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明黛打开锅盖,往里面滴了几滴藤椒油,把芹菜段放进去搅拌均匀,盖上盖子再焖两分钟。两分钟后,明黛把盖子打开,浓烈的香气让两人齐齐咽口水。
周斯年举着盘子递给她,很是迫不及待,一点没有刚刚嫌弃兔子的模样了。
明黛先给他盛了一盘子,自已又盛了一盘子,区别是他的不放香菜。
兔子肉经过一个冬天的风干,变得十分的紧实,加上是野兔,运动量超标,肉质十分的q弹。
啤酒不仅能很好的祛除掉了兔子的腥气,其中的二氧化碳可改变肉的组织结构,让肉软烂,分解胶原蛋白,让肉更快煮熟。
一口下去,兔子肉不仅鲜香q弹,也十分好脱骨,一点也不塞牙。
配上裹满肉汁的芹菜,清脆又解腻,啤酒独有的麦香更是加分。
“啊!”
“啊!”
两人瘫坐在椅子上,看着空荡荡的盘子和碗,真正做到了菜光、饭光的光盘行动。
周斯年兴奋的开口:“明黛,等草长出来了,我们去抓兔子吧,我知道它们住在哪里。”
明黛想了想:“行,到时候多抓点兔子在空间养,野兔太柴了,家养的兔子肥一点,更香!”
周斯年眼里的星星手牵手转圈圈:“好啊!好啊!好啊!”
吃完饭,周斯年收拾厨房,明黛去草地上看了看排骨牛。
大排和小排已经能站立起来了,这会正在吃周斯年割下来的红薯藤,看到她过来也不害怕,用依旧浑浊的眼睛看着她。
明黛给它们检查了一下,恢复的很不错,只要能能吃能喝,就死不了了。
给它们饮水的大盆里放了些盐巴,明黛去了玉米地。
这时候的玉米已经出苗,且因为空间温度的问题,长的很高了,再过一段时间就有鲜嫩的玉米吃了。
最后,明黛看了下暂时充当澡堂子的池塘,想着要找些鱼养起来,仓库里只有咸鱼,她想吃新鲜的鱼头炖豆腐了。
回来的时候,看到了周斯年放墙角晾着的狗爬犁。
周斯年不仅把它洗干净了,还把明黛给他的红纱巾系在了车头。
真爱,无疑了!
第
108
章
论驾驶爬犁的99个小技巧
第二天,一大早,柳三爷赶着爬犁来接他们。
明黛把这几天攒的蘑菇全部带上,足足有一百五十斤,装满了三个筐子。
固定好后,明黛上车。
周斯年却没有跟往常一样,坐在她旁边,而是从爬犁后面绕过去,坐到了柳三爷旁边。
柳三爷:!!!!
他僵直着身体,缓缓转头,求救的目光看向明黛。
刚被疯子打过大耳刮子,他害怕!!
明黛也奇怪:“周斯年,你坐那干什么,快回来,我们要出发了。”
周斯年兴奋的看着马屁股,直看的马儿双腿打颤,屁股抖个不停。
“我要坐这里,这看的清楚。”
“你看马屁股干啥,毛都让你剃秃了。”
马儿:求求你们,不要q我!
周斯年看着柳三爷手里的缰绳,兴奋的说:“明黛,我学骑爬犁啊,等我学会了带你。”
明黛这才知道他想跟柳三爷学赶爬犁。
也行吧,要是真的有狗的话,冰山雪地的玩爬犁,比在家看小羊打架有意思多了!
“行,但是你不能打三爷,三爷还得教你。”
柳三爷感激的冲着明黛一笑,黑洞洞的两个豁牙十分明显。
周斯年只好转过身,不耐烦的看着柳三爷:“我不打你。”
柳三爷松了口气,刚要抬鞭子,耳边传来轻飘飘的一句:“学不会再打你。”
“啪!”
手一抖,鞭子抽到了自已腿上,幸亏穿的厚。
然后,一路上,明黛就听到柳三爷咬着漏风的门牙,一刻不停的向周斯年灌输驾驶爬犁的九十九个小技巧。
周斯年难得的有耐心,尽管柳三爷的话明黛听着都费劲,他也没有生气,依旧耐心学着。
等过了公社,朝着县城飞驰的时候,路上几乎没人,偶尔会有一辆返程的车,也是马爬犁,走的飞快。
周斯年打断了还在喋喋不休,讲述如何规避障碍物的柳三爷,冲着他伸出了手。
“给我。”
柳三爷下意识的顺从,等到反应过来,缰绳已经到了周斯年手里。
柳三爷:!!!!
