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我已经不是当年听歌看世界的小孩,我已经变成歌中的大人了。”“我现在觉得自己太棒了,一个人在江城读大学,在魔都读研,现在一个人在没有朋友没有亲人的羊城工作,我真的好厉害~”
“我们终将是父亲,是儿子,是同事,是朋友,是对手,是陌生人,但唯独忘了是自己。面前一杯浊酒,心里两行清泪,敬自己,敬一切。”
“等我还完所有的债,我一定要去点一桌子的菜,一个人好好的吃一顿。”
“直播间里的兄弟姐妹们,我敬你们一杯酒!”
“......”
苏灿的歌声如同一种温暖的力量,穿越屏幕直抵每个人的内心。
在这一刻,直播间里无数默默无闻的“无名之人”,从他的歌声中感受到一种久违的共鸣与慰藉。
他们忽然意识到,即便身处平凡,他们依然值得被尊重,也同样优秀。
苏灿的歌,不只是旋律,更是一面映照出他们生命光芒的镜子!
......
与此同时。
魔都最繁华的步行街上。
人流如织,霓虹闪烁,各种广告牌轮番播放着商品宣传,喧闹繁华的景象让人目不暇接。
然而,某一刻,这喧嚣忽然被一段歌声打破。
一座巨大的商场外屏幕上,苏灿站在舞台中央,他目光平静,歌声低沉而充满力量。
[我是这路上,没名字的人......]
他的歌声传遍整个街区,音质清晰,伴随画面涌入每个人的耳朵和眼中。
步履匆匆的行人逐渐停下脚步。
一位快递员骑着电动车刚驶过路口,被这声音吸引,停在了路边,他的外套因搬运快递而沾满灰尘,额头还冒着汗,却不由自主地抬头仰望屏幕。
一位外卖小哥拎着外卖箱,正准备穿过街道,他的脚步停住了,双腿因为长时间奔波有些发酸,但他仿佛忘记了疲倦,站在原地,抬头望向屏幕。
屏幕上苏灿的歌声继续:
[是赶路的人,是养家的人......]
那些画面和歌词触动街上的每一个人。
刚下班的白领,背着工具包的水电工,推着餐车的摊贩,甚至连一位抱着孩子的年轻母亲也停下了脚步,抬起头,凝视着屏幕。
他们的目光从四面八方汇聚在一起,带着疑惑、共鸣与震撼。
歌词中,那些“赶路的人”和“养家的人”,分明是他们自己的真实写照。
快递员的眼神微微一颤,他想起了今天早晨自己风里雨里送件的忙碌时光,没人关注的疲惫瞬间被歌词击中。他抬手抹了抹额头的汗,低声嘀咕了一句:“这是在唱我?”
外卖小哥嘴角抽动了一下,仿佛强忍着情绪。他低头看了看自己满是水渍和油渍的制服,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暖流。这些奔波的日子里,他一直以为自己只是一名普通的“无名的人”,可此刻,他觉得有人终于看见了他。
[致所有,顶天立地却平凡普通的......]
歌声到达这一句时,屏幕上的苏灿仿佛从屏幕里走了出来,与街上所有人对视。
他的目光深邃却温暖,像是在为这些平凡却伟大的人们呐喊致敬。
一个中年工人放下肩上的包,站在原地静静看着屏幕,嘴里喃喃着:“顶天立地......我们这样的人,也算顶天立地?”他的声音颤抖,眼中渐渐湿润。
一个推着婴儿车的母亲低下头,看着熟睡的孩子,忍不住露出微笑。这歌词像是在替她说话——她的每一次弯腰,每一次付出,都是为了这个孩子,都是为了“顶天立地”。
行人越来越多,每个人都停下了脚步。
整个步行街变得出奇安静,只剩下苏灿的歌声在街道上空回荡。
这种安静并非冷漠,而是一种集体的沉浸与共鸣。
人群中,有人默默低头擦眼泪,有人目光炯炯地注视屏幕,还有人轻声跟着哼唱,似乎不愿错过这一份感动。
这一刻,魔都这座繁忙的城市仿佛停止了运转。
那些外表冷漠、匆匆赶路的身影,被苏灿的歌声拉进了一个共同的世界。
那是属于平凡人奋斗的世界,是属于每一个无名者的舞台!
