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没有道理可讲
宋棠来到镇上的皮货铺子,问了一圈后又来到了最大的一家皮货铺子。店小二看了熊皮后只给了二十两,比之前刘管事给的还少十两。
看来穿越的物价有些不靠谱,这相差也太大了些。
小兄弟,咱们家给的价格已经很不错了,你去其他家打听打听,给你十八两就不错了。
小二苦口婆心地出声劝着。
我再去看看吧!
宋棠回了一句,抱着筐子往外走,结果却是在出门时不小心撞到了人。
走路不看路啊!小爷的衣裳可是……
咦~这熊皮子不错,一百两卖不
白沐川伸手抓起来筐子里的熊皮,嘴角都咧到了耳根后面。
正愁不知道送什么寿礼给老太太,这大熊皮正好合适。
本来还有些生气的宋棠听到这话,立马就换上了一副笑脸,卖,卖,一手交银子,一手交货。
她仔细打量着来人,男子身着一袭定制的华服,锦缎上绣着金丝。
五官俊逸,轻挑眉宇,脸上挂着一副玩世不恭的笑,一看就是标准的纨绔子弟。
不过这个不重要,重要的是他….有钱。
玉树,赶紧给这位小哥拿银子。
白沐川出声吩咐道。
三爷,这熊皮不值这个价,您可不要被人坑了。
小二跑了过来,看向宋棠的眼神有些不善。
只是没等宋棠出声,白沐川就反手给了小二一巴掌,你这话是在说老子傻吗
这一幕看呆了旁边的宋棠,她心里腹诽道:人傻钱多,不过我喜欢。
小的不是那个意思。
小二捂着脸依旧赔着笑。
哼~
白沐川冷哼一声,转身看向宋棠时立马换上了一张笑脸,这位小哥,以后有好东西你可以直接送到小爷府上。
宋棠眼睛亮了亮,急切地问道:这位公子家住何处
小哥,我家三爷在镇上的白府,您随便打听一下就可以找到。
玉树将一张一百两的银票递给了宋棠。
好嘞,白三爷。
宋棠笑呵呵地接过银票收入了怀中。
白沐川满意地让玉树带着东西转身离开了,宋棠刚想走却是被小二拦住了去来。
小子,在我们铺子门口做了生意就想这么走了
不走你打算留我吃饭啊
宋棠张嘴就怼。
小二被气着了张嘴就大声嚷嚷起来,快来人,有人来砸场子了,你们.
后面的话都没说完,就被宋棠一脚踹回了铺子摔在地上。
而这时几个小厮也跑了进来,他们手里还拿着棍棒朝着宋棠冲了过来。
真是找死~
宋棠眼中满是冷意,一个扫堂腿将上来的三人全都踹了出去。
一盏茶的工夫后,宋棠从杂货铺子走了出来,上了马车满意地笑意驾着马车离开。
小二几人从铺子走了出来,一个个被打得鼻青脸肿的。
王四,这是哪个村的猎户啊
张铛头捂着难受的胸口出声询问。
还没来得及问,对方就嫌给的银子太少扛着东西就走。
不过这人眼生的,应该是刚从外地来的,随便打听一下应该可以打听得到。
王四回了一句,眼中闪过了一丝恶毒。
做了那么多年的生意,从来就是他们讹别人,这一次居然被人讹了,他自然是不甘心。
让人去查,查清楚人住哪里,咱们找人上门,我就不信他们家各个都能打。
张铛头脸上满是凶狠之色。
打了自己就算了,居然还将他身上的银子全都顺走,这个绝对不能够容忍。
*
宋棠没想到来趟镇上居然到手快二百两银子,心里乐开了花,有这么多银子傍身随时都可以带着家人出来。
先去药铺给小弟买了药,再去杂货店买了些锅碗瓢盆和米粮,出了杂货铺正想上马车时就看到两个熟人。
这两人正是刘老爷家的刘管事和胖妇人。
两人正跟一个牙婆说着什么,不时还往着铺子里看。
不多时一个跟她年纪相仿的小姑娘就被一名婆子给拽了出来,晃眼一看总觉得那个姑娘有些眼熟。
只是没等她看清楚,小姑娘就被胖妇人给扛上了马车,等那刘管事上了马车后,他们就赶着马车离开了。
宋棠赶紧驾着马车跟了过去,跟到刘老爷宅子的后门,他们下马车时,宋棠终于看清楚了小姑娘的脸。
怪不得会觉得眼熟,原来是大舅家的表姐姚夏草。
这是被大舅给卖掉了吗
还是另有隐情
不待她想明白,姚夏草就被两人带进了刘府,院子后门砰的一声被关上。
看着过往的来人,宋棠没敢轻举妄动,带着一肚子疑问只得先行离开。
打算回去问问娘,看看她是否知道其中的缘由。
*
鸿运酒楼的赵三等了许久都没等到宋棠回去卖熊皮,便去了后厨找刘管事。
刘管事,看来那小子是将熊皮卖出去了。
赵三出声说道。
哪个傻帽会出更多的银子收熊皮呢
刘管事小声地嘀咕。
镇上皮货铺子的价格他可是清楚的,一张熊皮绝对不会超过二十五两。
就在他这么想时,一名小二小跑着进了后厨。
刘管事,三爷收了一张新鲜的皮子,想让您帮处理一下。
小二出声禀告道。
听到这话刘管事和赵三相互看了一眼,立马朝着后院跑。
等到了后院,刘管事就看到那张熟悉的熊皮,以及乐呵呵说话的傻帽。
刘叔,今儿个走了狗屎运,花了一百两银子买了一张完整的大熊皮。
刘管事听得嘴角直抽,已经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三爷,这皮子不值得百两,最多就三十两而已。
赵三出声说道。
白沐川嘴角的笑僵住了,瞪了赵三一眼,嘴里不服地骂道:你知道的个屁,有钱难买心头好。
赵三不敢吱声了,刘管事也是无奈地摇头,他有些心疼老掌柜。
这么精明的一个人,咋就生出一个这么蠢的儿子。
白沐川自然也看到刘管事的表情,不想听对方啰唆,直接出声吩咐道:你尽快把皮子处理好,然后找个好的绣娘做一件大氅,下月让父亲带回京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