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现在苏灿公司账户上的资金已经超过五亿,成立一项公益组织是远远足够的。况且,苏灿对金钱没有过多的需求,够用就好,知足常乐。
电话那头,小胖愣了一下,随后兴奋地回应:“行!这事儿我来办!保证给你安排得明明白白!”
苏灿点点头,语气坚定:“越快越好。”
这个决定,很快通过华灿公司的社交媒体发布出去。
“从今天起,我司将成立‘最亮的星’公益组织,为所有像星星一样努力闪耀的普通人提供支持和帮助。让我们一起,把这片夜空点亮。”
消息一经发布,全网瞬间炸开了锅。
“苏灿太暖了!不仅用歌声鼓励我们,还用实际行动支持大家!”
“这种正能量太稀缺了,我支持苏灿!”
“天呐,他不仅是歌手,还是我们的精神支柱!”
“......”
随之而来,《夜空中最亮的星》的热度再次被推向新高。
人们不仅为歌曲感动,更为苏灿的举动而动容。
无数人为这首歌赋予的意义流泪,也为这个公益行动加入支持的行列。
这一晚,苏灿坐在酒店窗前,看着外面微亮的城市灯光,耳边似乎还回荡着舞台上的歌声。
愿每一个普通人,都能成为夜空中最亮的星。
......
与此同时。
魔都电视大厦内,《华夏音乐之声》的会议室灯火通明。
节目组正在紧张讨论第三轮比赛的歌曲题目。
大屏幕上播放着第二轮比赛在网络上的数据分析报告。
第391章
“从流量来看,八位歌手中,热度最高的毫无疑问是苏灿的《夜空中最亮的星》。”
一位制作人指着图表说道,热度曲线陡然上升,遥遥领先其他选手。
另一位策划接话:“从评论分析看,这首歌确实触动了大众的心灵。很多普通人表示,这首歌给予了他们力量,让他们在迷茫中找到方向。”
“这说明什么?”导演李志缓缓开口,目光锐利,“说明我们的节目不只是比赛,它还承载着一种社会责任。”
他顿了顿,环顾四周:“我们当前的社会,正需要这种能够传递正能量的作品,音乐不只是娱乐,它更应该成为时代的镜子,反映我们的生活和情感。”
众人点头表示赞同,气氛逐渐严肃起来。
李志看向策划组:“所以,我有一个想法,第三轮比赛的主题,定为‘时代印记’。”
“时代印记?”有人低声重复,似乎在品味这几个字的分量。
李志继续说道:“每位晋级歌手将表演一首作品,要求体现音乐与社会的关联,作品内容可以是对社会现象的反思、对人心的关怀,甚至是对未来的期许。”
“我们要让观众感受到,音乐不仅仅是旋律和歌词的组合,它还可以凝聚时代的记忆,传递社会的温度。”
会议室陷入短暂的安静,随后有人提出疑问:“但这样的主题,会不会对歌手们的创作能力要求太高?”
李志露出一丝笑容,语气坚定:“我们要的就是挑战。这不仅是对歌手们的考验,也是对我们的节目的升华。”
他扫视全场,声音低沉却有力:“让‘华夏音乐之声’成为这个时代的声音。”
会场内逐渐响起掌声,充满赞同与期待。
新的主题,“时代印记”,正式确定!
......
