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还好还好,节目还没有开播!”“马上就可以见到我的男神了,录屏随时准备开启。”
“我这几天看了好多华夏典籍,不知道能不能猜中苏灿唱的歌,嘿嘿~”
“......”
在网友们的讨论声中,八点钟正式到来。
演播厅内。
主持人率先登场。
“观众朋友们,大家晚上好!欢迎收看《全国百大高校歌唱比赛》决赛第二轮!”
“这次的观众明显要比上次更加热情啊。”
“评委老师们都是老朋友,这次我也不过多介绍。”
“重点说说这次的比赛,本轮比赛和第一轮比赛有一个显著不同,那就是参赛歌曲需与华夏历史典籍相关。”
“华夏上下五千年,出过无数名篇佳作,也不知道选手们会以哪篇文章为题材,很值得期待。”
“另外,选手们的上场顺序将会以选手名字的姓首字母排序上场。”
听到这话,所有观众脑海里立刻想到一个名字,“苏灿”,“苏”,“S”!
!!!
观众们心中一声“卧槽”!
按照这个排序,苏灿不得最后上场!
可恶的节目组,把他们完全拿捏住了!
而这正是节目总导演康导的阳谋。
如果抽签的话,万一苏灿抽到前几的顺序,那等苏灿唱完歌,观众们恐怕就都走完了。
如果直接安排苏灿压轴上场的话,那偏颇的意思太明显了,毕竟这可是比赛。
于是康导想出这么一个公平公正的规则,也真是难为他了。
此时,观众们虽然内心很是不爽,但也没办法。
在主持人的宣布下,比赛正式开始。
刚开始,观众们对于其他参赛选手的演唱也挺感兴趣的,但连续听了几场后,都有些失望。
这些选手都是从网上找的歌曲。
所谓的和历史典籍相关,就只是某句歌词出自历史典籍而已。
若不是观众们仔细听,还真听不出来和历史典籍有关系。
也因此,直播间里的实时在线人数有些许下降,从开播时的600万下降到500万。
看到这个情况,康导也不担心。
只要等苏灿上场,数据绝对会拉升起来。
果然,当比赛来到半程时,直播间实时在线人数开始缓慢上升。
显然,越来越多网友进入直播间,等待着苏灿。
当还剩最后两名参赛选手时,主持人来到舞台上。
“观众朋友们,接下来上场的是苏灿同学。”
“他为我们带来的歌曲是——”
说到这里,主持人特意停顿了下。
无论是现场,还是直播间,所有观众都安静下来,静得能听见他们的呼吸声。
五秒后。
苏灿演唱的歌曲名字公之于众——
“《兰亭序》!”
......
第68章
“《兰亭序》!”
听到这个歌名,所有观众愣住,眼神里满是意外。
他们想到过很多历史典籍,比如《史记》《三国志》《红楼梦》之类的,但就是没想到过这篇《兰亭序》!
评委席上。
华夏音乐学院李教授,也是满脸的愕然。
《兰亭序》的确是华夏历史典籍中比较出名的一篇文章,是东晋书法家王羲之的作品,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
同时也是中学课本里必背的一篇文言文。
而《兰亭序》之所以这么出名,是因为其在书法史上的崇高地位,唐太宗甚至将其真迹殉葬。
单纯从文章内容来看,主要是记录文人雅集的盛况,以及表达作者对生死无常的感慨。
如果根据文章内容来写歌的话,非常难。
李教授不明白苏灿为什么要选这篇文章。
此时,直播间里的弹幕也忽然多了起来。
“《兰亭序》......好熟悉的名字啊,有没有兄弟能把全文背诵下。”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
“卧槽,有印象了,原来是这篇文言文,我背过,死去的记忆忽然袭来!”
“苏灿根据这篇文言文写歌,这能写出个啥啊,实在想不通。”
“可能是像《少年华夏说》那样,直接将文字改编成歌词。”
“那这样就没意思了啊。”
“......”
一时间,所有观众都对这首歌的歌名很困惑。
明明有那么多其他更好的选择,苏灿为什么选择这篇不好写歌的《兰亭序》?
......
舞台上。
灯光骤然熄灭。
议论纷纷的演播厅顿时安静下来。
虽然他们不理解苏灿为什么选择《兰亭序》,但当演唱即将开始时,他们还是会给予极大的尊重。
砰——!
