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人气小说 第371章

    ,他己经失败过多次。

    李商隐初次应举的年份难以考证,有人相信甚至在10年之前——即文宗太和二年(828年)——李商隐就开始了他漫长而艰苦的应举之路。

    与大多数缺乏权势背景的考生一样,李商隐并不指望一举成功。

    他流传下来的诗文中没有提及当时的情形,这多少说明他对于初试的失败不是非常在意。

    然而,随着失败次数的增多,他渐渐开始不满。

    在《送从翁从东川弘农尚书幕》诗中,他将没有录取他的考官(太和七年,)比喻成阻挠他成功的小人:“鸾皇期一举,燕雀不相饶。”

    应举的失败不会让李商隐反省自己学识不足。

    早在太和西年,曾经与他一起游学的令狐绹就考中进士。

    这显然不是因为令狐绹的学识才华比李商隐优秀,而是由于他父亲令狐楚的影响力。

    权贵们互相提携,大量录取上流社会关系网中的考生,在唐代科举中是很普遍的现象。

    许多缺乏靠山的考生都会在考试之前就去刻意结交关系,或者想出种种办法引起考官及名流的注意。

    据李商隐自述,他在这方面是比较低调的(《与陶进士书》),但如果说他不曾对令狐楚寄予希望,可能性也不大。

    从李商隐在开成元年写给令狐绹的一封信中“尔来足下仕益达,仆固不动”之类的话,可以看出他的情绪己经相当烦躁了。

    而他于开成二年的中举,也正是令狐父子对当值考官施加影响的结果。

    步入仕途李商隐考中进士的当年(开成二年,837年)年末,令狐楚病逝。

    在参与料理令狐楚的丧事后不久,李商隐应泾原节度使王茂元的聘请,去泾州(治今甘肃泾县北)作了王的幕僚。

    王茂元对李商隐的才华非常欣赏,甚至将女儿嫁给了他。

    从李商隐后来的经历中可以看出,这桩婚姻将其拖入了牛李党争的政治漩涡中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