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8章

    跟着就是按照具体差事统计的名单,如厨房、绣房、花草房、库房、匠房、马房、浣洗房等,每个地方从管事的到小丫鬟小厮都列得一清二楚。

    除了绝大多签了卖身契的奴仆,王府还聘了两位住府郎中,都是医术精湛的名医。

    姚黄一边看一边粗略的计数,算出王府里居然有一百多个下人,姚黄惊到了,合上名册悄悄问惠王:“王爷,这么多人,一个月光发下去的工钱都不少吧?”

    赵璲:“用得起便养得起,无需担心。”

    姚黄飞快地粗算了一笔账,王爷年俸五千两,平摊到每个月是四百两出头。王府众下人的月例、饭钱以及宅子园子的日常维护按照一百两算,王爷的月俸就只剩三百两了,夫妻俩的吃穿药费再去掉一百两的话

    以姚黄百户之女的出身看,王府一个月能有二百两的富余当然够多了,可按照昨晚惠王许给她随意花钱的承诺以及一根宝石簪子就得几百两的行价看,她这个王妃真敢大手大脚乱花的话,王府很快就要没钱了!

    赵璲便看着自己的王妃眉头微蹙,很快又舒展开来,煞有介事地对他道:“王爷放心,我会省吃俭用,不该花的银子绝不乱花。”

    她喜欢珠宝首饰,但绝不会月月都去买新的贵的,只要王爷不介意,让她继续戴物美价廉的平民首饰她都戴得欢欢喜喜。

    赵璲:“”

    青霭回来了:“回王爷,都到齐了。”

    赵璲:“叫飞泉去带过来吧。”

    人就在明安堂外面候着,百余人很快便由三位大管事井然有序地领了过来。

    青霭推着赵璲往外走,姚黄跟在旁边。

    总管事郭枢扬声道:“拜见王爷王妃!”

    众人便哗啦啦跪了下去,齐声拜见。

    赵璲看向姚黄。

    姚黄领会到了,叫众人免礼。

    重新站直后,众人目光恭敬地瞻仰了王妃的容貌,认清脸便守礼地低下头。

    赵璲道:“你们如何敬我,今后就要如何敬重王妃,敢有违背者,按府规惩治。”

    众人跪下领命。

    替姚黄立了威,赵璲便遣散了众人,对姚黄道:“我陪你去逛逛王府各处。”

    这都是一个新婚夫君该给妻子的体面。

    姚黄很有兴致,这可是自己的新家啊,当然要好好逛逛了。

    但她觉得夫妻俩单独逛更容易培养感情,说话也更放得开,所以她想也不想地走到轮椅后头,对青霭道:“你们都留在这边吧,我照顾王爷就好。”

    青霭:“”

    他甚至都不敢去问王爷意下如何,而且因为站在轮椅后头,他也接受不到王爷的眼神。

    眼看着王妃伸手要接管王爷,青霭的手还握着轮椅后面的扶柄不知该不该松。

    姚黄见了,弯腰歪头询问正主:“王爷,可以吗?”

    赵璲:“可以,青霭、阿吉远远跟着。”

    青霭松了口气。

    姚黄笑着接过轮椅:“王爷指路吧,您放心,我肯定推得稳稳的。”

    赵璲抬手指了个方向。

    东西路的宅子各有用处,或待客或宴请或充当库房、藏书楼,简单逛了一圈,主仆四人终于来了后花园。

    四月下旬,园中处处浓阴花开,假山叠石亭台楼阁掩映在幽景之中,就连吸进鼻子的空气都比路上新鲜。

    姚黄舒适地呼了口气,高兴道:“这园子可真漂亮,要不是嫁给王爷,我这辈子怕是都见不到这样的好风景。”

    赵璲指向东方:“从这边开始逛吧。”

    姚黄点头,扫眼前方的石板路,确定一路平平整整,便放心地一边推动轮椅一边欣赏周围的风光。

    王府造景颇有讲究,一花一树一石都能品出风雅来。

    走着走着,姚黄看到院墙边两棵距离刚刚好的榆树,她眼睛一亮,指着树身道:“这里可以绑根绳子荡秋千,树荫正好挡了太阳。”

    赵璲:“喜欢荡秋千的话,可以让工匠多做几个秋千架,随你摆在喜欢的地方,比绑绳子安全。”

    姚黄看向男人的头顶:“我只在画册里见过秋千架,在家里都是拴绳子玩。”

    赵璲不置可否。

    前面是一方池塘,池塘中间是一条曲折的木板桥,桥身比轮椅略宽一些,勉强能容两人并行,两侧无栏。

    远远跟在后头的青霭又提起了心,他都瞧见了,王妃总是东张西望地看景,等会儿可别分心把王爷推水里去!

