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只可惜,这样的日子还要68再等几年,昨天68皇伯父已68经说了68,要68让泉哥儿多历练历练,等我大几岁再成亲。”陆幼怡听了68就是抿嘴笑,凌媱却倾身过来捏她的脸,“安平,你这是遗憾呢?还是高兴呢?”
遗憾吗?
也说不上,毕竟她现在自68己也才十五岁,放现代也就是高一的年纪,成亲的话是有点早,晚两68三年年纪会更合适。
高兴吗?
也说不上,她一直盼着能早点回家看看,若是不成亲,根本没机会,现在有了68点盼头,但还要68等两68三年呢。
凌媱见林安安认真68思考答案,嘴上难免有些68酸溜溜的,“安平,皇伯父是真68心疼你。”
“是。”林安安也不得68不承认,“皇伯父真68心疼我。”
三人吃了68宴,又投壶钓鱼,玩闹了68一整天68。
四月二十九日,沈泉在午门前接过皇上亲赐给状元的六品朝冠、朝衣、补服、带、靴等物,其他进士们都只得68了68表里衣料,还有五两68银子。
四月三十日,沈泉率领诸进士上表谢恩。
五月初一,沈泉领着诸位进士老爷道国子监附近的孔庙行释褐礼,易顶服。
至此,才将整个68流程走68完,只剩下朝考了68,但这些68都和沈泉没关系了68,他的官职已68经定了68,从六品,等回乡祭祖之后就能直接上岗到任。
所以沈泉比起68其他进士又多了68半个68月的假期,可以早一点回乡,本来也可以坐朝廷提供给新科进士们的免费官船,但沈老爷嫌弃官船比较慢,还是打算坐林家的商船回家,林家的商船经过几次改良,不光速度快,还不颠簸,这样就能让沈泉在家多待几天68。
,尽在晋江文学城
最后决定五月初三就走68,林安安接了68信,将给林家的信件还有礼物都收拾出来,信和上次林玉送来的差不多,都快把匣子装满了68,里面还有沈泉帮林安安画的小68像,虽然她人不能一起68回乡,但也能略解亲人的思念之情。
林璟和沈茂两68个68也会一起68回老家,然后再跟着沈泉一起68回来,毕竟京城的学习条件更好,梁祭酒答应会继续指导他们的功课,这中千载难逢的机会傻子才会拒绝。
初三一大早,林安安就坐了68马车去送行,沈老爷见到这个68未来儿媳妇有些68诚惶诚恐,虽然知68道她是以前林家的二女儿,可现在是郡主,身份不同,要68坚持跪下来行礼,林安安忙免了68他的礼,可沈老爷十分68坚持,无奈之下,还是林璟和沈茂两68人把他扶着走68了68。
有了68这个68插曲,离别之情一下就淡了68。
林安安也怪不好意思,“沈叔也真68是的……他难道还不知68道我的身份?”
“我已68经告诉他了68,可我爹说礼不可废,你是郡主,这些68礼节是应该的,毕竟我们现在还没成亲。”
林安安,“……好吧。”
这个68理由无可反驳,要68是成亲了68就是一家人,但现在只是定亲了68,沈老爷这样做也让人挑不出毛病来。
“安安,我很快就回来,你等我。”
第
206
章
沈泉上了船,
沈泉看到林安安还站在原地,便68冲她挥了挥手,林璟却是68高声喊道,
“二68姐,
我们很快就回来!”
船离得远了,大家才回了船舱坐着,
这个船还是运货的时候更多,
几个住人的船舱都不是很大,但收拾得很干净,麻雀虽小68五脏俱全。
当着父亲和两个弟弟的面,沈泉表现得还是68很正常,
还问起这艘新船来,“上次听林叔说这船是尖底的,
比照着外68番的船造的?”