经过一周的调整,《华夏音乐之声》第三轮比赛正式拉开帷幕。
赛前的宣传片播放着前两轮比赛的精彩片段,屏幕上滚动着观众的热烈留言。
选手们在后台屏气凝神,现场气氛逐渐升温。
当主持人站上舞台,灯光聚焦的那一刻,观众席与屏幕前的观众都屏住呼吸。
大家以为,这一轮比赛的题目会像前两轮一样,从大数据中选出图片,由歌手自由发挥创作。
然而,主持人的话语让所有人一愣。
他面带微笑,缓缓说道:“这一轮比赛,我们将以一个全新的形式展开——这次的题目是时代印记。”
这一句话,如同一颗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瞬间激起千层浪。
镜头切换到选手席,参赛歌手们面面相觑,随即陷入沉思。
主持人接着补充道:“为了让大家更好地呈现这一主题,这次的创作时间也从三天延长到了一周。我们希望选手们能够创作出真正触动人心、留下时代记忆的作品。”
观众席瞬间爆发出掌声,但选手们的压力显而易见。
有人低头看着桌上的记录本,紧紧握着笔。
有人闭上眼睛,似乎在努力回忆什么。
还有人不停敲击着桌面,仿佛想用节奏唤起灵感。
苏灿坐在角落,目光落在舞台中央的题目“时代印记”四个大字上,眼神逐渐变得专注。
在他脑海中,父母一辈的身影缓缓浮现。
他想起前世小时候,父亲汗流浃背地在田里干活,母亲坐在灯下为他缝补衣服。
那时的日子虽苦,但父母的眼中却始终透着坚韧与希望,他们为更好的生活努力拼搏的背影,是苏灿记忆中最深刻的画面。
“这就是力量的源泉吧。”苏灿心中默念。
他又想到自己的成长,那些在父母努力下逐渐实现的梦想,这一代人的生活变得更好,正是因为上一代人的付出与坚持。
他在心里默默定下主意,要用一首歌,将这些珍贵的画面与情感记录下来,献给父母一辈,也献给这个充满奋斗精神的时代。
台上,主持人的声音仍在继续。
“这一轮比赛,不仅是考验大家的音乐功底,更是考验你们如何用音乐去表达你们对社会的观察和理解。”
苏灿低下头,在笔记本上写下两个大字。
他的眼神中多了一份坚定,那是属于音乐创作者的信念与责任感。
......
第392章
一周的时间里。
整个《华夏音乐之声》的录制场地笼罩在忙碌的气氛中,每一个角落都透着紧张与期待。
为了让选手们拥有更好的创作空间,节目组特意为每位选手安排单独的排练室。
苏灿的排练室内,钢琴与话筒摆放得整整齐齐,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沉静的创作氛围。
他坐在书桌前,面前摊开的是一张曲谱,顶部写着两个简单却深刻的字——《如愿》!
这是一首承载了世代传承情感的歌曲,描绘着两代人奋斗的故事,也刻画华夏民族在传承中走向繁荣的图景。
这首歌不仅具有强烈的社会意义,更完美契合第三轮比赛的题目“时代印记”。
苏灿的笔一遍又一遍地在曲谱上划过,调整着每一个音符。
他轻声哼唱着,试图将旋律和歌词的情感融为一体。
练习的间隙,小胖端着一杯热茶推门而入,看到苏灿皱眉沉思的样子,忍不住劝道:
“灿哥,你都唱了快一百遍了,歇会儿吧!”
苏灿没有抬头,只是轻轻摇了摇头,声音低却坚定:“这一轮比赛不一样,‘时代印记’不仅是歌曲,还是一种责任,我想让每一句歌词都能触动人心。”
小胖愣了愣,没再多说,只是将茶杯放在桌边,轻轻带上门,留苏灿一人继续专注。
而此时,其他选手也在排练室内全力以赴。
有人请来专业的编曲老师,反复雕琢旋律;
有人废寝忘食地研究歌词,希望每一个字都能讲述打动人心的故事;
还有人守着话筒和钢琴,一次次练习到凌晨,只为让情感与声音完美交融。
休息时间,几位选手聚在后台的茶水间闲聊。
“这一轮太难了,‘时代印记’这题目深得让人头大。”
“可不是,我总怕写得太浮浅,无法表达出真正的意义。”
“听说苏灿已经写好了,估计又是爆款吧,他的歌,总是有种直击心底的力量。”
“是啊,苏灿不仅演唱实力强,创作能力也是顶尖水平。”
“......”
而此时的苏灿,正独自坐在排练室的钢琴前,指尖轻轻敲击着琴键。
《如愿》的旋律如涓涓细流,在静谧的房间中回荡。
他的眼神专注而深邃,仿佛穿越时间的长河,凝视着每一代人奋力拼搏的身影。
这一周,每个人都在为比赛倾注心血,用各自的方式诠释“时代印记”。
比赛的钟声即将敲响,所有的努力,都在等待舞台上那个令人屏息的时刻。
......