    就在他犹豫要不要跑过去的时候,姚黄看着波光粼粼的池水,向往地对惠王道:“王爷,我喜欢这边的景色,可以在这里多待一会儿吗?”

    赵璲点头。

    姚黄一喜,将轮椅推到池塘岸边一棵柳树荫下,放下轮椅的固定装置,这才凑到最前面,观察水面。

    池塘中央慢悠悠地游着几条红色锦鲤,清澈的水中时有指长的小鱼欢快穿梭。

    清凌凌的水倒映着蓝汪汪的天,姚黄越看越喜欢:“之前在储秀阁学礼仪时,我还遗憾错过了今年郊外的春景,来了王爷的园子,我才知道我的福气都在后头呢。”

    去郊外踏青还要骑马跑很长一段路,来回颇费功夫,来王府花园就方便多了,还不用跟其他游人抢地方!

    然而在赵璲眼里,这些景色都是他看惯了的,所以他神色很淡。

    姚黄瞧出来了,饱过眼福赶紧重新推着惠王往前走。

    视野里出现一片青翠竹林,林中有石板路,里面隐隐可见一座小院。

    姚黄站在路口,好奇地往里张望:“王爷,那是什么地方?”

    赵璲:“竹园,自我病后,平时都住在这边。”

    姚黄:“那现在”

    赵璲没有回头,语气平淡得仿佛只是闲聊:“新婚三日我会陪你,每个月逢五逢十或是逢年过节我也都会陪你在明安堂过夜,其他时候还是会住这边,你若有事可来找我,无事便算了。”

    “并非是针对你,只是我现在更喜欢一个人独处,便是青霭飞泉近身伺候我的时候也不多。”

    “下人都知道的,不会因此乱嚼舌根。”

    姚黄懂了,看眼竹林深处的小院,她推着轮椅往前走去,困惑道:“那王爷不在明安堂的时候,我做什么呢?”

    赵璲:“游园或外出,随你心意。”

    姚黄忽然不知道该高兴还是发愁。

    王爷不管她,她似乎可以过得比在娘家时还自由,可王爷幽居竹院,她怎么有种要守活寡的感觉?

    也不对,王爷每隔一段时间会去陪她过夜。

    初五、初十、十五、二十、二十五、三十嗯,每个月王爷会陪她六晚,逢年过节还能多几晚。

    话本里常说男人纵欲容易伤身,一个月六次或许刚刚好?王爷腿脚不便,比普通男人更要注意节制。

    走出竹园不远,半亩空置的田地出现在了路边。

    姚黄脚步刚慢,赵璲已经知道她要问什么,解释道:“这是菜圃。”

    菜圃,自然是种菜的地方,富贵者稍微费点力气耕种一番以示亲农,并体会田园之乐。

    赵璲腿脚好的时候每年都会亲自种些菜,出事了,他不来归不来,他不开口,下人们也不敢擅自改动这半亩地。

    姚黄能猜到这块儿地背后的故事,但既然王爷继续留着这地,说明王爷没那么小心眼。

    她请示道:“我家后院也种了两片菜圃,我从小帮我娘收拾,会种七八种菜呢,王爷放心的话,这块儿地交给我种?”

    赵璲:“随你,除了竹院,整个花园都可以任你改动。”

    这就有点像气话了,姚黄聪明地没去接。

    花园北面是一片连绵起伏的矮丘,山上绿意盎然,夫妻俩沿着山脚而行,前后经过了四条通往山顶的小道,两条石阶铺成,两条石板铺就。

    姚黄越走越能感受到王府众人伺候惠王时的胆战心惊,拆了石阶怕王爷动怒,不拆轮椅难行王爷更要气,只好铺两条新的。

    赏个景都这样,真日夜待在一起,光照顾惠王的心情她都要多费不少心思啊!

