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爆款热文 第212章

    "皇上!

    大东沟急电!

    "翁同龢捧着黄匣子的手在颤抖,这位六旬帝师的马蹄袖上还沾着昨夜批阅《海防捐例》的墨迹。

    我接过奏报时,养心殿的西洋自鸣钟正指向寅时三刻,李鸿章的字迹在汽灯下狰狞如伤:"致远管带邓世昌,沉舰殉国。

    "珍妃奉上的雨前龙井在案边凉透,珐琅盏内浮着片焦黑纸屑——那是从威海卫炮台飞来的战报残片。

    她葱绿缎袍的牡丹暗纹里,藏着兄长志锐从通州大营带来的密函:"神机营新购克虏伯炮,竟与倭寇在成欢所用制式雷同。

    ""倭舰航速几何?

    "我突然发问,指尖掐进《北洋水师船炮表》的羊皮封面。

    翁同龢花白须髯微颤:"回皇上,吉野舰速二十三节,我致远...不过十八。

    "他喉结滚动着咽下后半句,殿外秋风卷着枯叶扑打窗棂,恰似丰岛海面未熄的炮火。

    李莲英尖细的嗓音刺破死寂:"老佛爷赏茯苓霜到——"描金食盒掀开刹那,银匙在瓷盅边缘磕出清响。

    珍妃忽然轻呼:"这鹿胎膏怎泛青紫?

    "她鎏金护甲掠过釉面,在晨光中划出冷冽弧光。

    "传李鸿章。

    "我挥袖扫落案头《颐和园工程则例》,金丝楠木镇纸坠地裂成两半,"让他带着北洋的实销账目来见!

    "军机处的檀香压不住硝烟味恭亲王奕的咳喘在屏风后起伏,这位洋务重臣的补服己洗得泛白:"日本水师提督伊东祐亨,十年前还来福州船政学堂取经..."他枯槁的手指划过朝鲜舆图,在平壤位置留下道焦黄指痕。

    李鸿章孔雀翎上的血滴子红宝石突然脱落,滚过标注仁川港的经纬线。

    "禀皇上,"他黝黑面庞低垂,"倭人突袭实属不宣而战,我北洋将士...""不宣而战?

    "我抓起案上《申报》,头版照片里日本浪人正踩着威海卫炮台残垣狞笑,"七月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