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49章

    这会人多,明黛高声应了,带着周斯年去后面的板车上。

    黄奶奶年纪大了,反应有些慢,半天才认出她来,倒是对周斯年很有印象。

    “俩闺女累了吧,快坐着。”

    明黛憋着笑,把东西放在板车上,手伸进自已的斜挎包里,拿出一包窝丝糖。

    一小包就四块,明黛捏了一块给周斯年,自已又捏了一块放嘴里,剩下的两块递给黄奶奶。

    黄奶奶有些糊涂,接过来乐呵呵的看着,不知道往嘴里吃。

    明黛捏起一小块放她嘴里:“奶奶,甜,吃吧。”

    黄奶奶嘴里尝到甜味,赶紧砸吧了下牙床:“甜,真甜!”

    明黛笑笑,带着周斯年离开,刚刚看到卖红薯的,打算去买个尝尝。

    等到两人走了,黄奶奶颤巍巍的把油纸又包了起来,小心的放在棉袄的斜襟内,用手捂着。

    等黄婶子忙完,过来看看老娘的时候,黄奶奶笑呵呵的掏出纸包:“红啊,吃糖,吃糖。”

    黄婶子看着熟悉的窝丝糖,知道是小明知青给老娘吃的。

    老娘还记得她喜欢吃糖,自已舍不得吃了,留着给闺女。

    黄婶子不禁又红了眼,接过后,拿起一块,放到黄奶奶掉光了牙的嘴里。

    “娘,你吃,俺吃过了。”

    黄奶奶这才笑着抿了抿嘴:“真甜啊!”

    黄婶子擦擦掉下来的眼泪,今年的细粮要给娘多带点,她年纪大了,又没有牙,吃不动其他的了。

    第

    89

    章

    糖米饭,红烧肉,初闻虎骨

    明黛和周斯年在戏台下面买到了烤红薯,一人捧着一个。

    这个时候的红薯不算好吃,没有明黛那一世的烟薯之类的香甜,主要是粉面,因此烤了有些噎人。

    但是捧在手里十分的热乎。

    周斯年还自创了新吃法,用冻的梆硬的蜜块抹一下滚烫的红薯,这样再吃红薯就有蜂蜜甜滋滋的味道了。

    看着难得的热闹集市,明黛和周斯年吃了一嘴的黑胡子。

    临近中午,集市也要结束了,难得的自由采购,大家都买了不少的东西,也卖出去不少。

    明黛还看到了知青他们,新知青大都是买东西,老知青也卖些他们种的菜。

    只有柳燕,她把新发的粮食卖了一些。

    明黛觉得她简直有病,这是明年的口粮,她卖了打算吃啥?

    集市散了,黄婶子和黄嫂子的娘家人也跟着他们去柳家湾,山上距离远,他们今天回不去了,要借住在大队长家。

    明黛跟着他们走着,听着许凤仙讲些山里的趣事,虽然可乐,也能听出,山上的情况比山下艰苦多了。

    柳大队长背着老丈母娘,走的呼哧带喘的,引得周斯年一直看他,明显很是嫌弃。

    黄奶奶戴着闺女新给的黄色头巾,被女婿背着,很是开心,还顺便问了句:“中午是吃大米饭不,加不加糖?”

    柳大队长响亮的回答:“吃!吃大米饭!必须加糖,给您老加两勺糖!”

    黄奶奶高兴的摸摸他的羊皮帽子:“好女婿,快,加速,咱们家去!”

    瞬间逗乐了众人。

    回到村里,拒绝了硬要拉她回家一起吃饭的黄婶子,她带着自已买的东西和周斯年一起回去。

    知青点的众人也趁着这次难得的机会大采购,山梨和柿子买上半袋子,晒干的山货也买上不少,打算给城里的家人寄去一点。

    现在城里物资紧张,不少人家有钱都买不到粮食,全靠乡下亲戚支持。

    方柔就买了不少的干货,因为买的多还是人家帮忙送回来的,估计是有不少人家要送礼的。

    明黛两人买的倒也不算突兀了。

    两人回到家,屋子里热乎乎的,

    炕还在持续烧着,上面的韭菜已经长得老高,马上就可以吃了。

    她收拾着今天买来的东西,周斯年亦步亦趋的跟着,摸着自已的肚子,嚷着他饿了,要吃大米饭。

    听风就是雨的,明黛想确实好久没在大锅里闷柴火饭了,就答应了。

    她淘洗米,让周斯年去刷锅,闷上后,她拿了块五花肉出来。

    吃大米饭怎么能够不配上红烧肉?

    周斯年也回忆起来之前红烧肉的味道,拿着烧火棍站在案板边,看着她把肉切成一个个麻将大小的肉块,有些担忧的开口:“这么少够吃吗?”

    明黛翻了个白眼,大哥,这是二斤肉啊!二斤!

