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169章

    “这首歌让我突然觉得,新的一年无论有多难,我也一定要咬牙挺过去,因为我们都是‘龙鳞’的一部分啊!”

    “带着苏灿的歌,我们一定会迎来一个更好的明天!”

    而最令人感动的是,《天地龙鳞》的歌声还引发一股温暖的行动浪潮。

    在网友的评论中,有人分享道:

    “刚听完这首歌,我突然想起还有那么多除夕夜坚守岗位的人们,比如派出所的警察,消防员,还有医院的医生。我准备带点吃的去看看他们,把苏灿的温暖传递下去!”

    这条评论下,迅速获得数十万点赞,紧接着涌现出无数类似的留言:

    “好样的兄弟!我现在就去包饺子,带上它们去消防队!”

    “加1,我刚给120急救站送了一箱饮料,他们真的太辛苦了!”

    “苏灿用《天地龙鳞》激励我们,我也想用自己的方式温暖身边的人。”

    许多人戴上耳机,循环播放着《天地龙鳞》,揣着满满的感动与善意,带上饺子、热汤、点心等食物,走向那些还在除夕夜坚守岗位的英雄们。

    在深夜的街头,穿着羽绒服、手提保温箱的人们,三五成群地奔波在各个派出所、消防局、急诊室门口。

    “兄弟们辛苦了,来,尝尝热乎的饺子!”

    “节日快乐啊!这是我们的一点心意,愿你们今年一切顺利!”

    值班的消防员、警察、医生们接过这些饱含温度的食物,看着网友们真诚的笑脸,顿时热泪盈眶。

    “你们送来的不仅是饺子,更是这个除夕夜最美好的祝福啊!”一位消防员激动地说道。

    而在医院值班室,年轻的护士戴着耳机,正悄悄听着苏灿的《天地龙鳞》,接过饺子时笑着说道:“原来不止是我一个人中毒了!刚才还在听这首歌呢!”

    就在这个除夕夜,因为苏灿的一首歌,整个华夏的除夕夜散发着前所未有的温馨和团结。

    网友们用自己的行动,将《天地龙鳞》的精神传递到了大街小巷,每一个角落,连接起无数温暖的心灵。

    而社交平台上的话题榜,则不断刷新着“苏灿效应”的纪录:

    “《天地龙鳞》不仅是歌,更是一场温暖的传递!”

    “苏灿的歌让这个除夕夜多了一份无与伦比的感动。”

    “希望明年的春晚还能看到苏灿,他就是我们的民族骄傲!”

    在这个无眠的夜晚,苏灿的歌声不只停留在耳边,更深深地嵌入每个人的心底,成为所有人新年伊始的温暖记忆!

    ......

    ps:

    求用爱发电!求点催更!

    感谢!

    第477章

    与此同时,华夏春晚的舞台不仅属于国内观众,也通过全球直播连接起世界各地的华人。

    在这个万家团圆的日子,无数身在异国他乡的游子,伴随着时差,守候在屏幕前。

    当《天地龙鳞》的旋律响起时,那深沉磅礴的歌声穿越时空,震撼着每一颗思乡的心。

    有人在凌晨的工地放下了手中的工具,屏息聆听。

    有人在灯火阑珊的街头停下匆忙的脚步,抬头仰望夜空。

    还有人围坐在异乡的小餐馆里,看着屏幕上的舞台,眼中泛起泪光。

    这首歌,像一道炽热的召唤,唤醒他们心底最深的乡愁和血脉中的骄傲。

    无论走到多远,他们都在这一刻感受到自己与故土的紧密相连。

    ......

    寒风刺骨,月色黯淡。

    在异国他乡的工地深处,赵远山蜷缩在简陋的铁架床上。

    他的被褥单薄,空气中弥漫着灰尘和机器的轰鸣声。

    铁皮工棚里,几盏昏黄的灯泡发出微弱的光芒,映照着赵远山满是裂痕的双手。

    他低头划着手机,心里没有一丝波澜,像往常一样刷着无趣的短视频,直到屏幕突然跳出一个熟悉的画面——春晚的舞台。

    赵远山的手指顿了顿,他没想过会在这样孤独的夜晚与“家”隔着屏幕不期而遇。

    画面里的苏灿站在舞台中央,一身耀眼的火红服饰,如烈焰般燃烧。

    背景是如龙盘舞的灯光特效,巨大的龙形吉他在苏灿手中挥舞,仿佛要破屏而出。

    音乐响起,第一段歌声落下:

    [这江山,我起笔,民族血脉又几万里。]

    [几世纪六百年里,龙的传人历经风雨......]

    赵远山怔住了,他的耳朵像被什么撞击了一样,刺痛又震撼,目光不由自主地停留在屏幕上。

    他看到那条红金巨龙从舞台中央飞腾而起,随着苏灿的歌声化作滚滚龙卷,将整个舞台点燃。

    这一刻,赵远山仿佛看到一个高昂的头颅、一双炽热的眼睛、一颗不屈的灵魂在对自己呐喊。

    “我是谁?龙的传人!”

