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他此刻刚从村里的磨坊拉了一整天的磨回来,整个身子仿佛不是自已的一般,用尽最后的力气把自已砸在了土炕上就再也爬不起了。他恨啊!
恨奸诈的明黛敢偷偷帮自已报名下乡!
恨明长江和邢翠兰无能,不能把他从大西北弄回去!
最恨的是明艳红!
要是她刚开始就乖乖下乡,不去搞出这么多事情,或许明黛也不会狗急跳墙,给他报名了下乡!
可惜,他恨的要死,也改变不了明天依旧要去磨坊当驴拉磨的现实。
而被他深刻记恨的明家人此刻也很不好过。
因为明艳红的连带原因,明长江的宝贝独苗苗下乡了,他把母女俩打个半死后,把明艳红嫁给了邢翠兰老家的那个傻子当媳妇,换了300块的聘礼给明耀祖活动回城的事。
明耀祖想要回城,要么招工回城,要么病退回城。
明长江原本打算拿着300块和家里的积蓄凑一凑,给儿子买个工作,让他回来。
他不知道的是,明黛下乡后就给马六写了信,请他把明耀祖下乡的事情告诉他的那些赌友们。
书里提到过,牵头赌博的是一群混混,他们不仅赌博,还放高利贷,敲诈勒索一条龙。
明耀祖后期也加入了他们,跟着发了几笔黑心钱。
明黛让马六把明耀祖下乡的事情告诉他们,这些人最擅长钻空子,肯定会去明家要钱的。
果然,明长江还没给明耀祖买到工作,明耀祖的债主找上了门,一通打砸威胁后,让明长江给儿子还钱,800块。
明长江这才知道,胆大包天的儿子在外面欠下了了这么一笔巨款。
气的他瞬间就厥了过去,醒来后他不想还钱,躲着这些高利贷的人。
这些人跑到酱油厂去闹,趁乱打破了不少酱缸,给酱油厂造成不小的损失,酱油厂的领导直接把明长江开除了。
明长江失魂落魄的回到家,看到家门大开,邢翠兰坐在家里大哭,屋里的东西被翻的到处都是。
看到他回来,邢翠兰哭着扑上前,把家里所有的钱被要债的搜走的事情讲了,明长江再次厥了过去。
醒来,两口子就去报警,可惜放高利贷的人手段老辣,借条做的很是正规。
欠债还钱天经地义,警察也没办法管,只是口头教育了一下他们催债的行为过激。
混混们出来,把明长江打了一顿,威胁他再敢报警就打断他的腿。
工作丢了,钱没了,又被打了一顿,明长江大病了一场。
好不容易好了,单位又来收房子,夫妻俩不愿意走,被硬生生赶了出来。
无家可归的两人房子都租不起,想要去明黛原本的家闹事,想要把房子要回来,马六又给他上了生动的社会课。
最后两人只能去睡桥洞。
明长江的脾气也愈发的不好,整天的打邢翠兰出气。
邢翠兰被打也不敢反抗,默默忍受,只想着儿子回来就好了。
而明长江经历这一段时间的事情,已经打算放弃掉明耀祖了,他勾引了一个扫大街的寡母,直接踹了邢翠兰,住进了寡妇家里。
反正他和邢翠兰也没领结婚证。
邢翠兰本来就不是城市户口,在城里更没有工作,几番哀求明长江无果后,只能回到乡下去找嫁给傻子的女儿。
傻子家娶媳妇就是为了传宗接代,明艳红被嫁过来后就没出过门,被傻子的父母捆在了床上,什么时候和傻子生出孩子,什么时给她解绑。
明艳红之前的对象可是肉联厂主任的儿子,对傻子十分看不起,即使被绑着嫁过来了,也没放弃逃跑的想法。
可惜这村里的人十分团结,跑一次被抓一次,然后就是一顿全家上阵的毒打。
等到邢翠兰回到老家后,傻子家一直拦着不让她见到女儿。
她只能硬着头皮住在娘家,不仅要伺候一家老小的吃喝,还得下地干活,嫂子们还骂骂咧咧的,很快就无暇顾及上出嫁的明艳红。
等到她再在傻子家门口看到女儿时候,简直惊呆了!
明艳红顶着一个鸡窝头,小腹微凸,咬着黑黑的手指冲着她傻笑,口水滴滴拉拉的从她嘴角滚落,俨然也傻了!
邢翠兰只感觉天都塌了!
第
91
章
牛牡丹,马尾巴
京城,西城的供销社门口,牛主任正了正被挤歪的帽子,一脸不高兴的从里面出来。
又没买到东西!
眼看着就要过年了,家里要准备送礼的东西都还没有预备全,今年是老高升职的关键时间,要走的人情多且重,一点都不能马虎。
偏偏今年城里物资又紧张起来,人人都往供销社挤,平时一毛不拔的,过年的时候个个手里都攥着一沓钱票,抢东西抢的很是凶狠。
她已经来了第三趟了,还是没有买到什么满意的东西。
牛主任拧着眉回到大院,还没进去就被人喊住了。
抬眼去看,是邮局送信的小杨。
“牛主任,有你家的信,我刚想给你送过去!”