    飞快离开矮丘地段,两人来到了花园西边,这里视野开阔,被一鸿清澈广袤的湖水占据,岸边间植桃柳,湖中建有洲亭,另有廊桥与水榭相连。

    姚黄的心情又轻快起来,过两天说什么也要来湖上划船钓鱼。

    将近晌午,花园中间姚黄也不想去逛了,等着下次自己的时候再彻彻底底地逛一遍,每个假山山洞都不放过。

    【作者有话说】

    一个人别提多快活呢,哼哼。

    100个小红包,明天见

    10

    010

    ◎“王爷用的什么沐浴香露,真好闻。”◎

    在明安堂一起吃了顿八菜两汤的丰盛午饭,赵璲就要回竹院了,临走前跟姚黄交代,说他傍晚再过来。

    姚黄起身道:“我送王爷。”

    赵璲:“无需多礼。”

    用词很客气,表情却是不容商榷的冷淡。

    姚黄明白这种情绪,有时候她去别人家做客,长辈要送她某种吃食,姚黄不想吃,长辈却以为她难为情非要塞给她,姚黄面上道谢,心里别提多烦了。倘若她是公主,就可以淡淡一句“不想吃,你别塞”打发了对方。

    王爷不想她送,姚黄只好止步在堂屋门口,目送着青霭将轮椅推走。

    主仆俩的身影完全消失,姚黄放松了,院子里的阿吉五人也都自在不少。

    姚黄回到桌子旁,荤素八道菜,惠王只动了他面前的两道,姚黄倒是把另外六道菜都尝了尝,可她再能吃也只吃了共一盘半的菜量,两道汤她喝了一碗,惠王就尝了半碗。

    姚黄问画眉:“平时贵妃娘娘吃不完的菜,她会怎么处置?”

    姚家人口少,每顿最多剩一点点,鲜少有浪费的情况。

    画眉心里暗嘲,面上还算恭敬:“娘娘会赏给底下的宫人吃。”

    送到翊坤宫的菜肉都是最新鲜的,娘娘一个人才能吃多少,很多菜基本都会原封不动地端下去,放到锅里热热,就成了宫女太监们饭桌上的美味佳肴。

    姚黄看向百灵,见百灵点头证明画眉所言非虚,姚黄便道:“行,撤下去你们吃吧,顺便叫厨房管事的大厨过来见我。”

    阿吉:“我不饿,我在这伺候王妃。”

    姚黄摆手:“先去吃饭,吃饱了再过来,我这会儿休息,用不着你们。”

    院子里还有王府安排的二等丫鬟,姚黄正好熟悉熟悉。

    很快,厨房的管事大厨来了,居然有两位。

    惠王用惯的大厨是孔师傅,平时都在竹院的小厨房当差,这三天王爷改在明安堂用饭,孔师傅就跟着回来了。高娘子是王府专门选来伺候王妃的,会一直留在明安堂。

    姚黄问孔师傅:“王爷的一日三餐,每顿几个菜有讲究吗?”

    孔师傅:“有,没特殊吩咐的话,王爷早上会吃两样主食两样小菜,午饭四菜一汤,晚饭两菜一汤。”

    姚黄:“王爷饭量如何?”

    孔师傅叹道:“近一年王爷胃口不佳,端上桌的饭菜能吃三成都算多了。”

    姚黄心里有了数,交代两人:“王爷不喜铺张,我也没那么大的胃口,以后继续按照王爷的习惯来吧,早饭改成四道小菜,晚饭三菜一汤,如果我有想吃的菜会提前跟你们说。”

    两位大厨点头,高娘子趁机问了下王妃的菜色偏好。

    解决完这件事,姚黄去次间的榻上躺着了,窗外日光强烈,此时不是游园的好时候。

    五个大丫鬟回来后,姚黄叫画眉、百灵在跟前守着,阿吉三人去后罩房歇晌。

    画眉还是敢说的,见姚黄眼皮越来越重,试探着问:“王妃,王爷怎么没陪您歇晌?”

    姚黄瞟她一眼,道:“王爷亲口说过,他喜静,以后王爷独处的时候只会更多,你们趁早习惯,少瞎打听。”

    百灵连连点头。

    姚黄转个身,背对两人道:“去外面守着吧,半个时辰后叫我。”

    画眉:“”

    百灵将她拉了出去。

    .

