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眼前人,是真正的天上人,只要肯发一发慈心,就能给他一个公道。“正道不行,邪道不行”仲国泰轻声道,“那您想走哪条道?”
乐无涯轻巧一笑:“鬼道咯。”
转眼,年关已过,乐无涯再次将南亭诸位里老人集合在一起。
但这回,不去衙门,改去拜城隍。
南亭县的城隍庙位于城西。
国之大事,唯祀与戎。
城隍供奉的具体是哪一路神仙,就连许多南亭耆老也说不清。
当年大虞与景族交战时,有不少百姓都来南亭城隍庙参拜,祈求战事顺利,儿郎能够平安归家。
后来,大虞律规定,但凡县令走马上任,必定要先参拜当地城隍。
新年新气象,太爷想来拜一拜城隍,祈求新的一年再加官进爵,县中太平,也是合乎情理的。
侯鹏与师良元穿上一身新衣,老老实实地赴了会。
他们私底下谋算过太爷,面对太爷,总有那么点似有若无的心虚,总担心在他面前露了行迹。
至于仲俊雄
那人已经不在他们心里了。
他们之所以如此坦然,就是笃定,但凡仲俊雄聪明一点,就算他人之将死,也只会把那桩秘密带进坟里去。
仲俊雄是没有任何证据来指证他们下毒害人的。
相反,他自己一身的肮脏,跳进黄河也洗不清白。
只要他敢唆使家人回到南亭告状,必然绕不开他谋害太爷的那桩烂事。
换言之,他只能自认倒霉,死了也白死。
至于前段时日,有个面目狼藉、瘦骨支离的乞丐,推着板车,带着两具尸身穿街过巷地去敲鼓鸣冤,侯、师二人仅仅是有所耳闻,压根儿没往心上放。
理由很简单。
仲俊雄勉强能算得上一个狠人,但仲世侄是他们亲眼看着长大的,知道此人废物得一骑绝尘。
就算爹死了,他大概也只会哭哭啼啼地找娘亲要奶吃。
若是沦落成乞丐,他第一日就该自杀了。
此人诚不足虑也。
二人春风得意地进了城隍庙,只在心中暗道,这日子选得邪性,怎么非要在这么个阴云蔽顶、风雨欲来的日子拜城隍?
庙内光景与庙外不同,烛火光明,香火鼎盛。
披挂华彩的神偶坐在袅袅的香烛雾气中,有金刚怒目,也有持棒罗汉。
稻、黍、稷、麦、菽五谷早已摆设就位。
进庙之前,尚有人切切察察,议论不休,可迈入正殿后,众人受这肃穆气氛所染,不敢造次,纷纷闭口不言,在预先摆好的蒲团上跪下,一一拈香祈祷。
在四下静谧之时,窗外风声愈狂。
城隍庙的一扇窗户大抵是年久失修了,有些缝隙,那窗户便被风牵扯着,不住发出细微的撞击响动。
叩叩,叩叩。
似是有人在叩门敲窗,又似是有人在外踱步逡巡。
乐无涯向来是个能说能笑的性子,今日却安静得异常。
各位里老人私下里递了几个眼神,不知道太爷又要闹什么玄虚。
乐无涯遵照祭祀要求,一步不错地执行过后,立起身来,朝向了众人。
这一年光景下来,他们与小太爷时常相见,没觉出他的样貌有何大变。
变是肯定变了,但具体变了哪里,他们说不大清楚,只当他是大器晚成,慢慢长开了。
可他这一转身,许多人瞧出了异常来。
他不必着红妆,便是色彩鲜明、鲜花着锦的一个人。
唇是鲜红,脸是雪白,烛火映衬下,眼睛落在鼻凹和睫毛交织的阴影里,看不清神情,只能看出一个“鬼气森森”。
“诸位。”
在里老人们不由得屏息凝神后,乐无涯开了口。
“祭祀城隍,乃古之礼法,求的是保护城池,天下太平。自大虞圣祖始,更是将‘礼敬城隍’一事写入了《大虞礼法》中。城隍不仅护佑一方平安,更是司法之神,主持着一方百姓的天公地道。”
“在此之前,我虽是礼敬,心中却并不相信。”
说着,乐无涯将单手覆盖在胸口上,郑重道:“在明恪看来,若是百姓们将希望寄托在木偶泥佛之上,只能说明,明恪为官无能,叫百姓求告无门,只能去祈天求地。”
侯鹏一笑,奉承道:“太爷真是太过自谦了。”
乐无涯对他轻轻一颔首,随即道:“可自从前夜偶得一梦,见到一位意料之外的故人后,我便有些怀疑,这世上是否真有鬼神?”
乐无涯这一句话,勾起了在场所有人的兴趣。
是谁?
