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是啊,金泰然和狂暴之翼,舞台表演人数都超过十人。”王聪接过话茬,脸上露出谨慎的神色。他看向苏灿,眼中闪过一丝不确定,提议道:“要不我们也找一些表演人员?我感觉人多的话,可能会让舞台效果更震撼一些。”
这也是华夏大型演出的传统,演出越隆重,参与的人员就越多。
此时王聪就是这个思路。
苏灿沉吟片刻,缓缓摇了摇头,“我已经想好了要唱的歌曲,这首歌一个人唱更好。”
听到这话,王聪和小胖皆是一愣。
什么歌曲更合适一个人唱?
有这样的歌曲吗?
但看着苏灿思考的神情,他们并没有发问。
在演唱方面,苏灿是专业的,既然苏灿拿定了主意,他们就会无条件支持苏灿。
而此时苏灿脑海里正缓缓浮现一首歌的曲谱——《浮夸》!
这首歌,只有他一个人唱,才能真正展现出那种突破与自我释放的疯狂。
他看向窗外,东.京的霓虹灯光映照在他的脸上,眼神平静而充满信心!
......
ps:
求用爱发电!求点催更!
感谢!明日再更!
冬至快乐!!!
第262章
时间飞逝,霓虹之夜终于迎来开幕的那一天。
清晨,东.京国际机场的气氛已然繁忙。
阳光透过玻璃幕墙洒在跑道上,一架架航班稳稳降落,旅客们陆续走出舱门。
有的神采飞扬,亦有些显得疲惫不堪,但此刻,一群华夏人的到来引起特别的关注。
他们穿着整齐,举止得体,气质中透着一股自信与从容,不时吸引周围人注目。
他们正是央台的名导演和知名主持人。
自从央台大领导连续观看苏灿五天的演唱,深感满意,便决定派出十多位代表前往东.京国家大剧院,亲临苏灿的演出。
毕竟,苏灿是代表央台参加霓虹音乐节的,这不只是参赛,更像是为他撑场子的“娘家人”来了。
在人群中,康导是苏灿的熟人,他也是这次随行的成员之一。
除了他,还有华夏音乐之声的总负责人洪江。
刚走出航站楼,康导便迫不及待地凑到洪江身边,“老洪,你还记得你之前说的话吗?”
洪江挑了挑眉,嘴角带着一抹无奈的笑,“放心吧,我不像你,自己说过的话自然不会忘。”
这几天,洪江早已被康导骚扰得不胜其烦。
每当苏灿演唱结束,康导都会第一时间把录制好的视频发给他,一脸骄傲地问,“怎么样,好听吧?”
那得意洋洋的语气,仿佛生怕别人不知道这是他的门下高徒。
每次看完视频,洪江也只能无奈承认,“好,的确好。”
苏灿的表现早已超出他的预期,他的天赋与实力无需任何多余评价。
内心更是早已下定决心,青春洋溢的华夏年轻人。
他们身着印有“苏灿”头像和名字的T恤,手举各种应援横幅和旗帜,脸上洋溢着兴奋与期待。
“终于到了东.京!苏灿今晚一定会大放异彩!”一个女孩紧握着灯牌,眼神坚定。
“没错!他可是咱们华夏音乐的骄傲!”旁边的男孩激动地挥舞着应援旗,兴奋得仿佛马上要冲进舞台前排。
“这次我是瞒着家里人偷偷过来的,一定要好好给苏灿打气。”
“一个月的伙食费,就为了看苏灿演唱,值得!”
“......”
这些粉丝不远万里飞来东.京,只为亲眼见证偶像的高光时刻。
他们的热情点燃了整个机场,也吸引了不少外国旅客的好奇。
“这些人是谁?”
