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8章 面子

    奉天殿,沈如烟一脸阴沉坐在龙椅上。

    为了收揽兵权,她把边军将领的任职期限从三年改为两年,其中就包括紫金关的十万大军。

    政令颁布后,她就把自己的心腹将领派去了紫金关。

    萧长恭倒也识趣,乖乖交出了兵权,不过却没有去江宁上任,而是直接辞官不做。

    毕竟是勋贵,沈如烟并未为难萧长恭,她想着要不了多久,大华的所有军队都能被自己掌控。

    却没想到,北元偏偏在这个时候入侵。

    她并不担心,因为紫金关易守难攻,又有十万大军坐镇,根本无法攻破。

    然而事与愿违,北元骑兵仅仅一天就占领了紫金关,十万大军全军覆没,她派去的心腹将领甚至投降了北元。

    对于君王来说,这是奇耻大辱。

    所以她才召集朝臣议事。

    “紫金关被北元骑兵攻破,边关告急,诸位爱卿,你们倒是说说,谁可以为大华收回紫金关?”

    说完,沈如烟扫了一眼下面的朝臣。

    他们全都缄口不言,好像哑巴了一般。

    沈如烟越看越气,又道:“我大华泱泱大国,难道就派不出一位能征善战的将领了吗?”

    内阁首辅杨一庭这才出列,拱了拱手道:“陛下,要想收回紫金关,非北川侯莫属!北川侯常年驻守紫金关,对北元十分熟悉,只要陛下放下身段……”

    “住口!”

    话还没说完,就被内阁次辅徐有真打断了。

    徐有真据理力争道:“陛下九五之尊,岂可屈尊降贵?那萧长恭不识抬举,陛下调他为江宁守备,他居然抗旨不去,像这种不忠不臣之人,又怎可担任三军统帅?”

    “哼!”

    杨一庭瞪了徐有真一眼,就不说话了。

    “依徐阁老之言,除了萧长恭外,还有谁可以为将?”

    沈如烟又问。

    这位内阁次辅是她一手提拔起来的,虽然能力远远不如杨一庭,却对自己忠心不二。

    徐有真也拱手道:“陛下,微臣以为根本无需派军讨伐,只要沿途各军守好关隘即可,小小北元不足为惧。”

    “说下去。”

    沈如烟挑了挑眉。

    徐有真顿了顿,又道:“北元人只是占领了紫金关,成不了什么气候,只要他们得到了想要的,我们派一名使者前去议和,他们就会乖乖退兵了。”

    说到这里,沈如烟的脸色已经不好看了。

    徐有真啊徐有真,肚子里根本啥也没有。

    “他们要是不退兵呢?”沈如烟语气有些变了。

    “如果不退兵,我们也可以避其锋芒。”

    “如何避其锋芒?”

    “比如说——迁都。”

    徐有真说话不经思索,气得沈如烟脸都绿了。

    沈如烟甚至想将徐有真当场杖毙。

    可她还是忍住了,看向其他朝臣问:“诸位爱卿,你们也认为我们应该避其锋芒,选择迁都吗?”

    “微臣赞同!”

    “微臣也赞同!”

    “……”

    十几名朝臣齐刷刷的跪了下来。

    其中甚至包括六部尚书、内阁阁臣一类的高官。

    沈如烟无话可说。

    关键时刻,她提拔的这帮朝臣,居然无一人可用。

    “散朝。”

    甩下了一句话,沈如烟拂袖而去。

    回到了养心殿,立刻有人禀报杨一庭求见。

    沈如烟让杨一庭进来,杨一庭气冲冲的说道:“陛下,主张迁都者,都可斩了!”

    “斩了?”沈如烟冷笑一声,“你把满朝文武杀了大半,北元还没来,只怕大华王朝就乱了套了。”

    杨一庭索性跪了下来,磕头道:“既然如此,还请陛下颁一道圣旨,并亲自前往北川城,请北川侯出山御敌!”

    “还要朕亲自去?”沈如烟不悦,“难道满朝文武,真没人可以带兵了吗?”

    杨一庭叹了一口气,道:“勋贵之中,倒也有几位能带兵之人,新晋的武将也并非全是酒囊饭袋,只是没人比北川侯更合适,若双方陷入持久战,定然死伤惨重。如果陛下不想士兵们白白牺牲,非北川侯带兵不可!”

    “可他抗旨不遵,朕没治他的罪就算不错了,岂可自降身份?”沈如烟一脸不屑。

    杨一庭想了想,继续说道:“若陛下实在不想让北川侯带兵,微臣倒是有一个人推荐,只是……”

    “只是什么?”

    沈如烟言语冰冷。

    “只是怕陛下更不愿意。”杨一庭继续往下说,“当年有一人,他向先帝提议茶马交易,先太子被废后,此人接管茶马交易,他与北元人交好,若陛下能让人为使者与北元谈判,此人凭三寸不烂之舌就能让北元退兵。”

    “放肆!”

    沈如烟怒目滚滚看着杨一庭,她自然知道杨一庭说的“此人”是谁。

    不就是李长生吗?

    当着她的面提及李长生,这位内阁首辅不想活了吗?

    见沈如烟动怒,杨一庭并未惧怕,又道:“陛下,北元之所以敢南下,正是因为得到了镇国公被废黜的消息,我大华自毁长城,致人心浮动,他们又怎会错过这个机会?”

    “镇国公曾当过兵部尚书,和诸位将领私交不错,其中就包括北川侯,就算陛下不愿意亲自出面,也可让镇国公出面,镇国公一定能劝说北川侯抵御北元。”

    “大胆!”

    杨一庭的话,令沈如烟彻底暴怒。

    “陛下,是百姓重要,江山社稷重要,还是你的面子重要?”杨一庭话中带泪道,这一次就算死谏,也要让沈如烟改变主意。

    沈如烟身边的大内总管王忠吓了一跳,不自觉的退了一步。

    “好好好,都在逼朕是吧?”

    沈如烟无奈叹息,她坐了下来,双目紧闭,不看跪在地上的杨一庭。

    隔了良久,她才睁开眼睛道:“起来吧!杨阁老你说得对,朕的面子比不上江山社稷,更比不上黎民百姓。身为天子,为了不让生灵涂炭,朕丢一点面子又如何?”

    “陛下,你想通了?是不是让镇国公回来?”杨一庭喜出望外。

    “不是,朕要亲自去一趟北川城,请北川侯出山,让他率军御敌,夺回紫金关,救万民于水火之中。”

    沈如烟拿定了主意。

    “这……”

    杨一庭的笑容僵住了。

    沈如烟不把李长生请回来,根本就治标不治本。

    大华的朝局依然不稳,迟早会再一次出岔子。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