乐无涯娓娓道:“那人身入我梦,身形有异,身躯枯槁,偏偏肚大如箩,只能用手环抱着;眼里流泪,口角流涎,张着嘴要对我说什么。但他究竟说了什么,我在梦中,始终是听不清。”
窗外风声渐急,宛如细细的涕泣声,如怨如诉,如泣如慕。
众人身在城隍庙,在群像环伺下,听乐无涯说鬼道怪,无不悚然。
乐无涯眼珠微微一转,有紫色的精芒闪过:“我想,我一人之力,怕是不能辨其冤,听其屈,便将此人旧识召唤来此,并借城隍老爷庙堂,好细问一问,他究竟想要对我说些什么。”
旧识?
侯鹏和师良元对视一眼,心中俱是浮现出不妙的预感。
有旁人替他们问出了心中疑窦:“太爷说的那人,我们也识得?”
乐无涯并不应声,而是放开声音,道:“我们都已到齐,城隍老爷也在此处。你来了吗?”
他话音刚落,外面风声大起。
那失修的窗户骤然被烈烈大风撞开,寒风倒灌,将庙中烛火尽数吹灭。
桌椅咯吱咯吱地发出细响,仿佛是那门外踱步的鬼魂撞窗而入,有脚步声在四面八方响起。
在座诸位心下惊骇,即使并不大呼小叫地宣之于口,也暗暗地各自抚胸心悸。
乐无涯声音仍然稳当:“各位勿慌。何青松,叫人重新将烛火点好。”
守在两侧的衙役们齐应一声。
有衙役镇守,众人心绪渐安。
然而,侯鹏想起一名故人,顿觉如芒刺背,难忍心虚,眼珠四下乱转,生怕真的来了什么人,从后搭上他的肩膀,问一句,“侯兄,今日带的什么酒?”
在他胡思乱想之际,灯火从他身侧最先亮起。
出于本能,他向灯火亮起处看去。
他猛然一愣。
原本立在他身侧的那尊伏虎罗汉,不知何时换了人。
一个枯槁的仲俊雄,盘腿坐在那泥质的法座之上,目眦欲裂地直瞪着他!
侯鹏喉咙里“嗝喽”响了一声,惊颜如土,一屁股跌坐在地。
点火的何青松被他吓了一跳,手一抖,刚点亮的火折子随之落在了地上。
烛芯并未点燃,四下里再次陷入了一片寂然的死黑。
侯鹏叫不出声来,仿佛被什么人扼住了咽喉。
而乐无涯突然笑了一声,对着虚空郑重道:
“仲俊雄,仲老板。”
“你可来了。”
[125]问鬼(二)
灯火重燃,烛照幢影。
不知是为着省事,还是别有所图,衙役们只点燃了主殿的几处香烛。
众人的影子凌乱地投在墙上,简直分不清哪一处是鬼形,哪一处是人影。
侯鹏冒出了一脑袋滚珠似的大汗。
待他心神稍平,再定睛去瞧,却发现那莲花座上高坐的,仍是伏虎罗汉。
骑猛虎,握念珠,长髯红袍,怒目圆睁。
哪里还有仲俊雄的影子在?
身旁不少乡绅里老先是被侯鹏吓了一跳,又被太爷的话吓了一跳。
在接二连三的惊吓中,一干人愣在原地,全张着嘴发了傻。
从乐无涯口中重听到“仲俊雄”的名字,师良元不敢变色,强作镇定,伸手去抓侯鹏:“侯兄,怎么了?”
侯鹏反手擒住师良元的衣袖,连声问道:“你瞧见了吗?啊?你看见了没有?”
师良元循着他的目光看向那尊伏虎罗汉,毛骨悚然之余,又是相当莫名其妙:“什么?”
侯鹏艰难地吞了下口水。
他手心冰凉,面颊却像是害了病似的滚热起来,周身筋肉抽冷子似的缩紧,恨不得直缩到地底下去。
但他无法凭空修出缩地道术,只能惊慄不已、拱腰缩背地站在原地,像是大号虾米成了精。
外面风势稍停,但那扇窗子轴框脱离,已然报废。
何青松上前检查一番后,粗声大气道:“太爷,窗户坏了,关不上了。”
乐无涯身着宽大官服,随风动,如流水。
他轻声道:“无妨。问完案子,它还要原路回去呢。”
乐无涯此话一出,在场众人心中齐齐一凛。
太爷这是在审阴司,断鬼案?
太爷能脚踏黑白道,居然还能通阴阳?