    “够吃的,再炒一份香菇青菜。”

    周斯年撇嘴:他不想吃青菜。

    但是碍于没有话语权,乖乖回去烧火了。

    吃饭的时候,明黛给周斯年盛出来两碗,其中一碗加了两勺白糖。

    白糖拌米饭打开了周斯年新的世界大门,一碗吃完还意犹未尽。

    明黛把另外一碗浇了红烧肉汤汁的推过去:“吃完这碗再盛新的。”

    他恋恋不舍的放下,端起另外一碗,一口饭一块肉吃的满足。

    明黛也夹起一块,颜色红亮,qq弹弹的,一口下去,满嘴生香。

    盘算着仓库内剩余的肉量,明黛觉得养猪的计划必须提上日程了!

    吃腻了,夹点香菇青菜解腻。

    香菇是空间小树林新鲜采摘的,小青菜是她种的,吃起来又脆又甜,很好中和了红烧肉的油腻。

    最后再配上焖米饭时候舀出来的米汤,不要太舒服哦!

    (米汤简直就是精华,比一般的米汤都要好喝,作者小时候偶尔能喝到一次。)

    吃完后,明黛把锅里余火烤干的锅巴撬出来,一人一块,沾着剩下的红烧肉汤汁,咬的嘎吱响。

    纯粹的米香味配上浓郁的肉汁,是电饭煲普及后再也尝不到的美味。

    心满意足后,明黛继续收拾今天带回来的东西,周斯年刷锅洗碗清理厨房一条龙。

    下午两人继续去空间干活,这段时间小羊贡献的肥料也差不多发酵好了,正好可以用来肥地。

    周斯年对于,好吃的黄瓜番茄是粑粑浇灌出来的事情还是有些抗拒,但是也乖乖听话,把发酵池里的肥料挖了出来。

    明黛撒了石灰水混合消毒后,开始给地里追肥。

    追肥很简单,在地里每隔一段距离埋上一些肥料就行。

    一下午的时间,两人把活干完,发酵池也空了出来,等着小羊们再接再厉。

    奖励自已,晚上明黛打算再做一次羊杂汤。

    马上黑天的时候,黄婶子和黄嫂子又来了一趟,拉了半车的东西,柿子和山梨各半袋子,还有一小篮子苹果和一小篮子山楂。

    许凤仙也跟着过来,好奇的打量着小院。

    “砖瓦房就是好啊,比俺们的石头房子挡风多了。”

    她有些羡慕,自已这辈子估计住不上砖瓦房了。

    明黛赶紧招呼几人进屋,自已提了热水,拿了碗。

    进去后,许凤仙又被明黛炕上的菜筐惊呆了。

    “冬天还能种菜啊,你们知青也太厉害了!”

    黄嫂子接过明黛递来的碗:“他们知青不厉害,是小明妹子厉害,只有她会在冬天种菜。”

    许凤仙看着绿油油的韭菜,羡慕不已:“俺们一到冬天就趴窝,啥吃的都没有,还是你们山下好。”

    明黛笑着说:“等会给婶子割点,韭菜已经能吃了,包饺子正好,蒜苗也可以剪了,炒鸡蛋非常鲜嫩。”

    许凤仙笑呵呵的看着黄婶子:“那得看你婶子舍得给俺们吃鸡蛋不?”

    黄婶子哈哈笑出声:“小明知青得多给俺割点,俺得一次给俺嫂子吃够了,省的她回家说俺不给她饭吃!”

    四人笑开了,坐在炕上喝炒面。

    许凤仙喝着香甜的炒面,想着小姑子说的话,这个小明知青还真的是好的。

    她这次下山还有个任务,听到明黛会医术后,这才想着过来问问。

    她看着明黛,试探的开口:“小明知青,你家里还有人行医吗?”

    明黛一愣,继而摇头:“我家现在只有我行医了。”

    闻言,许凤仙有些可惜:“这样啊。”

    明黛问道:“婶子有什么事情吗?”

    许凤仙叹口气直接说了:“俺是想问问你家有没有人收虎骨的。”

    明黛眼睛唰的亮了:“虎骨?婶子你家有吗?”

    许凤仙点头:“不是俺家,是俺娘家。俺娘家在距离大青山不远的玉霞山,他们村的狩猎队去年打到过一头老虎,其他的都卖了,还留了一副虎骨,现在想出手。

    他们那边的公社问了,不收,俺们今天下午也去这边的公社问了,

    人家也不要。

    县里,俺们山里人出门少,怕被骗,不敢去,所以一直找不到买家,想着问问你来着。”

    明黛听到虎骨的时候,眼里就两个字,想要。

    这玩意上一世比人参还难搞啊!

    自小她外公就跟她讲过,后悔没在早年收一副留着用,现在被她捡着了!

    第

    90

    章

    计划买虎骨,明家人的下场

    她压住心底的激动,迟疑的开口:“婶子,你娘家那边有说要多久出手吗?虎骨保存的怎么样啊?”

