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十一章 三辞三让

    第二天一大早,当英国公张维贤,锦衣卫里的骆思恭,内阁首辅黄立极等一大堆文武百官抵达紫禁城来护驾的时候,整座北京城都在朱有才的控制之下了。

    他们这些人在北京城里的消息,还是非常灵通的。

    现在他们已经知道了昨晚魏忠贤发动了政变,结果被英明神武的信王给带兵粉碎了。

    别管魏忠贤是不是真的造反了,只需要看看现在北京城在朱有才的手里,而且他在北京城里有上万家丁级别的精锐,那么就一定是魏忠贤造反了。

    魏忠贤自己来了,都得这么说。

    天子者,兵强马壮者为之的道理,大家都是懂的。

    现在的问题就是,信王本该今天登基,但是他直接打死了魏忠贤,这登基典礼,谁来主持

    不少阉党都感觉非常恐惧,担忧自己也被当成魏忠贤一党。

    他们其实就是跟着魏忠贤一起捞钱,真没有和魏忠贤一起造反的想法。

    简单的说,就是捞钱可以,送死还是算了。

    可他们现在也跑不了,等知道发生政变的时候,他们就已经被朱有才的部队控制了,带到了紫禁城内。

    比起那些阉党,其他的正人君子们心思各异。

    好消息是,信王干趴下了他们的对手魏忠贤,他们这些正人君子执掌国家大权的时候,就要到了。

    坏消息是,信王居然不知道从哪里秘密集结了几千精锐骑兵,而且不知道用了什么办法,就把向来被太监把持的御马监三营拉到自己这边,还来了个突然袭击,打了魏忠贤一个措手不及。

    可以说,昨晚政变的最大赢家,就是信王本人和一众保皇派军官们。

    这些保皇派军官们一跃都成为了从龙的功臣,想来是免不了要被重用的。

    搞不好,这些人就会成为极大的阻碍。

    更糟心的是,信王昨晚居然没有干掉御马监的太监们(满格忠心不需要干掉),反而是一副对他们信任有加的姿态。

    这就让正人君子们很不高兴了。

    他们都是人老成精的存在,当然不相信魏忠贤造反的这种鬼话。

    就魏忠贤那点实力,也配造反

    现在的问题在于,他们没有在干翻魏忠贤的行动中起到任何作用。

    既然一开始没有出力,那么分蛋糕的时候,当然就没有他们的份了。

    没有了这些利益,打倒了魏忠贤,就不再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情,更是一件值得警惕的事情。

    皇帝的实力太强,他们这些正人君子,还怎么众正盈朝啊

    一想到这些,正人君子们的心情就低落了起来。

    等到他们来到朝堂的时候,发现前面跪着一个被绑起来的人。

    魏忠贤!

    见猴子们来的差不多了,朱有才直接拿起宝剑,一剑就砍下了魏忠贤的脑袋。

    魏忠贤的鲜血飞溅了起来,落在朱有才的盔甲和脸上,让他看起来有些杀气腾腾。

    看到这一幕,众人都惊呆了!

    那可是魏忠贤啊,号称九千九百岁的存在。

    朱有才对他直接是说宰就宰

    不需要审判,也不明正典刑

    这家伙,有点凶残啊!

    不过众人到底都是大人物,很快就回过神来。

    朱有才这是在杀鸡儆猴,魏忠贤就是个鸡,而大家伙就是猴!

    朱有才并未在意众人的目光,大马金刀的坐在了皇位上。

    见朱有才一言不发,内阁首辅黄立极第一个反应了过来:臣等护驾来迟,请陛下恕罪!

    朱有才饶有兴趣的看着这些官员,忽然笑了起来:朕还没有登基呢,用陛下这个词,不妥!

    内阁首辅黄立极干笑道:陛下本就是先帝指定的继承人,还请陛下立刻登基,以告慰先帝在天之灵。

    请陛下遵先帝遗诏,于灵前即位,袭号皇帝,上承宗庙,下安黎庶!

    臣等现在便叩拜新君,正君臣名分!

    内阁首辅黄立极的话一说完,大臣们立刻就排好队,按照等级,对着朱有才三叩九拜。

    这是非常重要的传统。

    早就周代,中国人的祖先就说过------唯名与器,不可以假人!

    名正言顺,才是正义,才是道理。

    只要朱有才不是什么满洲野猪皮,就少不了这个流程。

    于是朱有才假意道:朕德薄,无法承担天下的重担!

    此时,一众大臣就像是吃了奥利给一样心塞。

    朱有才这家伙,简直是太不要脸了。

    看他带着上万精锐控制了北京城,这要是不当皇帝,他手下的那些战士们能答应

    搞不好,就要黄袍加身了吧

    最过分的是,这小子一边坐在龙椅上,一边自称为朕,还厚着脸皮说自己德薄,无法承担天下的重担。

    别人玩三辞三让,都是假惺惺的,起码表面是这样的。

    朱有才这小子玩三辞三让,几乎是公开的威胁,谁敢不支持他当皇帝,谁就准备去见先帝吧!

    群臣觉得,自己要是说个不字,只怕是没法活着走出紫禁城了吧

    昨夜的紫禁城,可是血流成河,尸积如山,直到今早众人抵达的时候,那里的血迹都没有清理干净。

    和这样的人讲礼法,多少是要有点底气的。

    当然,也有人觉得这是机会。

    如果能够激怒皇帝,让皇帝打自己的板子,那么自己清流的名声,就能传播出去了。

    这种行为有一个非常专业的名词,就是骗廷杖。

    有一些文官故意与皇帝在某些问题上作对,皇帝一生气,就让拖出去打。

    一顿板子下来,这个人马上名声鹊起,以后在士林就能搏个不畏强权的名声,前途一片光明。

    因为文官集团势力很大,所以皇帝也没法打死他们。

    那么在一众文官看来,区区挨顿打躺几天,就能给自己博个好名声,相信很多人都喜欢干。

    当然,这是在朱元璋和朱棣死了以后,他们才敢这么干。

    只不过朱元璋的时候,他们也很跳就是了。

    最典型的就是,刘三吾告诉朱元璋北人文理不佳、语多犯忌,不可。

    这下非常爆笑了,这都不是徇私舞弊的级别,这直接就是骑着朱元璋的脸在输出。

    这句话翻译翻译就是:北方汉人全是猪脑子,基本上都是反贼,千万不能录取他们。

    原来朱元璋统治三十年的结果就是,北方文化教育水平大退步,连来参加科举考试的北方汉人都是反贼是吧

    就连最爱考公,号称考公界卷王的山东人,居然都没有一个能考上的,可见这场科举考试的黑幕有多严重了。

    就连朱元璋,他们都敢这样阴阳。

    而朱有才,在他们眼里拍马也赶不上朱元璋,自然就敢来挑衅了。

    所以一个六科给事中直接跳出来道:陛下,您如此所作所为,有违祖制!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