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4章 心有余结
对于薜总的道歉,于芳自然是不领情的,他毫不留情的打断了薜总的话,冷笑一声说道:“你这算是道歉吗?一句对不起能够解决问题吗?要是那样的话,那不然让我打你一顿,然后也来这么一句对不起,行吗?”薛总这个时候也是已经看清楚现实了,这个事情现在看来只能由他自己来承担了,李副区长肯定是不想和这几个人闹翻脸,要不然以李副区长的那个个性,怕是早就叫警察了吧,也不会现在沉着脸让他来处理。
既然是由他来承担了,那他也就豁出去了,什么脸面不脸面的,今天都不重要了,所以就见薜总一抬手给了自己一个嘴巴,然后对于芳说道:“你看我这个诚意怎么样?”
薛总打自己这么一巴掌,其实也就相当于李保国自己低头了,张少峰就觉得面子已经找回来了,这事儿也没必要再闹下去了,可是没想到于芳的火气还是很大,居然就开始不依不饶了,就听她对薜总说道:“不怎么样,既然要道歉,那这笔账就该由我妹妹来算,你怎么打她的,就该让她怎么打回去。
”
其实在薛总打了自己一个耳光之后,李保国也就开始生气了,他后悔让薛总来处理这个事情,如果只是道歉,那还好说,可是薛总打这一耳光,不就等同于打在了他的脸上吗?
这可就让他的脸丢大了,偏偏这个时候,于芳居然还在那里不依不饶,这就让他更加的生气了,是不是看他太好欺负了?
李保国顿时就是指着于芳叫道:“你是在开发区工作吧?很好,我现在提醒你,等明天早上你们徐主任应该会找你谈话的。
”
于芳一听就知道,他们应该已经从于倩那里知道了自己在开发区做招商局副局长,要不然她有没有做自我介绍,这姓李的王八蛋怎么会知道她在开发区呢?
张少峰本来觉得事情已经差不多了,就还想劝于芳消气呢,结果没想到李保国居然还敢威胁于芳,这顿时又让他心头火起,冷哼一声说道:“柳河区什么时候能管到开发区了?这倒是很新鲜呀,我怎么从来没听说过?看来这事儿我得去问问徐主任了,不对,应该是去问问市领导们。
”
李保国没想到张少锋会来这么一番话,一时之间就被愣在那里了,他本来只是想说自己和徐嘉敏的关系不错,所以只要他跟徐嘉敏说了,徐嘉敏就肯定得批评于芳,甚至于说撤了于芳的职务,可是经过张少峰这么一解释,这就等于柳河区可以直接指挥开发区了,那矛盾可就事大了。
万一真要是因此让开发区和柳河区之间产生不和,回头市里一定对他有意见的,到时候别说升常务副区长了,能坐稳现在的位置的就不错了。
张军宏知道事情差不多了,不能再这么闹下去了,要不然的话,对自己的侄子影响也不利,他可是对这个宝贝侄子寄予厚望呢,所以现在应该教侄子做人留一线,什么事情都不要做绝,要不然刚则易折,既然已经有了下台阶的机会,那就赶紧的下来,所以他就对张少峰说道:“好了好了,这也不是什么大事,是一个误会嘛,少峰你也消消气,老李呀,你也劝劝……”
李奎立马就是明白了张军宏的意思,然后就走到了李保国的身边,轻声地劝起来了,这要是放在别的时候,李保国肯定就不会善罢甘休,一定就得和张少峰分出个高低来,可现在不一样呀,在他晋升的关键时候,尤其是他还有一个对手,就是宣传部的王庚。
这事儿要万一闹得大了起来,可就得让王庚看笑话了,看笑话还不要紧,最怕的就是被他钻了空子,要知道那家伙就是搞宣传的,真要是让他借机做点文章,借机把自己搞下去也是很有可能的。
其实在这个时候,李保国根本就不知道,市里面的几个大老板已经同意让他接任常务副区长了,所以他根本不用担心那个竞争对手了。
只可惜他不知道呀,再加上现在又有李奎来劝他,毕竟李奎现在可是正处级的干部,城建局又是一个位高权重的地方,这个面子他必须得给,所以李保国就决定就坡下驴,也没再说什么,但是在他的心里,却是给张少峰狠狠的记了一笔,这事儿不用急,早晚有报仇的一天,先让张少峰那小子得意吧。
张少峰今天确实是很涨面子,既然李保国已经忍了下来,他就带着于芳走了,李奎和张军宏两个人自然是一道走的,张少峰开车把于家姐妹送回家。
在车上聊天之后才知道,于倩其实是于芳她叔叔家的女儿,属于她的堂妹,只不过两人的关系像是亲姐妹一样,最近于倩来月珑酒家上班,就把于芳叫过来一起吃饭,一来是姐妹两个好久没在一起吃饭了,再就是想让于芳尝尝这里的菜,最好就是以后招商局有什么接待的时候,可以安排在这里,这也算是于倩的业绩。
于芳也是知道妹妹的打算,所以就想带着招商局的人都过来吃,也算他这个领导犒劳一下下面的人,结果偏偏就在今天下午,办事的人把她交代的事情没有办好,所以她在局里发了一通火,很是震慑了一下了局里的那些人,这样一来,她就不能带着那些人来吃饭了,所以也就只能自己一个人来。
只是刚开始吃,于倩那边就接到了那个薛总的电话,说有一个很重要的客人要介绍给她,于倩就只能过去应酬一下,还想着一会儿回来的时候把老板介绍给姐姐认识,结果这一去就发生了李保国这一档子事。
张少峰不禁就感叹,做什么工作都不容易啊。
于芳还想请张少峰去唱歌,不过他刚拒绝了李奎,又怎么会再答应她,把她们送回家之后,他突然就说道:“小于,以后做事要注意分寸,适可而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