    许凤仙听着有希望,高兴地说:“多久都行,现在也没人要。东西保存的很好,这个你放心,俺们那边有个老人懂这个,虎骨特意用茶油刷过后又晒干的,放在防虫的木头箱子里背阴保存,一点虫蛀都没有。”

    明黛听完也放心了,就怕他们胡乱放着,失了药性。

    “婶子,我记得爸爸的一个同事说过,他家老人在找虎骨泡酒,不知道还要不要,我得写信去问问,要是要的话,你们卖多少钱啊?”

    许凤仙有些激动:“真的有人要啊?这个俺哥说不能低于200块,这玩意是贵,但是也难得,他们为了猎这头猛虎,伤了不少的人,一个人的腿还瘸了。”

    明黛点头,这个价格算不上贵,要是在京城卖,可以翻上好几番。

    “那婶子我写信去问问,要是有消息,我先告诉黄婶子。”

    许凤仙乐呵呵的点头,哥哥家也等着这笔钱娶媳妇,只要能卖出去就行。

    她想了想,又靠近明黛,小声说:“小明知青,俺家还有一只老参,你要不一起问问?”

    明黛惊讶,他们家好东西不少啊,但是现在她是有参林的人,并不缺这个。

    “婶子,你要是不急用钱,我建议你留着,好好保存,这玩意应急用好使,尤其是你们在山里,另外还保值,保存的好的话,后面更值钱。”

    许凤仙只是因为一副虎骨真的能卖200块有些上头,闻言立刻清醒。

    她男人和儿子常年在山里行走,受个伤是很常见的事情,留着老参确实比卖了让她安心。

    “行!俺听小明知青的,先留着。”

    明黛点头。

    又聊了一会,他们起身要走,明黛给剪了不少的韭菜和蒜苗,放在篮子里递给她们。

    黄婶子笑呵呵的接了:“小明知青,等会俺给你送碗饺子,你别忙着关门。”

    明黛笑着应了。

    等到黄婶子他们到家摘韭菜的时候,发现了下面的五颗鸡蛋,瞬间心软成了一团棉花。

    许凤仙看到,也觉得这个小明知青会做人。

    “这小知青能处,你多照顾着人家。”

    黄婶子摘着韭菜点头:“俺知道,不只俺喜欢,大柱也说小明知青不错。”

    许凤仙看着干净的院子,收拾利落的马厩:“对你,俺们是放心了,就看娇艳嫁下来怎么样了。”

    黄婶子宽慰道:“她婆家家庭条件也不错,女婿也知道上进,况且,距离俺们村又不远,俺时常去看顾些,嫂子放心吧。”

    许凤仙抹抹眼睛:“俺也是因为你在才放心把她嫁出来,以后,俺也只能一年见一回闺女了。”

    两人对着头哭了一会才把情绪压抑住,屋里的黄奶奶正听着狗蛋讲连环画上的故事,很是高兴,时不时的笑出声来。

    晚上,黄嫂子果然送了一大碗饺子过来,20多个,韭菜鸡蛋馅的,十分鲜嫩。

    明黛送走她后,才和周斯年回到空间,进屋就闻到了浓郁的羊杂汤香气。

    在菜地里采了些嫩生生的香菜,往碗里一放,热汤一浇,明黛幸福的吸了吸鼻子。

    周斯年抱着碗距离她老远,就怕她把那个臭烘烘的东西往他碗里放。

    明黛白了他一眼,不懂欣赏!

    喝上汤,就着黄嫂子送的饺子,吃的有滋有味。

    周斯年吃不饱,自已泡了饼子进去,明黛看着,觉得哪天可以安排一顿羊肉泡馍。

    晚上睡觉前,明黛写了几封信,打算明天去公社寄出去。

    她下乡好几个月了,也不知道,她那个从小身娇体贵的堂哥在大西北如何了。

    大西北的破窑洞内,一个枯瘦的身影侧躺在布满尘土的土炕上一动不动,头顶的灰尘扑簇簇的往下掉,不时有“吱吱吱”的声音传来。

    明耀祖死死盯着窑洞破开的天窗处,映射进来的一丝亮光,眼泪鼻涕糊了满脸。

    自从被强制押上火车下乡后,他的好日子一去不复返。

    和其他准备齐全下乡的知青不一样,他是光腚下来的,除了一身衣服和齐主任给的一张盖章的纸条证明他的身份外,什么都没有。

    他是全靠着初来乍到还没来得及暴露本性,且这个年代的人性淳朴才撑到明长江寄来包裹。

    看完明父寄来的信,得知自已真的不能回去,要一辈子扎根农村后,明耀祖大哭了三天。

    和明黛一到松市就进入冬闲时间不同,明耀祖下乡肃省正赶上大丰收的农忙时间。

    知青们每天都有干不完的农活,挑不完的水,喂不完的羊。

    就是这个时间,也要跟着生产队一起下田给冬小麦追肥。

    明耀祖自小就没干过什么活,坚持没多久,就受不了了,开始逃避上工,和村里游手好闲的年轻人聚众打牌,最后因为赌博被抓来劳改。

    破旧的窑洞里,除了他和臭老九,就只有窑洞顶上钻洞的老鼠一家了。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