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六十章 精神点,别丢份

    皇太极很快也想到了这一层,他看了一眼多尔衮,对多尔衮点点头,没有多说什么。

    他和多尔衮现在很有默契,知道现在绝对不能内斗。

    这一点,从皇太极开始,一直延续到了满清的末日。

    事实上,在满清夺嫡的核心因素,就是不要内斗,团结起来压制汉人,可惜出于zzzq,这是不能说的事情。

    康熙就问过儿子们,为什么满人能以十五万八旗子弟,击溃了李自成+明朝上百万之众,并统治了上亿的汉人

    众人众说纷纭,有的认为是明朝武功不足,有的认为汉地灾荒连连,不得天心。

    只有四儿子一个人回答到了点子,认为是汉人派系林立,互相内斗,隔岸观火,导致被满清集中优势兵力助个击破,而满人再怎么样内斗都能从大局出发,团结一起。

    这个回答得到了康熙首肯,从这里开始,四儿子才被当做接班人培养。

    一句不争是争之所以经典,是因为切中了满族统治的核心因素。

    满族以几十万人口统治上亿的汉人,保持团结是第一重要的。

    如果满清和汉人一样互相内斗,这意味着整个满族和朝堂的撕裂,这是满清统治者无论如何也不能承受的。

    康熙的八儿子败就败在了这一点,结党太过明显,表面上把朋友搞得多多的,敌人搞得少少的。

    但是反过来,之所以要把朋友搞多,就是为了要把敌人搞少。

    那么问题来了,谁是他的敌人呢

    他的兄弟还是本来就不足一百万的满人内部呢!

    这才是老八以及老三老大等提前出局的人的根本原因!

    康熙作为一个少数民族封建统治者,首先保证的是自己族群的统治,一旦内斗,一两代就崩盘。

    就算不崩盘,只要形成惯例,每次皇位争夺都内斗一下,满族要不了多久就要退回东北,这是满族上下不能接受的。

    可以说,现在的满清八旗,估计是吸收了五代十国的游牧民族教训,不内斗了。

    虽然满清够坏,但是在所有的侵略者当中,满清的政治水平,毫无疑问是最高的一档!

    甚至可以说没有之一!

    倭寇在政治上比起满清,就是纯纯的笑话!

    皇太极强忍住怒火,看着开始放亮的天空,没有催促八旗兵强攻旅顺。

    相反的,皇太极开始让人埋锅造饭,打造楯车!

    ......

    城头上,毛文龙用望远镜看了许久,也没能看到皇太极着急发起进攻。

    这也能忍得住皇太极这小子,有点东西啊!

    毛文龙放下了望远镜,不由得叹息了一口气。

    在他的作战计划当中,恼羞成怒的皇太极应该立刻对旅顺要塞发起强攻。

    如此,折腾了一晚上的八旗兵,只会在旅顺城下丢下无数尸体。

    可皇太极遭受了这么惨重的损失,居然还能沉得住气,不着急进攻,不由得让毛文龙高看了他许多!

    这么冷静的皇太极,显然是比毛文龙预想中的还要难对付许多。

    主不可以怒兴师,将不可以愠致战。

    所有人都知道这个,但是真正能做到的,终究是少数。

    就像诸葛亮给司马懿送去了一件女装,正常人应该是来和诸葛亮拼了,司马懿居然选择穿上了女装!

    平辽东:司马懿:战斗,爽!

    擒孟达:司马懿:战斗,爽!

    御东吴:司马懿:战斗,爽!

    定淮南:司马懿:战斗,爽!

    遇到诸葛亮:司马懿:女装,爽!

    往日里,司马懿打谁都是砍瓜切菜,为什么就愿意为了诸葛亮穿女装呢

    打不过,可不就得怂了!