    歌词直入心扉,如同一道雷霆劈开了赵远山胸口那层厚厚的冰。

    他的手微微颤抖,呼吸急促,耳边的旋律如战鼓敲响。

    他突然想起很多被尘封的画面——年轻时意气风发的自己,告别父母时母亲悄悄塞进行李箱的一双棉鞋,还有父亲拍着他的肩膀说的那句:“到了外面,别忘了自己是谁。”

    可惜,二十年的漂泊早已让他麻木。

    他在异国的土地上低头弯腰,埋首于钢筋水泥之中,渐渐忘了自己是“龙的传人”,甚至忘了抬头看天。

    此刻,耳边的歌声却将他唤醒。

    [这龙鳞却曾经,铿锵落地犹如碎冰。]

    [一片鳞一寸心,故事飘摇我不忍听......]

    赵远山的泪水悄然滑落。

    他盯着屏幕上苏灿挺拔的身姿,仿佛看到一面耀眼的旗帜迎风而起。

    这不是单纯的一首歌,而是一种力量,一种唤醒沉睡血脉的召唤。

    赵远山攥紧了拳头,泪水滴落在粗糙的手背上。

    他忽然站起身,推开工棚那扇铁门,走进深夜的寒风中。

    月光洒在工地上,像无数条银色的龙鳞铺满大地。

    他抬头望着远处的夜空,耳边回荡着“游天地寻龙鳞,龙的血脉蔚然成林”的高亢歌声,心中一片火热。

    他仿佛看见一条盘旋而起的巨龙,它从沉寂中醒来,带着无尽的力量和希望冲向云霄。

    此刻的赵远山不再是那个对生活麻木的中年工人。

    他站得笔直,目光中充满力量。

    他知道,那条沉睡的龙,已经彻底苏醒了。

    接下来的日子,赵远山变了。

    他不再只是机械地工作,而是在每个休息间隙打开手机学习建筑设计课程。

    他画了许多图纸,每一笔都带着对未来的希冀。

    第478章

    他开始省吃俭用,将省下的钱寄回家乡,他告诉父母:“等我攒够了钱,就回去给村里建一座学校。”

    那是父亲的遗愿,也是他心中重新燃起的使命。

    赵远山还将这首《天地龙鳞》分享给所有工友。

    每当这首歌响起时,工地上的那些同胞们也会停下手中的工作,眼神中闪烁着不再被压抑的光芒。

    他们彼此讲述自己的故事,分享心中的梦想和骄傲。

    每个人的胸膛里,都好像有一条龙在咆哮!

    ......

    曼哈顿的一间中餐馆里。

    李安坐在靠窗的位置,手边摆着一盘热气腾腾的红烧牛肉面。

    他的手机靠在调味瓶旁,屏幕上正在播放春晚的重播。

    屏幕里的苏灿身穿火红服饰,手持龙形吉他,舞台灯光洒在他的身上,像是赋予了他万丈光芒。

    耳机中,那首《天地龙鳞》的歌声正震撼地响起。

    这一年,李安刚刚过完在美国的第十个春节。

    他是华人移民的一员,十年前为了追求梦想远赴美国,然而现实的压力和文化的隔阂,让他的梦想渐渐蒙上灰尘。

    他从一个怀揣热血的年轻人,变成一个平凡的打工者,每天在纽.约的街道上奔波,却时常感到孤独和迷茫。

    尤其在春节,家乡的亲情与这座钢铁森林的冷漠形成鲜明对比,让他倍感煎熬。

    [这江山,我起笔,民族血脉又几万里。]

    [几世纪六百年里,龙的传人历经风雨......]

    苏灿的歌声在耳边响起,低沉而有力,直击灵魂。

    李安的筷子停在半空,眼睛湿润了。

    他记得小时候,每到除夕夜,全家人总是围坐在一起吃年夜饭,爷爷会端着一碗酒,向大家讲述家族的过往,说华夏的山河是如何承载了五千年的风雨。

    他也记得自己小时候骄傲地说:“将来我要走出国门,让世界听到我们的声音!”

    可如今,他远在他乡,却越来越觉得自己像一片飘零的落叶。

    这时,苏灿在舞台上的一个动作让他的思绪被拉了回来——苏灿高高举起龙形吉他,仿佛托起一条腾飞的巨龙。

    李安的心猛然一震,那歌声和姿态仿佛在向每一个华夏人呐喊:即便在异乡,你也依然是这片土地的赤子,是龙的传人!

    李安的手不自觉攥紧了,心底像是被点燃一团火。

    他忽然明白,尽管远离家乡多年,但自己的根仍深深扎在那片土地上。

    而这首《天地龙鳞》,不仅仅是一首歌,更是一种召唤,是华夏山河对游子最深沉的呼唤。

    李安关掉手机,抬起头,看向餐馆中那些忙碌的华人同胞们。

    他忽然觉得,这些平日里看似平凡的人,每个人身上都带着一种与众不同的光芒——那是属于华夏的韧性,是属于华人的团结与不屈。

    他拿起手机,给家里的父母发了一条语音:“爸妈,明年春节,我回去陪你们过年!”

