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52章

    阿吉摇摇头:“没啊,什么客人?”

    姚黄没跟她解释,迅速换好衣裳,早饭也顾不得吃,径直去了前院。

    惠王爷人在书房这边的雅厅,端坐在藤椅上,手里拿的还是佛经。

    姚黄才靠近门口,惠王爷便抬头望了过来。

    阳光明晃晃的,照得姚黄脸上一阵发热,彼此看不清脸的夜晚会让人的胆子变大,天一亮,那胆子就缩回去了,而惠王爷君子端方的脸、平静如水的眸子越发提醒着姚黄,昨晚种种皆是她先挑的头。

    姚黄没再往里走,躲在门窗一侧,只让惠王爷瞧见她的半边身子,再小声地问:“那人还没来吗?”

    赵璲看着王妃裙摆下半隐半现的绣鞋,淡淡嗯了声。

    姚黄摸窗纸:“怎么这么迟?”

    赵璲:“我让李得春先带他去山上看药田,快的话午饭前后能到。”

    从县衙赶过来要时间,上山下山也要时间。

    姚黄松了口气:“那我先去吃早饭了,等他来了,我躲在里面听你们说话。”

    赵璲想问问王妃为何要听,饿着肚子的王妃却直接跑了,只留下一串脚步声。

    .

    徐知县名东阳,是昨日傍晚忙完公务后见到的李得春。

    徐东阳第一次听闻廖家秀才,是捕快们去查齐家大郎挨打一事后介绍齐家街坊情况时简单提过廖家两院,因与案件无关,徐东阳并未将廖家秀才放在心上。真正记住廖家秀才,则是在齐家看到那幅祝寿图之后,徐东阳见画如见天人,还想着得空去拜访一下,以文会友。

    等李得春拿出惠王腰牌,徐东阳才恍然大悟,并非小小的灵水镇藏龙卧虎,而是天家龙子隐瞒身份住进了小镇。

    因为惠王要他先去山上,徐东阳压下心中的激动在县里住了一晚,今早天才微亮就跟着李得春骑马赶往灵山镇,过镇而不入。

    进了山,徐东阳不光看了李郎中开出来的四分药田,还跟着李郎中去查看了近处的几座山头。

    百姓的耕地有限,必须拿来种粮,就算他们自己能琢磨出在耕地里种植黄精的法子,也会遭到官府的打压,且黄精需要五年才能长成卖出好价钱,百姓们把耕地拿去种药,这五年靠什么吃饭交田赋?

    灵山乃是中原名山,官府禁止伐木开荒,但黄精这药材长在林下,既保留了林景又能让百姓种药卖钱,惠王此策不但可行,更是造福周边百姓千秋万代的良策!

    山路难行,徐东阳却是越走越有劲儿,跟着李郎中转悠到晌午,一边啃着干粮一边下山去见惠王,先吃饱了,免得王爷还要管他一顿午饭。

    两人从西院进来的,青霭先去王爷那里通传。

    赵璲看向一直守在这边的王妃。

    姚黄笑着藏进了里间。

    青霭见怪不怪地去西院领人。

    没多久,姚黄隐在帘缝后,看着自家王爷端坐于主位,看着一身布衣打扮的徐知县进门后便跪了下去,恭恭敬敬地朝惠王行礼。

    姚黄心头微震。

    王爷待她素来宽和,平时身边也没几个伺候的,所以姚黄与王爷做夫妻的时间越长,对他的敬畏越淡,直到此时,姚黄才又意识到王爷这身份是有多尊贵。

    赵璲:“免礼。”

    徐东阳站直了,恭谨地垂着眼。

    赵璲:“开荒种药之策,你认为如何?”

    徐东阳得过李郎中包括青霭的提醒,知道惠王殿下不喜阿谀奉承那一套,简单道:“下官认为此策可行。”

    赵璲:“交给你,你可有把握?”