    而皇太极,也是看《三国演义》的行家啊。

    他对于《三国演义》,可能比许多人都要熟,自然也知道司马懿女装的事情。

    司马懿连女装都能穿,皇太极今天怂一下,怎么了

    可皇太极这么怂了一下,一群摩拳擦掌,准备和满清血战一场的明军就傻眼了。

    他们都准备好和满清血拼了,怎么八旗兵就不来了

    看到这一幕,毛文龙只能无奈道:让战士们吃好,轮流守卫,防范八旗兵突袭!

    是!总兵大人!

    毛文龙身边的一群将官应了一声,开始布置下去。

    ......

    第二天,八旗兵还是没有出现。

    毛文龙用望远镜看了半天,始终看不到八旗兵撤退或者进攻。

    就好像皇太极是在逗他们一样。

    ......

    第三天,皇太极终于凑齐了足够的楯车,开始发起了进攻!

    皇太极得意洋洋的对身边的八旗将领道:汉人的兵法里面有一句话,叫做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这些明军以为本汗会着急发起进攻,一直紧绷着神经。

    这几天下来,也是够累的吧

    正好对上了兵法里面的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现在就是汉人衰败的时候。

    而我八旗勇士,养精蓄锐下来,正是勇猛的时候。

    是时候,一举拿下旅顺了!

    随着皇太极一挥手,一众包衣就推着楯车开始快速前进。

    楯车,一直以来都是满清野战攻城的一大法宝!

    因为过去明军没有装备精度较高的西式野战炮,只有精度较差,射速也很慢的将军跑能拉出去野战。

    但是这些将军炮对于可以移动的楯车构不成太大的威胁。

    而明军的其它火器,似乎也对付不了简单实用的楯车。

    所以八旗兵也熟能生巧,练出了迅速打造和改装楯车的本事。

    而毛文龙为了不吓到皇太极,只让两门火炮开炮

    虽然两门神州重炮威力极大,而且近距离有相当不错的准头,可终究是难以抵挡满清楯车的推进。

    因为下面那些推着楯车的包衣奴才,确实有很高的士气。

    和一般人印象中的炮灰不同,这些包衣奴才可不是被逼的,他们都是自愿来推楯车的。

    皇太极说了,楯车推好了,可以直接当上旗丁!

    在这种重赏之下,皇太极很快就在自己带来的包衣当中,挑选出了足够多的炮灰!

    现在,这些包衣就劲头十足的推着楯车前进。

    他们推车的楯车,顾名思义,就是带盾牌的车。

    最早起源于明军对付蒙古人的骑射设计的,然后就被满清学了去。

    满清的楯车前面有一块五六寸厚的木板做挡板,挡板上再覆盖上生牛皮和铁皮,以前明军的火枪就打不透了。

    楯车有轮可以推进,车后有步兵和弓箭手护卫,类似于后世的坦克。

    当楯车推到城下时,可以利用自身的重量和粗大的木柱猛撞城门,或者在挡板的掩护下,由楯车后的弓箭手向城上近距离攻击。

    而且楯车上还有几包沙土,是用来填坑用的,免得八旗兵掉进毛文龙挖的大坑。

    没办法,对于皇太极来说,八旗兵是很珍贵的,而包衣奴才要多少有多少。

    所以,填坑送死的活,自然得包衣奴才们上!

    只要他们把楯车推到城下还活着,就能成为八旗兵了。

    毕竟这种顶着神州重炮去填坑的事情,还是过于危险了。

    而那些神州重炮又是不管下面的人勇武不勇武的,都是一炮秒的事情。

    当然,楯车上还有一些盾牌,多半都是木盾。

    这种盾牌档弓箭是够了,可是碰到明军的神州初级火枪,自然是没有一点效果。

    一枪下去,往往就是连人带盾一起打穿。

    但,神州初级火枪射程很近,只有一百米。

    一百米外,还是很安全的。

    几个包衣一边推着楯车,一边互相打气道:精神点,别丢份,我们的楯车可坚固了,明军的火枪根本打不穿......

    话音未落,这些包衣们就听到一声尖啸。

    这,似乎是炮弹飞来的声音!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