明黛:????!!你给他干嘛!!
柳三爷:我说我不知道,你信吗?!!
周斯年丝毫不知道俩人的情绪有多崩溃,他举起鞭子朝着马屁股一甩。
一声嘶鸣,马儿撒开腿的往前冲,带着爬犁也跟着蹿了出去。
明黛身体后仰,死死扒住菜筐。
柳三爷抱着车头,一边抖一边小声嘟囔:“俺的娘咧,这次活不了了,柳大柱一定要记得,俺不要埋在俺爹旁边,俺爹打人疼,打鬼肯定也疼啊!!!”
周斯年则是格外兴奋,嫌弃马儿跑的还不够快,甩动鞭子,又抽了马儿屁股一下子。
四周的风景急速闪过,明黛他们很快就追上了前面的一辆爬犁。
爬犁飞速铲过,扬起一阵飞雪。
“呸呸呸!哪个混蛋玩意,爬犁是这么赶的吗!!!”
明黛几人根本听不到后面的骂声,耳边全是呼啸的风声。
等马上要进县城的时候,周斯年的速度才终于降下来了,慢慢趋于平稳。
他意犹未尽的转身,双眼发亮的看向明黛:“明黛!回去的时候我还玩!”
明黛撩开脸上的头发,对着他认真的说不行!
周斯年不开心:“我骑得很好!”
明黛检查了下菜筐与他们带的东西,还好,她放的报纸多,菜没颠坏。
“那不叫骑爬犁,叫赶爬犁!你快把缰绳还给三爷!看把他吓得,脸都白了!”
周斯年瘪着嘴,瞪了柳三爷一眼,看他害怕的缩了缩脖子,这才把缰绳递过去。
到了县政府后门,明黛抱着一个筐子,周斯年提着两个,一起往里走。
路上,周斯年还在不断争取回去的爬犁驾驶权:“明黛,我比他快。”
明黛白了他一眼:“太快了危险,回去我们还要带东西,颠坏了怎么办?”
周斯年叹气:“好吧,那我慢一点,但是慢一点就不好玩了。”
明黛安慰他:“等回去的,我们玩狗爬犁,那个你可以快一点。”
狗没有马跑的快吧?
对吧?
周斯年这才开心,提着筐子跟着她进了后厨。
把蘑菇交给周大厨,并讲明白之后的蘑菇不会有这么多了。
周大厨也理解,这次送的量也够他们消耗一阵子的了,毕竟这玩意是真的贵,于是让他们节前再送一次来就行。
这样最好,明黛带着周大厨批好的条子去领钱。
两人喜笑颜开的从县政府后门出来,找到看车的柳三爷。
“三爷,走,咱们去县城火车站!”
柳三爷看着周斯年这次没有坐过来,松了口气,愉快的应了一声,甩着鞭子,马儿跑了起来。
到了县城火车站边上,明黛让柳三爷在外面等一下,自已和周斯年扛着麻袋进去。
在里面等了会,一列火车吐着黑烟哐哧哐哧的进站了。
两人站在一旁,等着人走光了,才走到接货的地方。
一个穿着工作服的男人已经等着了。
明黛带着周斯年上前:“是孙叔吗?”
中年男人抬头:“我是,你是明黛?”
他特意多看了高大的周斯年一眼,目光多次扫过他的红头巾。
明黛笑着点头:“孙叔,麻烦您了。”
老孙摆摆手:“麻烦啥,自家亲戚,跟我来。”
他带着两人到了卸货处,借着货箱的遮挡,地上有两个麻袋。
看着明黛两人提着的东西,他也笑的开心,这里可也有他的份。
两人没有多说话,把东西做了交换,老孙另外拿了个信封给明黛。
“行,你们走吧,人多眼杂的,这个等会我找人搬上去,到了后你牛婶再给你寄信。”
明黛乐呵呵的点头,指了指她特意拿出来的一个篮子,里面的东西用块布盖上了。
“孙叔,这是我给牛婶的年礼,麻烦您一起带着了,省的我再寄了。”
老孙点头:“行,没问题。”
“那我们就先走了!”