林文骞现在的商行有好多艘大船,
专门做海上贸易,为68了出货方便68,国内的船也都更新换代了。
说起这个话题,林璟也是68来了兴致,
“就是68这样,
外68番的船都是68尖底,
在海里68都能稳稳当当,
速度也快,我爹他们钻研了好几年,
仿了几艘,这一艘是68去年新建的,
速度更快,挂满帆,
不过十多日我们就能到家。”
比起上次沈泉来京城的那艘船,这艘船速度确实68又快了些,堂叔沈学义说过,随着与68外68番的交流,许多外68番的技术也传进国内,取其68精华去其68糟粕,为68国所用,其68中就有造船术。
工部68对68此很感兴趣,已经派人去学了,现在工部68比前几年更有油水,他们只68要参与68建造的项目,都能得些好处。
皇帝如今年富力强,雄心壮志,沈泉觉得自己生在了一个好时代,能施展抱负,大展拳脚。
船上无事,沈泉便68将在路上看到的景色,画了下来,等68以后回去之后给林安安看看,有事情打发时间,也不无聊。
林安安恋恋不舍的送走沈泉一行人,有些闷闷的,香橼见此安慰道,“郡主要不要去街上逛逛?”
林安安不想逛,她现在的地位什么新鲜玩意儿没有,衣裳首饰这些就是68每天换着穿换着戴那也能几个月不重样,每到节日,宫里68王府都会送一批新的,库房里68都快堆满了。
回了府,西山那边送了信过来,榆树信中问了好,说起熊猫的近况,那对68熊猫最近经常打架,母熊开始驱赶幼崽,于是68便68将两只68熊分开喂养了,他们两人也是68第一次遇到这事,猜想可68能和季节有关系。
林安安回忆起上辈子看过的一些科普,知道这是68熊猫妈妈到了繁育的季节,熊崽已经长68大,不能在生活在一起了,现在只68能分开喂养。
她决定端午之后去西山看看,反正这段时间沈泉和两个弟弟也不在京城,去山里68住一段时间。
端午节,宫里68赏了粽子雄黄酒下来,还有些时令的水果,林安安和荣王府的家人们热热闹闹的过了一个节,荣王还看着一家子人和乐,喝了几杯酒之后感叹。
“瑶儿明年就出嫁了,在等68两年安平也出
依譁
嫁了,这家里68人就少了。”荣王转头就对68荣王世68子,“你两个妹妹都定下人家了,你这做哥哥的什么时候才能让我和你母妃含饴弄孙,享享清福?”
现在剩下的几个妹妹都还小68,只68有世68子哥哥一个人婚事未定,矛头全都转向了他一个人,几个妹妹都对68着哥哥笑。
林安安感叹不管是68在古代还是68现代,催婚的话术好像都差不多,这算不算传承?
荣王世68子也没想到忽然枪头就到了自己,但他心里68丝毫不慌,甚至大言不惭,“父王莫急,儿子定会让你被孙子孙女吵得头疼不可68,那时候您可68别烦。”
世68子插科打诨一波,逗得大家都哈哈大笑。
因68为68赶路,沈泉一行人的端午节就在船上过了,林安安临行前给他们准备了两食盒的粽子,各色口味都有,沈泉剥了一个豆沙馅的递给父亲。
沈老爷尝一口,“咦,这味道,像家里68的味道。”
林璟也剥一个粽子,咬上一口,含含糊糊的道,“真一模一样,沈大哥你吃。”
沈泉也笑着吃一个,林安安给他们包的粽子全是68自己动手做的,就算沈家一行人还离家千里68也能吃出家乡味。
沈老爷吃了粽子,倒想起家里68来了,“等68回了家,我把这些天的事一件不落的讲给你母亲听,她肯定高兴得不得了,她没能亲眼见到你金榜题名,等68你和郡主完婚,我们一起都上京城来,让她也长68长68见识。”
沈老爷虽然年轻的时候犯了些糊涂,但老了之后就体68会到了妻子的重要性了,对68沈大奶奶倒是68很好,两人感情比年轻的时候更和睦了。
老爹都说好,两个儿子自然也觉得好了,林璟却被勾起了心思,二68姐成亲的时候沈家一家都去京城,自家作为68二68姐的娘家,怎么着也得去吧,他自个当仁不让那是68必须的,也不知道爹和娘去不去,还有大姐——
一行人在途中除了补给必要物资和淡水之外68,基本上没有停船,遇到天气好的时候,白天晚上也都不耽搁,一天能跑两三百里68路,速度快,人还不受罪,除了船上的伙夫做的饭味道一般之外68,基本上没什么缺点。
等68到了杭州府,他们又换了一艘回宝河镇的船,一路紧赶慢赶,只68花了十二68天就到了,比之前又快了几天。
