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热门推荐 第72章

    >

    从辞家去国到榆关、碣石,更到瀚海、狼山,八句诗概括了出征的历程,逐步推进,气氛也从宽缓渐入紧张。

    第二段写战斗危急而失利。

    落笔便是“山川萧条极边土”,展现开阔而无险可凭的地带,带出一片肃杀的气氛。

    “胡骑”迅急剽悍,象狂风暴雨,卷地而来。

    汉军奋力迎敌,杀得昏天黑地,不辨死生。

    然而,就在此时此刻,那些将军们却远离阵地寻欢作乐:“美人帐下犹歌舞!”

    这样严酷的事实对比,有力地揭露了汉军中将军和兵士的矛盾,暗示了必败的原因。

    所以紧接着就写力竭兵稀,重围难解,孤城落日,衰草连天,有着鲜明的边塞特点的阴惨景色,烘托出残兵败卒心境的凄凉。

    “身当恩遇恒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

    回应上文,汉将“横行”的豪气业己灰飞烟灭,他的罪责也确定无疑了。

    第三段写士兵的痛苦,实是对汉将更深的谴责。

    应该看到,这里并不是游离战争进程的泛写,而是处在被围困的险境中的士兵心情的写照。

    “铁衣远戍辛勤久”以下三联,一句征夫,一句征夫悬念中的思妇,错综相对,离别之苦,逐步加深。

    城南少妇,日夜悲愁,但是“边庭飘飖那可度?”

    蓟北征人,徒然回首,毕竟“绝域苍茫更何有!”

    相去万里,永无见期,“人生到此,天道宁论!”

    更那堪白天所见,只是“杀气三时作阵云”;晚上所闻,惟有“寒声一夜传刁斗”,如此危急的绝境,真是死在眉睫之间,不由人不想到把他们推到这绝境的究竟是谁呢?

    这是深化主题的不可缺少的一段。

    最后西句总束全篇,淋漓悲壮,感慨无穷。

    “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最后士兵们与敌人短兵相接,浴血奋战,那种视死如归的精神,岂是为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