两人道别,两个麻袋,周斯年扛着一个,手上提着一个,找到外面的柳三爷。
柳三爷好奇的看着,明黛解释了一下是亲戚给寄的东西。
刚刚她看了,牛婶子很细心,东西全是用邮局的包裹包的。
来县城的任务全部完成,三人去国营饭店买了包子,明黛和柳三爷一人两个,周斯年自已六个,吃完开开心心的回家了。
到了家,明黛把东西拿进空间,打算看看里面有什么。
用布料包裹好的四个搪瓷盆,两箱手套里放了六个搪瓷缸子,一盒子的肥皂,两套枕巾,还有几双解放鞋。
明黛打开了牛婶子的信,仔细核对了物品的数量后,算了算她交易过去的东西价格,差不多,两方都没有吃亏。
明黛估摸着又加了一些东西,重新系上口袋。
剩下的就是把这些倒腾给黄婶子,让黄婶子帮忙换给村民了。
第109
章
明黛,我忘记了很重要的事情
晚上,趁着天黑,大家都在家里待着,明黛和周斯年把东西带去了黄婶子家。
黄婶子一家老早就吃完饭了,坐在炕上,边摸黑搓绳子,边听狗蛋讲故事。
听到敲门声,柳来福去开了门,把两人迎了进去。
“小明闺女,这是?”
黄婶子看着被周斯年放在地上的麻袋,不解的问道。
明黛把手电筒照过去,解开麻袋,拿出最上头一个鸳鸯戏水的枕巾,递给黄婶子。
“婶子,这个是说好的,给你侄女找的枕巾,我爸爸的朋友提前把东西寄过来了,有点多,你看着给分分,剩下的再给我送回来就行。”
黄婶子一听,高兴的起身,把手在身上使劲蹭了蹭,这才去接。
“哎呀,这枕巾真好看,红色的呐,上面是鸳鸯吧?”
明黛点头:“是,送给结婚的人正合适。”
黄婶子小心的放到炕上,去看了看麻袋里的其他东西:“哎呀,还有其他布料?!”
“布料也是他们家亲戚攒的,攒了好几年,他家亲戚是制衣厂的,不缺衣服穿,就是缺吃的。”
剩下的不好扒开了,黄婶子把麻袋重新扎上。
“要不说还是你有本事,这些东西搁以前哪是俺们能买到的,俺们这厂子少,一年到头凑不足一身布料是常事。小明闺女你放心,这些东西,钱和票俺都给你折算好,不让你吃亏。”
明黛笑着点头:“行,那听婶子的,最好山货多一些。”
黄婶子乐呵呵的点头:“没问题!”
说完话,两人就回家了。
他们一走,柳家人兴奋起来。
黄嫂子稀罕的摸着满满两大麻袋的东西。
“娘,俺刚摸到有搪瓷盆了!好几个,俺们留一个吧,人家疯子都有两个搪瓷盆,一个洗脸一个洗脚,贼讲究!俺们全家才用一个木盆,又笨又丑!”
黄婶子骂了她一句:“咋的,你脸大,木头盆洗不开你了?!”
黄嫂子笑呵呵的也不生气,继续摸着,时不时惊叹出声:“这是肥皂吧?搪瓷缸!嗯?这是?娘!娘啊!还有鞋子好像!”
随着她的阵阵惊呼,柳家人的眼神也愈加的火热。
黄婶子摸着炕上的枕巾唏嘘:“以往还好奇,小明知青哪来的这么多好东西给的疯子,现在知道了,人家是有门路的。
村子里的那群没眼力见的,以为人家小明知青是孤儿,城里没啥照应,殊不知人家本事大着哪,这些东西,不是一点关系就可以拿到的。
小明闺女的爹生前也是个有本事的,要不,人家也不会在他死后还这么照看她闺女。
她人小不知道,这些东西肯定是人家贴补她了。”
说着,她下了炕,把枕巾收起来。
“不行,俺得再跟那些婆子磨磨,再多收点东西,不能让小明闺女吃亏,也不能让人家城里人看不起咱们乡下人。”
黄嫂子听着她的话,暗戳戳怂恿道:“娘,给俺们舅舅家也换点呗,他们山里更难买到东西,而且他们好东西多,小明知青不是想换山货的吗?”
舅舅家跟自已娘家一个村子,有舅舅家的,她婆婆能不想着她娘家,俺可真聪明!
黄婶子想了:“也行,你舅娘倒是说了年前黑老虎和花豹子要下来一趟,问问小明闺女虎骨的事,到时候俺跟着去一趟,你也去,咱们走趟娘家。”
黄嫂子没想到还有意外之喜,赶紧点头。
一旁的周盼睇眼睛闪了闪:“娘,俺娘那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