“他们是苏灿的粉丝,一个来自华夏的年轻歌手。”
一名机场工作人员解释道,“他最近在霓虹音乐节上的表演轰动一时。”
苏灿的名字如今已响彻东.京的大街小巷。
连续五天在霓虹音乐节上的精彩演出,征服了华夏观众,也赢得霓虹本地听众的喜爱。
不少霓虹媒体将他的表现形容为“年度惊喜”,并称他为“连接亚洲音乐文化的桥梁”。
这些粉丝随后乘坐大巴前往东.京国家大剧院附近的应援区域,为偶像加油助威。
......
整个东.京因霓虹之夜的到来而沸腾。
街头巷尾,随处可见霓虹之夜五位参赛方的宣传海报。
其中,苏灿的宣传海报贴的最多!
并且很多路人都在苏灿的宣传海报下面拍照纪念!
不仅如此,各大商场和地铁站的电子屏上,不停播放着他在音乐节上的精彩片段;
甚至一些霓虹本地的广播节目也开始循环播放他的歌曲。
电视台播放着一些关于霓虹之夜的采访画面。
“苏灿的音乐让我有种心灵被触动的感觉,他的歌声仿佛能治愈一切。”一位霓虹大叔在采访中动情地说道。
“是啊,他的作品不仅旋律动人,还充满了故事和情感。”旁边的路人忍不住附和。
......
另外一边。
酒店的房间里,苏灿正坐在沙发上闭目养神。
他知道今晚的舞台将有无数人关注,但他内心却没有丝毫惧意。
轻轻哼着《浮夸》的旋律,嘴角微微上扬——他已经做好万全准备,等待夜幕降临,燃炸全场!
东.京,这座繁华都市的夜晚注定不会平静。
一场注定写入音乐史册的音乐盛宴,正在蓄势待发!
......
ps:求点催更!感谢!
第263章
夜幕降临,东.京国家大剧院外灯火辉煌,宛如一场盛大的节日狂欢。
剧院正门上方悬挂着巨幅海报,五位参赛者的名字与照片赫然在目,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无疑是苏灿。
他的照片旁被粉丝们贴满了五花八门的支持标语:
“苏灿必胜!”
“烟花虽易冷,灿歌不落幕!”
“为华夏骄傲,为苏灿喝彩!”
“......”
五颜六色的标语闪闪发光,有些还配上了闪光灯,随夜风轻轻晃动,宛如无声的呐喊。
整个入口直接成了苏灿的个人展览区,吸引着无数目光。
......
剧院内能容纳一万名观众,但外面广场早已挤满了十万人以上。
他们有的来自文化公园,见证过苏灿的惊艳演出,
有的从世界各地远道而来,只为亲眼目睹这一历史性时刻。
人群中,交织着各种语言,但大家的焦点却只有一个——苏灿。
他们拥有着同样的身份,苏灿的歌迷!
歌迷们挥舞着荧光棒,播放着苏灿的歌曲,甚至有即兴演唱者加入其中。
在应援区,一些粉丝搭建了小型舞台,展现自己对偶像的支持。
一位大叔扛着喇叭,播放着苏灿改编的《双截棍》,引得一群年轻人跟着比划拳脚。
旁边的小贩趁机销售“苏灿限量版周边”,瞬间被抢购一空。
在这片喧闹的人潮中,媒体记者们忙得不可开交,穿梭在人群中,随时准备捕捉热点镜头。
东.京电视台的一位记者锁定了一个特别的小目标——一个大约八岁的小日子小女孩。
她穿着粉色公主裙,头戴闪闪发箍,手里拿着荧光棒,眼睛紧紧盯着剧院大门,满脸的期待几乎要溢出来。
“你好,小朋友,你认为哪个歌手会拿下今晚的最佳歌手奖呢?”记者微微俯身,用日语问道。
“当然是苏灿哥哥啦!”小女孩毫不犹豫地答道,声音甜美而稚嫩。
记者笑了笑,继续追问,“那你最喜欢苏灿的哪一首歌呢?”