倘若换了别人来,摆出这等阵仗,这帮里老人怕是只会付之一笑。
但受了太爷一年的调教,想到太爷种种吊诡离奇的手段,没人敢说话了。
只有紧张兼恐慌的呼吸声此起彼伏。
在空气变得滞重起来时,乐无涯闭上了眼,轻轻颔首点头,仿佛冥冥之中,真有一个含冤的鬼魂,在与他窃窃耳语。
很快,就有人受不住这样的氛围了,颤巍巍道:“太爷,怎么样了?”
乐无涯不理会他,兀自倾听。
半晌后,他开了口:“何青松,义庄就在城隍庙边吧?”
何青松应道:“回太爷,正是。”
乐无涯:“取一丈裹尸白布来。”
他下完命令,方对着众人一笑:“旁的东西,阴气不够盛。”
众人听了这等鬼言鬼语,恨不得跟着何青松一起夺路而逃。
可是谁都不敢逃,万一真逃出去,冲撞了什么还是其次,要是被太爷认作“做贼心虚”,那可真是叫天不应,叫地不灵。
很快,一丈长的白布裁了回来。
这一大块白布,依照着乐无涯的意思,又裁作了许多块一肩宽的布条。
乐无涯道:“我与仲掌柜的交往不深,并不相熟,不知是不是这个缘故,他说话总是说不分明,比比划划的,我也不知他是何冤屈,实在烦恼。”
“诸位都是仲掌柜的熟人,同在南亭发财,论对仲掌柜的了解,总比我这个县太爷要多得多了。”
“所以,我想了一个办法。”
“尸布装裹死人、送别亡魂,正是连接人世与阴间之间的东西,把这东西搭在肩上,阴阳交通,死生汇合,仲掌柜或许能指出一个人来,替他说完未说完的话。”
说着,乐无涯将一块白布举起:“劳烦诸位,请将这白布搭在右侧肩膀上吧。”
闻言,在场之人的鸡皮疙瘩掉了一地。
太爷的意思是,让鬼搭他们的肩?
有人壮着胆子道:“太爷,这,这恐怕行不通吧?”
“我一个人,自是不行的。人鬼殊途嘛。”乐无涯在人丛中缓缓踱步,吐字抑扬,声音清晰,“但是,城隍老爷是阴间的地方官,我呢,是人世的地方官,凑在一起,或许能把这桩案子解了。”
说着,他将手搭在了一位里老人的肩上,拍出了他的一个小哆嗦。
但乐无涯只是伸手替他正了正肩上的裹尸布:“记住,前三分,后七分,可别歪了。这是规矩。”
他仿佛和城隍老爷打了八辈子交道,老神在在,头头是道:“各位可听说过鬼搭肩的传说?人肩上有两团火,夜行之时,若有人搭肩,万万不可回头,不然,火一旦熄灭,邪祟立时便会夺舍上身。”
“所以,我只用白布搭了各位一侧肩膀。”
“各位万不可回头,一旦被附身,甚至被城隍老爷当做替身提走,我也是无可奈何的。我只是阳间的小官,总不能追到阴间要人吧?”
说到这里,他笑了一嗓子,笑得在场众人汗毛倒竖,面色如土。
前有陈员外,近有仲俊雄,一干乡绅早被乐无涯调理得怕了。
就算有几位是天生刺头,也被这周遭阴森氛围感染,偃旗息鼓地把周身的刺都藏了起来。
再加上先前侯鹏无端嚎出的一嗓子
总之,这里处处都透着邪性,不如依太爷之言而行,免得惹祸上身。
所有人抱着“宁可信其有”的心思,齐齐整整地盘腿坐在蒲团之上,脸色灰败,好像是一架子被霜打了的茄子,恨不得自己今日从没来过。
烛火再度熄灭时,内外钟鼓忽然齐鸣。
乐无涯中气十足道:“登公堂!”
衙役各自持杖,槌击地面。
一个带着膛音的陌生声音,自神像处悠悠传来:“升阴殿”
一股寒气骤然从众人脚底心攀爬而上。
所有人紧闭双眼,生怕瞧见什么不该瞧见的东西。
然而,当视觉断绝,其他的感官便自然而然地变得敏锐起来。
众人鼻尖掠过了一阵味道复杂的水臭气,混合着在水底冻了一冬的藻荇气息,凉阴阴的。
一干人等更加不敢多喘一口气,搜肠刮肚地回想自己曾经是否在某处得罪过姓仲的,并暗暗发下愿来:
管他是怎么死的,回去就给仲俊雄烧上一箩筐纸钱,叫他在地底下安心度日,再也别上来了。
至于侯鹏与师良元,干脆是汗流如瀑。
要不是怕露馅,他们此刻怕是已经晕厥过去了。
在反复的梃击声中,侯鹏壮着胆子,眯着眼睛,冷汗横流地向前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