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而余悠然勾结钱掌柜从中挣取的银子竟高达五万两银子。刘妈妈将供词拿给余悠然,“钱掌柜都交代了,说他私吞的大半银子都到了王家。”
薛老夫人冷笑道:“王家这些年暗中置办了大量的宅子,买了不少田地铺子,竟花的是我薛府的钱!”
余氏也极为震惊,没想到姐姐竟然私吞了整整五万两。
余悠然知道事情迟早会败露,此刻也并未见得有多惊慌,她手里还握着妹妹余氏的把柄。
她从容笑道:“都是一家人,说是私吞未免太难听了些。妹夫如今已是当朝右相,不想着提携一下姐夫也就罢了,王家日渐衰落,我们母子三人日子过的捉襟见肘,是妹妹心善,不忍看着我们母子三人因此饿死,便借了这些银子给我们王家。将来便由王耀祖的俸禄来还便是。
她口口声声只说是王家借的银子,甚至让夫君王耀祖拿每月二十两俸禄去还那五万两银子。
只怕那王耀祖一辈子不吃不喝,也还不上那五万两银子。
余悠然向余氏,笑道:“妹妹,你说对吗?银子分明是王家借的啊!”
余氏怯懦地看向姐姐,又觑着薛老夫人铁青的脸色,不敢应是,也不敢应不是,左右为难见,低头搓着衣角,抿着唇一言不发。
“妹妹,你答应我的话难道都不算数了吗?那便休怪我这做姐姐的不留情面,将那桩丑事当众抖出来了。”
余氏急红了眼,眼泪扑簌簌地往下掉,直直地跪在薛老夫人面前,拉着薛老夫人的衣角,低声恳求,“老祖宗,求你放过姐姐,求你救救我的女儿。”
薛老夫人一把甩开她的手,怒道:“哭哭啼啼的成何体统。”
她知这个儿媳心思简单,只怕又被她姐姐余悠然抓住了把柄。
薛老夫人深深叹了一口气,冷眼看着余悠然,怒道:“来人,将钱掌柜送去京兆府,让府尹大人也审上一审。至于到底是私吞了还是借的银子,相信府尹大人自有决断!”
“老祖宗,不成啊!”余氏听说要报官,吓魂不附体。
薛雁见母亲如此紧张的模样,低声对薛老夫人说道:“请祖母移步到内堂,孙儿有话想对您说。”
她方才一句话也没说,便是在暗中观察姨母,防着她有什么后招,又见母亲如此低声下气去恳求祖母,说是为了女儿。
心中便已经猜到王家姨母到底以何事拿捏了母亲。
看来今日她不想嫁也只能嫁了。
“求祖母答应我和二表哥成婚。”
薛老夫人生气道:“就因为你喜欢谢玉卿才要嫁给他?你到底知不知道现在的处境!你姨母和表姐就等着你答应亲事,等着你钻进她们的圈套。”
薛老夫人生气之余,心中也是极诧异的,孙女聪慧机灵,不是糊涂之人,更不会明知是个圈套还往里钻。
那余悠然分明打的是这个主意,只等薛雁嫁过去和王念云成了妯娌,再想办法拿捏薛雁。
她瞧着那董菀也是个有手段的,谢玉卿的母亲卧病在床,对于府里的事也是有心无力。薛老夫人也考虑到谢玉卿虽然不错,但毕竟曾和薛凝有过一段过往,更何况谢家的处境,二房只怕要被长房长期压制,薛雁嫁过去也只能受制于人。
“你同我说实话,到底是为了什么?让你不顾自己的终身幸福,明知是陷阱也要往里跳。”
第14章
薛雁自知瞒不过祖母,更何况姨母定会以此事要挟薛家,永远拿捏母亲。
只得如实对祖母说道:“姨母以姐姐昨夜去了谢府要挟母亲,倘若此事传出去,咱们薛家便是欺君的死罪。母亲素来信任姨母,只怕已经上了姨母的当了。”?*?