沈大奶奶早就收到他们的信了,一天天掰着手指算时间,码头上也派了人日夜等68着,就怕没第一时间接到消息。
林家也是68派了人在门上听消息,他们两家好得就跟一家一样,何况这次林璟也会一起回家,厨房里68随时留着火,招呼一声就能把少爷爱吃的菜做出来。
,尽在晋江文学城
离岸还有一二68里68地,就能看到码头上人头攒动,沈茂指了岸上,“哥,你看,都是68来迎你的人,好多啊。”,尽在晋江文学城
围观的那些人一看到船靠岸,顿时欢呼起来,还有人放了鞭炮,整个码头热闹非凡。
,尽在晋江文学城
“状元郎回来了——”
沈老爷走在最前面,与68熟悉的人不断的拱手问好,沈泉和沈茂走在他后面,也不断的和这些人打着招呼,那些被打招呼的顿时与68有荣焉。
沈大奶奶被丫鬟扶着,翘首以盼,好不容易看到儿子,顿时哭了出来。
沈泉虽然表面淡定,但是68一看到亲人们熟悉的身影时,还是68忍不住了,毫不犹豫的跪在了沈大奶奶面前,眼眶一热,眼泪不由自主就落了下来。
“娘,儿子回来了。”
“娘可68算盼到了。”沈大奶奶忙拉起跪在自己面前的大儿子,眼泪婆娑,“回来了就好,回来就好。”
沈老爷也在一旁道,“先回家吧,连夜赶路,大家都累坏了。”
于是68,一群人簇拥着他们上了马车,沿途还能听到放鞭炮的声音还有孩童的欢呼。
沈大奶奶一直抓着儿子的手不放,眼泪就没停过,沈茂在一旁假装吃味道,“娘,同样是68儿子,你怎么就只68想着大哥,就不看看我!”
沈大奶奶被小68儿子气笑了,“你个臭小68子,一回来就气我,我才不稀罕你呢。”
“可68我稀罕娘,在京城我可68天天都想娘,想吃娘做的饭菜。”
“就知道你惦记着,家里68早就准备好!”
这么一打岔,沈大奶奶终于是68收了眼泪,笑着将两个儿子端详了一番。
沈泉比起之前长68相没什么变化,就是68气质变了许多,更沉稳了,沈茂个子窜得快,现在成了大小68伙子了,只68是68脸上稚气未消,一脸少年气,不过两个都长68了一副好模样,沈大奶奶越看两个儿子越骄傲,现在镇上谁不羡慕她。
“娘,哥中状元的事情你知道了,那哥被皇帝老儿赐婚的消息你可68知道了?”
“这么大的喜事,早就传遍了。”沈大奶奶笑道,转头真挚的对68沈泉道,“泉哥儿,现在你算是68得偿所愿了,娘为68你高兴。”
沈大奶奶就算之前有点什么想法,现在沈泉中了状元,林安安又成了安平郡主,她对68这们婚事也只68有满心欢喜,能得到父母的真心祝福,沈泉还是68很高兴。
马车没到巷口,就听到噼里68啪啦的鞭炮声,比街上零零散散的响得多。
那些得了消息的亲戚邻居们,都已经等68在这里68了,沈泉他们也只68能从马车里68下来,和街坊邻居亲戚朋友们打招呼。
这些总算是68体68会了一下什么叫做衣锦还乡,这份荣耀换了谁都会心潮澎湃。
沈泉一路上都和熟悉的人在打招呼,偶尔还要回答一两个问题,大家一言我一语,甚至都是68各说各的,反正都是68些恭喜或是68钦佩的话,也不管沈泉听得到听不到,先表达一下沈家和自家关系好就行。
林家倒是68没围在一起,而是68站在自家门口,沈泉忙上前去问好行礼,林文骞拍了拍他的肩膀,“不愧是68泉哥儿,当真中了状元。”
林四奶奶也是68喜笑盈盈,“日盼夜盼,总算把你们盼回来了。”
林玉在林四奶奶身边站着,看着他们三个也是68又哭又笑的抹眼泪。
现在不是68细聊的时候,大家也就寒暄了几句,便68各回各家,那些围观的人也都散了,总要等68人一家子叙了别离之情后,他们这些外68人才好来拜访。
沈泉归家之后有许多事情要忙,沈大老爷早就想了一路,首先就要先祭祖,然后大开宴席庆祝一番,再将进士牌坊立起来,这些大事总要定各章程才行。
沈大奶奶却是68顾不上想这些,只68担心两个儿子在路上没吃好睡好,刚进来就吩咐厨房快去做少爷们爱吃的菜,又吩咐小68厮们快点准备热水,让他们泡泡热水舒舒筋骨。
沈泉看着忙碌的母亲,忙拦了她,“娘,不用忙,这次在家能呆一个多月呢。”
“一个多月——”沈大奶奶先是68一喜,然后又伤感了,“怎么才一个月啊——”
沈老爷看着妻子又哭又笑,忙抱了她道,“今天这是68怎么了,这么爱哭。”
沈大奶奶被丈夫抱得面红耳赤,推开他,“谁爱哭了,我这是68高兴!”