    徐东阳:“下官会全力以赴。”

    赵璲:“此策劳神费力,五六年后才能见成效,若事与愿违无甚所得,你不但没有政绩,反倒会因劳民伤财被人弹劾。”

    徐东阳笑道:“为官者,肯替百姓朝廷做实事才有政绩,瞻前顾后便只能尸禄素餐,王爷放心,下官宁可劳碌数年功亏一篑,也不愿坐视灵山百姓守着宝山贫困度日。”

    赵璲:“既如此,这事就交给你了,上书请示朝廷也好,与亲友商讨此事也好,都不必提及本王。”

    徐东阳惊愕地抬眸。

    赵璲摆手:“退下吧。”

    徐东阳看着惠王爷身下的轮椅,撩起衣摆再次跪下,叩首后倒退着离去。

    或许惠王爷已经不记得了,他是永昌二十五年的进士,那年琼林宴上,他曾远远见过十八岁的惠王殿下,身形挺拔,龙章凤姿。

    一个文武双全的王爷,腿废了依然心怀民生,他腿脚健全,既得了王爷指点,自当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徐东阳走后,姚黄从里面出来了,笑盈盈地看着惠王爷。

    赵璲:“笑什么?”

    此时惠王爷坐的是更适合见客的榆木轮椅,够结实,姚黄便放心地坐到惠王爷腿上,搂着他的脖子道:“我也说不清,就觉得刚刚王爷瞧着更俊了。”

    赵璲:“”

    非要跑过来,最终看的还是他?

    【作者有话说】

    来啦,100个小红包,晚上8点左右见,保守时间哈

    72

    072

    ◎紫葡萄◎

    八月初五,

    吃过早饭姚黄就推着惠王爷出门了,将两院的行囊交给青霭、阿吉等人收拾。

    乔装成车行镖师的王府侍卫们早在街上候着了,依然是四辆马车,

    引得两岸街坊或是靠近了看热闹,或是远远地站在自家门口朝这边张望。

    姚黄陪着惠王爷最后一次沿着河堤而行,

    像抵达镇上第一次出门时一样,遇到打招呼的街坊,

    都是姚黄负责寒暄,惠王爷静静坐着便好,

    但也有不同,如今惠王爷的肤色俊如美玉,

    再不复当时的苍白,

    惠王爷的神情淡泊宁静,

    再不是死气沉沉。

    所有人都在忙,姚黄把金宝也带了出来,小家伙一会儿颠颠地跑在前面,一会儿凑到岸边闻闻嗅嗅,抬头发现主人走远了再追上来。

    前面就是最东边的石桥了,姚黄准备过桥,

    慢慢绕一圈再回来,差不多就可以登车。

    谁料金宝居然又跑到了桥边的树下,

    再在姚黄与惠王爷都看过去的时候,抬起一只后腿撒起泡来。

    赵璲:“”

    姚黄低头,在惠王爷的脸上看到她已颇为熟悉的无言神色,

    登时笑了出来:“二爷是不是从来没见过如此不雅的一幕?”

    赵璲扫眼王妃满是调侃的笑眼,

    径自看向别处。

    姚黄在他耳边道:“这有什么,

    我还看过七八岁的男孩子当街脱裤子呢。”

    这般亲密的姿势,

    王妃说到一半时,赵璲还以为王妃要说看过他的,胸口无声地烧起一团火,待听完王妃的整句话,那把火迅速熄灭,未能蔓延至面上耳根。

    “非礼勿言。”许久,赵璲低声提醒道。

    姚黄:“只有你我,二爷做何那么正经。”

    赵璲沉默。

    姚黄试探道:“二爷真不爱听我说这些啊?那我以后一定管好嘴,再也不在二爷面前胡说八道。”

    赵璲未作回应,但他知道江山易改本性难移,王妃是率性随心之人,下次该说她还是会说的,他大概也会渐渐习惯。

    路过送金宝给他们的那家,小兄妹俩都在外面,姚黄瞅瞅金宝,对两兄妹道:“我们要搬走了,带金宝进去再见见它娘吧。”

    普通百姓之家爱惜粮食,最多为了看家护院养一只狗,或是一只老狗与一只狗崽,金宝留下来也只会被送给别人,所以姚黄与惠王爷商量过了,会带上金宝一起回王府。

    金宝还记得旧主人家里,跟着兄妹俩进去了,陪里面的大狗玩了一会儿竟自己跑了出来,仿佛担心它留得太久新主人们会自己走掉。

    两三刻钟后,姚黄最后看眼东院上了锁的大门,带上金宝,跟阿吉上了一辆马车。

    .