薛老夫人跌坐在椅子上,顿时凉了半截身子,她让人守着曲殇阁,便是为了不让薛凝出府去见谢玉卿,却还是没能拦住她,她竟然在和宁王成婚的这个节骨眼上私会外男,薛老夫人得知真相,气得浑身发抖。
薛雁赶紧上前搀扶祖母,替她拍背顺气,“祖母,您别生气,保住身子要紧。”
圣旨已下,姐姐已是宁王妃,若让人知晓她与谢玉卿暗中有了来往,甚至在今上赐婚后,还深夜入谢府与谢玉卿私会。圣上怕是要治薛家一个欺君之罪!
更何况,赵家已经知道了姐姐昨夜去了谢府。
姨母便是以此事拿捏了母亲余氏,要挟母亲对她言听计从。
“如今只有我亲口承认昨夜是我和二表哥于望春亭中相会,才可处置姨母,为薛家换来一丝生机。”
薛老夫人痛心疾首,悔恨难当,痛恨自己管教不严,恨余氏没将薛凝交好。
“但这样一来,你的清誉全毁了,不嫁也得嫁了。”
薛雁笑着宽慰祖母,“二表哥于我有救命之恩,我必全力报答,我也很仰慕他的才华,相信我和二表哥在成婚后定能相敬如宾。”
她原本并不打算答应这门亲事的。但如今姨母以姐姐和二表哥私会来要挟母亲,非但私吞珍宝阁银子的事无法让姨母受到应有的惩罚,若姐姐私会二表哥之事得不到妥善解决,便会永远成为姨母要挟母亲,要挟薛家的把柄。
她与姐姐是双生姐妹,模样颇为相似,旁人难以分辨,倘若她主动认下昨夜去谢府同谢玉卿私会的是她,便可让薛家避免这场祸事。
薛老夫人将薛雁搂在怀中,不禁老泪纵横,“这些年你流落在外,颠沛流离,受了多少苦啊!你并未得到薛家的庇护,如今却要你为薛家牺牲自己的幸福。是薛家对不起你,是祖母对不起你啊!”
薛雁摇了摇头,“祖母,能嫁给二表哥,我不觉得委屈。”
她没有选择,她非嫁不可。
薛老夫人抹了一把眼泪,“好孩子,是薛家委屈了你。你性情果敢坚毅,不似你的姐姐,从小被百般呵护、没想到竟将她养成了温室里的花朵,做事任性妄为,全然不计后果。”
薛老夫人哽咽道:“好不容易将你寻回,薛家本该想尽办法去弥补你,再为你寻一门顶好的亲事,没想到却连累了你。”
薛雁为薛老夫人擦干了眼泪,“孙女知道祖母是担心孙女嫁入谢家会受到委屈,但孙女身后有祖母撑腰,有整个薛家撑腰,看谁还敢欺负我!”
薛老夫人破涕为笑:“雁儿说的不错,有薛家为你撑腰,谢玉卿胆敢欺负了你,我第一个饶不了他!”
一盏茶功夫,薛雁便扶着薛老夫人走出了内堂,还未等得姨母开口,薛雁却道:“钱掌柜已经供认了珍宝阁私吞银子一事是姨母在背后指使,至于那五万两银子到底是借还是私吞?薛家会将所有证据送去京兆府,相信大人自有决断!”
余悠然却不以为然,轻蔑一笑,“都是自家亲戚,你们薛家当真要做的如此绝情吗?”
转头对余氏道:“妹妹,你不顾手足之情,便休怪我不义!”
余氏有苦难言,拼命地摇头,急得直掉眼泪,“姐姐,求你别说出去……凝儿也是你的嫡亲的侄女,她不能出事啊!”