与此同时。
随着《华夏音乐之声》第三轮比赛主题“时代印记”的公布,网络迅速掀起一场热烈的讨论。
围脖热搜榜上,#《华夏音乐之声》时代印记#、#苏灿第三轮歌曲#等关键词连续霸榜,各大社交平台也被相关话题刷屏。
网友们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
有人觉得题目新颖而深刻,也有人担忧歌手们是否能够驾驭这样沉重的主题。
一位网友发帖写道:
“‘时代印记’这个题目太有意义了,这不仅是写歌,更是在记录我们生活的时代,希望选手们能拿出真正打动人心的作品!”
另一位网友评论:
“节目组这次真的有想法,不再是那些浮于表面的比拼了。期待看到谁能用音乐真正讲出这个时代的故事。”
而关于苏灿的讨论,则直接成为了舆论的中心。
一位粉丝在论坛中激动留言:
“苏灿的《夜空中最亮的星》到现在还在我的单曲循环里!他的音乐总是能直击灵魂。这次‘时代印记’这么大的主题,他会怎么诠释?真的超级期待!”
一名音乐博主发长文分析:
“从苏灿以往的表现来看,他的创作以情感真挚见长。而‘时代印记’这样的主题,正是他可以大展拳脚的领域。如果他能抓住代际情感,比如父辈的拼搏和子辈的梦想传承,这一轮比赛可能会再次成为他的舞台。”
还有网友调侃:
“其他选手还在熬夜绞尽脑汁,苏灿可能已经完成初稿开始练习了吧!毕竟他的歌总是有‘代入感拉满’的魔力。”
与此同时,更多人表达了满怀的期待:
“苏灿,我们准备好被你的音乐感动了!希望能再次听到让人泪流满面的作品。”
“这轮比赛无论结果如何,我相信苏灿一定会用音乐打动我们,期待值拉满!”
弹幕和评论区更是热闹非凡,大家纷纷猜测苏灿的创作方向:
“他会不会写一首关于普通人奋斗的歌?”
“感觉亲情主题的可能性很大,苏灿总是能让人感受到那些埋藏心底的深情。”
“希望这次能听到一首真正代表这个时代的经典之作!”
“......”
随着比赛的日期临近,网友们的期待也在不断升温。
此刻的苏灿,已经成为这个舞台上无数人瞩目的焦点!
......
ps:
求点催更!
求用爱发电!
感谢!
第393章
一周的时间转瞬即逝。
《华夏音乐之声》第三轮比赛正式拉开帷幕!
直播间内,数千万观众早已守候在屏幕前,弹幕飞速滚动:
“终于开始了!这一轮的主题太有深意了。”
“我就想问,苏灿什么时候上场?”
“求苏灿的新歌直接封神,拜托了!”
“......”
演播厅内。
现场座无虚席,观众们目光炯炯看向舞台。
灯光闪耀,主持人站在中央,手中拿着抽签盒,声音充满感染力:
“接下来,我们将由八位歌手抽签,决定他们的出场顺序!”
苏灿走到台前,从抽签盒中抽出一张号码卡。
他微微一笑,转身朝主持人举起卡片,屏幕上的号码清晰地显示——3号!
观众席间顿时响起一阵低语:
“第三位,这个顺位不错啊,不早不晚,刚刚好!”
“正好可以吊吊胃口,期待值拉满!”
“......”
当所有歌手抽签完毕,比赛正式开始!
......
第一位登场的是来自宝.岛的林俊源。
他的曲风一向以清新和抒情见长,但这次面对“时代印记”这一主题,他显得有些力不从心。
他创作了一首描绘城市发展变化的歌曲,旋律优美,但歌词稍显空泛,缺乏与时代的深层联系。
导播厅内,导演李志看着屏幕画面,眉头微蹙,低声说道:
“林俊源的技巧没问题,但这首歌太表面化了,没能触及主题的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