牛主任接过信一看,黑省寄来的,9602
她边往家里走边疑惑,他们家没有黑省的亲戚朋友啊?
到家后,拆了信,看到尾页上明黛的名字,她想了一下,这才想起是谁。
信不长,刚开始就是简单的问候,表达了对他们一家的感谢,然后讲述了柳家湾的生活。
牛主任对于明黛下乡的生活不是很感兴趣,但是对于她信里描述的,吃不完的红枣,剥不完的栗子,嗑不完的榛子,砸不完的核桃感兴趣啊!
更何况还有家家户户都有盈余的干货,木耳、蘑菇啥的应有尽有。
最后更是提到了草集市,感慨着麻袋装的肉干,挂成一排排的风干鸡和风干兔,都很便宜,却苦于乡下人没钱,卖不出去。
结尾说尽管乡下吃的饱,吃的好,但是日常用品却很缺,这里的人想要买块肥皂,都要去供销社抢,手套、搪瓷盆和枕巾这样的东西更是没有。
牛主任越看越激动,这些她能搞到啊!
她娘家就是纺织厂的,每年发下来的东西家里都用不完,可以匀给她不少,光是手套,都是成箱的往家搬,枕巾枕套啥的,他们家更是没有缺过。
至于肥皂啥的,她记得,老高有个好兄弟,就是肥皂厂的!
看着信上的内容,她越想越激动,等到高主任下班回家后,就被妻子的热情吓了一跳,腰忍不住的酸疼起来。
牛主任看着他扶着腰的动作,翻了个白眼:“想什么哪!老娘今天不用你!给你看看这个!”
危机解除,高主任立刻站直了腰板,接过了信仔细看。
看完后砸吧了口热茶:“小同志在乡下生活的不错,是个聪明的。”
牛主任冷哼一声:“你就没看出来别的?”
高主任想了想,眼睛亮了起来:“你是说。。。。。。”
牛主任点头:“咱们收集点日用品和明黛换些乡下的土特产,她和村里的大队长一家打的火热,应该没有问题!”
高主任想着医院里的竞争对手,跟着点了点头:“要是真能把这些东西弄来,我升高级主任的事,基本就定了。”
牛主任冷哼一声:“要不是惦记着你的破事,我用的着这么着急,一趟趟的往供销社跑?”
高主任起身坐过去,揽住妻子略微粗壮的腰身:“要不说我老高有福气,娶了你这朵牡丹花。”
几句话就把牛牡丹哄的眉开眼笑。
两人先是给明黛寄了封信和包裹,表达了想要和她长期通信的想法,意思是当个亲戚走动。
并委婉的提出想要用自家不用的日常用品交换一些她吃不完的土特产和粮食。
一起寄出的包裹里是一包大白兔奶糖和一条现在最时兴的红丝巾,原本是牛主任买给闺女的,为了笼络住明黛,忍痛割爱了。
等到明黛收到信是一周后的事情了。
此刻,她正在空间内收割韭菜。
空间外的蔬菜,韭菜和韭黄虽然还很细嫩,但是也可以吃了。
平菇也大都进入了出菇期,可以采摘了。
小青菜和菠菜还要再等上半个月,现在还是嫩苗苗。
明黛打算抽空和柳大柱去一趟县城,看看能不能把菜送进县政府大院,她要查清楚周斯年档案被卡的原因,也只能往那里使劲。
提着一小袋蘑菇,明黛喊上周斯年,两人往大队长家走去。
这几天又连续下了好几场大雪,道路两旁都是厚厚的积雪,大家夜里也不敢松懈,看着时间就要上房顶把扫雪,唯恐大雪把房顶压塌了。
雪前冷,雪后寒,这会路上一个人影都没有,两人顶着寒风到大队长家的时候,他们家正忙着搓草绳,等着明年春天的时候用。
院门没锁,明黛直接推门进去了。
周斯年对大队长家的马厩很感兴趣,进门就直接过去了,明黛看柳来福、柳来旺和柳来发都在那边,打了招呼就提着篮子进屋了。
正在给马厩钉木板的难兄难弟,看着盯着马屁股看个不停的周斯年,咽了咽口水,悄悄把锤子藏了起来。
屋里,炕上柳大柱拿着明黛给的连环画教铁蛋识字,狗蛋在一旁捣乱。
地上,黄婶子带着两个儿媳妇搓草绳,黄桃和黄杏跟在周嫂子身后递稻草。
看到明黛进来,黄婶子赶紧起身,招呼她炕上坐。
明黛摆摆手:“婶子,不去了,马上黑天,我待不了多久,我来是找大队长叔的。”
柳大柱闻言看了过来,明黛把篮子放在炕上,揭开了盖着的布。
“叔,蘑菇可以吃了,韭菜和韭黄两也能攒出来一篮子,你看有空带我去县里一趟吗?”