余氏拼命恳求,满脸凄然之色,姐姐以薛凝夜会谢玉卿之事相要挟,事关长女和整个薛家,被人握住七寸,她手足无措,便乱了分寸。
“我们从小关系亲近,姐姐想要什么,我都会让给姐姐,求姐姐看来我们姐妹多年的情分上,放过凝儿,放过薛家。”
她去拉余悠然的衣裳,苦苦恳求,可余悠然却一把将她推开,“我不过是想借些银子来使,区区五万两银子于你们薛家不过是九牛一毛,竟然还口口声声说要报官,是你们薛家不仁,便不能怪我不义。”
余氏想让薛雁不要再追究此事,又碍于婆母在,不敢多说什么,只是急红了眼,眼泪扑簌簌往下掉。
余悠然冷笑道:“你同我说什么姐妹情深!你自己嫁得如意郎君,人前锦衣华服,呼风唤雨,又生了嫡子,在外人眼中自是光鲜亮丽的丞相夫人。可我呢?我和云儿母子三人被迫挤在那个漏雨的破宅子里,守着一个没出息的男人,苦苦地熬日子,大好的年华都给了这个不争气的男人。这一切不过是因为你嫁了一个好男人,不过是因你比我命好!你没有我长得好看,甚至没有脑子,可就因为你嫁得好,你什么都可以不用做,便可以享受荣华富贵。”
余氏不可置信地看向姐姐,余悠然彻底撕破了脸,露出怨毒的眼神,
眼前的这个为了五万两银子刻薄算计,眼神怨毒似穿心利剑的中年妇人,余氏觉得她如此陌生可怕。
“原来姐姐夸我好看,还夸我能干聪慧,怂恿我掌管薛家,都是另有图谋。”
“不错。”余悠然眼神中毫不掩饰对余氏的厌恶怨恨,“我讨厌你遇事摇摆不定,讨厌你没有主见,更讨厌你唯唯诺诺装柔弱。你这样的人又怎配当得薛家的当家主母!”
撕破了脸,褪去伪装,余悠然感到爽快极了,大笑道:“不过,老天也还算长眼,让你生了两个窝囊费的儿子,还有个像你一样性子软弱、没什么主见的女儿,哈哈哈……薛家早晚会败在你们这些人手里。”
余悠然一把推开余氏,指着薛雁,大笑道:“倒是你这小妮子好生厉害,竟然让你查出了珍宝阁的首饰被掉包,还让你找到了证据,从前我真是小看你了!”
“不过……”余悠然突然话锋一转,“既然你们薛家不仁不义,也休怪我当众揭穿你们的丑事,就在昨夜……堂堂薛家大小姐,圣上赐婚的宁王妃,竟然夜会……”
“是我。”余悠然的话还未说完,薛雁抢先打断了她的话。
“昨夜去往望春亭的是我,与二表哥深夜私会的也是我,我仰慕二表哥已久,情不自禁,这才偷偷去见了他。”
薛雁说完,跪在薛老夫人的面前,“孙女私自做出这等有损清誉,有损薛府名声之事。还请祖母责罚!”
薛老夫人赶紧扶薛雁起身,笑道:“你仰慕谢家二郎,原也没错,而谢家二郎也心仪于你,今日上门提亲,我便做主答应你和二郎的婚事。祖母便罚你在房中禁足,直到同谢二郎成婚。”
薛老夫人看向余悠然,冷笑道:“雁儿和凝儿是双生姐妹,模样生得相似,旁人将她们姐妹认错也是常有的事,难道是王家姨母喝多了酒,竟然将雁儿认做了凝儿?”
余悠然听女儿王念云说过,曾见薛凝身边的丫鬟慧儿鬼鬼祟祟进了望春亭,便悄悄跟在慧儿的身后,亲眼见到扮成丫鬟的薛凝进入望春亭。
那慧儿是薛凝身边的丫鬟,王念云也理所当然将那假扮丫鬟混入谢府之人认成了薛凝。只不过薛雁和薛凝这两姐妹相貌太过相似,她也时常认错。
又见薛雁手执团扇,笑吟吟的看着自己,便越发迷糊了。她分明记得薛雁眼下有颗极小的朱红泪痣,如今那颗痣却不见了踪影。
原来薛雁在内堂化妆易容,她的易容术技艺高超,旁人更是难以分辨,王念云又如何能认出。
薛雁轻提裙摆,走到王念云的身边,像往日那般轻密地挽着她,“表姐,是我呀!你认不出了吗?”
少女笑时以团扇遮面,双颊飞霞,不是薛凝又是谁!