“《烟花易冷》!”小女孩兴奋地大声说道,生怕别人听不见。
记者满意地点头,正准备结束采访时,小女孩忽然凑近话筒,清了清嗓子,开始唱了起来:
“雨纷纷,秋裤里草木深,哦听闻,你始终一个人......”
这一声仿佛一道涟漪,在嘈杂的广场中迅速荡开。
周围的人们渐渐停下喧闹,纷纷望向她。
尽管小女孩的发音带着浓浓的霓虹腔调,但旋律流畅,表情认真投入,仿佛她自己站在舞台上。
记者也愣住了,手中的话筒差点掉下来。
要知道,目前世界上最难学的语言,华夏语一直排在前列。
而小女孩竟然用华夏语从“秋裤里草木深”到“伽蓝古寺里长灯”,一字不落地唱完了整首《烟花易冷》!
当最后一句“烟花易冷,人事易分”落下时,广场上的短暂静默被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打破。
“天哪!这真是音乐的力量!连一个八岁的孩子都能被苏灿的歌深深打动!”
“她居然用华夏语唱得这么完整,我一个大人都唱不好!”
“虽然发音有点问题,但这份感情完全到位!”
“苏灿的歌曲完全超越了语言的限制!”
“......”
直播镜头迅速对准小女孩,弹幕瞬间爆炸:
“秋裤里草木深?哈哈哈,这是真爱粉!”
“萌翻了!她甚至没意识到自己唱错了。”
“苏灿的歌不仅跨越国界,还成了语言桥梁!”
“这一波,小女孩赢了全场!”
“......”
记者激动地对着镜头说,“这位小朋友用歌声向我们展示了音乐的魅力!它无关语言,只关心灵!”
小女孩唱完后,腼腆地转身问身旁的妈妈,“妈妈,我唱得好听吗?”
她的母亲眼眶湿润,点头笑着说,“非常好!苏灿哥哥听到了一定会为你骄傲的!”
此时的小女孩完全没有意识到,她的表演已经成了今晚最火爆的“彩蛋”。
记者和观众们无比感慨苏灿音乐的感染力!
不仅是旋律,更直达人心,无论性别、年龄、国籍、文化!
东.京的夜空下,这场尚未正式开始的霓虹之夜,已赋予了不同的意义——属于苏灿的奇迹正在悄然书写,他的歌声跨越一切界限,成为连接国家的桥梁!
人们开始意识到,这场音乐盛宴不仅仅是一次比赛,更是苏灿音乐旅程的一个里程碑。
他的歌声已然成为人们心中的信念,超越语言的障碍,跨越国界的藩篱!
霓虹之夜的星空下,苏灿的名字和他的歌声将深深铭刻在现场所有人心中!
......
ps:
求点催更!感谢!
第264章
晚上七点,东.京国家大剧院正式开门,场面瞬间沸腾。
凭票入场的观众早已排成长龙。
他们手中的凭证并非普通门票,而是经过严格的网上申请、实名制验证,且还需通过音乐素养测试才能获得的特别入场券。
这些凭证不仅是入场资格,更赋予了观众选出最佳歌手的投票权。
也就是说,这些入场观众决定了谁是霓虹之夜的最佳歌手!
......
剧院外,人潮汹涌,九万名无法入场的观众满怀羡慕地望着持票者。
议论声和不甘的情绪弥漫开来。
“真想冲进去啊!”
“为什么我没早点申请!”
“这次苏灿的比赛如此重要,真希望能亲眼见证他夺冠!”
“谁能带我进去看看啊,要是看不到苏灿的现场演唱,我会一辈子不甘的。”
“凭什么文化公园能让我们看,现在就不让我们看了,我不服!”
“......”
一些激动的年轻人甚至开始推搡安保人员,企图硬闯进剧院,场面一度变得混乱。
保安拼命维持秩序,但随着时间的临近,骚动的趋势愈发明显。
现场情形一下子变得严峻起来。
工作人员立刻上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