    那边几乎是秒回,母亲的声音带着喜悦和哽咽:“好啊,安安,妈等你回来。”

    挂断电话后,李安又登录自己的社交账号。

    他浏览着好友的动态,看到许多同乡都在转发苏灿的《天地龙鳞》。

    评论区里,有人在说苏灿的舞台让他们仿佛看到了华夏复兴的未来,有人则说这首歌给了他们继续前行的力量。

    李安深吸了一口气,也发了一条动态:“十年异乡,初心未改。苏灿的《天地龙鳞》让我明白,身为华夏人,无论走多远,都要记得自己的根。我会继续努力,带着这份信念让更多人听到我们的声音。”

    第二天,李安走进自己的工作室。

    这间工作室是他多年来的心血,但因为经费不足和生活压力,许多作品被迫搁浅。

    他站在画架前,重新拿起画笔,为他的设计作品注入新的灵感。

    他决定为华夏传统文化创作一系列作品,用设计讲述华夏的故事,让更多人感受到这片土地的美。

    两个月后,李安的作品在纽约的一场展览上展出,引起不小的轰动。

    记者问他为什么选择用这样的主题时,他微笑着回答:“因为我希望通过设计告诉世界,我们的文化是多么壮丽而深沉。就像苏灿的《天地龙鳞》一样,我想让全世界感受到华夏的力量。”

    而这一切的改变,都始于那个除夕夜,始于苏灿的歌声带给他的感召。

    多年后,李安依然记得那一晚耳机中震撼人心的旋律。

    正是这首歌让他重新拾起自己的初心,也让他在这座陌生的城市里找到前行的方向。

    ......

    第479章

    春晚结束后的第一天,央台发布一条重磅消息——

    《难忘今宵》将正式成为历届春晚的固定谢幕曲,每一年都将在除夕之夜响起,陪伴亿万华夏观众迎接新年!

    消息一出,全网瞬间沸腾。

    这一首由苏灿作词作曲并带领群星首度演绎的歌曲,已经成为无数人心中的记忆点。

    这首歌在除夕夜的舞台上,以温暖的旋律和充满家国情怀的歌词,将所有观众的情感推向高潮。

    无论是华夏的壮丽河山,还是家人团聚的温馨时刻,都被这首歌定格在那一晚的记忆中。

    在官方动态下,网友们的评论瞬间炸开:

    “这一决定太正确了!每年除夕夜,《难忘今宵》都能让人心头一暖,仿佛把全家人都紧紧拉在了一起。”

    “苏灿是真的厉害,这首歌一听就泪目,歌词太戳人了,根本无法超越!”

    “想到以后每年的春晚最后都能听到这首歌,真的好像能一直记得这份幸福。”

    “这不只是谢幕曲,更是给所有华夏人的新年祝福!”

    “好期待明年的春晚了,不知道苏灿会不会再创作奇迹,期待期待!”

    “......”

    媒体和乐评人也纷纷发表观点。

    一些乐评人称,《难忘今宵》不仅是春晚的一次创新,更是文化传承的一次标志性突破,用音乐的力量为除夕夜赋予一份新的仪式感,也为春晚留下一个永恒的情感符号。

    随着《难忘今宵》热度持续发酵,这首歌的创作幕后故事也被曝光。

    据春晚导演组透露,谢幕曲的创意完全是苏灿自己想出来的,一提出来便得到所有人同意。

    不仅如此,这首谢幕曲还是苏灿仅用一个小时就创作出来的。

    当他第一次哼唱给导演组听时,所有人当场落泪,几乎没有任何犹豫就决定采用它作为春晚的谢幕曲。

    央台康导在接受采访时感慨:“《难忘今宵》不仅仅是一首歌,它有一种让人无法抗拒的情感力量。苏灿用他的音乐,让春晚的谢幕不再是简单的结束,而是为每一个华夏人送上一份新年的希望和祝福。”

    不止于此,这首歌的意义已经超越春晚的舞台。

    许多人将它视为一首“家国团圆之歌”,每当听到它的旋律,便仿佛能感受到来自故土的温暖拥抱。

    不少身在异乡的华人甚至表示,他们会在每年除夕夜播放这首歌,用它来感受家乡的气息。

    而对于春晚来说,《难忘今宵》无疑是一个全新的里程碑。

    它不仅是谢幕曲,更是春晚文化符号的一部分,将每一年的欢聚与告别都烙印在歌声中,成为了一代又一代人共同的记忆。

    随着网络上关于这首歌的热度越来越高,央台官宣发文:

    “每一年的春晚,都会有欢笑与感动,而《难忘今宵》将为这一切画上最温暖的句号。期待未来更多的除夕夜,与您共度这难忘今宵!”

    这条动态的点赞量在短短一天内突破五百万,成为央台发布动态中互动量最高的一条。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