“你是凝儿表妹。”
少女轻抿着唇,突然大笑出身,脸上似嗔似喜,道:“瞧,连表姐自己都迷糊了,我是雁儿呀,姐姐这会在曲殇阁抚琴呢!”
薛雁面露狡诈的笑容,唇边两个浅浅的梨涡俏皮可爱,“这大白天表姐都能认错,更可况是在晚上。昨夜偷偷前往谢府,夜会二表哥之人便是我薛雁。”
王念云皱了皱眉头,脱口而出,“你不知廉耻!一个未出阁的女儿家竟然夜会情郎,可惜谢玉卿那般的如玉君子竟也是凡夫俗子一个,竟然有眼无珠看错人的时候。”
原来王念云也曾暗暗爱慕过谢玉卿,只可惜谢玉卿对她却并不理睬,便自知无趣,经过母亲一番劝说后才幡然醒悟,认为只有银子才能保证她下半辈子的富贵,这才决心嫁给谢玉琦做续弦。
王念云只顾着讥讽薛雁,竟不知自己上了当,余悠然低声呵斥,“住嘴!”
也不知薛雁用了什么办法,竟将女儿也哄得一愣一愣的,如今王念云当众认错了薛雁,无论她再说什么,旁人都不会再相信了她的话。
情急之下,余悠然只得抓住最后一根救命稻草,指向余氏,“是妹妹亲口承认,昨夜薛凝扮成丫鬟私会谢玉卿。”
第15章
余氏总算是聪明了一回,“姐姐休得胡言,凝儿是宁王妃,她又怎会做出抗旨不从,令皇室蒙休之事。姐姐故意栽赃陷害,咱们便去京兆府分说分说。”
当时她对姐姐没有防备,余悠然千方百计的打听,她竟将薛凝昨夜扮成丫鬟偷偷去见了谢玉卿告诉了姐姐。
只不过薛凝是去对谢玉卿亲口告别,想亲手斩断这场无疾而终的感情,两人发乎情止乎礼,并未做出逾越之举。谢玉卿心中有怨,这有了才醉酒赌气对薛雁求亲的那一幕。
正在这时,董菀搀扶着谢母前来,谢母冷眼看向余悠然,“玉卿和雁儿情投意合,两家已然结亲,若有人在此诋毁我儿名声,我第一个不会放过她。”
谢母柳氏笑着对薛雁道:“好孩子,你过来。”
薛雁上前行礼,谢母拉着薛雁的手不放,“好孩子,老祖宗答允了你和二郎的亲事,今后,你便是谢家的人,谁也不能欺负你。”
余悠然原本促成这桩亲事是想让薛雁嫁出去,助妹妹得到管家权,好以此拿捏妹妹。可没想到薛老夫人表面上不答应亲事,却暗地里让人去请了谢母前来,当真是好手段。
事已至此,她也不必再问,薛家和谢家结了亲,从此两家一条心,定会将昨夜薛凝和谢玉卿私会之事瞒得严严实实的。
倘若她将谢母得罪狠了,女儿王念云嫁入候府之事只怕也不能成了。
余悠然颓然跌坐在地上,知道自己彻底的输了,于是她干脆认下了所有的事,“是我勾结钱掌柜私吞了这五万两银子,与云儿和宗儿无关。”
薛老夫人摆了摆手,让下人捆了钱掌柜,将余悠然送去官府。
王念云见母亲被带走,一时跪求薛老夫人,又去求姨母余氏,余氏于心不忍,想要为姐姐求情,希望婆母能从轻处理。
薛老夫人对陈妈妈使眼色,赶紧将余氏请了出去,王念云也哭着被人拉走了。
王念云对余氏百般哀求,但余氏碍于陈妈妈在场,却也不敢再多说什么,只是吩咐让人送侄女出府。
余氏见侄女哭得实在可怜,心痛不已。
姐姐一辈子要强,却落得如此下场,王念云嫁入谢家再无人为她撑腰。王念云是她从小看着长大的,嘴甜又乖巧,余氏最喜欢这个侄女,更是打心眼里心疼她,她想着姐姐已经认了罪,不过是区区五万两银子,但将姐姐送到官府,那她的孩儿们便无人照顾,余氏又开始同情姐姐的孩儿。
“陈妈妈,不如这五万两银子便由我替姐姐出了吧?都是自家人,何必要闹到要报官的进步?到时候姐姐免不了会判下狱、吃板子,留下这对可怜的儿女无人照看。我实在是不忍心,她是我的亲姐姐啊!”