    睡醒后,姚黄重新洗漱一番,一口气带上五个大丫鬟浩浩荡荡地去了后花园,也是叫她们认认路。

    这一次,姚黄从西边开始逛,无论是花园小径还是通往亭阁的石板路,凡是有路的地方,姚黄都要去探探。

    她是第二回来,头回来的阿吉简直就像来了梦中的仙境,王妃跑哪她就跟着跑去哪儿,看得画眉一会儿暗讽一会儿暗嘲的,最后居然都讽到麻木了。等姚黄带着阿吉一口气爬上北面的矮丘翠屏山,画眉就只剩下气喘吁吁腰酸腿软的份。

    站在山顶的亭子里,姚黄脱掉鞋子踩在一条美人榻上,扶着大红漆的亭柱朝南俯瞰整座花园,惊喜道:“这里好,哪里都能瞧见。”

    阿吉张着嘴,震惊得说不出话来。

    连见惯御花园的画眉都被惊到了,都说惠王府的园子比康王府大,是永昌帝偏心,可永昌帝自己的御花园瞧着也就这边的一半大啊。

    翠屏山几乎横跨花园北面,山上各处也造了岩壁、飞瀑、泉水、幽潭等常见山景。

    姚黄跟着景色走,一会儿上山一会儿下山的,从西边走到东边,就逛了半个多时辰。

    下了山,姚黄折返一段路,拐去逛花园中部。

    红日偏西时,姚黄才又绕到翠屏山山脚,沿着东边的石板路往南走。

    先经过了那片荒废的菜圃。

    姚黄在菜圃里逛了一圈,踩了两鞋底的黄土,心满意足地出来了。

    再往南就是竹林。

    虽然姚黄很好奇惠王一个人待在里面会做些什么,但她并没有朝里面探头探脑,很快就将竹林落在了后头。

    竹院这边,有主屋三间,一间厨房一间医堂,以及一间下人房。前后院石墙皆有十尺来高,紧贴着围墙外面又种了一圈翠竹,将竹院围了个密不透风,只有南面的正门可入。

    姚黄主仆才踏进花园时,主屋东屋的炕床上,廖郎中正在帮午睡过后的赵璲推拿双腿。

    双腿残疾者,如果不进行推拿,双腿肌肉会逐渐萎缩。平常百姓残了或许没有日日推拿的条件,赵璲乃是皇子龙孙,自从他愿意接受郎中近身后,除了昨日迎亲没有时间,赵璲每日三次的推拿就没落下过,这才使得他的双腿看起来与常人无异。

    持续两刻钟的推拿,赵璲始终闭着眼睛,廖郎中也配合地保持沉默,直到结束。

    放下王爷的腿,廖郎中熟练地收拾好自己的东西,躬身告退。

    此时的赵璲只穿中衣与一条为了配合推拿缝制的基本只遮了私密之处的短裤。

    不是廖郎中眼里没活儿丢了王爷就走,而是惠王殿下在入住竹院的第一日就定了规矩,他有吩咐时众人需要照做,他没有吩咐,哪怕他摔倒在地上,也不许任何人上前帮忙。

    能进竹院伺候的只有青霭、飞泉、两位郎中以及孔大厨,孔大厨不需要面见惠王,前四者分别犯了几次规矩后早就老实了,只要惠王不开口,他们一个字都不会多说,事也不会多做。

    廖郎中跨出堂屋时,还从外面把门带上了,虚掩着。

    青霭继续守在院子里,飞泉将廖郎中送出门,然后进了小小的门房休息。

    霎那间,整座竹院都沉寂了下来。

    东屋,赵璲撑着床坐了起来。

    推拿后他的腿上还留着一层药油,需要清洗。

    屋里有洗漱架,两排可供赵璲双臂支撑的木质扶栏从床前一直延伸到洗漱架前,到了这边,赵璲可以坐到椅子上完成对自己全身的清洗,水桶水盆早就由青霭飞泉摆好了。

    另有两排护栏延伸出东屋,经过堂屋分别通往西屋与后院。

    西屋是赵璲的书房,看书累了或是想要散心,他会撑着扶栏仅靠双臂的力量慢慢移到后院,看看天看看墙外的竹海,看够了再回屋。

    最初赵璲并没有看书或散心的需求,他更想一直躺在明安堂的床上,谁也不见什么也不做。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