阵慌乱。
“这是怎么了?”
“她进门这么多年了,还是不肯叫我一声母亲……虽然继礼不是我亲生,可是这些年我从来都没有亏待过,继礼自己都愿意孝顺我赡养我,也愿意把我们的女儿当成嫡亲的妹妹,她作为新妇,难道不知道尊重自己的夫君,也要尊重自己的婆母么?姐姐已经死了这么多年了,就连继礼都能接受,而且从来没有怪我,她一个后来的,凭什么一直不肯改口?”
贺老夫人的控诉,让温太师也有些无奈。
这些年,他们不是没有想过办法,暗示也有,逼迫也有,可是孟氏坚持不肯改口。
“唉,这件事说起来怪我……”温太师说了一句。
贺老夫人看了他一眼,有些委屈地问道:“所以,你是后悔了么?当年为了我,背叛了姐姐,最终害得她……”
余下的话,她没有说完。
温太师眼前好像浮现出自己发妻年轻时的音容笑貌,一瞬间又转变成发现他和贺老夫人丑事的时候那个状态……
终究,还是回不去了。
“老爷……”贺老夫人觉察到不对,声音都弱了很多。
温太师终于强行让自己抽离,对贺老夫人说道:“怎么会,过去的事,就让它过去吧。”
第87章
致命流言
贺老夫人又擦了擦眼泪:“我知道,当初我们都对不起姐姐……这些年我把对姐姐的愧疚,都投在继礼身上,把他当做自己亲生的儿子,甚至对他比咱们的女儿还好,若不是发自内心,他如今也不会这样孝顺我……可是姐姐的死,在我心里确实种下了一根刺。我知道,老爷也是一样。可是这件事,轮不到孟氏给我脸色!”
温太师不知道该说什么才好,提起自己的发妻,他确实心存愧疚。
“岳父和岳母都没有说什么,都愿意站在你这边,你就不要再多想什么了……你姐姐当年性格过于倔强,不然不会发生后面那么多事。唉,说起来,在那件事情之中,谁又没错呢?”
温太师的话,让贺老夫人本来就不存在的愧疚更加合理地消失。
“老爷说的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就连父亲和母亲都已经同意的事,姐姐却一直不肯妥协,还用那样的方式伤害了他们的心……唉,现在想想,还好继礼长大了并不像是姐姐当初那样不孝。”
温太师也被她带偏了,允许他从心里就是希望有个人帮自己找个理由推卸责任。
“过去的事,不要再讨论了……”
温太师说完,贺老夫人果然也不再提起孟氏对她不够尊敬的事了。
孟家世代清流,当初把嫡女嫁过来的时候,就已经跟温家打过招呼,无论这些年贺老夫人付出多少,他们还是要按照规矩,女儿成为温家媳妇之后,还是要尊温继礼的生母为婆母,对于贺老夫人只能称呼老夫人。
当年贺老夫人为了显得自己大度,促成这门亲事,自然就同意了。
如今过去这么多年,反而又口口声声的委屈。
孟氏并不在意他们之间这些事,反正她有儿有女,而且都很出息,温丞相的妾室她从来没有为难过,庶女也没有苛待过,温家想要找到她的错处,也是不能。
街上的流言慢慢散开,翊王府二公子昨夜救了安南侯夫人的事,扩散的速度格外的快。
崔安如在其中也发挥了作用,她稍微改动了一下这个过程,而且用了不同的版本。
“郡主,如今翊王府二公子和安南侯府的纠葛,就要人尽皆知了……”
丹白完成任务之后,回来汇报。
“嗯,哪一种说法更加流行?”崔安如问道。
“看什么人,那些市井百姓们更加愿意相信翊王府二公子对林知音情有独钟,念念不忘,经常大半夜去安南侯府附近转悠,这才赶上了刺客进入萧家……而那些有些身份地位的人家,反而愿意相信听起来格外不靠谱的,二公子和安南侯才是一对,林知音就是用来掩人耳目的,二公子原本是过去找安南侯私会的,只不过刚好碰到了刺客,才身受重伤。”
崔安如听了之后,说道:“这些话传到宫里,大概要多久?”
“最快今晚,最迟明天一早……”
丹白的回答,崔安如很满意。
“好,不要让人查到尾巴。”
街上的流言,也已经传到了陆景琛的耳朵里。
“二弟好男风?跟萧让是一对?林知音是他们生孩子的工具?”
不得不说,纵然陆景琛这些年见识了刘太妃和陆景霖那么多手段,都没有这次崔安如给他展示的方式更加炸裂。
这种流言,简直要了陆景霖和萧让的命,还让林知音彻底成为一个笑话。
至于另外一种说法,陆景霖跟林知音有一腿,这个虽然更加合理,可是大家更加愿意相信那个奇奇怪怪的说法,毕竟平常的事情听多了,就不会觉得稀奇。
“是,现在很多人都这么说……”下人回禀的时候,也是尽量在控制自己的表情。
那个院子的人,这些年一直想要谋夺王位,结果现在弄出这种事,估计此时一定是崩溃了。
刘太妃确实已经得到了消息,只不过已经是下午了。
她并没有砸东西,而是极力的隐忍自己,让人去追查,这个话到底是什么人传出来的。
她知道真相,却没有办法给自己的儿子澄清。
这种情绪,让她心情更加不好了。
她仔细分析了一下,这个消息一定不是安南侯府放出来的,毕竟他们也是受害者,这里面无论是林知音和萧让,都没有任何好名声。
说自己的日子好男风,谁的想象力这么离谱?
“去问问,萧让有没有听到,想怎么办!”
刘太妃想着,这些都怪萧让那一剑。
若不是自己的儿子受伤了,如今没有醒过来,只能留在萧家养伤,怎么会有这种话传出来?
下人离开之后,她又在一个人分析。
她怀疑的目标,如今有两个,一个是陆景琛,另外一个是崔安如。
陆景琛自然会落井下石,不让陆景霖好过。
至于崔安如,儿子是过去找她的麻烦才会出事,跟着去的人也都死在了城防军营的弓箭之下。
想必,崔安如知道的事情不少,散播这些流言,有足够的动机。
“贱人,若是让我知道是你,我保证你在京都没有办法立足……”
刘太妃恶狠狠地说了一句,就连旁边的妈妈听着,都觉呼吸一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