柳大柱看着篮子里的两朵蘑菇,稀罕的搬开炕桌挪了过去。
“种的真不错啊!这样的蘑菇一天能出多少斤?”
明黛想了想:“总共差不多有300个菌包,一天至少能出30斤,要是环境再好一些,一天50斤是没有问题的。”
柳大柱惊喜的看着她:“真能出这么多?!”
明黛笑着点头:“只多不少。”
(以下内容均是设定,请勿对号入座哦!)
柳大柱搓搓手里的烟袋:“好啊!小明知青,这下你立大功了!要是这些蘑菇县里的收购站能要的话!俺们明年就可以大规模种植了!”
明黛的眼睛闪了闪,开口道:“叔,我觉得送供销社不如送县政府好。”
柳大柱不解:“送那去干啥?收购站收山货,县政府又不收。”
明黛认真的看着柳大柱:“叔,我们的目的是让县里和公社同意咱们明年大规模的种植冬季鲜菜对吧?想要大规模的种植,就要建立专门的火墙房,需要一笔不小的投入,咱们村有吗?”
柳大柱的脸色讪讪,他们还欠着公社一屁股烂账,当然没有。
“如果我们把菜送进县政府,县政府的领导吃到冬季鲜菜,吃的好了肯定会疑惑哪里来的,这时候咱们就好出面提要求了,如果是送到收购站,可不一定能够让县里的大领导们吃到。”
柳大柱恍然,这才明白明黛要送去县政府的用意。
黄婶子抄起地上一团搓好的草绳,扔到柳大柱身上:“行了!小明知青咋说你咋做,你个死脑筋这些年也没把村里的账还上,小明知青给咱们想了这么好的一个挣钱的法子,你还不抓紧想办法去办?!”
柳大柱一拍炕席:“行!就这么办!俺马上去找庆民商量商量,看这菜怎么送进县政府。”
说完下炕,提着篮子就出去了。
明黛见状也提出告辞,黄婶子让她等一等,拿了一小袋苞米碴子给她,这才让她离开。
招呼着周斯年回家,半路上明黛才发现他手里拿了东西。
“你手里提着的是什么?”
周斯年眼睛亮亮的把手里提着的东西展示给她看。
看着这熟悉的一把黑色“长发”,她张大了嘴巴。
“周斯年,你把马尾巴剃了?!!”
周斯年开心的点头:“这个毛长!毛长好织毛衣!”
明黛半天没有说话,打算最近都不去大队长家了!
第
92
章
定菜价,出发县城
第二天一大早,明黛他们小院的后门就被敲响了。
在厨房热包子的周斯年提着烧火棍出来开门。
门打开,看了眼外面的柳大柱、柳庆民和柳国强三人,确认认识后,转身又回到了厨房。
柳大柱看着他手里还冒着火星子的烧火棍咽了咽口水,等到他进去厨房后,这才和另外两人进去院子。
把院门重新关上,三人打量了下院子,被满满的两大垛柴火惊艳到。
明黛听到声音从房间出来,就看到三人痴痴的望着柴垛发呆。
“大队长叔,书记叔,柳会计,吃早饭了吗?”
柳大柱这才回神:“吃过了,吃过了,小明知青,俺们来的早了点。”
明黛笑着摇头:“咱们去厨房说话吧,那里暖和。”
三人点头跟着她进去厨房。
周斯年已经把早饭全部热好了,正拿着碗给两人冲炒面。
明黛让他再冲三碗,他也应了,只是这三碗他只放了一勺炒面,他和明黛碗里的各放了三勺。
柳大柱三人一脸呆滞的看着,直到明黛把炒面端到他们面前,这才反应过来。
柳大柱:小明闺女胆大啊,疯子都敢支使!
柳庆民:小明知青厉害啊!疯子都听她的话!
柳国强:呜呜,终于能喝到疯子同款的炒面了!
明黛也拿着周斯年给自已倒得炒面喝着,一口下去,齁甜。
周斯年挨着明黛坐着,把热好的包子与开花馒头放在他们两人中间,又去碗橱里拿了炒好的小咸菜,坐在柳大柱三人对面,一口包子,一口炒面汤吃的喷香。
一套动作行云流水,看的三人一愣一愣的。
明黛招呼三人喝炒面,边问了送菜的事情。
柳大柱回神,把三人讨论的结果讲了。
“明天俺们一起去县里看看,庆民的二叔家的三小子媳妇有个县城的亲戚,认识县政府食堂刷碗的大娘,可以帮忙牵个线。”
明黛点头:“那我把这两天的菜全部攒着,明天一起带过去。”
柳庆民喝了口香甜的炒面,咂吧着嘴回味了一下:“明天去之前把菜称一下,都给小明知青记在账上,你种的还是你的,等钱到了再补给你。”
柳大柱认同的点头:“对,国强,别喝了,这个事记得了,明天带称过来!”
柳国强把嘴里含了一会的炒面咽下去:“知道了大队长,明天早上我早点过来,帮着称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