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推荐 第133章
击退曹魏大军后,李轩没有片刻停歇,转身投入到蜀汉军政的长远规划之中。在军事方面,他深知现有兵力与曹魏相比仍显薄弱,于是着手改革兵制。
他提出“寓兵于农”的策略,让士兵在农闲时接受军事训练,战时则迅速集结投入战斗。
这样一来,既能保证农业生产不受太大影响,又能扩充兵源,增强蜀汉的军事力量。
为了提升士兵的战斗素养,李轩亲自编写了一套军事训练教材,涵盖了兵器使用、战术配合、野外生存等多个方面。
他还在军中设立了专门的教官岗位,选拔经验丰富的老兵担任,定期对士兵进行考核,根据考核结果给予奖励或惩罚,激励士兵们积极训练。
同时,李轩敏锐地意识到,情报对于战争的胜负起着关键作用。
他着手建立了一套更为完善的情报网络,在曹魏和东吴境内广布眼线。
这些眼线身份各异,有商人、流民、甚至是当地官员,他们定期将收集到的情报传递回蜀汉。
李轩亲自负责情报的分析和整理,从中筛选出有价值的信息,为蜀汉的军事决策提供依据。
在政治上,李轩目睹蜀汉朝堂上部分官员的腐败和不作为,深感忧虑。
他向刘禅进谏,建议整顿吏治,加强对官员的监督和考核。
刘禅采纳了他的建议,任命李轩负责吏治改革。
李轩雷厉风行,制定了严格的官员考核标准,对于贪污受贿、玩忽职守的官员,一律严惩不贷。
他还设立了举报制度,鼓励百姓揭发官员的不法行为,一时间,蜀汉官场风气为之一新。
然而,李轩的改革触动了一些权贵的利益,他们对李轩心怀不满,暗中勾结,企图破坏改革。
有一次,李轩在调查一位官员的贪污案件时,遭到了重重阻碍。
这位官员与朝中多位权贵关系密切,他们不仅在朝堂上为其辩护,还派人威胁李轩,试图让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