灯光再次亮起,舞台上变得明亮起来。
然而,当看清舞台上的画面时,观众们再次愣住。
只见苏灿穿着一身民国服饰的男子长袍,手里拿着一把折扇。
而在苏灿的身后,还有一扇扇画着水墨山水画的屏风。
整个舞台给人一种古色古香的感觉。
而苏灿则是舞台上最引人注目的翩翩公子。
“很不错。”
导播厅内,康导看着此时的舞台,满意地点了点头。
在拿到《兰亭序》的曲谱时,他认真看了好几遍,对这首歌满意极了。
于是特地给苏灿设计这样一出舞台。
当时有工作人员提出异议,其他参赛学生出场时,舞台上什么都没有,而苏灿出场,还给设计舞台,这样是不是在搞特殊化。
康导没有反驳,而是点头道:这首《兰亭序》值得节目组为苏灿搞特殊化!
演播厅内。
大屏幕上显示出歌曲的信息。
[歌曲:《兰亭序》]
[演唱:苏灿]
[作词:苏灿]
[作曲:苏灿]
…
与此同时,歌曲的前奏声响起。
声音入耳的一刹那,观众们眼睛忽然睁大。
这是二胡弹奏的声音!
用的咱们老祖宗传下来的乐器!
要知道,现在华语乐坛绝大部分音乐都是用西洋乐器弹的。
像现在这样直接用二胡弹奏前奏,还是观众们第一次听到。
不仅让他们感到耳目一新,还让他们感到强烈的民族文化自豪感。
静下心来,他们立刻沉浸在优美的二胡前奏中。
下一秒,苏灿将话筒递到嘴边。
第69章
那温柔的天籁之声响起!
[兰亭临帖,行书如行云流水。]
[月下门推,心细如你脚步碎。]
[忙不迭,千年碑易拓却难拓你的美。]
[真迹绝,真心能给谁。]
[......]
哇啊啊啊!
观众们脸上的神情一变再变,从诧异到震撼,再变为莫大的享受。
这音色,简直绝了。
仿佛有一股温暖柔和的微风从耳朵里穿过,贯穿全身。
让人身心彻底放松下来。
而歌词,更是唯美到极致。
直接勾勒出一幅动人的画面。
公子临帖,行书如行云流水般自如,月下伊人推门而入......
简单的画面,观众却从中感受到一段爱情。
那爱情仿佛如《兰亭序》的行书,纤细,婉约,不羁,似行云流水,却又不乏细腻。
但是,这份爱情又带有一丝惆怅。
正如《兰亭序》的真迹已经消失,你也已经离我而去......
观众心间忽然弥漫一阵怅然若失感。
[牧笛横吹,黄酒小菜又几碟。]
[夕阳余晖,如你的羞怯似醉。]
[摹本易写,而墨香不退与你同留余味。]
[一行朱砂,到底圈了谁。]
[......]
又是极致的画面感,描绘的还是田园生活!
牧笛横吹,黄酒小菜,夕阳余晖如女子羞怯似醉......
画面太美了!
观众们的眼睛都迷蒙起来。
现场一位女生听得捂住小鹿乱撞的胸口。
这歌声完全就像是表白啊。
要是有哪个男生向她唱这首歌,她肯定会答应下来的。
当然,如果这个男生是苏灿的话,那就太好了!
评委席上。
一众评委老师,目光里满是惊艳,同时还有强烈的意外。
听到这里,他们已然明白,苏灿的这首《兰亭序》其实和王羲之的《兰亭序》并没有多大关系。
内容上毫无关联,只是借用王羲之《兰亭序》的书法来形容歌声里的爱情。
不得不说,这个借用太妙了!
毕竟王羲之《兰亭序》最突出的特点就是书法!
最关键一点,《兰亭序》的真迹已经绝版,这恰好对应爱情里的可望不可求。
这个对应,无比完美!
......
与此同时。
在苏灿的这段歌声落下时,直播间里的弹幕如潮水般涌来。
“啪啪打脸!我刚才还说《兰亭序》什么也写不出,是在下才疏学浅了!”
“果然,才子的眼光就是和常人不一样!”
“卧槽,苏灿写的歌词和《兰亭序》文章里的词不相上下啊,都这么美!”
“歌词美就算了,关键是歌声还这么好听,爱了爱了!”
“穿着古装的苏灿,真的是君子人如玉,陌上世无双啊。”
“......”
在苏灿演唱前,几乎所有观众都对这首歌不好看。
在他们看来,无论从哪个角度,王羲之的《兰亭序》都很难改编成歌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