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笑小说网/红颜政道周平林慕雪完结免费全文阅读/ 第三十四章 坚定守住,就有办法!
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三十四章 坚定守住,就有办法!

    臣一定殚精竭虑,必不负陛下所托,一定不让一个驿卒失业!

    孙传庭虽然不太理解崇祯皇帝为什么这么爱招募驿卒,但是能拿到两百万两的招兵费还是很高兴的。

    因为崇祯皇帝是直接从自己的库里支出,一点都不打折。

    要是崇祯皇帝用户部支出,两百万两里面,出京师就得扣走一半。

    到了地方上,又没了两三成。

    真正能到孙传庭手里的,有没有五十万两,都需要狠狠的打一个问号。

    而现在,崇祯皇帝直接发饷,这对于孙传庭来说,简直就是天大的利好!

    八辈子都没打过这种富裕仗啊!

    有了这笔钱,李自成什么的,都可以招募进崇祯皇帝的军队了。

    而且拿钱去办事的还是孙传庭,怎么看都很靠谱啊!

    好好好,有你在,朕就放心了!

    ......

    一个月后。

    大明,锦州前线!

    点完重组神州海运国策之后,崇祯皇帝得到了大量海运部队,开始源源不断的为辽东输送补给。

    因为得到了大量的精锐骑兵加持,又能用大量的土地来填补财政的空缺。

    所以李靖对于辽东的战略,用的就是以攻为守,挤压满清生存空间,限制满清获取物资的策略。

    只要他的战略成功,三五年后就能拥有大量可以和满清野战的部队,要不是国内天灾不断,他都准备一波送走满清了。

    不过即使如此,李靖也准备给满清送去一个天坑。

    锦州城!

    不仅是皇太极想围点打援,李靖也想以锦州城为饵,狠狠的打一波皇太极的援兵,给予他们大量杀伤!

    死不起人,这是满清最大的弱点!

    只要能在锦州城下干死几万八旗兵,那么满清基本上就废了!

    锦州本来就是大城,非常坚固,强攻的话,不死上万八旗兵不用考虑攻下了这种事。

    历史上,满清就是死活攻不下锦州,死伤非常惨重,不得不采用饿饭才打赢了。

    在李靖看来,如果能够对锦州进行棱堡华改造,再配合上一些重型守城炮,那么锦州就会非常坚固。

    起码也要死两万八旗兵,才有攻陷锦州的可能!

    如此一来,锦州就成了一个天坑!

    要是皇太极真的用两万八旗兵去填锦州的天坑,崇祯皇帝都要笑死了。

    按照这个死法,皇太极又要在宁远死多少人,要在山海关死多少人

    八旗总共才多少人

    真就皇太极一个人冲到北京来和崇祯皇帝单挑

    如果皇太极采用围困饿饭的办法来对付锦州城,李靖也不担心。

    历史位面,皇太极是在崇祯十三年之后才有围困锦州的实力。

    而现在,皇太极的补给情况只会比历史情况更糟。

    皇太极来的兵少了,李靖准备给他一锅端了。

    皇太极来的兵多了,他的老家就得成为毛文龙的乐园。

    相反的,在得到了一万神州精锐骑兵之后,崇祯皇帝还得到了六万匹神州精锐战马,六万匹神州驮马!

    只要再搜刮搜刮,十几万匹的马,崇祯皇帝还是拿的出来的。

    何况,崇祯皇帝抄家之后得到了大量金银财宝和古玩,直接丢进了红警基地回收。

    再拉出一万神州精锐骑兵,是没有问题的。

    在李靖看来,有了两万多的精锐骑兵,再配合一些新训练的步兵,已经是非常强大的野战集群了。

    推到满清老家不用想,但是在锦州城下肯定是够用了。

    所以一旦双方再次爆发松锦大战,李靖认为大明的胜算极高!

    在锦州这里,胜算甚至超过九成!

    如果让李靖来指挥,胜算还可以再增加一些。

    在他看来,在野战中给予八旗兵大量杀伤,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而一旦被李靖大量杀伤了八旗兵,满清就很多年难以恢复元气。

    等到大明天灾结束,就是满清的末日了!

    基于这样的战略考量,李靖并没有选择放弃锦州,而是准备狠狠的坑皇太极一波!

    兵无常势,水无常形。

    如今的锦州,不再是大明的死地,反而成了满清的死地。

    故而今天,几个太监就带着一群民夫,押运着一大堆寄养抵达了锦州城。

    祖大寿等人早已在城外等候多时,看到传旨的队伍来了,马上就迎接了上去。

    臣祖大寿及麾下众将,参见天使!

    来传旨的太监笑呵呵的道:祖将军,起来吧!咱家是来传旨的,祖大寿接旨!

    祖大寿直接跪下开始接旨。

    在崇祯皇帝看来,祖大寿其实没什么罪过。

    祖大寿最严重的罪,也只是在弹尽粮绝人吃人的时候投降。

    洪承畴为了保命投降倒不算什么,但是投降本来就是他的所有罪中最轻的一个。

    祖大寿降清之后吃了十二年闲饭,当然,他也鸡贼就是了,他手上没有血债。

    祖大寿第一次投降骗了皇太极逃回锦州,又守了十年,两次吃人,对得起大明了。

    坚守到吃死人肉,死人肉都吃光了才投降。

    投降后又跑回来守了一次,再一次坚持到吃死人肉。

    个人来说是贪生怕死,但在职责上讲已经尽到责任了。

    某种程度上,恰恰是阶级叙事才有缺陷。

    明清易代一定程度上是落后生产力的代表凭借军事偏科战胜先进生产力的代表,不然也就不会清承明制了。

    祖大寿为了汉人能做到这种份上,已经够可以了。

    从民族叙事上,祖大寿不要满清的高官厚禄,也要为汉人守城池到最后一刻,已经够得上英雄的标准了。

    祖大寿守城守到吃人了,部下都还没宰了他献城,可见祖大寿其实也不是那么糟糕。

    某种意义上说,也正是因为大明对祖大寿的军队采用能者多劳的使用态度,导致松锦战役前夕,祖大寿军团处于特别虚弱状态。

    具体说,祖大寿的骑兵部队被调来调去,军马损失消耗严重。

    根据祖大寿本人的报告,他只剩下4000多匹马,而可用于骑兵战斗的马则只有2000匹。

    祖大寿请求补充,却没得到。

    而且祖大寿也没有逃避战斗,从收复永平四城之战,到历次锦州保卫战,到悲惨吃人的大凌河之战,历次堵截清军之战,调兵镇压关内起义历次战斗。祖大寿的表现一直相当积极。

    尤其是最后一次松锦大战,祖大寿坚守了锦州将近两年。

    其中有7个月是在洪承畴援军被打垮之后。

    期间祖大寿多次组织突围。

    骑兵打光了,他就用步兵冲击清军的骑兵队形,甚至于一度逼退清军骑兵。

    这是满清方面资料所证实的。

    这么朴素的民族感情,才是崇祯皇帝继续信任并重用祖大寿的原因。

    于是,传旨的太监开口念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祖大寿,坚定守住锦州,就有办法!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