    天公做美,回去的路程如来时一般顺利,虽然还是有种种难以避免的不便,可想到惠王爷已经能够从容地坐在轮椅上出现在人来人往的街巷,姚黄就觉得这些麻烦根本不算什么。

    八月初七,将近晌午,惠王府的四辆马车终于驶入了京城南门,之后再行长长一段路,四辆马车又驶进了没有门槛的惠王府。

    姚黄跳下马车,抱起东张西望的金宝放在地上,笑道:“瞧,这才是你真正的家,好好逛逛去吧。”

    金宝围着影壁跑了一圈,凑到通往二进的门前好奇又谨慎地朝里张望。

    姚黄走向惠王爷的轮椅。

    赵璲对飞泉道:“青霭随我去明安堂,你去收拾竹院。”

    飞泉领命走了。

    侍卫提前回来传过话,明安堂的水房已经烧好了热水,闲了快两个月的孔师傅也早早就在明安堂的厨房忙碌上了,只等王爷王妃休整过后就送上美味佳肴。

    相比灵山镇的简陋小院,明安堂就太舒服了,百灵、春燕、秋蝉三个大丫鬟热情殷勤地拥着王妃进了西屋的浴室,端茶的端茶,摇扇的摇扇,更衣的更衣,哪还用同样车马劳顿的阿吉又是收拾东西又是倒水地伺候?

    没多久,姚黄便舒舒服服地泡在了她的大浴桶里。

    百灵三个刚刚又是帮王妃擦身又是帮王妃洗头的,额头都忙出了汗,此时在浴桶前站成一排,目不转睛地瞧着她们阔别许久的王妃。

    姚黄:“以后就天天见面了,干什么都这样看着我?”

    春燕笑道:“王妃不在,奴婢们整日闲着没事干,都快闷坏了。”

    王府规矩多,主子们不在下人们也不能随便走动,她们三个除了每月月底可以去街上逛逛,平日里只能在丫鬟房与明安堂的后院来回转悠,远不如王妃在的时候舒服。

    姚黄:“那阿吉可要羡慕你们了,她在外面又做饭又洗衣裳的,还要照顾我新养的狗。”

    三个丫鬟互相瞧瞧,谁也没敢说“下次留阿吉在王府休息带她们出去受累”的俏皮话。

    姚黄叫她们坐在凳子上,问:“这两个月,可有人来过王府?”

    春燕、秋蝉都看向百灵。

    百灵道:“六月十五,贵妃娘娘派人来请王妃进宫,得知王爷王妃外出避暑去了,宣了奴婢进宫问话。”

    姚黄闻言,叫春燕、秋蝉暂且退下。

    二人一走,百灵扑通跪在地上,紧张道:“王妃明鉴,娘娘问奴婢您与王爷相处的具体情形,还问了画眉受罚之事,画眉受罚乃她咎由自取,奴婢并未隐瞒,但奴婢不曾向娘娘透露任何有违王府规矩的事,请王妃相信奴婢。”

    姚黄:“起来说话,没叫你跪的时候不许跪。”

    百灵惶恐不安地起来了。

    姚黄看了她一会儿,道:“我信你,但娘娘在你这里什么都没问出来,岂能善罢甘休?”

    百灵便红了眼圈。

    姚黄皱眉:“说吧,她如何罚的你。”

    百灵看向自己的手臂,含着泪道:“娘娘叫人掐了奴婢几下。”

    打耳光会露出痕迹,掐胳膊掐腰掐腿,掐出青紫也能被衣裳挡住,不会失了贵妃娘娘的体面。

    姚黄也算熟悉杜贵妃的脾气了,怜惜道:“怕不是几下,而是几十下吧?”