陈妈妈看了看余氏,叹了口气,提醒道:“王家姑娘已经年满十八,过几日便要嫁入谢家为妇,而王家公子已经二十有五,却成日游手好闲,但自有王家替他操心。倒是咱们的二小姐,如今不得已嫁入谢家那个虎狼窝,谢家有妾室幼弟,明争暗斗,暗潮汹涌,难道夫人不该替二小姐费心筹谋吗?”
余氏听了陈妈妈的话心中疑惑,问道:“薛家与谢家沾亲,雁儿与玉卿关系亲厚,玉卿这孩子便是看在她姐姐的份上,也会对雁儿照拂一二。”
陈妈妈看着心思单纯的余氏,颇有些无言,忍不住提醒道:“这桩事便是因为大小姐惹出的风波,夫人可有想过今日若没有二小姐与王家姨母周旋,不顾自己的清誉名声也要认下是她与谢二公子私会,如今咱们薛家可就要面临灭顶之祸了!”
余氏听出了陈妈妈话语中在埋怨她,不禁面色微红,抿唇不语。
陈妈妈叹了口气,“老祖宗说了,与宁王殿下成婚前,大小姐都不得再出曲殇阁一步,您也多劝劝大小姐,让她安心出嫁,莫要再任性妄为,以免惹怒了将来的夫君,祸连家族。”
听陈妈妈的意思是老祖宗要将她和长女薛凝禁足在曲殇阁,直到出嫁。
余氏不敢再多说什么,只得顺从应下。
而谢母得知是薛雁揪出了珍宝阁私吞银子之人,又想办法化解了两家的这场风波,便对这个年前寻回的薛家次女印象极好。
她素来偏疼次子,谢玉卿才貌双全,为人极为孝顺,更得她喜欢。
但她身体实在太弱,一年中大半的时间都在病床上,久而久之,老侯爷更偏宠妾室董菀,老侯爷生前将董菀所生的幼子记在她的名下,对外宣称是她所出。
如今武德候府由董菀管家,虽说董菀将府里打理得紧紧有条,长子谢玉琦对这个庶母颇为信任,事事都过问董菀的意见,却将谢玉卿为威胁,对胞弟谢玉卿处处防备。
她担心次子在府里受排挤,先前虽然对薛凝很满意,想着待薛凝嫁过来便让她接手管家权,但又担心薛凝难以应付府中复杂的局面,是以一直忧心不已,如今却亲眼见到薛雁竟如此聪慧能干,自然喜不自胜,对这个未来的儿媳妇颇为满意。
她拉着薛雁说了好一会话,离去时,同薛老夫人正式商议了婚期。
这几日,薛雁除了外出巡铺子,便在家绣盖头,她琴棋书画样样不通,又对女红没什么兴趣,薛老夫人知道让她亲手绣嫁衣也难为了她,便也由着她的性子,只让她绣那龙凤呈祥的红盖头。
只不过,薛雁总是对铺子之事很热衷,对绣盖头之事却不怎么上心,总是今日拖明日,明日拖后日。
这天,宫里传来了消息,礼部也呈上了宁王成婚的吉日,皇帝便随手指了其中一个,便将宁王的婚期定在了八月十五这日。
眼见着婚期将近,离八月十五中秋节只剩三天。
薛府正在筹备嫁女,满府皆是一片红灿灿的喜庆颜色,因为姐姐嫁的是宁王,宫里的赏赐不断,还有宁王送来的聘礼,几乎塞满了前院。
相比与皇室联姻,薛雁和谢玉卿的婚事显得过于低调不起眼。
而那则流言也传了出去,说她私会谢家二郎,有损闺阁女儿家的清誉,败坏薛家的名声。
两相比较之下,薛家长女才艺双绝,乃是闺门女子的典范,而薛雁原本不堪的名声更是雪上加霜,纷纷议论她粗鄙不堪,声名狼藉,沦为世家贵女茶余饭后的谈资。