......
演播厅内。
歌曲的旋律忽然扬了起来。
[当家乡入冬的时候,列车到站以后。]
[小时候的风,再吹过。]
[回忆起单纯的快乐,在熟悉的街头。]
[有人会用所有的温柔,喊出你的名字。]
[......]
苏灿的每句歌词都像一把钥匙,打开每个人深藏心底的记忆。
观众们无声地凝视着舞台,眼神中带着复杂的情感。
那是一种无法言喻的感动,仿佛是多年前的一颗子弹,直接命中每个人的眉心!
曾经,大家都渴望离开家乡,奔向更广阔的世界。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渐渐发现,无论走得多远,只有家乡才是那片让人能够真正放松、感到归属的地方。
一位来自东北的观众,望着舞台,突然陷入沉思。
每年冬天,家乡的北风总是凛冽刺骨。
但每当她从高铁下车,踏上熟悉的土地时,那份温暖的感觉总是充盈心头。
就像歌词中唱的那样,家乡带给她的温暖远远超过外面所有的寒冷与陌生。
......
ps:
写这章的时候,是在凌晨两点钟。
此时,小破站上一起听这首歌的人有五十人,有些超乎意料。
大家都是无名的人。
敬自己。
第367章
舞台上。
苏灿的歌声再次响起:
[离家的人啊,我敬你一杯酒。]
[敬你的沉默,和每一声怒吼。]
[敬你弯着腰,上山往高处走。]
[头顶苍穹,努力地生活。]
[无名的人啊,我敬你一杯酒。]
[敬你的沉默,和每一声怒吼。]
[敬你弯着腰,上山往高处走。]
[头顶苍穹,努力地生活。]
[......]
歌声在舞台上回荡,低沉却充满力量。
每一句歌词都像一股暖流,直击所有观众心灵深处。
此时,被苏灿歌声打动的,不仅是现场和屏幕前的观众,还有候场席上的阿加卓玛、林俊源、陆天行等多位歌手。
他们都是娱乐圈中资历颇深的前辈,在行业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然而,他们清楚,今天的成就并非唾手可得。
每一分荣耀,都来自于他们当年脚踏实地的奋斗,来自无数次的挑战与坚持。
在苏灿的歌声中,他们仿佛看见过去那个无名无姓、默默努力的自己。
“那时候的我们,不也是顶天立地的‘无名的人’吗?”陆天行低声感慨,眼中闪过一抹湿润的光。
他们端起想象中的酒杯,随着苏灿的歌声,敬向过去那个倔强的自己。
[无名的人啊。]
[无名的人啊。]
[......]
苏灿的两声呼喊,充满着温柔,震响在每个人的内心深处。
歌声唤醒人们埋藏已久的记忆,也唤醒他们的初心。
那是最真实、最质朴的“无名的人”,也是他们怀揣梦想、全力以赴的模样。
在这一刻,每个人都找回了当初的自己,那个对未来充满希冀的自己。
他们的目光灼灼地注视着舞台上的苏灿,眼神中满是感动与感谢。
苏灿的歌声渐渐进入尾声,而歌声引发的情感却愈加浓烈。
......
与此同时,直播间里的弹幕再次迎来井喷般的爆发:
“我要敬苏灿,先干三杯为敬!”
“感觉这首歌是苏灿喝完酒写的,一直在敬我们!(笑哭)”
“每句歌词都能引发共鸣。”
“我太喜欢那句‘当家乡入冬的时候,列车到站以后’了,听到的时候,连小时候冬天冰雪混着炊烟的味道都能闻到。”
“小时候受了委屈哭着回去找妈妈,妈妈说不用怕,记忆中的童年感太强了,太戳了。”
“苏灿在用所有的温柔喊出‘无名的人’的名字,我真的哭死。”
“过着平凡日子的芸芸众生、努力不退缩、籍籍无名认真生活的人们,可能一路来有犹豫、苦难,但仍希望有梦的人啊,就骄傲的往前走吧!”