    送出去的宫女不肯听她的话,杜贵妃怎会轻易消气。

    百灵擦擦眼睛,一副卸下重担的轻松神色:“王妃不必心疼奴婢,经此一遭,奴婢在贵妃娘娘那里已经成了背主之人,该罚的都罚了,以后贵妃娘娘都不会再找奴婢的麻烦了。”

    这是她与杜贵妃昔日主仆情分的了结,姚黄当时不在,无法护着百灵,事后再闹也不值当,毕竟证据都没了,杜贵妃又占了长辈的名头。

    她对百灵道:“你也放心,只要你忠心于我,以后就算她再找你的麻烦,也得先过我这关。”

    百灵破涕为笑,早在王妃处置画眉的时候她就知道王妃不是软柿子了,所以她信王妃能护住她。

    沐浴结束,头发还没有干,姚黄散着长发去了前院。

    堂屋里,惠王爷换上了一件玉青色的缎面夏袍,头戴白玉簪,身下坐着的也变成了那把家用的紫檀轮椅,皇家的贵气扑面而来。

    察觉他的视线先落在了她披散的湿发上,姚黄莫名有些紧张,这人该不会要挑她仪态不端吧?

    她一紧张,目光先露了怯,脚步也慢了下来,明明刚转过来的时候还像在镇上时无拘无束。

    赵璲垂眸,从面前的果盘里拿了一颗桂圆大小的青葡萄,本意是用这种家常的动作打消王妃的顾虑,却在捏起青葡萄的瞬间,忽然记起他与王妃在葡萄架下做过的白日荒唐。

    动作微顿,赵璲若无其事地将葡萄放入口中。

    姚黄果然被转移了注意力,看着桌面上一盘青一盘紫的两样葡萄,惊喜道:“这是咱们园子里自种的葡萄吗?”

    赵璲:“这几日正是开始熟的时候,孔师傅挑着摘了两串。”

    姚黄已经坐到了他的右下首,捏了一颗紫葡萄放进口中,酸酸甜甜的,比她以前吃过的都好吃,跟着姚黄想了起来,当初王府总管郭枢带人进府移栽葡萄藤,讲过这两藤葡萄便是从京郊专门供应宫里蔬果的皇家庄子上移来的。

    皇家的儿女未必有天底下最好的相貌或才华,但皇家人吃的穿的用的,基本都是天底下最好的。

    这么好吃的葡萄,如果不用吐籽就更好了。

    嘴里只剩两颗圆溜溜的小籽时,姚黄扫眼惠王爷,拿出她在宫里学来的贵女姿态,先展开丝帕挡住半张脸,再轻轻将葡萄籽吐入旁边专门用来放籽的空盘。

    赵璲:“”

    如果王妃没有一边吐籽一边偷瞄他,这仪态会更好看。

    趁王妃垂下眼帘的功夫,惠王爷抬手接住自己口中的葡萄籽,放于另一只空盘上。

    姚黄放下帕子,发现惠王爷那边的籽,惊讶道:“王爷何时吐的?”

    关键是怎么吐的啊,她还想瞧瞧衿贵端方的惠王殿下是怎么样的姿态呢!

    赵璲没有回答,拿起一颗紫葡萄,用他执过笔也挥过刀枪的手,生疏却仔细地剥皮去籽,再将果肉放到王妃面前的果盘中。

    姚黄刚要用手去拿,看着从果肉流到盘子上的葡萄汁水,笑了,对正要剥第二颗葡萄的惠王爷道:“王爷,你看你的手已经沾了汁水了,不如你就直接喂到我嘴里吧?省着我还得擦回手。”

    赵璲:“”

    片刻后,他捡起因为去籽而分成两半只连着一侧的果肉,放进王妃朝他张开的红唇中。

    姚黄连着吃了七八颗,肚子饿了,于是,当惠王爷再次喂来一颗葡萄果肉,姚黄一边接了葡萄,一边按住了惠王爷的手腕。

    赵璲对上了王妃投过来的视线,紧跟着,王妃面庞前移,出于好意又有失仪态地帮他清理指尖的葡萄汁。

    惠王爷闭上眼睛,听见王妃振振有词:“总不能叫王爷白白伺候我。”

    【作者有话说】

    嘿嘿,100个小红包,明天见[奶茶]

    73

    073

    ◎“召惠王、王妃入宫与朕共用午膳!”◎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