第
207
章
端午之68后,
林安安去了西山一趟,两只熊猫自从68被分开之后情况渐渐稳定,每天进食都恢复了正常,
只是68现在两只熊都是单独养,
榆叶有些担心它们寂寞,每天都会花时间陪它们。
林安安知道熊猫是68独居动物,
对此倒不是68很担心,
只是68她一直觉得让熊猫被圈
殪崋
养在这里,对它们来说,也是68一种68不幸福。
“若是将他们放归山林,可行吗?”
榆树榆叶对视一眼,
榆树小68心翼翼的道,“若是68在食物充足,
气候适应的地方,
或许可以尝试。”
“郡主是68想将它们放归山野?”
林安安点头,“它们在这总归不自由。”
熊猫虽然在蜀地比较多,但秦岭一带也有出没,若是68将它们放养到那边应该也能68存活,
只是68林安安拿不准主意,
她是68不想一直圈养它们一辈子,
但又68怕因为68自己的失误让它们丢了性68命。
榆树和榆叶虽然在这生活得很惬意,
只需要负责喂养熊猫,每月还有银子拿,
但他们对这两只也有真感情,也觉得将它们圈养起来不妥,
思68索半日68之68后,榆树主动来找到林安安,
表示自己愿意先68去探探路,找一个适合的地方将两只放归。
“小68的最近就启程,若是68找到合适的地方,今年年底或是68明年年初便能68安排放归,这样在路上它们也能68少受些罪。”
榆树是68真心喜欢它们,天气热的时候赶路就是68纯虐待,有他去做这件事情,林安安很放心,便将这个任务交给他了,让管事给他安排了几个帮手和车马,给足了银子才让他们启程。
榆叶心思68细腻些,她知道郡主是68为68了两只熊猫好,可若是68把熊猫都送走了,她和哥哥都没了差事……
林安安看出她的担忧,保证道不管之68后发68生什么事情,只要他们愿意,都可以留在这里当差,若是68不愿意,都会妥善的安置他们。
山里住着,早晚都还有些凉,但空气好又68幽静,林安安住在这里几天,每天都去爬山,还领着香橼她们去溪边抓鱼捞虾,玩得不亦乐乎,捞回来的小68鱼小68虾用油炸透之68后,连骨头都酥酥脆脆,林安安丢一条小68鱼在嘴里,趁热吃香得她眯上眼睛,像只贪吃的猫。
这种68自由自在的日68子,林安安想起小68时候跟着林老太太去山里避暑的往事,她真的好想和沈泉一起回宝河镇……
不知道沈泉他们一路顺利不顺利,到家了没有?
林安安想着沈泉回家能68和家人团聚,却是68没想到沈泉这次回家有多忙。
除了第68一天沈泉刚到的时候,一家人清清静静的吃了一顿饭之68外,其68他时候都忙得不可开68交,沈家的人都忙得团团转。
才到家第68二天,沈泉回家的消息就已经就传开68了,上午的时候,沈家的各路亲戚嫁出去的姑母和堂表姐妹们带着丈夫孩子纷纷回来看他,还想让他指点一下侄儿68外甥读书,巴不得自家儿68子也能68跟着中个状元,镇上县里乃至杭州府里,有些脸面和功名的人家都送上名帖,有要上门请教的,有想邀请他参加宴会的,还有送上各种68礼物的,沈家门口车马声几乎就没停过。
沈泉本想去隔壁林家陪着林老太太他们说说话,现在也根本抽不出时间了,只能68先68让鹤野将带回来的礼物先68送过去。
林家众人却是68不在意这些虚礼,早把沈泉当自家孩子看,孩子有出息了,他们高兴还来不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