“敬芸芸众生的每一个我们。”
“......”
第368章
网友们在弹幕中热烈地宣泄情感,每一句话都承载着他们内心的触动。
......
舞台上,苏灿的歌声轻柔下来,仿佛变成了一位老友在耳边低语:
[无名的人啊,车来啦。]
[太多牵挂就别回头啊。]
[无名的人啊,车开啦。]
[往前吧,带着你的梦。]
声音温暖而深情,像是一缕清风,将每一个听众的情绪带入温柔的漩涡。
在这最后的旋律中,观众的眼神从迷茫逐渐坚定,眼底燃起无穷的斗志。
他们站在平凡的起点,却因为这首歌,找到一条属于自己的不平凡之路。
最后一个音符落下,舞台上的灯光缓缓暗去,留下苏灿沉静的身影。
现场一片寂静,仿佛所有人都还沉浸在那份情感中无法自拔。
片刻后,掌声如潮水般涌来。
“苏灿!”
“苏灿!!!”
观众席中有人高声喊出他的名字,声音中带着哽咽和感激。
不少人站起身来,挥动着手中的荧光棒,泪流满面却笑容灿烂。
一位中年男人擦了擦眼角的泪水,对身旁的朋友说:“很久没听过这么让人动容的歌了。”
一位年轻女孩手里紧握着手机,嘴唇微微颤抖:“这歌像是为我们所有平凡人写的。”
候场区的阿加卓玛、林俊源、陆天行等人,也不约而同地站起身来,为苏灿送上最真挚的掌声。
他们的目光交汇,都在为彼此内心的感动找到共鸣。
......
与此同时。
在魔都最繁华的步行街上,苏灿的歌声和舞台画面依旧在巨大的商场屏幕上播放着。
街头人群被这首歌深深吸引,没人舍得离开。
一个快递员站在路边,仰头看着屏幕,嘴角带着一抹微笑。他紧握住电动车的把手,像是用这份力量告诉自己:“再辛苦也没什么,谁不是在努力生活呢?”
外卖小哥摘下头盔,用衣袖抹去脸上的汗水。他的眼中带着一种从未有过的自信:“苏灿唱的就是我们,我们也是‘顶天立地的人’。”
一位母亲抱着熟睡的孩子,目光久久停留在屏幕上。她低声对怀里的孩子说:“将来你会懂得,妈妈现在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让你有更好的生活。”
一位年轻白领站在灯光斑斓的街道中央,抬头望着屏幕,眼眶微微泛红:“家乡啊,列车啊......好像很久没有回去了。”
整条街上,掌声和欢呼声渐渐响起,连商场附近的店铺老板也忍不住走出门,加入这场情感的释放。
一个人将这幅场景拍了下来。
视频中,屏幕上的苏灿低声吟唱,而街道上各行各业的普通人驻足仰望,满脸感动,目光中写满了属于无名者的骄傲。
这一幕迅速登上网络,视频标题是——
“苏灿:无名者的歌声,让魔都街头安静三分钟。”
......
现场和街头的掌声仿佛在同一时刻响起,回荡在每个人的心间。
这掌声,不仅是献给舞台上的苏灿,更是献给每一个为生活拼搏的无名者。
他们的梦想,他们的故事,他们的坚持,终于有人看见。
......
第369章
苏灿演唱结束后,现场掌声足足持续三分钟才渐渐消散。
主持人快步走到舞台上,脸上满是感动和震撼之色。
“感谢苏灿老师演唱的的《无名的人》!”
“这首歌让我明白,这个世上有千千万万个无名的人,过去现在未来,但是他们都在为了这个世界贡献出属于自己的一份力,这也许就是生命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