而就在薛凝成婚的前一日,董菀也上门代谢家商议了两家定亲的日子。
谢玉卿亲自选了和薛雁定亲的日子,就在薛雁和薛凝的十八岁生辰,八月十四那天。
与此同时,赵家也将嫁女的吉时选在了八月二十。
京城双殊同在八月出嫁的消息瞬间传遍京城。
第16章
近日上朝,刑部尚书赵谦却拉着一张脸,看上去面色阴郁,心绪不佳。
只因原本长女赵文婕也是宁王妃的人选,却没曾想薛凝当选。而赵文婕只能下嫁礼部候侍郎之子候沛。候沛虽是新科进士,但既无显赫的才名,又无高贵的出生,官职低微,就连相貌也平平无奇。
只因他在谢家的一场艳遇,便与赵文婕结了缘分。
原来谢玉卿生辰那日,赵文婕竟衣衫不整出现在候沛休息的客房中,后来被人撞见,为了掩盖这桩丑事,赵家不得不将女儿下嫁侯家。
礼部员在郎候大人一副小人得志的嘴脸,上赶着去巴结赵谦,最后热脸贴了冷屁股,赵谦根本不想搭理他。
今日下朝,薛远出了宫门,便特意停在赵敬轿前,幸灾乐祸说道:“唉,实在可惜了令爱。早知嫁与侯家,还不如与我那不成器的次子凑成一对,至少我儿相貌周正,饱读诗书,品行端正,不至于辱没了赵尚书。”
薛选的次子薛籍在翰林院修史,是那个有名的书呆子。
当年之事薛远一直记在心里,他并非真的想与赵家结亲,此番只为当年之事出气。
赵谦黑着脸,冷哼了一声,拂袖而去。
这些年薛家和赵家明里暗里相争,赵文轩选为太子伴读,薛籍落选,薛凝当选宁王妃,赵文婕落选。
两家争斗各有输赢,薛远和赵谦除了明面上互相刺几句,暗地里卯足了劲地比较,这些年倒也相安无事。
今夜,赵文婕进宫给姑母赵婕妤请安,清秀的面容略带憔悴。
行到明珠宫外,便听到一阵丝竹之声。
入了宫门,见赵婕妤一身轻纱薄衫,身量纤瘦,体态轻盈,宫女在旁抚琴弹奏,她则轻舞水袖,翩翩起舞。
一舞罢,赵文婕高声喝彩,“姑母的舞姿倾城,宛若惊鸿,当真是仙姿绰约,堪比瑶台仙子!”
“以色侍人的玩意罢了。”赵婕妤脸上出现了一抹黯色。想当初,她也是闻名京城的才女,没想到如今她也要靠这种伎俩来取悦君王。
谁让皇帝只喜欢柔妃那样的柔弱轻盈的美人,柔妃独得圣宠,皇帝极少去后宫其他的妃嫔处。
皇帝偶尔也来她的明珠宫,但也不过是看她学得柔妃几分神韵罢了。
若是换做以前,赵婕妤自负才情,性情孤傲,必会觉得自己受了天大的委屈,绝不肯放下身段,主动取悦于人。
可在后宫多年,她深知不得宠会落得如何下场,后宫里人人都是趋炎附势的小人,不争便只有死路一条。
何况她这些年并无所出,在宫里本就艰难,她的背后是整个赵家,为了赵家的前程,一言一行都不能出错。
赵文婕知道她心里的痛,宽慰道:“姑母有着绝色容颜,如今正当盛宠,陛下心里自是有姑母的。”
“罢了,咱们姑侄之间,这种话自不必再说。倒是你,本宫见着也是聪慧之人,何以竟在宁王身上栽了那样大的跟头。”
赵文婕心跳一滞,攥紧了衣裙,跪在赵婕妤的面前,“姑母,都是侄女不小心,着了他人的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